满族是以明代女真族为主体,主要包括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瓦尔喀、呼尔哈等部落,通过八旗制度吸收部分蒙古、汉、朝鲜等民族的成员,17世纪初期形成于我国东北辽沈地区。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满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民俗。满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满语、满文,主要信仰萨满教。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是在蒙文字母基础上拼写而成的一种拼音文字,即用蒙文字母按满语语音拼写而成。经过与汉等民族的长期交往,满语满文逐渐被废弃,改而习用汉语汉文。但直到现在,满文还在一些地区或某些研究领域使用。满族的生产方式大致经历了从渔猎采集向农耕逐步过渡的历程。在使用农业工具方面,满族创造的特色工具如“怀耙”、“点葫芦”等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满族人首创的垄上耕作方法,今天仍在沿用。
3.1.1 满族服饰民俗
满族的传统服装最大的特点是束装紧袖,沿袭了女真人的服饰特点,充分体现出我国北方骑射民族的生活特色和审美喜好。旗袍最能体现满族服饰的整体特色。旗袍满语称“衣介”,也叫“大衫”、“长袍”,是一种“衣皆连裳”(古代上为衣、下为裳)的服装,与汉族的“上衣下裳”明显不同,按季节不同又分为单、夹、皮、棉四种。旗袍原为满族骑射时穿用,其特点是:无领(后习惯加一假领)、捻襟、窄袖(有的带箭袖)、左衽、四面开禊、带扣绊、束带。这种衣着便于上下坐骑、马上动作,适应骑射的生活习俗。其左衽和束腰,不仅紧身保暖,利于马上活动,而且使人自然体态得到完美的表现。行猎时,可将干粮、用具装进前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腰带的颜色也有讲究,过去按照清朝规定凡皇室宗亲都束黄带子、红带子,普通百姓则束蓝带子。妇女旗袍款式与男子长袍相同,不过,更讲究装饰,领口、袖头、衣襟处多绣有不同颜色的花边或镶嵌花绦,有的多达十几道,穿起来匀称苗条,婀娜多姿。但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旗袍的四开禊已变成两开禊或不开禊,窄袖变肥大,宽腰直筒变成了紧身合体的流线型款式,深受女性喜爱,在社会上广泛流行。满族的常服还有马褂、坎肩与兜肚。马褂是对襟短褂,长短至肚脐,袖长至肘处。这种短褂最初起源于军旅行装,便于士兵骑马射箭,因而才被称作马褂儿。在旗袍外边套马褂,有“长袍马褂”的美称。坎肩又叫背心,为对开襟,无袖,有棉、夹之分,以布或者丝绸做成,长穿在衫袍之外,是清军入关后吸收汉人衣装而成的常服。兜肚为贴身内衣,以布裁成椭圆形,上端缝两带系于颈项,中间系于腰间。不论男女老幼一年四季均系兜肚,此习俗在我国一些地区一直延续至今。
满族人的帽子也颇具民族特色。因满族没有“二十始冠”之说,所以满族男子不分长幼,一年四季都戴帽子。满语称帽子为“玛哈”,因季节寒暑不同,帽子也呈现多样的特点,如冬季的暖帽、夏季的凉帽、常戴的拉虎帽等。以前满族人冬天戴的暖帽多是皮毛制品,帽有檐,能遮风挡寒,很适合东北地区的严寒气候。凉帽则无檐,多用草、竹丝等制成。满族帽子与汉族最明显的不同在于:无论是凉帽还是暖帽,帽顶一般都有丝织的璎珞,多为红色。此外,满族老人还喜欢戴元宝形的毡帽、大风帽。满族妇女则喜欢戴平顶帽。平顶帽有绒制或皮制的,帽缘有绣着花纹的檐。节庆或婚礼时,满族姑娘要戴扇形冠。扇形冠以绒缎制成,一般为黑色,富贵人家的妇女戴上布满金银花饰的扇形冠,十分气派。
3.1.2 满族饮食民俗
满族主食以面食为主,主要是蒸煮食品,最大特点是黏、甜、凉。爱吃黏食是满族人特有的传统,即将高粱、谷子、糜子、荞麦、小麦、玉米、大豆等磨成面粉,制成各种饽饽。满族人一般把馒头、包子、饼子之类的干粮统称为“饽饽”,其中绝大多数为黏米所做。相应地,各种黏性食品也就各有各的称谓,如豆面饽饽、苏叶饽饽、牛舌饽饽等。各种饽饽也都习惯于按季节性食用,春天吃豆包,夏天吃苏叶饽饽,秋天做打糕,冬季有牛舌饽饽。其中用黏米面蒸熟摊开卷以炒熟的大豆面的豆面卷子(俗称“驴打滚”)及用奶油、鸡蛋和白面炸成条状再和以蜂蜜的“萨其玛”最为有名,这两种食品是满族独特的名吃。黏食在满族的主食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耐饥且爽滑可口,能迅速补充体力,便于远征、出猎。满族人也有制作糕类食品的习俗。糕类食品样式繁多,口味各异,有打糕、炸糕、撇糕、豆擦糕等,均是以各种黏性作物为原料的。除面食以外,满族的主食还有饭和粥。饭有高梁米饭、小米饭、大小黄米饭、稷子米饭等,粥有高粱米粥、小米粥、杏仁粥、腊八粥等。
满族的副食包括肉食类和蔬菜类。肉食中主要原料是猪肉和羊肉,尤以猪肉最受喜爱。清代满族每年秋冬季节都举行杀猪祭天、祭祖大典,向祖宗敬献大片猪肉,焚香叩拜。当此之时,宗族人还要举行食肉大典,遍地铺席,喝酒吃肉。如今,在东北满族聚居的村屯,仍然保留着杀猪并宴请亲朋吃猪肉的风俗。肉类烹调方法很多,主要有烧、烤、炖、煮、炒。猪肉佳肴中以白肉血肠最为著名,即以猪血灌肠,然后煮食或蒸食。白肉血肠是满族饭桌上常见的菜肴;其次是坛肉,也很受欢迎。另外,烤乳猪、烧仔猪、烤全羊也很有名。獐肉、鹿肉、狍肉、野鸡肉等野味也是满族人喜爱的菜肴。蔬菜中,除各种山珍野味以外,满族人最喜欢的蔬菜是大白菜及由大白菜发酵而成的酸菜。酸菜是东北满族人冬春两季的主要菜食。窖贮的大白菜及酸菜食用时间可达半年以上。以酸菜、猪肉、粉条为主要原料的酸菜火锅是满族人最喜爱的菜肴之一。为解决寒冷的冬季和早春、晚秋吃蔬菜困难的问题,满族人还有大量以盐腌渍的咸菜,用料主要是白菜、黄瓜、萝卜、芥菜、青椒等。满族人还喜欢将青菜或水果晾晒风干储存起来,他们把自家种植的茄子、豆角、黄瓜以及水果之类切成薄片或细丝,摊开晾晒或穿成串挂起晾晒,就成了菜干、果干,以备冬春两季食用。豆制品,特别是豆腐是满族人常用的副食,几乎家家会做,一年四季都有。东北满族人还有吃冷冻食品的习惯,如冻豆腐、冻水果、冻饺子等。
3.1.3 满族居住民俗
满族自古以来就繁衍、生息在白山黑水之间。长期的渔猎生活,以及对萨满教的信仰,使满族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建房、居住习俗。满族居室住宅尤其注重防寒问题,屋舍建筑形成了满族“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立在地面上”这种独特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格局,并产生了“以西为贵”、“盖房先立房架”等建房居住习俗。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是传统的满族民居的三大特点。满族老屋一般是坐北朝南,三间或五间,均在东端南边开门,形如口袋,俗称“口袋房”,又因似斗形而被称为“斗室”。进门是厨房,为外屋,西侧或东、西两侧为里屋。里屋南、北、西三面是土炕,称“万字炕”、“蔓枝炕”、“转圈炕”等。满族居室以西为尊。室内西炕为“佛爷炕”,供奉祖先牌位,不住人,下通烟道。南炕睡长辈,北炕睡晚辈。炕梢置衣柜,柜内装衣物,柜上叠置被褥、梳妆用品。窗户分上下两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风,窗户下面是固定的,这样可以防止风直接吹入室内,在过去还有阻止野兽入室的功能。北面的墙上一般只开很小的窗户,用以在夏天炎热时形成“穿堂风”。过去没有玻璃,所以只能用纸糊窗,纸上淋油或盐水,可以防雨。窗格有横格、竖格、方格、万字等形,每逢年节等喜庆之日,贴上窗花、福字、挂笺。满族居室西屋称上屋,一般由长辈居住,东屋为晚辈居住。四合院左右两侧是东、西厢房,西厢房一般充作庶房或存放杂物的仓库,东厢房一般用作存粮。有的人家人口多,所以西厢房也住人。除正房外,满族人家多有仓房(偏厦)、马架子(窝棚)、障子(栅栏)或土墙(用土坯或泥夯筑)、猪圈、牛棚等。烟囱,满语称“呼兰”,建在屋外西山墙旁。早期多用空心整木,后来用木板围成,也有的用砖瓦砌成。高出房檐数尺,独立筑起,通过孔道与炕相通。烟囱底部有窝风巢,以回挡逆风,使烟道通畅,又不易倒塌。满族的住宅几乎都有宽敞的院落,院落内有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或装饰物,如院内的影壁、锁龙杆等。影壁正对着大门进来的方向,或用砖砌或用木栅,主要起到一种屏障作用。影壁后面就立着一根两米多高的锁龙杆。锁龙杆是满语,又音译为“索罗杆”,是“神杆”之意,是满族祭天用的标志物。杆子为木质,有碗口粗细。杆子的顶端系着一支锡斗或木斗,也有系着草把的,杆底放三块石头。斗是放五谷杂粮和猪杂碎的,以供奉乌鸦、喜鹊。此外,作为住宅装饰物的还有硬山式门楼、院墙、花亭和八角凉亭,院外门前有两块上马石和各种神龛等。房舍大门上,有时还会悬挂一把弓箭或红布带之类的东西,这是一种祈愿子孙成才的风俗。
3.1.4 满族人生礼仪民俗
1)落草
按照过去满族的生育习俗,妇女在分娩之前,要先卷起炕席,在土炕上铺上厚厚的一层谷草,让孩子生在草上。所以,满族把婴儿降生俗称“落草”。草生习俗一直被满族沿袭,时至今日,仍然可见。婴儿“落草”之后,如果是男孩,家主就在门前悬挂一把缠着红布的弓箭,俗称“公子箭”;若是生了女孩,则在门前挂条红布,用以祛灾纳福。
2)洗三
婴儿出生三天后,由接生婆举行洗浴仪式。她先准备好一盆用艾蒿叶熬成的热水,前来贺生的亲朋好友都争着往盆里扔铜钱,这叫“添盆”。之后,接生婆开始从头到脚给孩子洗浴,边洗边念叨:“洗洗头,当王侯;洗洗腰,一辈更比一辈高……”洗得差不多了,还要捞出盆里的艾蒿叶子拍打婴儿三下,叫“一打聪明,二打伶俐,三打长大有福气”。如果在洗浴时婴儿大声啼哭,被视为大吉大利,民间俗称“响盆”。
3)上车礼
到了婴儿出生后的第七天,按满族的规矩,是该上摇车的时候了。这一天,要把产妇娘家父母请来,婴儿上摇车要请儿女多的妇女抱入车内。为避婴儿翻身掉下和保持婴儿胳膊、腿平直,正常发育,满族人将小儿胳膊肘、膝盖和脚脖三处用布带子缠上。满族以后脑勺扁平为美,故婴儿初生多以硬木为枕。沈阳满族则在摇车内铺上糠麸褥子、粮食枕头,意谓头枕粮仓,也为避后脑勺长不扁平。在满族人家,如果第一胎生的是男孩,摇车一般要姥爷或舅舅给买;若第一胎生的是女孩,就由自己家买。姥爷或舅舅送摇车的,要在车内压点钱,一般不送空车,即使摇车不用的时候,也不许空着,里面至少要压块小石头之类的东西。
4)换锁
孩子满月后,将悬于门上的“公子箭”和红布条收回拴在子孙绳上,放在西墙正中北侧的子孙袋里,旁边供奉着“佛托妈妈”,是保婴之神。满族人家每到春秋,要祭祀佛托妈妈以求赐福。祭祀之时,把子孙绳从神位前拉到院里柳枝上,家族里未婚男女和抱孩子的妇女跪拜案前,众人叩首。萨满用柳枝蘸水洒向孩子头部,又让孩子在香碟前熏一下,意在驱邪,随后取下子孙绳上的五彩线,套在孩子的颈上。过三天把五彩线收回贮在子孙袋里。因五彩线称为“锁线”,因此此俗谓之“换锁”。
3.1.5 满族社交礼仪民俗
尊上、敬老、好客、守信是满族的优良传统。满族十分注重礼节,许多传统的生活礼节经世代传承,已达到了相当的规范程度。相见之礼就有许多种:问安、请安、打千、半蹲礼、抚鬓礼、抱见礼、顶头礼等,每种礼节都有其特定的使用场合。过去小辈对长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小辈三天要给长辈请安,隔五天见长辈要打千。男子请安打千,左膝前屈,右腿下弯,上身前倾,右手下垂,问好。女子问安要双腿并立,双手放右膝上,屈膝躬腰,问好。平辈亲友相见,不分男女,均行抱腰贴面大礼。一般平辈之间,则常彼此相抱,然后执手问安。对长辈、尊者施此礼时,必须取得对方点头示意后方可。过年时还要行跪拜礼。今天,满族社交礼仪大为从简,晚辈对长辈多以鞠躬致礼,平辈以握手礼为常见。在至亲中,妇女还行“半蹲礼”。如有客人来,全家人都要穿戴整齐,到门外去迎接。满族自古有内眷不避外客的习俗,特别是初次登门的客人,主人还要主动向客人介绍内眷,以示敬意。留客人在家吃饭时,也是很讲规矩的。客来由父兄接待,“酒要斟满、茶斟半碗”。上菜以双为上礼。待客喝酒,妇女也可以敬酒,而且妇女敬酒不喝则已,只要客人沾唇就要饮尽,不可推辞。进餐时,由主人先向客人斟第一杯酒,喝酒用小盅,没有干杯、碰杯的习惯,客人喝酒必须留点底子,俗称“福底”。盛饭也用小碗,而且只盛多半碗,由人在旁随时增添米饭。吃饭时客人不放筷子,主人就不能先放下筷子,否则就是不礼貌。外出做客时,长辈与小辈不能同席,父子不同桌,小辈一般都另开一桌。另外,在日常社交中,满族人习惯称名,不称姓。(www.xing528.com)
3.1.6 满族岁时节日民俗
在节日习俗方面,满族受汉族的影响很深,一些重大的传统节日都是满汉共俗的,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虽说是满汉共俗,却是“汉人节日,满人过法”,满族在庆祝方式上与汉族有所不同。满族人过年格外看重“讨个吉利”。饺子的摆放要横竖成行,寓意下一年财路四通八达。饺子下锅时,全家人都要跟着喊“起来了,起来了!”把饺子漂起来想象成日子过起来了。除夕之夜,于门柱上悬挂弓矢,意谓居安思危,提高警惕。除夕,家家挑水满缸,意在过日子不缺东西。在礼佛祭祖之后,幼辈要给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受拜之后要给幼辈“压岁钱”。接完财神之后,要在院内撒满芝麻秸,人们在上面来回走、踩,谓之“踩岁”,寓步步登高之意。除夕夜的饺子中要暗放硬币(旧时为铜币),谁吃到了谁就发财吉利。还有抱柴习俗,从屋外往屋内抱柴,谓之“添财”。家家在除夕夜院内竖灯笼杆,上扎松枝,高悬灯笼。正月初一,少辈要起早给长辈、亲友拜年,旧时叩头、互道吉祥,今则仅施礼问好,称为“贺岁”。在正月十五“走百病”后,满族人还会有正月十六“照贼”的习俗,当天夜里,人们点燃灯火,提着灯笼照遍屋内各个角落,预示来年家中不再有贼。最能体现“汉人节日,满人过法”的要算端午节。汉族和其他许多民族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满族则把端午节视作是祈祷“解瘟”的节日。这一天,农村满族人家都要在房上插上艾蒿,用以祛除瘟疫。此外,还有“踏露水”的习俗,甚至还用露水洗脸、洗头、洗眼睛。传说这一天的露水可避免生疮疖、闹眼病等。
颁金节是满族特有的纪念性节日。颁金节源于满语“生成”、“生活”之意,是为了庆祝满族的形成和发展,纪念满族的正式定名。近年来,在增强满族同胞之间的凝聚力方面,颁金节的节日功能日益突出。
3.1.7 满族工艺美术民俗
1)满族民间木刻
在山区的满族农村,木材资源十分丰富,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就地取材,用木材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生产、生活用品。比如,过去山区满族人就曾居住在一种叫“木克楞”的木制房子中。这种房子是用圆木经过凿刻制成的。房顶上覆盖桦树皮代替瓦盖,烟囱则用一段空心木充当。这种简单别致的“木克楞”现今已不多见,但满族人仍喜欢用木材修建门庭。除此以外,还有木制的交通工具和各种生产用具。交通工具“威虎”是一种以一根圆木雕凿而成的独木舟;爬犁是满族人冬季雪上的重要交通工具,亦属木制品;还有桦木板制作的婴儿摇车,空心木刻成的马槽子以及木制的餐具、木盆、木桶等。就连萨满教供奉的神像和祖先像,也是用木头雕刻而成。
2)满族补绣
最初源于女真人的“钉线”艺术。过去女真妇女常常在狩猎用的箭囊和马鞍上绣一些简单的图案,以此作为自家的记号。满族后人沿袭此俗并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手工艺术。他们在女真人惯用的黑线白底的基础上,吸收了汉族彩线刺绣的技艺,形成了满族自己的补绣风格。补绣的纹样图案多是采用有寓意的传统图案,如祥云、寿桃、石榴、喜鹊等,以此营造喜庆祥和、富贵绵长的气氛。满族少女十几岁就开始学习补绣技艺,闺中待嫁时,姑娘们昼夜针线不停,忙于绣自己的嫁妆。到了清代,朝廷的官服均采用补绣制品,这自然带动了北京地区补绣工艺的发展,也造就了一批补绣工艺人才。这一时期,补绣的应用范围不仅限于朝廷,平民百姓也对补绣制品钟爱有加。
3.1.8 满族游艺民俗
满族的竞技游戏项目种类颇多,但都与满族人的居住环境、生产劳动和军事活动密切相关。满族传统的竞技活动有球类运动、冰雪运动和骑射运动三类。“采珍珠”是一项满族独有的传统球类竞技活动。它起源于女真人采集珍珠的生产习俗。在“采珍珠”比赛中,参与者分成对垒的双方,每队六人,职能分工依次是一人持网“捕捞珍珠”,三人手拿蚌型木拍拦截对方的“珍珠”,另外两人“下水”与对方争夺“珍珠”,夺下来就投入自己队友的网中,是为得分。一次一分,十分为一局,三局定输赢。“采珍珠”比赛酷似西方的垒球运动,是一种对抗性很强的体育竞技项目。这项活动不仅要求参与者个人技艺高超,而且还要讲求整体的配合。比赛当中,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充满了乐趣。在满族民间,“采珍珠”一直是备受人们喜爱的竞技项目。满族人世代生活在冰天雪地,冰雪运动自然是民族体育中少不了的传统项目。满族人的冰雪运动包括滑冰、滑雪、冰上摔跤等内容。骑射运动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射柳”。所谓射柳,就是在校场中插上两行柳枝,柳枝上系丝帕,以此为靶子,参赛者骑马飞射,以骑、射双精者为优。清初满族每年农历二月都要举行以“射柳”为主题的大规模骑射比赛。
取兽骨作玩具是满族儿童游艺习俗中的一大特色,这与满族先人的狩猎风俗有直接关系。在农村满族人家,孩子们普遍爱玩一种叫做“嘎拉哈”的游戏。嘎拉哈就是取鹿、猪蹄子上的距骨,以锡灌其窍而成。“嘎拉哈”呈六面形,按满族人的叫法,其中四面分别称为“珍儿、鬼儿、背儿、梢儿”。嘎拉哈的玩法,男孩和女孩有所不同。男孩子在室外玩,参加者每人押上三至五颗嘎拉哈集中堆放在地上,然后孩子们顺次扔石头击之,击中了就都拿走,击不中就要赔给下注的人一颗嘎拉哈,最后以嘎拉哈的多少定输赢。女孩玩嘎拉哈一般是在炕上,利用嘎拉哈四个面的不同组合,分别进行弹、抓运动,以此来锻炼手指的灵活性。此外,满族人还喜欢取猪下牙床颚骨给小孩子玩,这种颚骨形状像车船,拴上线绳,让小孩子拽着跑,犹如拉车,故称“咔吧车”。还可以用两块猪的脚骨做玩具。两块脚骨穿孔上线,再结一串铜钱,摇晃起来,犹如拨浪鼓,这叫做“哈拉巴板”。
3.1.9 满族宗教和世俗信仰
满族信仰萨满教,崇拜祖先,有祭天、祭祖的习俗。后受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曾信奉佛教等制度性宗教,崇拜对象变得多元化,成为一个多神信仰的民族。萨满教是满族最古老的宗教信仰,它是一种建立在渔猎经济基础上的多神教。“萨满”是通古斯语的音译,意思是“因兴奋而疯狂的人”,相当于汉语中的“巫”。萨满最初是由女性充当,后来始有男性萨满。“萨满”地位崇高,在女真语中为“天使”、“天仆”之意。很多少数民族都曾信仰此教。各族的萨满教之间没有共同的神灵、经典和统一的组织。萨满教的信仰核心是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萨满教的信仰内容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等。萨满教信奉宇宙分三层的说法,认为善神居于天界,恶神居于下界,人处于两界之间。而萨满就是联系天、地、人三界的灵媒。他能通过一定的祭祀形式,招诸善神、抚慰恶神,从而为人们祈福禳灾。后来,随着萨满教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又有天分五层、七层、九层之说。自然崇拜是萨满教最早的宗教活动内容。满族先人崇拜的自然神有天神、山神、星神和火神等。其中对火的崇拜,最能体现他们的自然崇拜情结。萨满教中,关于火的祭仪数不胜数。此外,满族对山的崇拜也显得十分庄重。他们认为,凡是高山之巅、岩石峭壁、茂林幽谷、山泉洞穴,都可能是神的居所,人们经过此地,不能高声喧哗,否则即是对山神的不敬,要受到山神的惩罚。和许多民族一样,满族先民也相信他们与某种动物或植物之间有某种特殊的关系,于是就把这种动物或植物当做自己氏族的图腾加以崇拜。满族先民崇拜的动物图腾有喜鹊、乌鸦、貂等,植物图腾如柳——女真人就有以柳为祖的观念。萨满教信仰中还有灵魂不死的观念,由此而衍生出祖先崇拜的信仰意识。满族人在进行萨满教的宗教活动过程中,把那些在本氏族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本氏族造福的首领或杰出人物统统视为祖先神加以供奉。从前,满族人家的西屋供有祖宗板。至于神位的多少,各家有所不同。每逢家有喜事或者还愿,都要举行祭祖仪式。满族所信仰的萨满教没有成文的宗教教义,也没有系统的哲理阐释。它的宗教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各种渗透着萨满教思想的祭祀活动和祝祷规程。直到现在,满族人的民间信仰中还可见萨满教的精神印记。
3.1.10 满族禁忌
1)禁杀鹊鸦
满族认为鹊、鸦均为吉祥之鸟。他们认为鹊(或乌鸦)是沟通天上神界与地上人间的信使,是满族先民的守护神。民间流传着许多与鹊有关的神话、传说。据说,满族人的祖先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的神奇降生,就与神鹊有关——布库里雍顺是因为仙女吃了神鹊衔来的红果才孕育出的。而在另外的一些故事、传说中,喜鹊总是不断地解救满族先民于危难,并助其兴兵立国。满族人家每逢在锁龙杆下举行祭天仪式时,总要用一只锡斗装上米和切碎的猪肠肚,作为供物悬挂在锁龙杆上,以飨喜鹊或乌鸦,若供物被吃尽,则视为大吉。
2)禁坐西炕
满族人以西为贵,将西墙作为供奉神灵和祖先的神圣地方。因西墙上有神龛,为尊重祖宗,不准在此堆放杂物,挂衣物,张贴年画;在西炕上不准放空盘和空簸箕,否则是对神大不敬。在祖先面前,不准任何人搓绳子,因为祖宗板下悬挂有装“子孙绳”口袋,搓绳子则即被视为不尊敬祖先。同时,西炕也不准家人和客人坐,尤其忌讳女人随便坐卧。今已多不忌讳。
3)其他禁忌
满族人视艾蒿为吉祥草,不准任意践踏。在年、节、喜庆日子里说吉祥话,平时亦忌讳说丧气话、倒霉话。结婚、生孩子要请“全科人”(即夫妻双全、儿女双全的女人)照料。最忌讳寡妇和孕妇“四眼人”。满族妇女怀孕之后,若想要生儿子就不准坐锅台,坐锅台就会生下“锅台转”(女孩);孕妇不准参加婚礼和各种祭祀活动,也不准走进别人家的产房,否则生育时要难产。人死了,讳言“死”,而说“老了”、“走了”,或“仙逝”。在颜色偏好上,满族以白为贵,视红为贱。在丧葬之时挂红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