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争霸的频繁兵事,于春秋时期助产了精良的复合青铜剑。这种剑,刀背用低锡青铜,刀刃用高锡青铜,分两次铸接,解决了刀体(韧性)和刀刃(强度)的矛盾。一时间,贵族们莫不以身佩复合青铜剑为荣。
然而,贵族们万万没有想到,半路杀出的“黑金”,不仅打消了他们佩带复合青铜剑的荣耀感,而且连同他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制度都被一股脑地逐出了历史舞台。那“黑金”,就是铁!黑色的旋风,席卷中华大地,带来了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铁器时代”!吴国剑匠干将和莫邪用铁锻造的利剑,从此成为剑中珍品和制剑楷模。
推动历史革命的铁器,至少在春秋前期已经出现。现已发现的中国最早用冶炼之铁制成的器物,则是在春秋晚期。战国时期,铁器以它优越的实用性能,首先在生产工具领域全面地替代了青铜器。《管子》载:“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锝、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一车必有一斤、一锯、一钮、一钻、一凿、一銶、一轲,然后成为车;一女必有一刀、一锥、一箴、一銶,然后成为女。”可见当时的铁制工具对各行各业的重要性。铁制工具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木作、雕镌、髹漆等其他工艺门类的发展,还为人们输入了造物制器的新观念——朴形实用。这种观念在冶铁制器领域一直延续,铁器因此少有矫饰,而多呈美用兼得的浑朴形态。(www.xing528.com)
铁器于汉代广泛地进入日常生活,铁制的锅、灯、钉、镜、顶针、剪子和菜刀等日用品已成为市场上的商品。东汉的一种铁提灯,由圆形平底灯盘和三根在顶部弯联的细柱构成,形制十分简练美观,既可提携又可悬挂,用起来颇为方便。广西梧州、广东佛山、陕西华州、浙江桐乡等地,先后都是历史上闻名的铁器产地。唐宋时期,随着炼钢技术的推广和提高,铁工具渐由铸制改为锻制,品质更为精良。以含碳较高的工具钢做刀刃、用柔铁做刀脊的“宿铁刀”结构形式,在汉魏时期就已制作出来。复合式刀具经过近三千年的演变,最后定型为流传至今的“夹钢”“贴钢”的整套工艺。著名的北京王麻子和杭州张小泉的刀剪,就是其杰出代表。现代剑中精品“龙泉剑”,是古代优秀制剑传统的继承。
主要用于审美或纪念的铸铁艺术,在唐宋时期成就斐然。据《新唐书》记载,唐武则天时,曾用铜铁200万斤在洛阳铸造“天枢”,高达105尺,“冶铁象山为之趾,负以铜龙。”中国现存最早的特大铸件,首推五代李云铸造的沧州大铁狮。其高、长各约6米,宽约3米,背驮莲座,昂首瞋目,震怒若吼,姿态雄伟,蔚为壮观。湖北当阳玉泉寺的13级北宋铁塔,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铁塔。其高17.9米,重10.6万余斤,铸作精致,雕饰生动。这些特大型铸件,显示了当时造范和合铸技术的高明。当代观赏性锻铁工艺,以安徽芜湖铁画为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