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道画合一:石涛绘画中的士人概念

道画合一:石涛绘画中的士人概念

时间:2024-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气韵生动”对画家的修养要求与“士”对修身的重视很类似。与“气韵”类似的还有用来形容文人画的“逸气”。(二)士气与士人联系最为直接的概念当数“士气。”顾名思义,就是士人之气质在绘画中的流露。

道画合一:石涛绘画中的士人概念

二、与士人相关的几个概念

(一)气韵

在“六法”中,南齐谢赫首先提出了“气韵生动”的说法。关于“气韵”的含义,谢赫虽未作任何解释,但他在对许多画家的评论中提到了“壮气”、“神气”、“生气”、“气力”、“神韵”、“体韵”、“雅韵”等概念。由此可知,谢赫是把“气”与“韵”作为一个内容的两个方面来看待的,而且多与人物有关。

南朝姚最的《续画品录》延续了《古画品录》的品评风格,在评论谢赫的作品时,认为他“写貌人物……意在切似……至于气韵精灵,未穷生动之致;笔路纤弱,不副壮雅之怀。”(10)姚最在这里批评了一味追求形似而忽略神似的画法,并指出这是由于下笔的力度不够,过分纤弱,从而忽略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到了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引用谢赫六法之说,并结合顾恺之“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的观点加以补充,认为“人物有生气之可状,须神韵而后全,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又说“古之画,或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与俗人道也。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11)对“气韵”的追求使画家超越了对形体的模拟,而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这也源于文人画家“重道轻技”的传统。

北宋的郭若虚则说:“大率图画风力气韵,固在当人,其如种种之要,不可不察矣。”(12)又说:“六法精论,万古不移,然而古法用笔以下五法可学。如其气韵,必在生知,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13)他虽然将”气韵”说得很神秘,但提到要达到“气韵”境界的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与画者本身的资质有关,要求精神上的领悟。我们可以从这里为后来画论中对画家人品、气质的要求找到源头。

在历代画论中,荆浩对于“气韵”的描述最为细致。他在《笔法记》中将“六法”分析整理,提出“六要”——气、韵、思、景、笔、墨。先分论“气”和“韵”,进而合为”气韵”,并以画松为例,加以阐明。他认为“气”指“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为“隐迹立形,备仪不俗。”(14)画出的松树如果要“飞龙蟠虬,狂生枝叶者”,“非松之气韵也”。因为松树的本性与儒家刚正不阿的气质有关,而画松是否具有“气韵”,取决于画家是否通过绘画表现出了松树的内在本质。这就要求画家以艺术形象来统一客观再现和主观表达,而且突出作品中“物”与“我”的关系,做到物我合一。

此后黄休复说:“六法之内,惟形似气韵二者为先。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15)认为在形似之外,还必须把握物象的内在神韵,这就是“气韵”。杨维祯的说法与黄庭坚相似,他将传神与”气韵”生动等同,称“传神者,气韵生动是也”(《图绘宝鉴序》)。

王世贞对“气韵”的表达比较清楚,他认为“人物以形模为先,气韵超乎其表;山水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乎其中,乃为合作。”(《艺苑卮言》)董其昌也认为“气韵”不可学,但如果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鄞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画禅室随笔》)到了清代,“气韵”更与笔墨联系在一起。张庚在《浦山论画》中详细解释了“气韵”在笔和墨中的体现。布颜图更是在《画学心法问答》中别出心裁地将“气韵”归结为墨,而生动归结为笔。

画论中对于“气韵”的推崇,与诗品中对神韵的强调有关。唐代的司空图在《诗品》中反复阐说写诗须有神韵,要表达超然象外,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要“望之若浅而近,即之又深又远。”(《诗品·冲淡》)如果追溯象外之说的源头,我们可以追溯到《老子》第十一章中“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虚实互用的原理。接着《诗品·含蓄》中又提出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说法,这当然不是废除文字,而是力求精练、含蓄、空灵,使句中余有神韵。因而苏轼也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天下之至言也。”姜夔提到:“语贵含蓄,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黄庭坚则主张“书画以韵为主。”(16)这都是讲求韵外之致。北宋范温在《潜溪诗眼》中更提到:“有余意之谓韵。”“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韵苟不胜,亦亡其美。”和“行于平夷,不自矜炫,而韵自胜。”这就把“韵”与“冲淡”联系起来了。

综合历代画论中对于“气韵”的讨论。我们可以大致将“气”归纳为所描绘之人或物的精神面貌或整体气氛,“韵”为画内画外之致,也是画家通过把握事物内在而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气韵”生动当然不是生而知之不可学的。要在画面上表现出生动的“气韵”,首先要求作画者有相当的内在修养和对绘画的整体把握,然后通过笔墨将这种内在精神表现出来。方薰将这个过程总结为:“委心古人,学之而无外慕,久必有悟。悟后与生知者殊途同归。气韵生动,须将生动二字省悟,能会生动,则气韵自在。”(17)“气韵生动”对画家的修养要求与“士”对修身的重视很类似。

由于士人的修身传统主要缘于对“道”的坚持,它从客观上规范了士人的内在修养。士人的内在素养反映在画面上,是不满足于对物象表面形似的追求,进一步从事物的内在精神中获得对自然的深层把握,反映在画面上,就是“气韵生动”。盛大士在《谿山卧游录》中就谈到:“士大夫之所以异于画工者,全在气韵间求之而已。”这就是说,文人画家在作画时,通过自身的修养与深厚的绘画功底相互作用,使画面整体呈现出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特殊境界,这就是“气韵”。

“气韵生动”作为历代绘画的品评标准,在画工与文人士大夫画家之间隔开了一道鸿沟。与“气韵”类似的还有用来形容文人画的“逸气”。查礼在谈到作画时说:“凡作画须有书卷气方佳,文人作画,虽非专家,而一种高雅超逸之韵,流露于纸上者,书之气味也。”(18)这里的“高雅超逸之韵”和“书之气味”,就综合了“逸气”和“气韵”,均强调文人画家的内在修养。夏文彦也说“逸品皆高人胜士寄兴寓意者,当求之笔墨之外,方为得法。”(19)笔墨之外的“逸气”,和追求韵外之致的“气韵”一样,都追求内在之于外在的超然精神,而这一切,都是通过胸怀弘道之志的士人来完成的。

(二)士气

与士人联系最为直接的概念当数“士气。”何为“士气”?顾名思义,就是士人之气质在绘画中的流露。画中能品味出“士气”的前提是作画者为士人,推而广之是文人画家。因而这个概念连接了文人画和士人两个概念。但对于“士气”的具体表现,各家说法不一。

钱选在画中提倡“士气”,董其昌在《容台集》中引用他的话说:“(士气),隶体耳。画史能辨之即可无翼而飞。不尔,便落邪道,愈工愈远。”它的诀窍在于“要得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扰怀。”这是把“士气”的获得与画家人品以及以书入画的形式联系在一起了。《六如画谱》中也引用了一段话,与上述的理论大同小异,只是在画家上具体一些,认为“王维、李成、徐熙、李伯时,皆士夫之高尚,所画盖与物传神,尽其妙也。”(20)

文徵明谈文与可时说:“与可简易率略,高出尘表,独优于士气。”(《清河书画舫》)这里文徵明所说的士气包括两部分,“简易率略”是说画家崇尚简约清淡的画风,而“高出尘表”则不仅仅是画家的技法能表现的,需要画家的审美高于流俗,强调的是士人画家的内在修养。(www.xing528.com)

从高濂的画论中可以看出明代对“士气”的盛行。他对“士气”的解释是“所谓士气者,乃士林中能作隶家画品。”他自己也觉得单纯从画家和笔法上区分士气太过偏执,于是补充说:“(士气)全在用神气生动为法,不求物趣,以得天趣为高,观其曰写而不曰描者,欲脱画工院气故尔。”(《燕闲清赏笺·论画》)这就从画面风格上将“士人画”与画工画做了区分。而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绘画的追求不同。士人重“道”而画工重“技”,而“士气”就成为划清两者界限的工具之一。

相对而言,明清时代比较流行从笔墨的角度去谈“士气”。唐志契说:“苏州画论理,松江画论笔。理之所在,如高下大小适宜,向背安放不失,此法家准绳也;笔之所在,如风神秀逸,韵致清婉,此士大夫气味也。”(21)董其昌也把用笔的方法与“士气”联系在一起:“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树如屈铁,山似画沙,绝去甜俗蹊径,乃为士气。”(22)黄公望则从用墨的角度谈“士气”:“画一窠一石,当逸墨撇脱,有士人家风。才多便入画工之流矣。”(23)盛大士引用了沈宗骞的话,说:“画有以丘壑胜者,有以笔墨胜者。胜于丘壑为作家,胜于笔墨为士气。然丘壑停当而无笔墨,总不足贵。故得笔墨之机者,随意挥洒,不乏天趣。”(《溪山卧游录》卷一)他在这里将画家风格分为两种:作家和“士气”。以“士气”为贵,而“士气”取决于笔墨的运用。

从以上说法中不难看出,虽然三家主要把笔墨的具体技法与“士气”相联系,但不自觉地又带出了画家的风格问题,而且多与“逸”或“逸气”相结合。

唐志契将“逸”细分为清逸、雅逸、俊逸、隐逸、沉逸和纵逸几种。(《绘事微言》)恽格更是将“士气”与“逸格”联系在一起,说:“不落畦径,谓之士气;不入时趋,谓之逸格。”(《南田画跋》)张庚就说:“画要有士夫气,此言品格也。……盖品格之高下,不在乎迹,在乎意。”(《浦山论画》)这里所说的“意”,就带出了士大夫与画工的区别——“士气”。

“士气”的形成与士人的个人学识和绘画修养的积累是分不开的。这样,“士气”同“气韵”一样,也是通过内在而求之于画外,只不过前者更偏重于内,后者更侧重于外罢了。明代屠隆就说:“盖士气画者,乃士林中能作隶家,画品全法气韵生动,不求物趣,以得天趣为高,观其曰写而不曰画者。”(24)董其昌则在《容台集》中引用钱选的话说:“(士气)要得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扰怀。”这就说明要在画中表现出“士气”,必须着重于画者的人品和学识修养。刘熙载更是提出:“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如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怆气、俳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蔬笋气,皆士之弃也。”(25)刘熙载虽然并未明确指出“士气”的特点,但却用了一系列与之相反的概念加以区别。

从这些概念中,我们可以大致把士气归纳为崇尚“雅致”的倾向。换言之,“士气”比较推崇画家的学识和内在修养。

(三)书卷气

所谓书卷气,是画家的品格、学识、修养和气质在作品中的整体反映。由于文人画的创作主体为士人,士人自古便有着修身的传统,它的画面效果又偏重于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因而文人画对画家内在的修养极为重视。

邓椿在《画继》中说:“画者文之极也……其为人也多文,虽有不晓画者寡矣;其为人也无文,虽有晓画者寡矣。”(26)邓椿倡导“多文”和“晓画”的理念,将画家对“文”的理解和绘画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画家人格和修养的来源在于“多文”。

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说:“理无尽境,况托笔墨以见者,尤当会其微妙之至,以静参其消息,岂浅尝薄植所得预?若无书卷以佐之,既粗且浅,失隽士之幽深,复腐而庸,尠高人之逸韵。夫自古重士夫之作者,以其能陶淑于书册卷轴之中,故识趣兴会,自得超超元表,不肯稍落凡境也。故二曰:善读书明理境。”(27)

这段话说明画家读书主要有三个目的:第一,汰俗。随着知识的增加,见识的提高,视野的扩大,画家逐渐心胸开阔,绝于尘俗。由于不开阔的心胸和见识会影响画家的人品心性,以至于对画面格调和效果都随之降低,因而文人画格外排斥庸俗的人品,强调通过书卷来净化心灵。对于那些书画虽佳而品行有亏的书画家,画史皆不以为重。《颐年论画》中就说:“宋之蔡京、秦桧,明之严嵩,爵位尊崇,书法文学皆臻高品,何以后人吐弃之,湮没不传?实因其人大节已亏,其余技更一钱不值矣。吾辈学书画,第一先讲人品。”(28)这就把人品置于绘画技巧之上,突出了画家人格品质的重要性。石涛在《画语录》中就特别提到了“远尘”和“脱俗”,他说:“人为物蔽,则与尘交,人为物使,则心受劳。劳心于刻画而自毁,蔽尘于笔墨而自拘,此局隘人也。但损无益,终不快其心也。”(《苦瓜和尚画语录·远尘章第十五》)又说:“愚者与俗同识。愚不蒙则智,俗不溅则清。俗因愚受,愚因蒙昧。故至人不能不达,不能不明。达则变,明则化。受事则无形,治形则无迹。运墨如已成,操笔如无为。尺幅管天地、山川、万物,而心淡若无者,愚去智生,俗除清至也。”(《苦瓜和尚画语录·脱俗章第十六》)他把俗与愚放在一起,认为只有充溢“书卷气”的“至人”才能避免蒙昧的困扰,达到脱俗远尘的境界。

第二,养性。读书并不等同于养性,但是通过读书确实有助于颐养心性。在文人画家中尤其讲究这一点。张式说:“言,身之文;画,心之文也。学画当先修身,身修则心气和平,能应万物。未有心不和平而能书画者!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不读书而能臻绝品者,未之见也。”(29)他在这里提出通过读书来培养画家的平和之心,在画面中表达恬淡之致。因为不读书则无书卷气,画中必然缺乏内涵,不能使“余心有寄”。

第三,明理。清王昱说:“必须读书以明理。”松年亦说:“我辈作画,必当读书明理,阅历事故,胸中学问既深。”这里所说的理不只是生活的道理,还包括人生宇宙的内在律动。暗合了石涛思想中“古今法障不了,由一画之理不明,一画明,则障不在目,而画可从心,画从心而障自远矣”的说法。如果只执著于表面的山川秀色而不明白“一画之理”,就很容易被表面所蒙蔽而不能深入其中,这就是“法障”。要破障明理的具体方法之一是通过读书,培养书卷气,完善画家的内在精神。

在士人修身传统的影响下,文人画论首先明确了人品与画品的关系。认为人品既已高矣,画品自然也随之而高。其次,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途径,强调画家后天的知识补充。南宋赵希鹄认为画家只有“胸中有万卷书,目饱前代奇迹,又车辙、马迹半天下,方可下笔”。(30)王绂在《书画传习录》中也说“要得腹有百十卷书,俾落笔免尘俗耳。”可见画家读书的理由是充实内在修养,使品位高雅,能画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来。

唐岱对读古人书的理由解释地更为充分,他说:“画学高深广大,变化幽微,天时、人事、地理、物态,无不备矣。古人天资颖悟,识见宏远,于书无所不读,于理无所不通,斯得画中三昧……故学画者宜先读之。”(31)这是说由于绘画囊括了宇宙万物、社会风情等种种知识,只有对它的源泉有所了解,才能通过技巧在画中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绘画为“心画”,只有使画家的内心充实而丰富,才能相应地使画面达到更高的境界。张式在《画谭》中就总结说:“言身之文,画心之文也。学画当先修身,身修则心气和平,能应万物。未有心不和平而能书画者!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不读书而能臻绝品者,未之见也。”(32)

总的来说,对气韵、士气和书卷气的提倡对画家的学识和修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形成文人画的独特风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