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木能制鬼,果能延年
桃原产于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渐渐成为我国最具文化特色的果木,花、果、木都与人们的生活相联系,在民俗观念、宗教观念、审美观念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桃树农历二三月间开花,有“红、白、粉红、深红之殊……烂漫芳菲,其色甚媚”(《群芳谱》),正所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古人常用桃花来比喻美女的娇容,许多与妇女有关的事情或妇女所用物什也都冠以“桃”字。胭脂又叫“桃花粉”,用胭脂淡抹两颊叫“桃花妆”。民间习俗又认为浸了桃花的酒可以给女子带来娇美容颜,相应的,女子种桃也能让桃花格外娇艳。
桃花图 清邹一桂绘
在我国古代神话中,桃树是逐日的夸父的手杖化成的。夸父追太阳没追上,半道上渴死了,手杖化成了邓林,而邓林也就是桃树林。古人还认为桃树是“五木之精”,桃的精魂生在鬼门,所以它能制百鬼,桃木棍放在门旁可以压制邪气。桃木制百鬼、鬼畏桃木的另一种解释是:相传东海度朔山有棵大桃树,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即后人所谓“门神”),他们能绑了鬼喂虎。不管如何解说,桃木制鬼辟邪的特点是一致的。古人多用桃木制作各种厌胜之具,诸如桃人、桃印、桃梗、桃板、桃符等。桃人为削桃木而成,桃印是用桃木刻成的大印,桃梗是用桃木雕的木偶,立或挂在门边来驱鬼辟邪。迄今为止,有些地方五月端午和小孩生日,还要在门上挂桃枝来避邪。
清代九桃纹盘(www.xing528.com)
桃木制鬼辟邪的特点,最集中地体现在桃符上。桃符由桃人、桃印、桃梗发展而来,是在桃木板上画神荼、郁垒二神的像,春节时立在门旁的。五代后蜀时,开始在桃符板上书写联语,后来改为在纸上书写,形成了后代的春联。由此可知,春联这一中国年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桃木制鬼的特性衍化、演变而来的。不过,制鬼辟邪的特性不仅存在于桃木,也见于桃子。古时候有“桃汤”,用桃煮成,据说挥洒、饮用可以驱邪祈福。
蟠桃图 清赵之谦绘
桃子俗有“仙桃”、“寿桃”之称,人们认为食用它可以长寿延年。当然,长寿延年的桃子以西王母瑶池所栽的蟠桃为上品。传说这种桃三千年开一次花、三千年结一次果,吃一颗这样的桃可以增寿六百年。相传,汉代的滑稽大师东方朔曾三次偷吃此桃,汉武帝则曾得到西王母赠送的四颗蟠桃。后世人们常用桃祝贺寿诞,或用鲜果,或蒸面桃。以桃子为素材的吉祥图案也很多,祝寿的主题大多离不开桃,诸如多福多寿、福寿双全、蟠桃献寿等。此外还有“三多”、“华封三祝”、“瑶池集庆”、“东方朔捧桃”,等等。
东方朔偷桃 传统吉祥图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