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平下的巨大发展-第五类接触:世界科幻文学简史

和平下的巨大发展-第五类接触:世界科幻文学简史

时间:2024-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其他国家所羡慕的那么多美国科幻精品,正是从数量巨大的平庸之作中脱颖而出的。职业化的科幻教育也对提高美国科幻的专业水平起到了很大作用山姆·莫斯考维茨是美国早期的科幻活动家,曾发起组织了一九三九年的世界科幻大会。次年希勒加斯和福兰克林分别在科尔盖特学院和斯坦福大学正式开设了科幻小说课程。。

和平下的巨大发展-第五类接触:世界科幻文学简史

二战的硝烟已经落定。虽然有冷战的风云再起,但没有实际生命威胁的作家们毕竟又可以集中精力创作了。科幻小说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在这个时候逐渐上升,甚至达到了今天难以企及的高峰。在这个时期,本土未受战争损害,先前又有足够积累的美国科幻开始全面职业化,并且借美国的国力向全世界扩张,真正成为世界科幻中心。一些发达国家也迎来了新的科幻高潮。

一个文学类型要成为体系,成为一个行业,能够“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有大量的专业作家,还需要有专业编辑、专业出版商、专业评论家、专业教育家,甚至包括专业的作家代理人。就科幻文学而言,这一整套体系正是于战后在美国逐步建立了起来的。并且,到目前为止,全世界也还只有美国科幻界拥有这么完整的职业体系。这是美国科幻雄居世界顶峰不衰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科幻出版的专业化。战后,美国科幻杂志出现了一次大繁荣,最多时超过了三十家。后来纷纷倒闭。保留下来的科幻杂志中,最重要的有三家:坎贝尔的《惊奇故事》,后改名为《类似》;安东尼·鲍彻的《幻想小说与科幻小说》;以及戈尔德的《银河》。《类似》的风格如旧。《银河》强调对社会科学的重视。而《幻想小说与科幻小说》则重视文学品位,希望发表一些拥有广泛读者的作品,而不仅仅是只能在科幻爱好者中流行的作品。不同杂志的竞争增加了科幻小说的创作风格。

美国科幻杂志出版在五十年代进入了高潮,也到达了尾声。从那以后,美国科幻文学越过了杂志主导阶段,进入图书主导阶段。这也是科幻文学内在发展规律起的作用。图书比杂志更能突出作者的个性,出版时编辑的要求更自由宽松。长篇大著更能表现一种文学类型的艺术内涵,而不仅仅是快餐文化

《幻想小说与科幻小说》

另一方面,对于逐渐成熟的读者来看,读杂志也不及读书更过瘾。就篇幅而言,从以杂志为主导过渡到以图书为主导,其实也就是以短篇为主过渡到以长篇为主的时代。而一个文学类型如果没有长篇小说这个“重武器”,在文学殿堂里是很难立足的。

《银河》

五十年代,一批美国出版社开始出版科幻小说。这其中有些是主流文学出版社,如皇冠出版社、兰登书屋等,也有专门成立的科幻出版社,如阿克哈姆书屋、格诺默出版社,等等。由于美国出版业实行的是注册制,这些纯科幻出版社很容易被组织起来,但寿命也都很短。有的仅出版了几本科幻小说即告关门。当时,科幻图书的发行量也不大,通常每种不超过一万册。类似如今中国科幻文学的市场营销水平。

坎贝尔主编的另一部刊物《轨迹》

到了七十年代末,美国每年出版科幻类图书一千一百余种,占全部文学类出版物的四分之一。这是一个其他国家科幻界无法望其项背的比例。任何一个文学类型都是平庸之作远远多于精品,只有先形成庞大的创作数量和发行数量,才能在其中从容地选优拨粹。正像只有扩大金字塔的底面积,才能提升它的高度。为其他国家所羡慕的那么多美国科幻精品,正是从数量巨大的平庸之作中脱颖而出的。

同时,这些图书出版加上科幻杂志,以及创作科幻影视脚本、改编卡通作品,等等,构成了一个很大的市场。这个科幻市场最多时供养了两百余名专业科幻作家。单行本的稿酬最高的也超过百万美金。例如,当代美国科幻代表作家迈克尔·克莱顿以科幻小说写作与影视制作为主,积累个人财富达到上亿美元。

戴蒙·奈特

专业科幻评论家是科幻文学职业化的又一股必要力量。在美国科幻发展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主流文学评论界对它也是不重视的,所以科幻文学界必须培养自己的评论家。美国最早的科幻评论家是莱斯利·菲德勒。艾米斯在普林斯顿大学进行的一系列科幻讲座是这方面的早期尝试。当然,坎贝尔虽然没有系统的科幻理论著作,但他给许多作家写的信件中全面体现了他的科幻创作思想,算是一种理论创建。

詹姆斯·布利希

戴蒙·奈特是最早的美国科幻评论家之一。他在许多专业科幻杂志上发表评论文章。这些文章后来集成一册,以《搜寻奇迹》为名于一九五六年出版。同时,詹姆斯·布利希也以大量的科幻评论出名。七十年代末,詹姆斯·冈恩开始编写了《科幻之路》一书,也是比较专业化的科幻评论兼科幻史著作。这套丛书陆续问世,已经出版到第六卷。

《事关良心》

颇值得称道的是,这些人都不是空头评论家,他们在科幻小说方面也创作过一流的作品。像布利希的《飞城》系列、奈特的《面具》,等等,都属于科幻小说经典。冈恩的科幻小说《不朽的人》还被香港影人以《生死搏斗》为名搬上银幕,广为中国观众所熟悉。

不过,由于理论基础并不扎实,《科幻之路》把一些明显的非科幻作品也罗列了进来。如典型的科普作品《宇宙图书馆》(第六卷),全篇没有一点超现实情节,只是在形象化地解释数学排列组合问题的奇妙性。还有典型的拉美奇幻现实主义作品《查克·穆尔》(第六卷),典型的表现主义作品《劣种番茄》(第四卷)等。这种编排也给读者带来了概念上的混乱。

职业化的科幻教育也对提高美国科幻的专业水平起到了很大作用山姆·莫斯考维茨是美国早期的科幻活动家,曾发起组织了一九三九年的世界科幻大会。他于一九五三年首创科幻课程,当时无甚影响。一九六〇年,金斯利·埃米斯在普林斯顿大学作了关于科幻小说的系列讲座。次年希勒加斯和福兰克林分别在科尔盖特学院斯坦福大学正式开设了科幻小说课程。。,

哈里·克莱门特

《引力的使命》

后来,学校里的科幻课程向上游和下游两个方向发展。在上游,出现了许多以科幻文学为选题的博士论文。也出现了专业科幻作家培训班。一九六八年,威尔逊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克拉里昂学院创办了科幻小说写作班,培养了新时代的一大批科幻作家。

在下游,到七十年代末,美国已有大约两千所大专院校开设了科幻课程,更多的中学也将科幻小说列入教学计划中。对于科幻,这些课程主要起到介绍、宣传和普及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一九七九年,一位留着大胡子的美国英语教师史密斯来到上海外国语学院教授英语。他把英文科幻小说作为阅读辅导材料,受到学员们的欢迎。于是一些美国知名科幻作家纷纷把他们的作品寄给史密斯。这位匹兹堡大学的副教授就成了沟通中国科幻界对外联络渠道的第一人。

拉里·尼文

美国科幻教育最先影响到英国。近来那里已经设置了科幻文学的博士学位。日本、前苏联等国也有在大学教育中引入科幻课程的尝试。

当然,美国科幻文艺职业化的主体还是大批专业科幻作家。战后,“黄金时代”的科幻作家进入了成熟期,仍然在写作大量作品。阿西莫夫、海因莱因等人的新作品产生了更大的社会影响。尤其是海因莱因,他的科幻小说《异乡异客》在美国六十年代的社会运动中,成为年轻人的《圣经》。海因莱因的影响也由此突破科幻界,成为美国的文化名人。

《上帝眼里瑕疵》

《环形世界》

哈里·克莱门特(1922—)自从大学开始就是业余科幻作者,第一篇作品《证据》发表于一九四二年,第一部长篇《针》发表于一九四九年。一九五四年,他的代表作《引力的使命》诞生了。作者在小说里虚构了一个扁形的行星梅斯克林,它的两极重力是赤道重力的七百倍。虽然这样的行星并无可能出现在宇宙中,但这并不妨碍作者全面塑造这个竟然还生活着智慧生物的行星。作者依靠天文学和物理学知识构建的行星背景,使许多希望科幻小说拥有更多知识含量的读者大为赞叹。

厄休拉·勒古恩

拉里·尼文(1938—)也是一位注重作品科技含量的作家。早在一九六七年,不到三十岁的尼文便以《中子星》而获得了雨果奖。后来还多次获得这个奖。尼文的主要作品构成了“已知世界”系列,其中最有名的一部叫做《环形世界》(1970)。这部作品的主要背景是一个环绕恒星建成的,直径达一亿五千万英里的圆环。包括两个地球人在内,三个文明世界的来客在已经被废弃的圆环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探险。尼文的其他作品还有《地狱》(1975)、《撒旦的锤子》(1977)等。

《一无所有之人》

《黑暗的左手

厄休拉·勒古恩(1929—)也是这个时期里涌现的著名科幻作家,她也是女性科幻作家的杰出代表。一九六六年,她出现了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罗坎农人的世界》。一九六九年出版的《黑暗的左手》成为世界科幻的经典。在日本举行的由读者投票选举的二十世纪十大科幻名著中,《黑暗的左手》位列第五,表明她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美国科幻界和英语读者的范围。这部作品描写了一个雌雄同体的外星种族,每月有一段时间随机地变成男性或女性。这种外在的雌雄同体实际上是人类心灵世界雌雄同体的直喻。《黑暗的左手》是性别矛盾这个传统题材在科幻小说中的体现。

《地球海的巫师》

在面向未来的美国,弗兰克·赫伯特(19201986)是一位少有的复古派的科幻作家。他醉心于在浩瀚的星际背景下,描写剑法巫术、骑士精神和宫廷阴谋。《沙丘》系列是他的这些创作思想集大成之作,也是当代的科幻经典。

勒古恩在她的作品《巴黎四月》中对出卖灵魂者予以尖锐的讽刺

这个系列的第一部《沙丘》出版于一九六三年,当时仅仅是一部影响一般的长篇科幻。后来又出版了续集《沙丘救世主》(1965)和《沙丘之子》(1976)。第三卷成为精装本科幻小说中的第一部畅销书,作者才算大功告成。后来,作者又出版了第四部《沙丘神皇》(1982)。不过这第四卷书被评价为是专门迎合文学评论家的作品,在文学评论界和在读者中间的反应恰成鲜明对比。

弗兰克·赫伯特

赫伯特在《沙丘》系列中塑造了一个完全沙漠化的行星阿拉基。这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但因为出产能使人形成预知能力的香料而成为宇宙间的宝藏。在类似于中世纪的银河国家里,皇帝和贵族都在谋取这个行星,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明争暗斗。八十年代以后,《沙丘》系列先是被改编成电子游戏,后是被搬上银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电影《沙丘》的剧照

在当时的美国,还产生了一位很奇特的科幻作家保罗·利尼巴格(19131966),以笔名科德威纳·史密斯而广为人知。当孙中山在美国从事革命运动时,利尼巴格的父亲与之成为好友,并担任孙中山的法律顾问和辛亥革命的一个筹款人。因为这种交情,孙中山也成了利尼巴格的教父。二战中,利尼巴格因为这些关系而在中国国民政府内任职,同时也担任美国情报部门的工作,并因此而过着神龙不见首尾的神秘生活。

《沙丘》(www.xing528.com)

这些经历给了利尼巴格特殊的视角。一九五〇年他开始创作科幻小说,代表作有《与鼠龙对局》、《扫描员白白活着》、《在老地球下面》,等等。独特的眼光使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奇特。

詹姆斯·冈恩除了教学与理论研究外,在科幻小说创作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以笔者所见,他是一位被过于重视的科幻理论家和被过于忽视的科幻小说作家。冈恩那些涉及自然科学的科幻小说大多因袭传统题材。而那些涉及社会科学的科幻小说则有很大创见,他可以说是极少数在社会科学幻想小说上进行了系统尝试的作家。冈恩在《夕阳园历险记》中描写了代际矛盾,在《日日如圣诞》中描写了过度消费问题,在《长生不死》中描写了医疗体制对社会资源的过度侵占,在《玩具熊》中描写了过度社会分工带来的问题。社会科学幻想小说历来是科幻文学的弱项,反之,它也是科幻文学的下一个突破点。而冈恩的这些作品可以给人们提供很好借鉴。

同时,冈恩又是科班出身的文学理论家。他的作品在文学技巧上精雕细刻,富于艺术鉴赏价值。这种写作风格使他的作品很难成为流行文化,但更适合“小资”的阅读趣味。

正是在二战后到七十年代这个阶段,科幻文学成为美国社会中持续的、普遍的文化成分,整整一两代人在科幻小说氛围中长大,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明显不同于前辈,并且把这种不同带到成熟后的创业中去。完成了许多“科幻”般的事业。经济学弗里德曼曾经回忆说,他在学生时代读过阿西莫夫的《基地》,于是立志要研究“历史数学”,成为社会的预言家。后来因为现实中没有这个学问,便从事了与之非常近似的经济学。比尔·盖茨也说,他们那代青年热衷于计算机行业,很多人正是为了把少年时从科幻小说中看到的世界变成现实。

受科幻文学影响极大的还有一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宗师马斯洛。他曾经与《美丽的新世界》的作者赫胥黎交往,并且喜欢读科幻小说中的“乌托邦小说”:“虽然曼纽尔指定学生读古典著作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马斯洛自己却在读科学幻想小说。他从那些涉及到科学、社会倾向以及未来“乌托邦”式的问题富有想象力的探索中行到了乐趣。对于他来讲,写这类小说的一些优秀作者显示出一种对新思想的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关注。他将这些小说推荐给学生,其中包括他特别感兴趣的阿尔道斯·赫胥黎的《岛屿》。”(《马斯洛传》,259页,华夏出版社)

后来,正是在科幻小说的启发下,马斯洛创造了“优心态文化(Eupsychia)”的概念。那是由一千个“自我实现者”在远离人世的地方构造的乌托邦社会。马斯洛当然不是真的要建设这样的世界,而是用这个虚拟社会和现实中“匮乏性社会”相对比。这个启发于科幻小说的概念成了马斯洛后期理论的重要部分。

当然,一样小说两样读,兴盛年代的科幻小说在读者心目中留下的,也不都是好的结果。七十年代末,一个来自阿拉伯富翁家庭的青年也读到了阿西莫夫的《基地》,深为作品中浓厚的救世主情结所打动,认定自己就是引领人类走出腐败时代的先知。这个人就是后来的恐怖大王本·拉丹,并且他恰恰把自己的恐怖组织命名为“基地”。据称这个组织里有不少科幻小说爱好者,他们甚至在一个美国科幻作家的个人网站上用BBS传递恐怖情报。

除了身为世界科技中心这个因素,美国科幻的发达也与美国商业文化的发达有关。科幻文学自诞生以来便一直被排除在主流文学之外,上不得庙堂。没有商业化作基础,科幻文学便无法形成必要的社会影响。而一个美国作者创作商业化作品,至少要比其他国家的作者较少心理压力,其成功的可能也要比其他国家的作家更大。科幻文学只有借商业渠道才能自立,这可以说是一个尴尬,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自豪。

二战的硝烟散尽,美国文化随着美国的士兵和美元散布到世界各地,其中之一就是美国的科幻小说。如果说二战以前,世界主要大国的科幻文学还能够保持独立成长,相互竞争的势头的话,二战终结了这个局面。除了前苏联、东欧和中国等国拥有政治文化壁垒外,西方国家的科幻创作大都经历了一个再次诞生的过程,那就是放弃本国的科幻传统,以美国科幻为范本,兴起新的科幻浪潮。

一九二三年,日本爱媛县松山镇诞生了一个叫矢野彻的人。二战时,矢野彻成为“皇军”的一员。随着日本的败北,矢野彻流入失业大军。但他有幸在美军基地里找到一份收集垃圾的工作。就在一堆堆垃圾中,矢野彻发现了美军官兵带来的大量科幻小说。被这些小说漂亮的封面和插图吸引的矢野彻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来学习英语,几年后便开始尝试翻译,他将海因莱因、斯特金、赫伯特等人的科幻经典引入日本。这些作品逐渐受到从废墟中重建家园的日本人的喜爱,并培养了一大批本土科幻爱好者。从他们中间产生了星新一、光濑龙、小松左京等现代日本科幻小说的骨干作家。

电影《一九八四》的剧照

矢野彻不仅从事翻译工作,自己也创作科幻小说。后来,矢野彻成为第一个访问美国的日本科幻作家,并且协助成立了日本科幻作家协会,担任主席一职。

由于同文同种,美国科幻进入英国市场的广度和深度自然远大于其他国家。不过,二战时最早进入英国的科幻杂志却是被作为远洋船压舱物拉到英伦三岛的。后来,由于美国科幻市场规模远远大于英国,英国科幻作家们纷纷为美国出版商写作,使英美科幻实际上成为一体。

一九五一年,美国科幻大举进入德国,开始了德国的“现代科幻时代”。一九五二年,美国科幻译作在法国开始产生大量影响。其他西欧国家也在差不多的时间里成为美国科幻的“殖民地”。

由于政治和文化壁垒,前苏联大致是在七十年代末才开始接触美国科幻。前苏联的科幻作家惊异于美国科幻小说中奔腾的想象力,还为此进行过“近科幻”与“远科幻”的讨论。到后来,甚至戈尔巴乔夫也成了美国科幻作家的拥趸。

到了七十年代,“美国出口科幻小说,就像出口可口可乐一样。”这句美国科幻评论家詹姆斯·冈恩在《科幻之路》中写下的话,虽有些夸张,但与事实相去并不远。这股世界科幻文艺美国化的浪潮于七十年代末进入中国,并且在九十年代开始占据统治地位。

《一九八四》中塑造的“老大哥”尽管从未正式出场,但他业已成了西方社会中“独裁者”的代名词。电影中“老大哥”的监视器样子更加夸张,监视器上写着:“‘老大哥’永远盯着你!”

这个历史过程的意义应该从正反两方面来评价。首先,科幻文艺只是在美国才走向系统化和职业化。其他各国基本是以业余作者或兼职作者的创作为主,在作品数量和质量上无法与美国相比。对于科幻读者来说,他们自然要选择更好的作品。因此,美国科幻的流行,更多地反衬了其他国家科幻创作的不成熟。

其次,美国科幻界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从创作到出版,各方面都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学习美国科幻,意味着跳过摸索阶段直接进入成熟阶段。所谓后发优势,一定是要建立在引进和学习的基础上的,而不能企望躲在深山老林里修炼成绝世高手。在许多国家里,本土作家早期的科幻探索被后人视为“古典科幻”,而从美国科幻的引入才开始该国“现代科幻”的历程。世界各国大部分当代科幻作家往往都是在美国科幻文学,而不是在本国早期科幻小说基础上开始创作的。

再次,美国科幻中洋溢着对科学和进步的追求,这是其他国家所缺乏的。在法国、日本这样传统文化包袱较重的国家里,甚至在与美国同文同种的英国,科幻作家们经常在作品中体现了向后看的倾向。但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并不受其他国家科幻爱好者的重视,甚至在其本土都抵御不过美国科幻的影响,这说明,歌颂科学和进步已经成为科幻文艺本身的特质。

乔治·奥威尔

负面影响不必多说。实际上在二十世纪的后半期,美国之外许多国家的科幻作家都在做同一件事,就是把本国科幻创作从美国科幻模式的阴影下解放出来。虽然科幻文艺所推崇的科技、进步和全球化是人类共同面对的现实,但不同国家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立场,不可能都站在美国人的角度看待这些问题。这些立场也应该反映在各国本土的科幻小说中。

《一九八四》

其实,就是美国人也不喜欢其他国家出现“仿美科幻作品”,因为看这些作品不如看原汁原味的美国科幻作品。所以其他国家科幻小说很少被译到美国,即使被翻译,在美国也很少有销路。

不过,尽管各国科幻作家都在努力地将科幻本土化,尽管虽然世界各国科幻文艺都有星星点点的创新,但除了六十年代出现在英国的不成功的“新浪潮运动”,还没有出现足以与美国科幻相抗衡的力量。

同为英语市场,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一些科幻作家也被吸引来为美国科幻市场写作。比如阿瑟·克拉克便主要在美国发表作品。再加上要参评雨果奖、星云奖,作品必须先译成英语,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英语科幻的霸权地位。其中,一些英国科幻作家也创作了传世经典。

一九四八年,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创作了另一部反乌托邦科幻杰作《一九八四》。作者创作这部小说的最初动机是讽刺当时英国工党政权的某些政策。不过,小说中揭示的普遍意义使其位居二十世纪三大“反乌托邦小说”之列。《一九八四》是三部作品中唯一于二次大战后创作的,作品中虚构的年代背景也离现实最近。目睹了二战前后的极权统治,作者所能动用的写作素材也大大增加。综合这些因素,《一九八四》的影响力在三大“反乌托邦小说”中最高,小说中塑造的“老大哥”尽管从未正式出场,但他的形象已经成了西方社会中“独裁者”的代名词,是科幻文学贡献出的不多的“典型人物”之一。

阿瑟·克拉克

《二〇〇一年太空漫游》的插图

《一九八四》将时代背景设置在一九八四年,作者虚构了一个独裁政权统治下的“大洋国”。主人公是政府“真理部”中专门伪造历史的下级官员。虽然在严酷现实中产生了些许反叛意识,但最后也在洗脑中屈服,怀着对“老大哥”的热爱接受死刑。虽然这是一部异时异地的作品,但小说里的许多场面均能令中国读者联想到“极左”时代不正常的社会现象,这反映了作家本人深刻的社会预见力。奥威尔在创作完这部不朽经典后仅两年,便以不到五十岁的壮年离世。

《童年的终结》

《与拉玛相会》

阿瑟·克拉克(19122008)是战后涌现出来的最伟大的英国科幻作家。他同时也是国际通讯卫星技术构想的奠基人。一九四五年他发表了论文《地球外的中继》,设计了地球通讯卫星的技术原理。后来,他开玩笑地将一篇文章的题目定名为《我如何在太空中失去十亿美元》,因为他没有为这个通信技术领域革命性的成果申请专利。克拉克的主要作品有《童年的终结》(1950)、《城市与星星》(1956)、《二〇〇一年太空漫游》(1968)、《与拉玛相会》(1973),《天堂的喷泉》(1980)等。克拉克晚年一直侨居在斯里兰卡。

《天堂的喷泉》

虽然天文、宇航和外星文明是科幻文艺中屡见不鲜的题材,但克拉克的科学素养还是使他将这些题材发展到了高峰。克拉克认为,外星人与人类差距之大,导致人类根本无法理解他们。所以,东方神秘主义便成了这类题材的最好表现。在他的代表作中,外星人往往高高在上,有时甚至完全没有形体,无法接触。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宛如魔法般不可理解,并且表现出冰冷的非人性特点。

电影《二〇〇一年太空漫游》的剧照

电影叙事大师史丹利·库布里克导演的《二〇〇一年太空漫游》是科幻电影中永恒的经典

在克拉克影响力最大的年代里,他被称作世界最著名的科幻作家。当时,阿西莫夫也常常被赋予这个称呼。据说有一次两个人见面后,钻进一辆出租车里商量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当他们钻出来后,向众人宣布他们已经达成“协议”:从此以后,克拉克仍被称为“世界最著名的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则被称为“世界最著名的科普作家”。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但足以显示他们在读者心目中的位置。

《发条橙》

由于克拉克在科学和科幻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在一九六九年美国阿波罗登月的电视直播中,他被邀请到电视台作为嘉宾主持人。后来,他创办了英国最佳科幻小说奖。该奖的名称就叫“阿瑟·克拉克奖”。

电影《发条橙》的剧照

英国小说家和文学批评家安东尼·伯吉斯于一九六二年发表了科幻小说《发条橙》,这部作品借用了风行一时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描写行为学家用厌恶疗法改造少年犯阿历克斯的过程。改造后的阿历克斯成为内政部长的政治工具。橙子是英国的一种玩具,借喻阿历克斯成为被人利用的工具。这部小说被好莱坞著名科幻导演库布里克搬上银幕,成为经典科幻片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