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巩固
清朝的征服者自占领北京与建立新朝后,花了将近40年的时间才彻底消灭其对手,在此大部分时间内清朝对于能否彻底战胜毫无把握。首先是被称为“南明”的明王朝残余势力。明朝在帝国内广封藩亲王,为1644年自缢后的崇祯皇帝提供了众多继承人选,然而这也导致忠于明朝的人士彼此争执何人才是勤王的对象。
1644年6月,在南京的福王不太情愿地被说服,自立为弘光皇帝,然而他的政权只维持一年,弘光皇帝被清军俘虏杀害。之后亲王一个接着一个(常同时存在数个)宣布继承皇位,在各地游走,寻求反抗军事势力与山寨领主的保护与资助。持续最久的是1646年自封为永历皇帝的永明王,12年间他在广东、广西、湖南南部与云南流窜,最后流亡缅甸。他在1662年5月为吴三桂生擒活捉后处决,明朝即彻底被消灭了。
然而对清朝更严重的威胁来自吴三桂。这位前明将军加入清朝、引清兵入关后,在云南被封为藩王。同样受封的还有两名明降臣,广东的尚可喜与福建的耿继茂。在17世纪70年代初期康熙皇帝对三藩自治的状况逐渐失去耐性,他向三位藩王施压,希望能撤藩而将中国南方完全地纳入清朝的官僚管理系统。吴三桂则在1673年12月 28日,以“反清复明”为口号,举兵反叛予以回应。他下令他的部属剪辫,且军队穿白衣白甲,为明朝戴孝服丧。
同时,吴三桂也建国号为“周”。他很快进入了湖南西部,并在1674年初攻占省城长沙、湖南北部的岳州与湖北西部的荆州。在向长江中游进军时,康熙领军南进江西,试图阻挡吴三桂与其他二藩的联系,并寻求收复吴军北边重镇岳州。在历经5年的苦战后,康熙终在1679年攻克岳州。这场胜利扭转了关乎王朝存亡的局势,叛乱也于两年之后平息。
第三个对手对清朝的挑战持续最久,也是目前为止最耐人寻味的。此为在福建沿海幅员广阔、高度整合,具备武装,而终至体制化的海上帝国,由郑氏三代贸易者所建立和掌控。从15世纪末以来,中国走私者的武装舰队便主宰东亚水道上的贸易,以中国出产的珍贵丝织物、陶瓷与其他工艺品,交换日本与新大陆的白银。明朝禁止海上贸易的政策,不过是增长了这些团体的势力,因为当时德川幕府在17世纪30年代驱逐葡萄牙人、将荷兰贸易限制在狭小的出岛,大为降低了来自其他海上势力的竞争。1624年,郑芝龙方接手一批武装海盗船队,1630年在26岁之时,他已能一统海上势力并一手掌控。(www.xing528.com)
郑芝龙分别与葡萄牙人(提供郑式西方最新的军事技术来换取中国产品)、在台湾的荷兰人(郑芝龙曾任荷兰翻译,之后双方乃签订互保条约)、日本人(郑芝龙的妻子是日本一位大名的女儿),以及明朝政府(受内部叛乱与北方清军入侵所困扰的明朝,于1628年指派郑芝龙统率海军舰队)有往来。他的强大帝国以福建沿海的厦门为根据地,他因时常在歉收之年搜刮政府粮仓、散粮给当地居民,而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英雄人物。在清军于1644年攻占北京后,明朝遗民把郑芝龙当作他们的拥护者,郑却在1646年将其势力撤出福建,致使清军俘虏了在该地继承明代名号的隆武帝。郑芝龙的背叛换来另一场背叛,清朝非但不嘉许郑的协助,反而将他拘禁、遣送北京。他在北京当了15年的人质,用来与他的承继者对抗,直到1661年被视为失去利用价值而遭斩首处死。
郑芝龙之子郑成功在1646年接掌其父以厦门为基地的海上帝国,并随即将其组织制度化。他将其势力分为东、西洋舰队,山五商与海五商,各部分成数个分支,有几个主要的大臣监督并向他报告。他通过杭州内陆基地的山五商购买江南的产品,无论在军事上或商业上,都是公认的东海霸主。但其年轻时曾由隆武帝颁赐国姓,获得国姓爷封号,故比他的父亲更重视勤王之事。1658年他对江南发动大规模攻击,宣称为逃往云南的永历皇帝收复江南。他动员超过10万人的军队,攻占了数个沿海城市,推进至长江流域,且夺取镇江。
1659年9月9日,郑成功进攻南京,但死伤惨重。接下来数年,清朝决心消灭这个难以摆脱的威胁,而包围郑的厦门基地。尽管抵挡住了围攻,郑成功最终仍决定从中国本土撤退。过去数十年他与荷兰人的关系一直不太好,因此在1661年4月30日他率约900艘船只出现在台湾沿海之安平的热兰遮城前。在没有遭遇抵抗的情况下登陆,于1662年2月1日驱逐荷兰人并与之协议,令荷军撤离台湾并退至巴达维亚(今雅加达)。他也因此而被尊称为中国的民族英雄。
同年稍晚,郑成功似乎陷入沮丧(部分因素可能是接到他父亲被处斩的报告,在郑芝龙长期被囚期间两人仍保持联系),不久后自尽。在一场继承争夺战之后,他的儿子郑经控制着仍然繁荣的海上帝国。在台湾这个新根据地相继设立与中国大陆相似的官府机构,如税司、孔庙府学、救济院、清节堂等。明郑政权又延续了20多年。清朝为打击此对手的经济基础而在沿海地区厉行迁海令,对本身造成的损害远比对郑氏来得严重,因为郑氏很容易就又找到其他贸易来源。清朝海军对台湾的攻坚胜负参半。清朝屡屡以维持台湾半自治的状态来劝降郑氏,但也一直遭到搁置。然而郑经在1674年思虑不周下参与吴三桂的三藩之乱导致国力大为削弱,又屡被越来越严重的粮荒问题困扰,且更受创于新一轮的王位继承纷争,最后该政权于1683年在康熙皇帝的一场猛烈攻势下投降。之后清朝终成为名副其实主宰全中国的共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