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即华夏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汉服的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直至明代华夏人民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称为华夏衣冠,现代人称其为汉服。自炎黄时代,汉服已具衣、裳概念,历经周朝代的周礼制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因推崇周礼制而更趋完善和普及。
随后各朝代的汉服虽有局部变动,但其主要特征不变,均是以汉服为基本特征。汉服是汉民族传承了数千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的服装。从三皇五帝时期到明代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
博大精深、体系完备的汉服是中国文化的一大财富,是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之自豪的。汉族人在某些过渡历史阶段穿着的服饰例如汉化旗装、旗袍、马褂等绝对不可以被称作“汉服”,因为它们与真正的汉服没有正常的演变、衔接过程。汉服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延续至今,现代社会的一些重要祭祀、纪念活动、民俗节日等仍能看到汉服的身影。汉服的影响十分深远,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服饰均具有汉服特征。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
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及官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是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
汉服作为一种独立的服饰体系,在历史的传承与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民族风貌,即已形成了鲜明的风格特色,并且明显区别于我国其他民族及世界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服装,与现代服饰在制式风格上有着质的不同。
2.2.2 汉族饮食民俗
汉族人民的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食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汉族人民的传统饮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饭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汤圆、粽子、年糕等不同种类;小麦则可制成馒头、面条、花卷、包子、饺子、馄饨、油条、春卷、炸糕、煎饼等。汉族讲究并善于烹饪,不同地区的汉族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汉族菜一般被分为川、粤、闽、皖、鲁、湘、浙、苏八大菜系。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茶的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时就传入日本,后逐渐形成日本茶道。
汉族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的茶和最佳的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之功效。
酒不仅是满足提神、解除疲劳等生理需要的饮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介。酒在汉族长期的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封建社会,它是祭祀神灵和祖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供品,在这种仪式中酒起着沟通人神的媒介作用。在汉族的重要节日中,酒是必备品。酒可以助兴,可以增加欢乐的气氛,现在不少地区流行的饮酒时的“猜拳”、酒令”、“酒曲”等活动,既是一种饮酒习俗,又是一种民族游艺和民间智慧,它具有活跃气氛、消除酒力,显示和锻炼智力等多种功能。有些饮酒活动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习俗,例如汉族中广泛流传的除夕饮屠苏酒,端午节饮雄黄酒,重阳节饮菊花酒,等等,蕴含着汉族人民深厚的自然天道和人文观念。酒是汉族在日常生活和各种社会活动中传达感情,增强联系的一种媒介。所有这些饮酒习俗,都是汉族过去和现在饮食和生活习俗的有机组成部分。
2.2.3 汉族居住民俗
汉族分布广,传统民居依地区不同而有不同式样。
1)华北民居
华北平原汉族传统民居建筑多数是平房,房屋结构以木柱托梁架檩,支撑椽条和轻瓦屋顶,以青砖墙、生砖墙、石墙及夯土墙维护北、东、西三面,南向开门有窗户。低窗台,窗户过去多支摘窗,窗上有棂格、糊纸,现在多为固定扇窗,安大玻璃,屋内光线充足。室内砌有土炕,与灶相通。炕上铺席,席上铺毡,上置矮桌,可进餐或待客。屋顶多是两面坡,坡斜度平缓。除瓦顶之外,还有在椽条上垫细树枝抹泥做顶的。为省工结实,关中平原及山西民居建筑屋顶多取一面坡式。北方汉族院落组合多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
2)陕北民居
陕北汉族人因黄土高原上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做民居,窑洞有冬暖夏凉的优点。窑洞民居可分为地坑式、沿崖式和土坯式三种。地坑式窑在地面挖坑,内三面或四面开凿洞穴居住,有斜坡道出入。沿崖式窑洞是沿山边及沟边一层一层开凿窑洞。土坯拱式窑洞以土坯砌拱后覆土保温。此外还有砖石砌的窑洞式民居。
3)东北民居
东北民居与华北类似,因东北盛产木材,房屋建造除用木构梁架外,还用木板做壁,抹白泥加厚,光洁成墙,房顶盖瓦或茅草,其余门窗及室内摆设与华北民居相同。
4)南方民居
南方汉族传统民居中多见楼房,或为古代巢居的演变。传统民居楼房一般只是两层,仍以木构架为主体,木梁柱支撑较大的挑檐、重檐和起翅、阁楼、吊楼等,用精确的榫卯工艺制作。周围墙体多用砖石砌成,也有用木板嵌合四壁。各地楼房布局依自然条件及习俗不同而有差异:丘陵山地的楼房多依山傍水;江、浙水乡的楼房则前街后河;福建的土楼庞大美观;苏州的楼阁小巧秀丽。
2.2.4 汉族人生礼仪民俗
1)诞生季喜
新生婴儿诞生是家庭和亲族中的喜事。报喜是婴儿初生时的一项礼仪活动。最常见的是女婿携红蛋(称喜蛋)去岳父家报喜,以示喜庆和多子多福。有时也可携带礼品到岳父家报喜,如有的女婿带上挂面、酒、肉、糖等礼物,也有的携带一只鸡去报喜,这只鸡又因为出生婴儿的性别不同,而有所区别,送母鸡则为女婴,送公鸡则为男婴。
2)满月
满月礼又叫弥月礼,在婴儿出生满一月时举行。青海河湟地区,男婴以三十天为满月,女婴以二十八天为满月。这天亲戚邻里携礼物前来贺喜,来宾主要为女性,贺礼则多为婴儿用品。届时,女婿携礼物两包或数包(有挂面、点心、酒等物)前往岳父家请外家。外家前往贺喜,携带酥盘一副(十枚),给姑娘的衣料一件或一套。家境比较好的给婆婆、小姑、嫂子送衣料一件,表示女儿坐月,给大家添了麻烦。其他亲戚邻里、至亲好友亦蒸花卷一副(十枚)或拿婴儿衣料、用品等物前来致贺。外家还要给接生婆送谢仪。
3)圆锁
小孩长到十二岁,过生日时,一般要举行圆锁礼。这是成年之前举行的一项重要礼俗。这天一般要请宾客,客人则蒸酥盘一幅相赠。能享此礼仪的只有长子,女孩子和次子均无此礼仪。河湟地区有些人家因子女稀少,让初生男婴儿蓄发,男扮女装,认为男儿着女儿妆者容易成活长大。到圆锁这天,陈设香案,焚香献祖先,请“待诏”在众亲友前为其剃光头,以取吉庆。此风俗实际上是庆贺人生脱离孩提时代即将步入成年,寄托着家人对孩子的希望。
4)婚嫁礼
旧时结婚叫办红喜事。六礼即周朝定制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婚姻礼节。在这些古礼的基础上,衍生出繁复的程序。一般先由男方家长托亲友或媒人提亲,即纳采古礼。定庚后,男方要给女方准备一定数量的聘金和其他财物作为聘礼,也叫大聘、彩礼。女方则备嫁妆,此即纳征(亦名纳币)古礼。接着由男方送期单,即选两个吉日催新娘过门(也叫上门)谓之报日,俗名看日子。婚礼次日或第三日,新娘偕新郎回娘家省亲,叫回门,古称归宁。娘家设午宴答谢贺客,叫“办回门饭”陪新客,餐后招待旱茶。新郎此日要警惕被人捉弄,闹成笑柄。
2.2.5 汉族社交礼仪民俗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古代汉族十分讲究礼节。在相互交往中,古代汉族对于不同的对象均有不同的礼节,这些礼节分为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隶拜九种,称“九拜”。后经发展、演变,一般最常见的有打拱、作揖和跪拜三种。
打拱,就是右手在内,左手在外,两手合抱以示敬意。古俗男子吉拜尚左,而女子吉拜尚右,称之“纳万福”。凶拜,即不友好的拜见礼则相反。
作揖,除拱手外,还要弯腰鞠躬。揖有高揖和长揖之分。高揖即双手高举,长揖除拱手高举外,还要自上而下,行鞠躬礼。打拱和作揖往往连用,大约是古“九拜”中之“振动”演化而来。这种礼节无尊卑上下之分,为平辈之间的常礼。在古代汉族民间,友人相遇也往往边说“谢”,边打躬作揖相让,以示尊重。
跪拜则是汉族的一种庄重交际礼节,一般行于卑者对尊者、晚辈对长辈之间。跪拜分以下几种:一跪一叩,为幼者对长者贺年时行之;一跪三叩,用于拜神癨、拜官、拜师、拜父母及亲族长者;一跪四叩,丧事时拜死者用之;三跪九叩,此礼最重,祀孔子及关(羽)、岳(飞)时用之。
辛亥革命后,随着封建君主制度的废除,跪拜礼遂被废止,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彻底摒弃,但在日常生活中晚辈对长辈有时也用此礼以示敬重。同时,打躬作揖的礼节也渐被握手礼、举手礼、注目礼、问好礼以及点头招呼所代替,但这些礼节并未绝迹。
2.2.6 汉族岁时节日民俗
汉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节日,这些节日有的一直延续至今,有的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淡化。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等。
1)春节
过春节又称为过年,春节是汉族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汉族的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跳钟馗等众多活动。
2)清明节
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3)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提到端午,人们总会把它与爱国诗人屈原联系起来。据南朝梁人吴均《续齐谐记》记载,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此外,端午还有龙舟竞渡、饮雄黄酒、悬艾及菖蒲等习俗。
4)元宵节
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民间有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2.2.7 汉族工艺美术民俗
1)陶瓷
陶瓷是历史最悠久的汉族传统工艺之一,有辉煌的成就,历代都有新的创造,其中尤以江西景德镇瓷器、湖南醴陵瓷器、广东枫溪瓷器、山东淄博瓷器最为著名。
2)木雕
木雕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江苏、广东等地。浙江东阳木雕以浮雕见长;广东金木雕以镂雕见长,并饰以金箔,产品金碧辉煌;福建龙眼木雕饰以髹漆,古朴浑厚。此外,江苏苏州的红木雕,湖北的木雕船也各有地方特色。
3)刻砚
汉族有着悠久的刻砚历史。砚石具有细腻、发墨快、不损笔毫、不易干涸、易于洗涤的特点。汉族艺人因材施艺,充分利用砚石的不同天然形状、透明的石眼、丰富的色彩和纹理,巧妙地雕刻成各式砚台,风格清秀高雅,堪称文房之宝。其中,较著名的有端砚、歙砚、洮砚、鲁砚、河南盘砚、河北易砚、澄泥砚等。
4)漆器
各地的漆器都有自己的特点。北京雕漆是在木胎、铜胎上髹饰数十层甚至上百层,雕刻出各种图案,色泽以朱红色为主,风格富贵华丽;福建脱胎漆器,髹饰技法丰富多样,产品轻巧美观;江苏扬州漆器以镶嵌螺钿为特点,在光线照映下,五彩缤纷;四川漆器多用推光的髹饰技法,使产品更加光彩夺目。
5)年画
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较大的一个艺术门类,它从人类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祇信仰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祈福禳灾和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表达了民众的思想情感及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年画有着较多的产地,流行也十分广泛,有过颇为兴盛的发展。无论是题材内容、刻印技术,还是艺术风格,年画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它不仅对民间美术的其他门类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绘画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成熟的画种,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和四川绵竹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木刻年画产地。
6)剪纸
剪纸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根据历史记载和出土的实物来看,剪纸至少有1500年的历史了。出现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为剪纸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到了唐代,剪纸艺术大大发展,以剪纸招魂是当时民间的重要习俗之一。在民间,剪纸图案还被广泛应用于木版雕刻、铜器饰纹、布匹印染等艺术领域。宋代的造纸业发展成熟,纸品种类的增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出现了诸如民间窗花、灯彩和茶盏上的装饰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使民间剪纸的运用范围比唐代更为扩大。南宋时期,就已出现了以剪纸为职业的艺人。明、清时期是剪纸艺术的鼎盛时期,剪纸成为重要的居家装饰品,如门笺、窗花、柜花、棚顶花等,剪纸也成为民俗活动必不可少的装饰品。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刀铰出为主,趣味浑朴天然,大都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剪纸进入城市后,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渗入剪纸艺术,千家万户拥挤在一起,互传成习,需要颇巨;剪纸艺人为了省工,一刀多张便改为刻刀雕刻为主,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限于妇女了。然而,随时代更迭、生活改变和审美转化,传统民间艺术渐渐不能适应现实需要,所以现代新兴剪纸艺术孕育而生。
7)中国皮影
北方皮影以滦州代表,影人结构分七大部分:头、上身、上臂(两件)及下臂(两件)、手(两件)、下身、腿(脚与腿相连,两件),共11个组件。中心控制是脖条,以杆子操纵。生旦脸部镂空,净丑则涂色,脸形棱角分明,尖下巴,平额头。形体较小,一般25.4厘米至30.4厘米,最高40.6厘米,多以驴皮雕镂。南系以成都灯影戏为代表,影偶分大、中、小型,大灯影身高60~80厘米,个别高达1米,中灯影40~60厘米,小灯影24~30厘米。成都灯影全身共分14关节:帽、头、胸、腹、下肢二、上臂二、前臂二、手掌二。头子可插进脖颈上用细铁丝缠绕的皮圈内。其余关节用细麻绳联结。中国皮影关节灵活,在优秀艺人的操纵下,行坐顾盼,端带撩袍,舞刀挥剑,腾云驾雾,打斗驰马,出神入化,令人叫绝,扮演种种传奇故事,塑造了生、旦、净、丑、神、佛、灵、怪、兽种种难以想象的影窗形象,成为驭物为灵的艺术。
2.2.8 汉族游艺民俗
游艺民俗是一种以消遣休闲、调剂身心为主要目的,又有一定模式的民俗活动。它是人类在具备起码的物质生存条件的基础上,为满足精神的需求而进行的文化创造。游艺民俗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民间竞技、民间游戏。
1)民间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是指中国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成的文学。民间文学包括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民间作品。神话是远古人民表达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神话大致分为三类:创世神话、神佛神话、英雄神话。其中以创世神话最为重要。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有的地方叫“瞎话”、“古话”、“古经”等。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民间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民间故事可分五类: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www.xing528.com)
2)民间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是指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民族器乐有各种乐器的独奏、各种不同乐器组合的重奏与合奏。不同乐器的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风格,形成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各种乐器的独奏乐是民族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器乐曲按传统习惯分为“单曲”与“套曲”两类。单曲多为独立的曲牌,套曲由多个曲牌或独立的段落连缀而成。
3)民间戏曲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民间戏曲有360余种,此处仅选两种有代表性的汉族戏曲简要介绍。
(1)京剧
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京剧形成于1840年前后的北京,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京剧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较擅长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京剧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2)豫剧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称豫剧。豫剧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梆剧,山东、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梆子戏。豫剧的流行区域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台湾等地都有专业豫剧团的分布,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
4)民间竞技
舞龙流行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春节期间,民间的能歌善舞者自发地组成队伍,舞着竹龙,敲锣打鼓地去各茶庄、街头、地坝游行。每到一处,队伍中的歌师要唱吉利。先参拜龙神,赞颂龙神:“黄龙头一点金,一点光芒照乾坤,照定九州并万国,普天之下共太平。”沿途不少人家,为求吉利,便把龙灯与歌师请进家中,龙头舞动,歌师唱吉利歌。主人燃香烛,放鞭炮,并给予一定酬金。
5)民间游戏
(1)秧歌舞
秧歌舞又称扭秧歌,历史悠久,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也是一种民间广场中独具一格的集体歌舞艺术。秧歌舞具有自己的风格特色,舞队一般由十多人至百人组成,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边舞边走,并随着鼓声节奏变换各种队形。秧歌舞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2)踩高跷
踩高跷是汉族传统民间活动之一。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在脚上绑着长木跷在广场进行表演。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深受群众喜爱。
(3)放风筝
放风筝是中国民间广为盛行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是汉族传统的娱乐风俗。放风筝流行于中国各地,被称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风筝原用于军事上,相传春秋时期,著名的建筑工匠鲁班曾制木鸢飞上天空。后来,以纸代木,称为“纸鸢”,汉代起,人们开始将其用于测量和传递消息;唐代时,风筝传入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到五代时期,人们又在纸鸢上系以竹哨,风入竹哨,声如筝鸣,因此又称“风筝”;宋代,放风筝逐渐成为一种民间娱乐游戏;元代时,风筝传入欧洲诸国。风筝品种繁多,结构有硬翅、软翅、伞形、桶形、长串等。民间还创造了风筝上的附加物,如有音响的“鹤琴”、“锣鼓”;有灯光装置的“灯笼”;有散落携带物的“送饭儿的”;等等。
2.2.9 汉族宗教和世俗信仰
1)儒教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的官学地位以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汉族的正统思想,历代官吏主要出自儒生。此后两千年间,儒家的思想体系、道德准则、行为规范渗透到汉族的各个方面,影响着整个汉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儒家思想的核心在“仁”与“礼”。“仁”的最终目的是克制自己、维护礼制,“克己复礼为仁”。“礼”是维护家族、社会、国家的各种等级关系,使之和谐稳固的制度和观念。由于信奉儒家学说,造成了汉族多具有温和、宽容、敬让、讲究礼节的民族性格。
2)道教
道教是流行于部分汉族群众中的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创始于公元2世纪,在古代巫术、方术、黄老之学的基础上产生。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东晋葛洪著《抱朴子》,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刘宋庐山道士陆修静分别重辑道教经典,讲修炼成仙之法,定乐章诵诫,增补经诀,广制斋戒仪范,使道教的宗教教理和仪规趋于完备,并把道教的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规定道教“以礼度为首”,即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目的。从此,道教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扶植,有了很大的发展。道教教义,敬奉元始天尊(天宝君)、灵宝天尊(太上道君)、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为至尊天神,信仰居于名山洞天福地仙境中的神仙真人,宣传天道循环、善恶承负、因果报应的宗教信条,主张通过修正、修善、积德、修性的途径,达到成神成仙、生长久视的目的。道教是一种以长生为乐,追求长生不死的宗教。
3)佛教
佛教是一部分汉族人民信仰的又一种宗教。佛教起源于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佛教正式在汉地流传,是公元1世纪。汉地佛教有自己的特点:一是以信奉大乘显教为主,与傣族地区流行的小乘佛教、藏教地区流行的大乘密教对照,各具特色;二是汉族僧尼把僧服黄色大领袈裟披在普通服装之上,不像南亚国家气候炎热,僧尼单服袈裟即可;三是自梁武帝时起,汉地僧尼即行素食;四是寺院与农业经济相结合,汉地僧尼有自谋衣食的传统,也接受供养人布施,一般深山寺院僧尼多自耕自食。五是汉地僧尼出家后终身不还俗,不像东南亚有的国家实行所有的男子一生中都要出家一段时间,然后还俗,把出家学习并遵守佛教的清规戒律和礼节,作为人生品德修养的必经途径;六是汉地佛教音乐大量吸收了汉族民间音乐的风格和技巧,带有浓厚的汉族音乐色彩。
4)崇拜龙凤
龙凤在原始社会时期作为大自然神秘力量的象征受到崇拜,到奴隶社会由某些氏族的图腾转化为最高统治者祖先的化身,至封建社会则成为皇权的标志。龙是皇帝的化身,凤为皇后的化身。皇帝的容貌、身体、服装、座位、床铺……都冠“龙”字。民间迷信认为帝王是“真龙天子”。直到近现代这种迷信在民间仍有影响。而古代后妃都戴凤冠,皇后乘坐的车称为凤辇。总之,在宫廷的装饰艺术中,龙凤无处不有,始终处于显赫的地位。龙凤作为皇权的标志虽然随封建制度的消亡而消失了,但民间仍以“龙跃凤鸣”来比喻才华出众的人物。汉族对龙凤的崇拜在民间习俗中也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由于民间迷信龙能行云布雨,所以龙王庙与土地庙、祖庙一样遍布汉族民间,用以祈求龙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同时,民间还崇奉龙山,将村前、村口或村后某座山视为龙山,山上草木视为龙鳞,山脉视为龙脉,均为神物,严禁砍伐和破坏。有的农村为了求得五谷丰收,每年正月要行迎龙仪式,此俗至今仍兴。汉族对龙凤的崇拜,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一系列特殊的传统习俗。元宵节耍龙灯,端午节龙舟竞渡,喜庆日要跳龙舞、凤舞和行凤凰灯。过春节时,华东地区一些农村的民间艺人手持五彩凤凰灯,唱着赞歌到各家祝贺。
此外,由于龙的形象威武严肃,象征个性的坚毅刚强,所以汉族民间喜以“龙”作为男性的名;而凤的形象艳丽优美,象征女性的美貌温柔,民间又喜以“凤”作为女性的名。由于人们对龙凤的崇拜,千百年来,龙凤形象的纹饰遍见于绘画、工艺美术、雕刻、建筑装饰以及民间文艺创作之中,人们可以从龙凤的艺术形象中,直接感受到汉族传统文化的气质和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因此,龙凤纹饰也就成了汉族传统文化的象征。
5)信仰多神
汉族没有一个为全民族所信仰的宗教,但远古时期传下来的“万物有灵”的观念,对大自然的崇信,始终影响着汉族的信仰民俗。由于汉族人民认为世上存在着主宰物质世界的、超自然的、具有人格和意识的神灵,所以汉族历来信仰“神仙”。
古代汉族崇拜的神仙众多。对于天,汉族人民认为有总管“天道”的神,叫“玉皇大帝”,并认为青帝主东,赤帝主南,黄帝主中,白帝主西,黑帝主北。天神中,又有主管男仙的东主公,主管女仙的西王母。对于山水,汉族人民认为山有山神,不仅五岳奉为神山,各名山也都有自己所供之神;又认为水里有“四海龙王”,龙王除统领水族外,还掌管兴云降雨。对于地,汉族人民认为每一地段都有“土地神”掌管,古称“社神”,俗称“土地公公”。同时一树一石也都被赋予神灵。对于一些自然现象,汉族人民认为雷公是司雷之神;电母又称“雷婆”,是司闪电之神;丙师是司雨之神;箕伯是司风之神;回禄是火神。对于地理方位,汉族人民认为青龙是东方之神,并兼吉祥之神;白虎是西方之神,并兼凶神;朱雀是南方之神;玄武是北方之神。对于动物精灵的崇拜,较普遍的认为是狐狸可以修炼成精,化成人形,被尊为“大仙”、“狐仙”。人们还把人生的姻缘、寿禄都看做有神灵在主宰。对于爱情,有象征夫妻相爱的“和合”之神,奉之为女神的有四个:一为玄女,又叫“九天娘娘”;二是碧霞元君,其为泰山神——东岳大帝之女;三是斗姆,其为北斗众星之母;四是素女,极善弹琴歌唱。寿星,即老人星,是专司长寿之神,又叫“南极老人”,俗称“老寿星”。麻姑作长寿女仙,故祝女寿者多以麻姑像赠送。魁星是主宰文章兴衰之神,文昌是主宰功名、禄位之神。随着佛教的传入,汉族人民又认为观音菩萨是送子娘娘,阎王是主管人的生死之神。
在汉族民间,一些历史人物也变成了人们崇拜偶像神,如“八仙”原来都是历史上的人物。又如三国时关羽也被尊为神,关公庙遍布南北。另外,三十六行各行各业也都有自己的“祖师”被奉为神祇。
由于鬼灵观念的影响,民间又崇信各种鬼怪,如吊颈鬼、短命鬼、僵尸鬼、硬头鬼、水鬼等。凡此种种五花八门的多神信仰,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形成“神权”束缚着汉族人民。新中国成立后,经大力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神权”基本上被打倒,但其影响至今犹存。
6)土地崇拜
古代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一直占有绝大多数,有关农业和土地方面的崇拜与信仰几乎可以代表全部的崇拜与信仰。农业的祭神活动源远流长,所祀之神可谓名目繁多。在山西几乎无村不建土地庙,无家不供天地爷,无处不塑龙王像。县城里必建城隍庙和八腊庙,每到春秋还有不少由官方主持的祭典,以促农种,以报秋实。今天,城隍庙与八腊庙之祭祀已消逝。但在农村,与农事有关的古老传说中的人物以及与农家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时令节日,依然为人们所信奉、所信仰。
在人们心目中,土地神是掌握土地和庄稼的神灵。它能够保佑禾苗壮大,能够防御风雹虫害,只要虔诚地供奉,便会获得丰收。春日田事方兴,向土地神祈祷丰收;秋收后,向土地神表达谢意,这就是“春祈秋报”。伏羲、神农、黄帝作为三皇被人们共同尊为农业神师,在农村我们看到的三皇庙、三皇祠即是祭此三人。传说中伏羲画八卦而定四方,作网置教民以渔猎;神农艺百谷而兴农事,尝百草,群药圃;轩辕造农具、定节气,三人均为发明农事之人。在晋南,人们奉后稷为神农祖师,在迎神赛会以及正月十五等日子,人们抬着后稷塑像及农具进行各种庆祝活动,以示奉祭。史籍上说“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后稷教民稼穑,树世百谷,五谷熟而民人育。”所以后稷被封为农业祖师。农神崇拜与天地信仰是农业生产时对大自然依赖的结果,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们以为种子种在地里不仅仅是因其适应了自然而发育生长起来,更是上苍由于人们的虔诚与奉祭而赐福于人间的。今天人民对土地的崇拜更多的是顺应习俗和传统。
7)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汉民族的一个鲜明特点,此处以山东荣成为例。
在山东的荣成,民间特别重视对祖先的崇拜,具体表现在祭祀上。荣成对祖先祭祀,由远而近,对始祖—直延续至显考。不同的是以考父辈上溯五代奉祀神主,五代以上将神主焚化奉祀家谱,并有家祭、庙祭和墓祭之分。家祭除平日祭祀外,荣成最典型的是春节时家祭。年除夕傍晚,家家户户提着灯笼端着供盘到祖坟墓祭之后,请“老爷老婆”回家过年。回家后将灯笼别在供桌右侧,将家谱展开,启开神主套,从此,一天三时焚香叩拜,烛火常明,直至初二晚上将“老爷老婆”送回祖坟。对祖先之所以称“老爷老婆”,是晚辈折中妥协的结果。祖先的亡灵,后代子孙不敢称神,又不忍呼鬼,只好笼统呼之为“老爷老婆”了。庙祭,过去很讲究。每到祭祀之日,合族不分远近都要到宗祠举行庙祭。如崖头张姓,人齿日繁,不得不析居或移居外村时,年节必须到崖头张姓宗庙祭祖,结婚、生子亦须到宗庙祭祖、登谱。清明、农历七月十五日、农历十月初一作为三大冥节,墓祭仪式较元宵送灯、冬至上坟郑重得多,祭祀祖先,既是活着的人对死者的照料和悼念,也祈求先祖对后世子孙的庇护,对维护家族和巩固族权统治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加强族人的凝聚力、向心力。
8)生魂崇拜
据说人的灵魂是生来就有的,人活着的时候魂儿异常活跃,人们谓之生魂。它是人们精神的主宰,但它又非常活泼,是个很不守规矩的家伙。人特别小的时候,生魂常常离开它所依附的肉体,四处跑着玩儿。如果小孩突然惊厥,或哭闹不止,在过去普遍认为这是掉魂了,需要叫魂或招魂。
9)鬼魂崇拜
对鬼魂崇拜,分两种情况:一是对祖先的崇拜,实际就是对鬼魂的崇拜,后代们一般都认为祖先的鬼魂是善良的,是自己和后世的庇护者,能在冥冥之中保佑自己。因此,自己亲人死时,送马送轿,为亡魂指路,并到土地庙为已故新人打点关系,使之到阴间不受虐待。所以,对亲人的鬼魂,人们崇敬而不恐惧,但对那些冤魂和野鬼,人们怀着敬畏之情对待它们。据说这些鬼魂既不能升天堂,又不能下地狱,也就没有转世投胎的权利。所以,它们叫做野鬼游魂,总在空中飘荡,在人们看来兴灾作祟的全是它们。因为只有找到替身,它们才能到阎王那里报到,获得转世的权利。对于野鬼游魂,不仅民间十分敬畏,连皇帝也怕。清代以前,朝廷诏令各州县必须建立厉坛,这厉坛就是由县官代表皇帝祭祀野鬼游魂用的。
10)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发生在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宗教信仰的现象。一般表现为对某种动物的崇拜,也是祖先崇拜的一部分。图腾主要出现在旗帜、族徽、柱子、衣饰等地方。图腾崇拜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形式。“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意思为“它的亲属”、“它的标记”。在原始人的信仰中,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大多数情况下,被认为与某种动物具有亲缘关系,于是,图腾信仰便与祖先崇拜发生了关系。在许多图腾神话中,认为自己的祖先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或是与某种动物或植物发生过亲缘关系,于是某种动、植物便成了这个民族最古老的祖先。因此,图腾崇拜与其说是对动植物的崇拜,还不如说是对祖先的崇拜。图腾与氏族的亲缘关系常常通过氏族起源神话和称呼体现出来。“totem”的第二个意思是“标志”。图腾标志在原始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最早的社会组织标志和象征,具有团结群体、密切血缘关系、维系社会组织和互相区别的职能。同时通过图腾标志,得到图腾的认同,受到图腾的保护。
2.2.10 汉族禁忌
汉族作为一个定居农业民族,不仅注重房屋的居住功用,而且将住房与“家”的兴衰命运紧密连接起来。每一个家族成员都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够发展壮大。为达到这一目的,人们便在住宅的建造上大做文章,设法选择有风水龙脉、神灵保佑的区域建房,而一些建房的地点、方位及房屋陈设,由于不符合“风水”、“相宅”观念就被列为禁忌。
选择地址,俗谓“相地”,就是对客观事物环境的取舍,可谓建筑的前提。在汉族民间,农耕生产对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有着强烈的依赖,渐渐地,便赋予自然高度的精神象征意义,认为自然环境的优劣会直接导致人命运的吉凶祸福。因此,在建筑上,选择好的地基就显得十分重要。
选定住宅地基之后,再由风水地师以其对周围的环境和天时的观察、诠释来决定整栋屋宇的朝向。若屋主人未请地师,则由大木师傅定向。风水中称这种决定住屋朝向的方法为“向法”。定方位要顺势,忌逆势,根据自然地形、地貌,水流方向,气候特征等决定“大向”,即大致朝向。一般规则是坐北朝向的“负阴抱阳”格局。一些特殊的村落则因禁忌、避煞、自然条件的限制而朝东或西。方位上的禁忌不是很严,最忌的是地势上南高北低,看上去极不舒服。
随着住宅朝向的确定,门窗的方位也被确定。门是内外空间分隔的标志,是迈入室内的第一关口,中国人历来重视各种门的处理,风水更是对其投以深切的关注。民间一般立门于南、东南及东三方,俗谓“三吉方”,又以东南为最佳,俗称青龙门。对照传统民居的大门位置,多与此说相合。古代门向的禁忌与住家的姓氏相关。
门向禁忌更多的是涉及门外的环境。俗信以为,凡人家门前有西池,为哭字头,不祥;西边有池,为白虎开口,不吉,皆须忌之。天津旧时盖房,忌讳自己的屋门正对着别家的门、窗和山墙,说是“窗户对着门,不打官司就死人。”
总之,这一类关于门的开向、方位的禁忌多是为了避免“气冲”。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民间有一简便的方法便是在门边置屏墙一堵,或直或曲。另一方面又要保持“气畅”,因而屏墙多是不封闭的,如入口处的影壁等,使得内部空间呈现出与室外相融合流通的意向。
汉族民间在讲求自然地形之吉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相邻建筑位置及向度上的相互关系。总的要求是合乎情理,忌背合,即忌与众人的屋向相反。风水称与众向相反的建筑为“众抵煞”,有“烦恼皆因强出头”的说法。对于屋前空地(称作地台),不能两边低而自己独高,只可人高而略低,过低又不可,这正是中国“中庸”、“平均”思想在建筑上的表现。
居住禁忌除了上述的以外,还包括许多内容。譬如对于迁居,汉族就颇为忌讳。民间有“人搬穷,火搬熄”、“人搬三道空,火搬三道熄”之说。这是由农耕文化的特点决定的,农耕民族主张“安居乐业”,迁徙是家业衰败的表现。万一不得不迁,又忌正月、九月迁屋,以为是凶月迁屋不吉。迁居时,汉族认为“搬家先搬灶”,灶王爷与家谱要选迁移到新居处,其后才能搬别的东西。居住禁忌在农村现在仍有流行。
汉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节食物多于旧历年前煮熟,过节三天只需回锅。以为熟则顺,生则逆,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将一切准备齐备,过节三天间有不动刀剪之说。再如,河南某些地区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天忌食米饭,否则会导致谷子减产。在妇女生育期间的各种饮食禁忌较多,如汉族不少地区妇女怀孕期间忌食兔肉,认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会生兔唇;还有的地方禁食鲜姜,因为鲜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脚长出六指。汉族未生育的妇女,多忌食狗肉,认为狗肉不洁,而且食后容易招致难产等。喜庆日忌穿白色衣服,汉族人认为亲人去世后才披麻戴孝,穿白色的衣服不吉利。
本章小结
汉族是在历史长河中由不同民族融合而成的,作为中国文化的主导,汉族对于中国的形成举足轻重。本章主要阐述了汉族的形成、汉族的传统风俗及禁忌,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汉族的了解。
1.简述汉族的发展史。
2.汉族的主要节日有哪些?
3.汉族的宗教和世俗信仰是什么?
4.简述汉族的禁忌。
案例分析
在甘肃临夏太子山麓一带,吃满月有“喂爷父”的风俗。这天女宾们将婴儿抱出,让母亲给婴儿喂奶,并由外家给婴儿喂少许食物。女人们乘人多势众,抓住婴儿爷爷,喂开水馍,拉拉扯扯,硬塞硬喂,极尽嬉弄揶揄之能事,使之肚胀讨饶,方罢干休。若爷爷早已逃避,则婴儿父亲大受其“害”。一般女宾们招数很多,爷爷防不胜防。看来这爷爷不好当。
在甘肃和政的莲花山下,吃满月的礼俗别具一格。这里有吃满月“塔喜花儿”的习俗,用唱“花儿”来庆贺满月礼。按照这一带的传统习惯,婴儿出生15天为满月,象征花好月圆,吉祥如意。这里地处高寒阴湿山区,妇女生了孩子特别要注意把脚腿照顾好,以防月子里得病。吃满月时,娘家人用鏊锅炕12个椭圆形的花炕子,名为给月婆送“顾脚”。这种炕子馍,状如鞋底,其名“顾脚”。
结合上述案例,谈谈汉族的一些礼仪民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