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劝学篇》的思想结构及其在汉字文化圈的影响

《劝学篇》的思想结构及其在汉字文化圈的影响

时间:2024-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么,《劝学篇》此后的文字,可以看作上述基本主张的逻辑展开,其逻辑展开之条理,大致如下所述。

《劝学篇》的思想结构及其在汉字文化圈的影响

三、《劝学篇》的思想结构

1.第一篇的训读和解释

“学不可以已”一句中“努力必须持续、反复”的思想,是其后数行乃至贯穿全篇的中心问题,其后几行可译释如下:

[如果有长时间地持续和重复,则青青于蓝,水变成冰,这样]树木(经过一段时间)如果使其长成笔直的,就会与绳墨完全相合,[10]若(耐心地坚持)卷曲之而为轮,则亦合乎圆规。它干枯以后也不会再伸展开,是(花费很长时间非常耐心地进行)弯曲这种持续努力的结果,所以,树木若以绳(墨)为准(并长久持续这种状态),就会变得笔直,[11]刀具如果放在砺石上(一段时间内重复)磨砺,就变得锐利君子如果广泛地(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学习每天时(不怠惰地)反省自己的言行,就会智识明晰而行为无过失。

上述译释中,()内所示,是荀子文中暗含之意,是必要的补遗,若不补足式地考虑其逻辑,则前后文意必不通。括号中所补语句,皆为表示继续努力、重复的话,着重号所示亦同。就是说,荀子反复申说的正是人应该坚持不懈地努力这一点。其主张在下文中得到进一步阐述。

接下来,“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知学问之大也”一段译为日语很容易,但如果问,此段意义何在?与前后文有何关系?就难理解了。此段与西汉《大戴礼》文本有相同部分,出现于前述绳、规比喻之后。将其也合起来考虑,意思应是:“因此,如果不(从平地开始努力一步一步地)登上高山,就不懂得天之高远;如果不(实际地一步一步向下走而)到达深谷之底,就不懂得大地的深厚。[同样地],如果不[从后王的思想开始逐步学习,最终]聆听先王的遗言,就不懂得学问的广阔。”也有把“学问之大”理解为“学问之伟大”的日文译法,但其对句式的比喻天高、地厚,是显示量之大,而不包含价值判断。另外,“先王”存在于荀子特有的与“后王思想”对比的背景中,所以仍须解释为“学习范围的广大”之意。[12]久保爱的《荀子增注》也作“大者广大也”。又《荀子·儒效篇》有:“至高谓之天,至下谓之地,宇中六指谓之极;途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在思想内涵上也和此文内容相同。

《儒效篇》包含与《劝学篇》相通的内容,这也可从续前节之文中看到:夷狄在成人后风俗各异,是“教,为之而使然”。《儒效篇》中也有同样的文字,写作“是非天性也,积靡(习)使然也”,即“经年累月自己逐渐习得,结果习俗相异”之意。这仍然是主张,为达到某一结果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里的“教”,和“学”[13]、“积习”同义,“积习”是《荀子》全篇最多见的观点。但是,如后述,如果译为“后天的教育”,则会出现偏差。

此段最后引用《诗经·小雅·小明》语句结尾:

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若问为什么要引用这段话?解释会有不同。不过,我想,若从前面讨论的意义关联来看,引用此诗句的意图当在“无恒安息”一句。就是说,为与篇首“学不可以已”一句呼应,作为结语,再次忠告:“不能中途泄气、怠惰”,“务必坚持努力”。对这一点的认识,杨倞也未误解,注曰:“引此诗,以喻勤学也(尽力而为)。”这里应注意,勤学与劝学是同义词,后段又有论述。

但是,杨倞之后的解释,误认为荀子引用的意图着重在诗的后半部,产生了许多偏差之论。如认为“(荀子引此诗)言学者好学乐道则自然得福”,“讲致力于学问则神佑幸福”等,更有激烈者,批判荀子说:“此诗与荀子学说甚异,故为与原意无关之断章取义的解释。”总之,这些的解释错误在于,局限于“劝学即是主张学的必要性”这种错误的先入之见。

如果上述关于引用诗经的拙见正确的话,其后十二字的意义是由所引诗展开的,实际上与后面出现的《性恶篇》的文字如出一辙:

今使途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悬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

另外,《荀子·劝学篇》原无段落区分,但从“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到“福莫长于无祸”为一段,视之为《劝学篇》之序,或《荀子》全书之序,乃学界通例。若由此序出发,作以上解释,则此段内容显然有一贯之旨,可以概括为:“提倡积极、持续的努力。”这样,就直接地与后面“吾尝终日而思矣”一段,在内容上发生联系。就是说,对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14],也正是前述努力主义的主张:期望不停歇而去实行,一点一滴地积累的态度。那么,《劝学篇》此后的文字,可以看作上述基本主张的逻辑展开,其逻辑展开之条理,大致如下所述。

2.逻辑展开之条理

假设我们要朝向某一目标作持续努力,这时需要注意什么呢?应该有诸多需注意的事项。而在实际中,首要的问题是付诸实施时的“手段”、“出发点”。荀子所考虑的也正是这些。我认为,这就是“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至“君子慎其所立乎”一段文字的主题。

荀子首先举了一个例子,说明“方法的重要性”:“登上高处招手,手臂虽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也能看到”,这是利用高处这一手段的缘故。同理,“君子之贤明也非与生俱来,而是借助和利用他物的方法得当的结果”[15](手段、方法选择不当则不能达到目的)。其次,就是关于手段、方法本身应注意的问题。这就是蒙鸠、射干的比喻:蒙鸠之所以卵坏子死,是由于其筑巢所依之根本是弱的;射干之树,根茎虽短,而临百仞之渊,是由于所立基础坚固,云云。这些比喻都是为说明,做任何事情,重要的是“根基”即“出发点”,而不单是作为手段的“凭借”的意思(一般似乎还认为这是重视环境影响的比喻,那是不妥当的,后面将会论述)。

接下来的文字“蓬生麻中……与之俱黑”,自古以来就怀疑是窜入文,但从插入此文者的意思来看,同样还是接受了这种观点:任何事情,重要的是其基础——被浸染之物。基础、出发点才是行动中的重点,这种观点也贯穿于从“物类之起也,必有所始”到“君子慎其所立乎”一段,这不是有因必有果的单纯的因果论,荀子的重点恰恰在于原因方面,这可从插入此段的上述两句看到。进一步阅读前后的例证就更清楚了。只是,“物各从其类”一句,看起来似乎稍稍脱离了前后文,但实际上,此句是揭示因果必然性的根据的。即表达了这样的思想:“事物内在地具有井然的秩序[16](类),所以,事物依照内在的性质,换言之,依照类这种确定范围的对应性、法则性而生成和存在。”正因为如此,才紧接着引出了以“是故”开头的例证。仅按照“类聚为友”的观点,这段话的意义是不连续的。荀子在这里是要对类聚为友的根据加以说明。(www.xing528.com)

3.基础和出发点的重要性

最后,通过“君子慎其所立乎”一句,再论基础和出发点的重要性,在思想内容上自成一段。如果从上述“登高”句以后的段落中,除去例证之外,抽出其主题来看,就是“所系者然也”、“所立者然也”、“所渐者然也”、“物类之起必有所始”、“物各从其类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等。要说这些句子的共同意思,那正是“重视基础、重视出发点的态度”。荀子又一次倡导:“在向某一目标努力时,首先要站稳脚跟!”

这一方法论即使在现代也普遍适用。

但是,现在流行的看法,是把这种思维方式解释为“事物可因周围环境发生任何变化”的观点。关于上述几个故事,也解释为:“任何事物,如果从外面施加影响,其本来的状态和性质就会改变的例证,就是说,荀子是据此主张环境的重要性的。”若按照这种观点,就连篇首的“青出于蓝”的比喻,也会成为学问力量之伟大的例证,但究竟荀子的真意是不是这样呢?

诚然,荀子是承认外部作用的效果的。但是,其他诸篇姑且不谈,对于此《劝学篇》,不能忘记其问题的中心是“劝学”这一点,即人应当从自身做起,积极努力,坚持不懈,直至目标达成的努力主义。的确,其他篇章论及了习俗的感化力,但那也是指在上述意义上的感化力,即作为长期反复积累结果的影响。“因此,人也能够通过对自己的长期修养使自己成为圣人”,这是荀子的主要观点。而认为在环境中事物能发生任何变化的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则不是荀子思想的重点。

如果仅把荀子的观点理解为“近朱者赤”式的环境决定论,并如此表述,那么就忽略了荀子虽承认环境影响的作用,但更重视主体的自觉地主动地努力(学)的本意,就会将其误解为主张推卸责任、全无责任的放任主义。而且也和“强调善是人为的结果”的《性恶篇》的思想相矛盾了。

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努力主义,在逻辑上本来就是不能同时成立的。若遵从前者之说,则不问个人之责任,为他者所左右的惰性就会蔓延;后者则以个人的意志、责任为中心,要求一种积极、自觉的生活态度。两者都设定了经历一个过程事物就会改变这一大前提,仅在这一点上两者是一致的,而其达到的结果则相差甚远。

正因为如此,荀子才在承认环境影响的同时认为:行动的途径和方式对于事物向好的方向变化是至关重要的。因之,谨慎地选择出发点、确定自己的立脚点,乃第一要务。“所立”的“”,不单单是自己被放置之意,是毅然决然而立[17],即欲有所为而明确地确定立场的意思。[18]

在此意义上,对于用“教育篇”一词置换《劝学篇》,把《劝学篇》看作荀子教育论的文献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这是因为,现代日语中的“教育”,是指实施教育的一方从外部教化的力量。与此相对,《劝学篇》所赞赏的,如上面所反复论述的,与其说是从外部教化,不如说是从自身做起、积极主动地学习的态度。[19]后面引用《论语》的话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仍是以主动学习者的立场为中心的思维方式。相反,《修身篇》“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一句,也是把教看作外部传授行为的一个例证。

现在回到《荀子》原文,“自己选择好的手段、谨慎地选择出发点”之后,就要开始付诸实行了。这时,如果不稳健地坚持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努力,无论多么贤明的人,也不能取得卓越的成功。因而,集中精神的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这是从“积土成山”开始,经过“功在不舍”(辉煌的成功正得自不懈的坚持),到“故君子结于一也”一段的主旨。[20]后面包括瓠巴、伯牙逸闻的58字,是为了补充说明:如此脚踏实地地坚持努力,其一个一个的努力虽小,但必有所报偿。

以上作了基本的主旨说明。

4.重视“秩序”

那么,应该学习什么呢?这就是以“学恶乎始?恶乎终?”开头的一段著名的文字。这里,更加具体地论述了成为圣人之学(知性认识的努力)的活动,这就是开始于诵诗而终于读礼。荀子也再次申述:“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这种努力“不可须臾舍也”,直至成为圣人。

不过,此段也并非对坚持努力这个主题的简单重复。这是因为,具体指出从诗书到礼的学习的方针,从思想上说,具有“阶段性的发展”的含义。如果认为仅仅是坚持努力,就会遗漏荀子重要的主题。就是说,上文论述了确立基本立场的重要性,应由此出发坚持努力。但荀子认为,其努力不是方向不定的浪费精力,力量的积蓄应该具有一定的方向、轨道。这里,拉起了一条从出发点到目标的连接线,这是“顺序”的思想方法,也可以说是重视“秩序”。我们应当看到,这种思想方法正是“学恶乎始……在天地之间者毕矣”一段的中心论题。因而,如果概述此段要旨,应当是:“论说成就事功必须遵循一定的阶段。”

在这种重视法律秩序的思想方法中,包含着走向荀子后学李斯韩非子的严肃主义的萌芽。

接下来的文字,就是前已略有论及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借用这句《论语·宪问篇》中的话,其意义还是在于上述先立稳脚跟、重视出发点的思想。如果事物的开端是重要的,若以这种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则作为他人的出发点的自我就是首要的,充实自身成为关键要务,也就理所当然。而且,重视事物的开端、出发点的思想,转变为尊师重礼的态度,也是自然的结果。这是因为,师就是站在出发点上的引导者,礼则指示当行之道理。以“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句为中心的一段,就论述了上述态度。此后似乎是“说交际之道”的一段,若换一下说法,说它是揭示出了寻求适当的好人的对策、方法和选择标准,当更接近荀子观点的核心。

这样,我们就读到了“百发失一”以后《劝学篇》的最后一段文字。“读书、思索,然后付诸实践,站在坚实的出发点上,得到教师的指导,进入良好的阶段,中途从不停歇,一步一步坚持努力,直至最后一步也无失误。因此,不走弯路、志气专一,最终功成名遂者,才能成为完满的人。”这就是《劝学篇》的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