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字文化圈思想与宗教的回应与结论

汉字文化圈思想与宗教的回应与结论

时间:2024-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对以上结论,一个反驳意见是可以预想的,即:事实上,佛教中自古称释尊或僧侣为“能仁”,3世纪初开始既有此例。

汉字文化圈思想与宗教的回应与结论

五、对某种反驳的回应——附结论

根据以上论述可知,孔子、周围的汉族人及后代的人,都没有把儒教的“仁”看作普遍的爱、人类之爱,如果认为遍及人类一般、既深且广的爱之感情,即与“慈悲”相同的感情就是“仁”的话,请原谅再次重复:那么佛教传入中国时,翻译慈悲的梵文maitrī,当必定使用“仁”这个词。

不过,对以上结论,一个反驳意见是可以预想的,即:事实上,佛教中自古称释尊或僧侣为“能仁”,3世纪初开始既有此例。从汉、梵对照的典籍中所存留的例子看,有北宋10世纪末入宋的天息灾所译《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义轨经》卷一(大正藏二十,第838页a)。其中出现了“能仁如来”一词,原词作Sākyamuni,[2]释尊和僧侣是实践慈悲的人,所以,此处的仁好像是作为慈悲的同义词或近义词来使用的。这样的话,就必须考虑佛教界把仁作为慈悲同义词使用的过程和时期。

但是,“能仁”并不是那个意思,这已由周一良在其著名论文《能仁与仁祠》(《魏晋南北朝史论集》,1963年刊,作者1949年以前著作集)中所论述过了。其结论是:“能仁”一词,源于《论语·雍也》: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就是说,“能仁”的仁不能解释为与慈悲同义。(www.xing528.com)

不过,还有不能像此例这样清楚辨别的用例。毋宁说依文章之常理,有时经历时代变迁,需要进行修辞,有时是近似的词语互换使用,因而两个词逐渐被混用。

本文主要论述了“仁”的本质在于差别之爱。文章开头说,对揭示仁的本质的词语,一直缺乏诠释,我所关注的是“差别”一词。现在看来这或许是自明的。但出乎意料的是,仍然存在这种倾向:即把“仁”无条件地解释为“对他人的爱”,忘记了“他人”在古代中国基本上是不包括异民族的事实,结果将其美化。因为是差别之爱,所以没有对被区别对待一方的关怀。这种情况下,不理解“仁”的本质是差别之爱,儒家的本质也就搞不清楚。进而言之,不也会误解中国思想史的整体面貌和现代中国的实况吗?

【注释】

[1]关于比较方法的有效性,详见拙著《欧美的东方学和比较论》、《中国思想研究与现代》(1991,隆文馆),此不赘述。

[2]同经卷二(第844页b)中,有“仙仁”的译语,与现存梵文本比较,与之对应的原词是r,s,i(修行者),故此“仙仁”可能为“仙人”之误,或两者通用,不可作为“仁”的用例予以重视,因为将r,s,i译为“仙人”的例子并不少见。当然,也可能是有意把人换为仁使用,此处没有做更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