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迁移的性质、效果以及意义

学习迁移的性质、效果以及意义

时间:2024-04-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的迁移就是这种相互影响的具体反映。从影响的性质和效果来看,学习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顺向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因此,学习的正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常常是同时并存的。研究学习的迁移问题不仅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形成多种学习间的积极迁移,决定学生在校学习的效率,甚至成败。

学习迁移的性质、效果以及意义

二、学习的迁移

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新的学习又会对原有的知识经验等产生影响,这种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是学习的迁移。学习者要把所获得的知识存储在记忆中,在遇到有关的刺激情境时,这些知识可能会被唤醒,被提取出来加以应用,而对知识的应用并不单单是知识的“套用”,这些知识在应用过程中常常会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一)学习迁移的含义

在教学中,为了导入新课,教师常常会从旧知识中引出所要学习的新知识点,从而把旧知识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或者用它来解决新问题。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知识的获得不是孤立进行的,它总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产生双向的相互作用。学习的迁移就是这种相互影响的具体反映。

总体来说,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例如,会拉二胡的人,学拉小提琴也比较容易;学好乘法运算,反过来又有助于更加熟练地掌握加法运算;学习骑自行车后有助于学习驾摩托车;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了爱整洁的习惯,有助于在各科作业上也保持这种习惯。可以说,迁移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不仅存在于知识、技能的学习之中,而且也存在于态度与品德的学习中。迁移现象之所以普遍存在,主要是由于客观事物之间本来就是普遍联系、相互制约,不是彼此孤立的。因此,人的知识、经验也不是互不相关、彼此割裂。人在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总是受到各种经验的影响。

从影响的性质和效果来看,学习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如掌握平面几何有助于学习立体几何。在教育工作中所说的“为迁移而教”,就是指正迁移在教学中的应用。我们一般所说的迁移指的就是正迁移。负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如在立体几何中搬用平面几何的“同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直线相互平行”的定律,则可能干扰学生的学习效果。会骑自行车的人学骑摩托车比较容易,但学骑三轮车会更困难等等。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尽量避免和消除负迁移的影响。

从时间顺序上看,学习迁移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顺向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影响。知识经验之间的影响往往是相互的,在把原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到当前的学习情境中时,原有的知识经验也在被重新加工和组织。因此,学习的正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常常是同时并存的。

(二)学习迁移的意义

学习迁移问题历来是心理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学习的迁移问题不仅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在实践方面,迁移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具有重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形成多种学习间的积极迁移,决定学生在校学习的效率,甚至成败。只有通过积极迁移,学生才能使已有知识、技能得到进一步检验、充实与熟练;只有通过积极迁移,学生才能在已有知识、技能概括的基础上形成能力。而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给学生各种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各种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能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对校外的广泛知识的学习中去,并能将学习技能应用到校外各种环境中。例如,学生学习历史,不应满足于单纯地掌握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从历史观点出发,辩证地看待一些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而这些任务都需要在迁移的积极作用下才能完成。(www.xing528.com)

在理论方面,研究迁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学习的实质。迁移的实质是什么?产生迁移的内在机制和外部因素有哪些?回答这些问题。必然涉及学习过程、学习条件和学习机制等基本学习理论。因此,探讨迁移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在探讨学习的实质、不同学习间的种种联系及提高学习效率等问题。

(三)学习迁移理论对高职教育教学的启示

1.围绕着学习的迁移问题来设计课程和教学

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5]

第一,依据迁移要求,精选教材内容。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知识高速更新,到底应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呢?如上所述,一个学科中那些最基本的原理、规则、概念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最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因此,这些内容应该作为最核心、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布鲁纳强调,不论教什么学科,一定要让学生掌握这个学科的基本结构,也就是该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

第二,根据迁移的要求来合理地编排教材内容。为了让学生在知识间形成丰富的联系,建立灵活的、良好的认知结构,教材内容首先应该体现这种知识结构,使教材内容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这就是说,要对教学内容的主要要素及其内在逻辑联系做深入分析,按照这种逻辑结构来划分教学内容的各个部分,确定先后顺序,突出知识间的联系。要防止人为地割裂知识间的联系,要防止各块内容之间的相互干扰和机械重复。

第三,依据迁移要求,合理处理教学程序。在各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分析一下教学内容的结构,看其中包括哪些内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有哪些是最基本的、核心的知识,哪些内容是可以从这些核心知识点上派生出来的。在教学中,应该把那些核心的、基本的内容作为教学的主干,多花些精力,打好基础,而在那些派生性内容上,教师则可以大胆地利用迁移,启发学生在核心知识点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推演建构。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让学生学习一个知识点时,一定要考虑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学过了什么,可能还有什么有关的经验,当前学习应该怎样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而这次学习又应该怎样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打好伏笔。

2.促进学习在现实情境中的广泛迁移

学习的迁移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情境中。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社会成员,能否使学生把在学校情境中所学习的知识广泛地迁移到现实情境中,这是衡量最终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学习的迁移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习任务情境的相似性,所以,学习知识的情境和应用知识的情境之间越为接近,实现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然而,传统高职教学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做了过分简单化的处理,学校情境与真实的现实情境之间存在太大的反差,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习在现实情境中的广泛迁移。而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尽可能“零距离”上岗,所以我们主张让学生在尽可能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进行学习,从而可以更快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总之,要让学生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练习使用所学习的知识、技能,从不同角度对知识作理解加工,从而促进知识的深化与技能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