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青出于蓝”的本义
1.学就是“学问”吗?
《劝学篇》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一句开头。一般认为,此句意为:“学问乃为人生所必需,故无论如何不可不学”,因此,“学问不可终止”。
但是,稍加思考可知,这一解释看似清楚,实则不明。如所谓“学之必要”,究竟是何意义?比如“某人有学”这一表述中,学是不是学识、高深知识的意思,或者是以“学问”来说明学,指science(知识体系)、教育或读书的多少呢?
实际上不是这样。学的词源似为“见习(场所)”,与“教”同类,[4]而在先秦儒家那里,学按照通例实际上似被理解为“习得知识、技术的后天努力”。[5]如果是这样的话,则可以说学就是“习得的努力”或“吸取知识的努力”,也可说是俗语的“学习”。更详细地表述,就是“努力掌握的行为”的意思,要掌握,必须不断重复,故一个长时间是必要的,因此,必须是自己[6]努力,这种行为即是“习得”和“学”,就是说,原文的“学”与现代的科学、日语的“学问”并非同义,意义是有差别的。
兹专门使用“行为”一词是有原因的。一说起学或学问,人们总容易认为是有某种轮廓的东西,如书籍、六艺、知识等。但是,书籍和六艺实际上是学这一行为所及之对象、目的,知识是学这一努力所得到的结果。即使在六艺和知识的意义上使用“学”,那也不过是作为其近义词的方便的借用,即是狭义的学的意义,《荀子》其他篇目中学(之)字作宾语(即名词)使用的情况,现代日语中学问指科学(体系化的知识)的情况,皆是其例。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其实际内容也只是把动词“知性努力的行为”名词化的抽象名词,中文的学或学问的本义,终究在于行动、行为,努力也是行为的一种。
在以上考察之外,举出杨倞(唐代9世纪初)之注,就足以证明《劝学篇》篇首之学意指行动了。他解释说:“以喻学则才过其本性也”,明确地把“学”作为动词即行动来解释。我国也有把原文读为“学而不可以已”的例子。[7]事实上,“学不可以已”的训读,和“学问不可终止”的现代日译一样,暧昧模糊,全然不知作何理解。
2.“劝学”的含义
如此,关于“学”字的解释,因为没有明确意识到其原义与狭义、现代语与古代语用法的差异,动词形态和名词形态的区别,日文和中文的差异,对《劝学篇》的解释大多在出发点上产生了误读,并影响到对后文的解释。
总之,是在现代之“学”的意义上理解古代之学。(www.xing528.com)
如果以上所述不差的话,那么“劝学”的意义也就清楚了,这就是:“倡导要努力习得于一身”。据说受《荀子》影响很大的公元前2世纪的贾谊《新书》卷八劝学第四十五说:“吾闻之曰:时难得而易失也,学者勉之乎,天录不重”,还是以劝诫努力之语结尾,也使人把两者联系起来思考。
然而,虽然《劝学篇》标题的意思是明白的,但继续阅读原文,就会出现不能完全表达全篇主旨的段落。之所以这样认为的第一个理由是:此篇不是以“劝学”,而是以“学不可以已”一语开始的。就是说,荀子并不是仅仅讲后天努力的必要性就完事了。他的着重点,宁可说在于下面的“学不可以已”一句。此句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要有所习得,就必须努力,此理已明。不过,如果仅在某一时期集中努力,或者偶有休息,断断续续地用力,这不能说是学,也不能获得完满的成果。对于学来说,重要的是从不中断地一步步坚持的态度。学的行为之中,原本就应该包含此种态度,这里再次强调‘不可以已’”。如果把学比作药,这个意思也许更易明白。荀子是在说:“治病需要吃药,这个道理自古就有,自不待言。但只在口头上说吃药的必要性,没有任何作用。首先必须实际地去服药,而且,只服一次病不能痊愈。吃药,重要的是要有一定时期内反复持续服用的态度,没有这一努力,药的作用就不能体现出来。”
说某一行为是必要的,与说某一行为的持续是必要的,两者听起来似乎无甚差别,实际上有很大差异,有人生观上的差异。如果只讲某行为的必要,对任何人都是容易的,但若讲行为持续的必要,就要求有自动地实践这种行为,并且不达目的决不停止的意志和努力,就是说,后者的主张是所谓奋斗主义的刻苦的人生观。
如果对此点不加足够的注意,就不能理解紧接着此句出现的“青出于蓝”的古谚的本义,或产生误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8]两句,实际上是为证实前面“学不可以已”主张的比喻,就是说,“青之所以青于蓝,正是因为经过相当长的过程不断重复地浸染才会如此;水之所以结成比自己还寒冷的冰,需要较长的时间,两者皆得益于不半途而废。”着重号所表达的意义,文中虽并未出现,但这应是青出于蓝的真意,[9]而且若不作此解释,前、后文的逻辑必不能连贯。
但是,关于《劝学篇》的篇首,或许是由于对青出于蓝的通俗理解过于流行,作为核心的“学不可以已”一句(从而其含义)被忽视,关于两者的逻辑关系至今基本上没有做出解释,产生了一些误解。例如,关于“学不可以已”一句,有“学问为人生所必需”的误解,有“学问绝非可以半途而废”这样兜圈子的翻译,后者的翻译和“学问是重大之事”是一个意思,与原文的意思相背离。
青出于蓝在语义上是“弟子超出、胜过老师”的意思。但一般流行的解释是:“致力于学问,则能比老师更卓越(故此学问是必要的)”。这看上去是最贴切的解释,但仔细想起来,实在是可怀疑的。因为从事于学问,并不能保证就能胜过老师(老师的学问也在长进)。首先,为了说明学问的重要性,何以要举出诸如“能比老师更卓越”这种颇为偏离主题的例子呢?其他更恰当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但不这样认为的人,就会由这个比喻出发,生出一些毫无道理的宏论:“这是在论述,学者超胜于其师,学问才有意义和功效,期待社会的改善,鼓励人类奋进。”或者满足于下述脱离现实的解释:“从事于学问,则生性愚钝之人也能变得贤明。即学问有改变人本性的功效。”如果这些真是《荀子》的本义,那《荀子》的思想就太粗陋了。
所有这些解释,都忽略了包含于“学”字和“学不可以已”句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即“不断努力积累、持续”这一行为。其原因还在于,把“学”狭隘地理解为读书或博识。重视“学”的行为中积累习得的态度,如果能持之以恒,就能胜于其师而获得出蓝的赞誉,愚者也会成为贤者。这就是青出于蓝的真意。
荀子的特色在于,重新强调学的活动应具备的必要条件。若非如此,荀子的学说就是空论,变成了单纯、乐观的人生观。由此是不能培育出像李斯那样严厉的法家思想的后继学者的。而且,不作此理解,也就没有了与后文的逻辑联系,也难以解释荀子的法后王思想、性恶论等直面现实理论的生成,对此将重新加以论述。下面,且对我上述诠释何以与后文内容相衔接作一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