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和白银有美丽的光泽色质,还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锻箔抽丝,将它们的美丽转化成装饰和品物之美。早在商周时代,金银就向世人展示了它们的装饰之美。从包金银到金银错,汉以前的金银工艺多表现为装饰形态,纯粹的金银器物所见不多。《太平广记》记载汉光武皇后弟郭况,“累金数亿,家童四百人,以金为器皿,铸冶之声,彻于都鄙。”可见,其时贵族已盛行铸锻金银器皿。
“银生楚山曲,金生鄱溪滨,南人弃农业,求之多辛苦,披砂复凿石,砣石乞无冬春。”白居易的诗,描绘了一幅唐代南方金银生产的画卷。金银工艺是唐代手工业的重要部门,有“官作”和“行作”两种生产形态。前者为官营,属少府监中尚署直属的“金银作坊院”,代表着当时的最高技艺水平;后者为私营,反映了城市独立手工业作坊在唐代的兴起。据文献记载,当时有销金、拍金、镀金、织金、砑金、披金、泥金、镂金、捻金、戗金、圈金、贴金、嵌金和裹金十四种金加工方法,可见唐代金银工艺的发达。
造型考究、形式多变的唐代金银器,多有毛雕或浅浮雕的装饰花纹,精致雅丽。有的银器花纹鎏金,银地和金光相映成趣,一派金碧辉煌。有的银器饰以金银珠玉组成的流苏,更添华美高贵感。金银器的装饰,早期多用忍冬纹,工精纹细,装饰感很强;中期多以花鸟为中心组成团纹,四周绕饰缠枝,丰满华丽,体现出典型的大唐审美风范;晚期则多见对称格式的单独纹样,风格趋向写实。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底出土的金银器,技艺精湛、形制美妙,堪称中国工艺史上的珍品。(www.xing528.com)
宋、元、明、清的工匠进一步发展了金银铸锻工艺,留下了许多光辉的作品。如北宋的鎏金银塔、元代的四合如意金盘、明代的錾花错金银执壶、清代的龙纹金执壶和“金瓯永固”金杯等,都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上乘精品。由金银错和平脱发展起来的花丝工艺,如今成了北京、上海和成都特产的珍贵传统工艺品。
锡器自古以来多用于日常生活,与百姓的日用关系比较密切,其品种以香炉、酒壶、灯台、花瓶等最为多见。锡器形制多依实用功能而构造,朴素无华却呈现精妙的设计匠意。“汤婆子”或称“锡夫人”,是宋以来在民间广为流行的一种锡制暖脚器,造型呈底阔上敛的扁圆形,寒冬注入热水,紧上瓶口,可置于被中暖脚,为老人妇孺所宜。其形态简朴而不失优雅圆柔之美,扁阔的结构则强调了实用功能。云南个旧,号称中国“锡都”,明永乐以来,一直以盛产锡金属和锡器而闻名。其产品精巧玲珑,光辉耀眼,所饰纹样挺拔流畅,有中国画白描的风韵。如今,个旧仍在发扬光大锡工艺的优良传统。此外,浙江永嘉、福建晋江和福州的锡雕,山东烟台的镶锡器,河南滑县的点锡工艺,湖南江华瑶族锡酒具和湘潭的锡器皿等,都很有地方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