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石涛绘画美学思想中的士人精神

石涛绘画美学思想中的士人精神

时间:2024-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灯全书》记录了石涛说法的过程。由于石涛先入佛门而后学道,生平交往的又多为文人雅士,因而在他身上儒、道、佛交融的特征表现得格外突出。这也将三家的思想巧妙的融合起来。

石涛绘画美学思想中的士人精神

一、石涛思想中的儒、释、道交融

比起同时代的其他士人,反映在石涛身上的儒、释、道思想交融的特征显得更加突出,这与他特殊的身世和人生背景是分不开的。

1645年,石涛之父朱亨嘉兵败被囚,石涛“为宫中仆臣负出,”由广西桂林逃难至全州,被迫出家为僧。当时年仅四岁。之后石涛与师兄喝涛漫游浙江,到达松江后,见到了当时著名的高僧旅庵本月,并拜他为师,成为临济宗第36代弟子。

1666年后,石涛云游至安徽宣城,游历了黄山美景,同时与当地的文人雅士相处融洽,意气相投。其中的施闰章、梅庚、江注和吴晴岩都是知名度很高的文人。石涛离开宣城后,来到南京长干寺,并开堂说法。《五灯全书》记录了石涛说法的过程。(31)

此外,石涛还与多位文人名士唱和交往,并于第二年参加了由孔尚任发起的“秘园雅集”。从“绣佛从来属雅人,蒲团端和酬知己。”(《生平行》)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石涛虽然还是出家人的身份,但更愿意作一位“谈笑有鸿儒”的文人画家

到了晚年定居扬州后,从博尔都的诗“之子今黄冠,而我旧同调。”(《霁后怀清湘道士》)和石涛本人自己的诗歌“白石新煮润如玉,丹火出林红似霞。”(《清湘老人题记》)中我们可以看出,石涛终于脱下僧衣,改着黄冠,成为“有冠有发之人”了。石涛的老友在《大涤子传》中也说“(石涛)见诸同辈多好名鲜实,耻与之俦,遂自托于不佛不老间。”(32)

“不佛不老”,对于思想和行为都颇为复杂的石涛来说,的确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由于石涛先入佛门而后学道,生平交往的又多为文人雅士,因而在他身上儒、道、佛交融的特征表现得格外突出。难怪不同的学者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www.xing528.com)

石涛“一画论”的来源,俞剑华、郑拙庐、温肇桐等学者都认为是受其师旅庵本月“一字不加画”的启发。由于石涛的大半生是在禅门中度过的,因此不少学者都试图从佛学的影响上来解释石涛的诸多概念。比如罗勇来、束景南、朱良志就认为“一画”中包含了华严宗禅宗的思想成分。又由于石涛“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太朴散而一画之法立矣。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等说法与老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有无的辩证关系颇为相似,因此韩林德、厄尔·杰罗姆·科尔曼、周怡等学者都从道家哲学的角度来解释“一画”。杨成寅则认为石涛的“一画论”主要吸收了老子道德经》中的有无相生和儒家对《周易》太极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法中的合理成分。

事实上,不论石涛是身着道袍还是僧服,都不过是身份上的一个标识罢了。与其说石涛是一位画僧或画道,不如说他是一位胸怀天下,具有远大理想抱负的士人。在他身上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精神。不仅如此,宋明以后士人精神的新的倾向在他身上也表现得非常突出。在石涛的画论中,固然吸收了佛教和老庄的概念和部分思想,但他却没有把它们生硬地照搬进自己的理论,而是对其进行了加工整理,成为自己的“一画之法”。在这一点上,石涛真正做到了“无法而法,乃为至法。”

石涛所用的许多概念,借用了许多儒、道、佛的术语。比如石涛最常用的“一”,佛家有“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永嘉证道歌》)的说法;宋明理学中也提到“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十分为百,百分为千,千分为万。”(邵雍《观物外篇》);而《老子》中也有类似的说法:“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老子》第三十九章

在石涛的《画语录》中,他结合了诸家对“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辨证认识,将“一”与绘画规律结合起来,变成具有独立性的“一画”,这个“一画”,既具有上述三家“受之于远,得之最近;识之于近,役之于远”的辩证关系,同时又具有“画者,从于心者也”的独特作用,它并非三家思想的堆积,而是三家思想的变通,所以石涛自豪地说:“夫画,天下变通之大法也。”(《苦瓜和尚画语录·变化章第三》)

此外,石涛既说“一画之法”,也说“一画之理”,这个“法”和“理”的概念,佛家和儒家都曾使用过。佛学中的“法”具有多层含义,有作为性的“法”,也有作为相的“法”。万物都可以叫做“法”,人的思维明相活动也可以叫“法”。而新儒学更是将“理”提升到本体的高度。程颢程颐将“理”作为最高的哲学范畴,朱熹进一步发展了“理”的观念,认为它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而且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在石涛的画论中,“一画之法”也是绘画的根本大法,而“一画之法”除了作为绘画的最高法则外,又借用了道家“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辩证关系,它“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这也将三家的思想巧妙的融合起来。

总的来说,无论从思想还是行为上,在石涛身上都呈现出儒、道、佛融合的特征,这不仅因为他独特的身份和学识背景,也是宋明以后士人思想发展的必然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