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儒学非宗教
虽然,关于儒学是否是宗教的争论贯穿于整个20世纪,但在前后两个阶段中呈现出两种明显不同的特征:20世纪上半期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宗教的“外在超越”的特征,包括天地鬼神信仰、此岸彼岸、宗教经典、组织生活等外部特征的角度来进行的;20世纪后半期探讨儒学是否是宗教的角度主要是着眼于宗教的“外在超越”、“内在超越”、人文精神、道德意蕴、终极关怀等方面,更注重精神层面。
冯友兰对于“儒学非宗教”的判断理论依据显然也适合20世纪上半期研究宗教这一模式。他认为:“宗教与哲学,根本无异,不过宗教之中,搀有神话,及由之而起之‘独断’(dogma)及仪节形式,而哲学则无之;此其异也。”[24]这里,冯友兰对于宗教的界定是在和哲学的对比中进行的。冯友兰曾在他的著作中指出,哲学和宗教的关注对象是相同的,它们都是以宇宙人生为关注的对象,都是“于实际的人生之外,求理想的人生”。但它们关注的方式和途径是不同的:哲学往往是通过理性分析来解决人生的困惑;而宗教则不同,其途径或者模式是“哲学+神话(独断论的形式)+宗教礼仪”[25]。按照这样的标准,佛教就是一种宗教。佛教之中,纯理论的部分是哲学;其中关于释迦牟尼的种种历史传闻则是神话;与这样的哲学和神话相适应,佛教中还有各种各样的礼节仪式,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使佛教成为一种宗教。那么,“五四”以来学界关于儒学是否是宗教的争论,如果依照冯友兰所设定的衡量宗教的这一标准,答案是很确定的:“近来国人对于孔学是否宗教之问题,大有争论。若依以上(引者注:指构成宗教模式的三个要素)所说判定之,则吾人当问讨论此问题者是否承认纬书中所说孔子之种种异迹是真。如承认其是真,则以之合于孔子之哲学,当然可成立一孔教;否则孔学固亦只是一种哲学而已。”[26]在冯友兰“儒学非宗教”的判断中,其依据主要是纬书中关于孔子的传闻为假,但是判断宗教的另一重要因素“宗教礼仪”以及儒家的婚丧礼仪、敬天祀祖的种种仪节该如何判定,他却没纳入其中,而是另有专文论述,我们在下一节中将会详细论及。儒学之所以不是宗教,主要还是因为孔子没有被神化,还不是一个人格神的角色;儒学中也没有像《圣经》似的独断论的儒家经典。当然,冯友兰对“儒学非宗教”的判断依据,即使在当时看来也是很不全面的,例如关于宗教的组织制度、此岸彼岸的对立融通等等都还没有涉及到。
对于一些西方人将儒学和宗教相提并论的主张,冯友兰也予以了批判:“实事求是地说,儒家并不比柏拉图或亚力士多德的学说更像宗教。‘四书’诚然曾经是中国人的‘圣经’,但是‘四书’里没有创世纪,也没有讲天堂、地狱。”[27]与别的国家相比,中国人是不太关心宗教的。冯友兰还认同美国德克·布德教授对中国文化所作的评价:中国人的生活中不重视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中国人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那么,布德教授的话是否意味着中国人没有追求超现世的先天欲望呢?意味着中国人没有高于道德价值的觉解呢?其实,这些问题的实质是,既然中国人没有宗教追求,他们是否只沉迷于世俗的生活中,只将自己的身心落实在现实的伦理生活当中,而缺乏超越现实的终极关怀呢?无疑,这样的判断会使儒家文化的价值低于基督教文化,对于这样的结论,作为新儒学的代表人物,冯友兰是不可能接受的。他对这个问题予以了说明,中国虽然没有宗教,却有儒家哲学发挥着类似宗教却又高于宗教的作用。(www.xing528.com)
冯友兰首先肯定对于超越现实的追求是人类的先天欲望之一,中国人即使没有宗教信仰,却也不例外。至于有人认为基督教中所体现是超道德的价值,冯友兰予以了否定:如果说爱人是道德价值,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那么就会把超道德的价值叫作宗教价值。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基督教的上帝虽然有人格,但爱上帝可以与子爱父相比较,而后者只是道德价值,所以基督教充其量不过是准超道德的价值。儒学就不同了:儒学是通过哲学的方式满足了人们对于超现实的追求;儒家哲学的目的不在丰富人的知识,而在于提升人的境界——超乎现世的境界,从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儒家正是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超道德价值,而按照这种哲学生活,也就是体验了这种超道德价值。
虽然,冯友兰没有像梁漱溟那样明确提出儒家哲学是“以道德代宗教”,但是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这种涵义。当然,仅仅针对这些方面断定“儒学非宗教”是不够的,针对许多人依据儒家的婚丧嫁取、敬天祭祖的礼仪来判定儒学是宗教的观点,冯友兰也予以了说明,并以此来强化自己“儒学非宗教”的判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