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学生心理与教育:培养良好学习方法

高职学生心理与教育:培养良好学习方法

时间:2024-04-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发现学习法。学习过程的发现主要指通过学习和思考从所学材料中探寻规律,掌握原则。学习者所“发现”的多数是前人已总结出来的东西,但通过自己的思考要比从他人那里接受效果好,理解得更深,记忆得更牢。当然,学习者也有可能发现前人所不知的东西,但这种发现要么具有偶然性,要么以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为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发现法,首先要学会运用思维方法,如分类方法、归纳方法、综合方法等。

高职学生心理与教育:培养良好学习方法

五、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一)学习方法的测量

关于学习的方法,许多人都进行过研究,并提出各种不同的具体方法,也有很多不同的学习方法测量表。下面介绍一种学习方法的简易自测法。

下面有10个问题,请你根据自己平时的实际情况,平时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就怎么回答。每个问题有三个可供选择的答案,A:是、B:不一定、C:否。请在每一题后选择相应的答案。

(1)学习除了书本还是书本吗?

(2)你对书本的观点、内容从来不加怀疑和批评吗?

(3)除了小说等一些有趣的书本外,你对其他理论书根本不看吗?

(4)你读书从来不做任何笔记吗?

(5)你认为课堂上的基础知识没啥好学,只有看高深的大部头著作才过瘾吗?

(6)除了学会运用公式定理,你还知道它们是如何推导的吗?

(7)你能够经常使用各种工具书吗?

(8)你能够见缝插针,利用点滴时间学习吗?

(9)上课或自学时,你都能聚精会神吗?

(10)你常找同学争论学习上的问题吗?

答案与说明:

第1、2、3、4、5题回答“C”的每题记10分,回答“B”的每题记5分,回答“A”的不计分;第6、7、8、9、10题回答“C”的不计分,回答“B”的每题记5分,回答“A”的每题记10分。最后计算总分。

总分在85分以上的,学习方法很好;总分在65~85分之间的,学习方法好;总分在45~65分之间的,学习方法一般;总分在45分以下的,学习方法较差。

(二)学习方法种种

●具有模式意义的学习方法

从古至今,人类积累了众多的关于学习活动的经验,其中有一些经过反复实践与修正,形成了具有模式意义的学习方法,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1.循环学习法。循环学习法以人类记忆规律为依据。1885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据此,复习必须及时,也就是说,学习新內容后要及时进行整理,然后在不同的时间多次加以复习,强化所学內容,使之变成牢固的记忆。具体操作如下:

学习內容:A、B、C、D(用字母代号表示)

循环学习流程:

初学A和复习A  复习A、B复习A、B、C、D

初学B和复习B(小循环)(大循环)

初学C和复习C复习C和D

初学D和复习D(小循环)

这种循环学习的方法使每项內容都有多次强化的机会,复习是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的,能抑制、防止对记忆的干扰。循环学习以“螺旋上升”的方式进行,后一循环以前一循环为基础,但比前一循环更加深入,并使前一循环得到丰富和补充,这有利于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2.纲要学习法。纲要学习法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摸索出的一条有效学习途径。它要求学生将教材內容组织加工成系统的知识图表或提纲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以强化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图表或提纲应当考虑到內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內容依据学习材料而定,从形式看,所列各项语言应简洁清晰、富有条理,可以用叙述的方法勾画出学习材料的完整轮廓,也可以用提问的形式制成开放式图表或提纲。图表或提纲的制作注意以下几点:(1)对所学材料进行分析,找出知识要点,明确哪些必须掌握,哪些需要了解,哪些是根本问题,哪些是派生出来的,进行简明扼要的概括。(2)把一个个分散的知识点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找出其内在的逻辑联系,若彼此间没有必然联系,可以通过时间、地点、人物、形象等手段加以联系。(3)图表或提纲制作完毕要有效地利用,总的原则是从总到分,从粗到细,从一般到个别。

图表或提纲的制作与使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一个双向行为。

3.发现学习法。学习过程的发现主要指通过学习和思考从所学材料中探寻规律,掌握原则。学习者所“发现”的多数是前人已总结出来的东西,但通过自己的思考要比从他人那里接受效果好,理解得更深,记忆得更牢。当然,学习者也有可能发现前人所不知的东西,但这种发现要么具有偶然性,要么以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为基础。林崇德教授指出,思维最显著的特点是概括性,概括是在思维过程中将事物的共同特征结合起来或将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进行归类,概括的过程是思维由个别通向一般的过程即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及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发现法,首先要学会运用思维方法,如分类方法、归纳方法、综合方法等。①分类方法。通过比较,找出所学材料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学习材料区分为不同层次的类别,并加以系统化。②归纳方法。通过整理,概括经验事实,使分散的、多样的事实系统化和归一化,并找出系统化、归一化的契机,去异求同,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③综合方法。通过分析,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和因素联结起来,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加以考虑。

4.程序学习法。程序学习法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所创,它是指将学习內容分成许多小步骤并系统地排列起来,学习者学完一个小步子后,对小步骤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回答正确后再学习下一个小步骤,回答不正确则进行重新学习。

SQ3R学习法是一种程序学习法,它包括五个步骤:①纵览。学习者拿起一本书,先明确目的,不必一章一节地仔细研读,而是大概看一遍,甚至可以只翻一翻目录,了解全书纲目,若与学习目的相符就认真细读,若与目的不符,可以弃之另选。②提问。根据浏览时所见各章各节标题,预测所写內容,并结合阅读目的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若书中附有思考题,也不妨先阅读一下,这样可使阅读具有针对性。③阅读。通读全书,对难解部分反复阅读和推敲,边读边思考有关问题的答案,或阅读之后对所提问题逐一回答。阅读过程中适当做一点笔记或摘录。④复述。这不是指逐字逐句死记硬背,而是指记住一段文章的基本要点,即学完一个部分后努力对所学內容进行尝试性回忆,并尽可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它。当然,经典內容有必要诵记。⑤复习。复习可采用循环式,一般在复述后一二天内进行,隔段时间再复习一次,对需要保持在长久记忆中的材料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课堂理论知识学习的基本方法

学生学习必须紧扣学习的八个基本环节,即: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课前预习、听课、课后复习、作业、检查、总结等。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要掌握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能。

1.确立学习目标。教给学生根据自己的现有发展水平确立每节课的学习目标、阶段目标,以至远期目标。尤其要引导学生学会建立动态的学习目标体系,让学生在目标的引领下一步一步地前进,同时也把教师的期望和学生的自尊通过目标的实现体现出来。

2.拟定学习计划。计划按时间分可分为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每天的学习计划。在开展学习活动前,教师要帮助学生拟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计划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学习的现状分析,包括现有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学习条件、学习中的困难及存在的问题;二是针对学习目标制订出具体的学习措施,一定要有改进学习方法的措施和克服困难的具体措施;三是步骤,即为达到学习目标所作的时间安排。计划制定好以后,一式两份,师生手中各执一份,教师适时检查督促,确保学习计划的落实和学习任务的完成。

3.教给学生预习方法——值得借鉴的四种预习方法。

(1)分步阅读法。预习分为三步完成,第一步,总览单元提示、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了解知识要点和学习重点;第二步阅读课文及注解,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展开联想,将课文内容与提示中确认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加深理解。

(2)圈点批注法。边读边将重点、难点、疑点圈注下来以留作进一步研究。

(3)未读先思法。根据课题或目录,设想作者会怎样阐述,先围绕书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一番深思熟虑,再翻开书认真研读。

(4)比较法。将新课与旧课的内容进行比较,寻找异同。

4.听课方法。这里所说的“听课”,并非只听教师的“一言堂”,而是指课堂上获取一切信息的方式。有效的听课方法常有:

(1)理清思路法。理清自己的思路,理清教师的思路,理清课堂讨论的思路,理清课本的思路,做到思路清晰,便能顺利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2)五到学习法。在课堂学习中要做到口到、手到、眼到、耳到、心到。也就是要求课堂学习中必须做到全身心投入。

(3)寻疑求悟法。“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善于发现疑问,通过研讨,在讨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进行学习活动。(www.xing528.com)

5.复习方法。主要有及时整理笔记、跳读课本中的圈点批注、“过电影”等及时复习方法和重点复习法、归类复习法、自拟试卷复习法、图表复习法、纲要复习法、循环复习法等等间隔复习方法。

6.作业方法。先复习后做作业,认真审题,理清思路,准确答题。错误及时纠正,制作错题集,常看作业,尤其是常看错题集。

7.检查反馈,正确归因。教师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要学会正确归因,如要将学习的失败归因为内在的可控制的因素,这样有利于后继学习。

8.总结方法。常用的总结方法有:编写总结提纲法、列表总结法、比较总结法等。

●高职学生的常用读书方法

读书是获取信息,增长智能和培养个性品德的重要途径。学习不限于读书,但读书是学习的基础,要获取知识,就离不开读书,北宋的欧阳修认为:“立学以读书为本。”华罗庚曾言:“学习必须先从踏踏实实地读书开始。”古今中外,无数贤人志士,科学家对书的爱好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他们高度评价书籍,“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一切震撼智慧的学说,一切打动心灵的热情,都在书里结晶成形。”所以高职学生应该爱读书,不断提高读书兴趣和自觉性。强化阅读能力,养成读书习惯。

读书,要解决读什么书的问题。当今世界,科技人文书刊文献极其浩繁,使人目不暇接,胜不胜读。如果不加选择,乱读一气,只会苦了自己,难有收获。再说书有好坏,新旧优劣之分,在同类书中有精品也有次品。读书要读好书,以便用有限的时间,读最有价值的书获得最大的读书效益。俄国作家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书还坏”。清朝学者陆世仪说:“凡读书须识质,方不错用功夫。” 怎样在浩如烟海的书刊文献中读出精品呢?途径一是请教师友、名学,看书评,挑一流的书刊文献。二是自己筛选,先把有关书刊文献大体上浏览一番,比较选出经典的几本。精选标准如下:适合学习总战略和成才总目标所需要的,最适合自己阅读的书;能以最短的时间把自己引导至学科或专业的核心领域和前沿的书;言论全面完整,阐述深刻,图文并茂,表达精炼的书;既能获得知识,又有助于提高智力和非智力品质的,尤其有助于启发创造性的书;广博与精深结合,有助于改造和重建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的书。

凡有益于把学习引向深入专精的书,必须精读。培根在《论学习》中指出:有些书可借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书则应当咀嚼消化。具体选择时,抓住以下三点:信息新且密度高的书刊;选读经典著作;以书的作者、出版时间、重版次数作为参考。

读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A.读懂。凡须掌握的知识,一定要反复琢磨,理解透彻,读一次不懂,再读,三读,直至读懂;决不走马观花一知半解,若明若暗。古人云,“读书破万卷”,关键在“破”字上,破即读懂。不懂就要有疑善问,务求破疑弄个明白。

B.读通。融会贯通,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搞清知识来龙去脉,前后知识联系,使之连贯一气,成为体系,首先把书的内容联系起来思考,达到泾渭分明。其次,要注意纵横比较,充分把握其纵向和横向的系统结构,再次,温故知新和新旧转换,不断改善智能结构。

C.读活。将静态知识化为活的知识。把书读活先要理解精髓、灵活运用,并对书的内容加以深化或再创造。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读书方法:

1.程序读书法。即按较优的次序读:作者→书名→内容提要→目录→序言→结语。

2.层次读书法。即有重点逐步由浅入深地读书。书的内容往往不能一次读懂,这就需要层次,一般可分为浏览、通读、精读、评读、重读多层。当然这仅限于经典著作或科技书中。

3.比较读书法。任何文献都不是彼此孤立的,其间有一定的联系。通过比较阅读,就知异同,见优劣。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任何东西,凡是我们拿来和别的东西比较时,显得高出许多的,便是伟大。”写《魏书》的夏侯谌听人称赞陈寿写的《三国志》,便找来细读再三,认为《三国志》确实比自己的《魏书》好,当即烧掉了自己的书稿。用对比读书法,能开阔视野,有助于鉴别、验证和判断书的真伪、优劣和好坏,提高理解、接受和运用的能力。

(1)纵比。以了解其继承、演变和发展,找出规律性,促进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牛顿正是在伽利略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比较,最后获得辉煌成就。

(2)横比法。截取知识发展洪流的某一个横断面,将其中各个不同部分加以比较,从中把握个性规律。例如,唐诗中李白想象丰富,风格雄健,辞采瑰玮,语言清新,有“诗仙”之称,而杜甫则有“诗圣”之誉。

(3)类比读书法。彼此有联系的不同知识认真比较。如飞机与蜻蜓的飞行比较,这是仿生学的一项内容,类别可不同,但有相关性,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又如法拉第发电机发电,伏特用蓄电池发电,可谓殊途同归。

(4)综合比较法。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总体性比较。

4.质疑读书法。“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贵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疑之处无时不在,可疑之书,层出不穷,屈原天问》,王充《论衡》都是质疑的精华。

5.循序读书法。即由简至繁,由浅入深读书,古人云“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朱熹说“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理在于此。

6.溯源读书法。明确知识的来龙去脉,对其产生、发展的过程把握透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用在读书方法上,就是善于溯源读书,搞清来源和流向,从而真正把书读懂读活读透。

7.推测读书法。就是在阅读关键处或疑难处,掩卷而思,或沿着作者思维轨迹追踪探索。牛顿说“没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贡献”。即使推测没有新发现,也可消除大脑疲劳,振奋精神,提高读书效益。

8.逆向读书法。在读书过程中,善于调整或改变思维方向。逆向读书法可以开拓思路,把知识读活。例如欧氏几何认为,过直线外一点可以而且只能作一直线与之平行,但年轻的罗巴切夫斯基却向相反的方向去构思,如何可作不只一条平行呢?由此产生了“非欧几何”。

9.渗透读书法。就是在潜心钻研某一问题时,要读一些相关学科的书刊,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以不同见解和方法来思考,以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博采众家之长。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并有所创新,有所发现。

10.个性读书法。是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读书之法。人的性格、背景、气质、基础、潜力、才干多不相同。如能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塑造自己,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和特长,就一定能高效地读书,并获得应有的成功。

当然,读书方法远不止上述几种。

(三)良好学习方法的培养

1.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

对于一些具有学科学习特色的“专用性学习方法”,最适宜的传授方法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就拿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来说,在学生遇到生字时,教师不要自己直接介绍该生字的读音、书写笔顺和所反映的意思,而是向学生介绍如何查字典,让学生通过自己查字典了解生字的读音、书写笔顺和所反映的意思。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既完成了具体的教学任务,又使学生掌握了识字的学习方法。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学习方法,是一种十分自然而且效果最好的传授基本的学习方法的教学方法。这种传授方法由于与日常的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方法”得到“內容”的直接支持,不仅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而且“方法”及时得到应用。

当然,为了保证能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渗透基本的学习方法,教师应该备课的时候就考虑这样一些问题:学生在学习课堂教学內容时需要哪些学习方法?在这些学习方法中,哪些学习方法是学生已经掌握了的?应该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些新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掌握学科知识,而且还掌握和应用基本的学习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基本的学习方法,并不完全局限于学科性很强的“专门性学习方法”,对于一些通用型学习方法也是有效果的。例如,前面所述的“SQ3R”学习法、“尝试回忆法”等通用型学习方法也可以通过渗透的形式向学生传授。但是,这种通用型的学习方法的渗透形式,应该是比较巧妙的。

应该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基本的学习方法时,“渗透”要自然,不能勉强。否则,效果就会不理想。

2.利用专门的学习方法指导课向学生介绍基本的学习方法

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基本的通用型学习方法,最好是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课,向他们有意识地、系统地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知识。不少学校的实践证明,这是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一条有效途径。

从一些学校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课的经验来看,要学习方法指导课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得使学生在全面了解学习的本质、学习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学习的生理心理机制以及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的基础上,明确学习方法的目的和意义,掌握基本的通用型学习方法,并能够将这种基本的学习方法应用到具体的学习过程中。

目前,虽然有一部分学校开设了学习方法指导课,但学习方法指导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它的体系还值得研究,满意的教材更是罕见。因此,如果要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课,还需要教师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编写教材。应当注意的是,学习方法指导不是属于纯理论的介绍,而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学习方法。切忌进行空对空的讲授,这种讲授只会浪费时间。

如果开设学习指导课有一定的困难,可采用开设学习方法专题讲座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学习方法。其形式既可以是教师就某个学习方法问题对学生进行专题讲座,也可以邀请一些有经验的专家、学者为学生举办学习方法讲座。开设学习方法专题讲座,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并能及时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和需要进行。但从教师方面来讲,它要求教师要善于收集资料,经常关心有关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并熟练掌握有关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方面的知识。

3.给学生提供灵活使用学习方法的机会和条件

要给学生提供灵活使用学习方法的机会和条件,首先是要改变教学观念,真正认识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认识到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还要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包括学习策略在内的各种能力。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在实际的教学或辅导过程中,有意识地注重学生的学习策略的培养。

为什么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为什么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给学生以足够的使用学习方法的条件和机会?其根本原因就是教学观念的问题,教师并没有真正把学生看成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所谓教学就是有效地组织、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并没有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形成的。于是,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知识的传授作为主要目标。虽然说,学生掌握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但如果没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自己不会进行学习,拥有再多的知识也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不断地进行学习,但如果缺乏学习能力,进一步的学习就难以进行下去,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人的发展。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应该让学生从“学会”发展到“会学”。在教学观念上就要确立学生是学习活动主体的学习观,树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任务是组织、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教师观,形成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的学生发展观。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向学生提供灵活使用学习方法的机会和条件呢?关键的问题是要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创设活动情境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对学生的各种表现进行灵活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