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发展分析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独立学院作为公办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与社会资金资源结合的本科学院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普通高等学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今后国家将在本科招生计划安排上对独立学院进行倾斜,重点支持办学条件较好、办学质量较高、办学行为规范的独立学院积极扩大招生和办学规模。”如何抓住机遇,实现持续发展,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在完善办学条件、创新教育理念、规范管理体制、构建办学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走出了一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之路。
一、持续发展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创办于2000年,是四川外语学院申办,四川德瑞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004年2月经教育部确认的独立学院。学院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区,占地面积530余亩,建筑面积17万多平方米。学院设有英语翻译系、英语经贸系、英语师范系、日语系、德语系等5个系和1个外语教育培训中心,现有专任教师300多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43%,全日制在校生5000多人。
四年来,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在2003年重庆市“专转本”考试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专转本”比例高达34%,大大超出重庆市一些名牌高校;在首届全国青少年英语口语比赛中,张涵冰同学获得西南赛区唯一的特等奖,并代表西南赛区参加全国总决赛荣获第三名;在中央电视台第四届“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中,张涵冰同学又获四川分赛区选拔赛大学组一等奖和全国总决赛第三名。姜越等3名同学获四川分赛区优秀奖;在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英语口语比赛中,姜越、罗洁、施雯等3名同学同时获四川赛区大学A组一等奖,并在全国总决赛中获两个大学A组三等奖和一个大学A组优秀奖;朱育邈等5名同学分别获四川赛区大学A组二等奖和三等奖;在全国外语口译证书考试中,周密同学获英语中级口译证书,并成为了一名成都翻译协会最年轻的会员。此外,很多学生在国内报刊上发表了中、英文作品。
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引起了各级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02年原招生计划1300人,实际招生1300多人;2003年原招生计划1300人,实际招生1500多人;2004年原招生计划2000人,实际招生2600多人;每年新生报到注册率均达95%以上;首届毕业生分别被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海南、浙江、江苏、四川等省市用人单位高薪录用,一次性就业率达90%以上。
目前,四川省和重庆市已把学院作为川、渝两地交流合作项目的成功典范来宣传。四川省各地招生办公室主任在参观学院以后一致认为:学院是四川省首屈一指的独立学院。四川省教育厅专家组在进行独立学院的评估后一致认为,学院是四川省创办最好的独立学院之一。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领导在考察了学院后说:“看了你们学院,我印象比较深的:一是较好地利用了四川外语学院的优质教学资源;二是投资方的资金雄厚,而且很有远见。具有你们这样优越办学条件的学院,在全国同类型高校中不算多。我对你们学院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二、办学条件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前提
学院从创办开始,就紧紧依靠四川外语学院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四川德瑞企业发展有限公司雄厚的资金资源,建立了独立的校园,配备了现代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过硬的师资队伍,实行了独立的教学和管理,从而起点高、成规模、成气候、有影响地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被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后,学院根据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新征土地169亩,并完成了二期工程建设,教学仪器设备、馆藏图书、师资队伍也随着进入配套(见下表)。
确认为独立学院前后办学条件对照表
办学条件的不断完善为学院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04年计划招生2000人,实际招生2600多人,虽然招生计划突破了30%,但教室、学生宿舍、教学仪器设备和师资仍有富余。
三、办学特色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基础
学院秉承四川外语学院的光荣传统、吸纳应用文化底蕴与教育资源的同时,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全面创新教育理念,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为实现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找准目标,准确定位
由于外语专业的单科特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外语专业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中普遍忽略其他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内容的教学,以至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失衡,复合型外语人才缺乏。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交叉融合是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推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因此,学院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论证,将学院定位为:培养中国同类高校中以外语学科为主、相关学科互相交叉、互为渗透的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教学应用型学院。
2.明确目的,确立思路
我国教育工作的宗旨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的独立学院如何实践这一宗旨,对于一个新办独立学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以立足四川,辐射西南,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的,确定了“传播世界先进文化,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培养时代创新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思路,以此思路主导学校的教学与管理等各项工作。
3.加强师资,锤炼队伍
人才是强校之本。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始终以培养自己的人,确保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为指导思想,绝不搞拼凑或大量临时聘用。四年来,在以四川外语学院派出的教师为骨干的基础上,学院采取引进人才、强化培养等一系列措施搞好师资队伍建设,定期邀请专家教授为中青年教师传授教学经验,先后有40名教师利用寒暑假就读在职研究生,现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由10人左右的学术带头人、20人左右的学术梯队成员和30人左右35岁以下优秀青年教师组成的教学科研骨干队伍。
4.打造模式,按需培养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指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强调要“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学院创办以来,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了“1+N”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个文凭+多个证书。“1+N”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就是强化专业基础,突出实践能力。在专业教学方面,学院的教学管理、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估测试等参照四川外语学院,但不全套照搬,而是根据生源的多元性、师资的特殊性、专业设置的市场性,建立了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计划、教学管理规程和教学评估体系。在强化专业教育的同时,学院根据学生的个性爱好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技能培训,利用较多的时间进行教学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让学生更早地完成从学到用之间的过渡。在按国家教学大纲完成专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学院开办了翻译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导游资格认证、教师上岗证、普通话等级测试、汽车驾驶等7个人才培养项目,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通过这些培训,学生毕业后就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较广的择业途径和较好的自我发展能力。在2004年的毕业生中,既有专业外语知识、又懂计算机、还会开车的学生很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5.以人为本,创新管理
学院根据外国语院校的特点和男女生比例达3∶7的实际,制定了加强学生工作的实施意见,确定了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建立了“一个中心、两个‘三自’、三个结合、四个机制”的学生工作模式,即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为中心,以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设计、自我生存、自我发展为重点,坚持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思想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相结合,完善学生工作的管理机制、评估机制、考核机制、奖罚机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院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办学思想,牢固树立以德育为核心、以智育为中心、以专业为基础、以体质为保证的教育观念,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学生工作中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和人文关怀,采取动之以情、施之以爱、晓之以理、导之以轨的方式,让学生健康成长,愉快学习,顺利成才。
四、规范管理是实现持续发展的保证
从创办开始,四川外语学院与四川德瑞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协商,成立了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董事会,制定了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章程,从而保证了学院的持续发展。(www.xing528.com)
1.学院董事会的组成和职权
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董事会由7人组成,其中四川外语学院3人,四川德瑞企业发展有限公司4人。现任董事长为四川德瑞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严玉德,副董事长为四川外语学院院长李克勇。
董事会是学院的最高决策机构,就学院的建设、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决策,董事会有权对学院的人事、财务及物资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审查,但不介入教学、管理等具体事务。董事会例会每学年召开两次,如遇特殊重大问题,董事长有权召开临时董事会议。
2.内部管理体制及组织机构
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由四川外语学院推荐,董事会聘任。院长主持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学院管理人员和专任教师由院长择优聘任。学院下设5个机构,即院长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办公室、外语教育培训中心。
3.利益分配和风险防范机制
四川外语学院与四川德瑞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利益分配以在校生3000人规模计算,学费收入扣除40%为学院日常运行成本后,按四川外语学院占35%、四川德瑞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占65%的比例进行分配。超出此规模人数,扣除40%学院日常运行成本后,按四川外语学院占15%、四川德瑞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占85%的比例进行分配。如在校生不足3000人,四川外语学院参与学院其他办学收益的分配。分配时间为每年新生入学后的40个工作日以内。
五、广阔的发展前景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提速,作为大西南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的成都确定了“实现工业新跨越,增创服务业新优势,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努力建设中国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经济实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无疑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学院作为四川一所专门的外国语院校,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但是,从目前学院在内的四川省几所独立学院的情况来看,独立学院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独立学院的持续发展,还有待于政策的宽松和法规的完善。
1.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独立学院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申办者与投资者的权重不相称,存在有申办者的权重过小、投资者的权重过大的问题;二是申办者与投资者的目标不协调,存在有申办者重社会效益、投资者重经济效益的问题;三是国家对公办高校与独立学院的有关政策不一致,存在有独立学院受歧视的问题;四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独立学院的关系不明晰,存在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独立学院疏于监管或者说独立学院期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关心和支持的问题。
2.准备采取的对策
“2004年中国成长型大学——独立学院峰会”后,鉴于四川省独立学院所面临的困难,学院邀集四川省7所独立学院和《华西都市报·教育周刊》召开了首届四川省独立学院院长联席会,确立了“精诚团结、密切合作、信息共享、优势互补、重点突破、整体联动、苦练内功、外塑形象,全力打造四川独立学院品牌”的联谊方针。今后,四川省独立学院还将定期召开招生、教学、学生管理、就业指导等专项工作协作会,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使四川省独立学院连成一个整体,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的进一步重视,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3.意见和建议
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文件,对规范独立学院管理,促进独立学院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但是,随着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仅有这一份政策性文件是不够的,必须尽快制定旨在规范和促进独立学院持续发展的相关法规。
(1)准确界定独立学院的概念
教育部8号文件对独立学院的界定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文件还规定:独立学院实行民办机制。应该说,这种界定和规定是较为模糊的。毋庸置疑,独立学院作为普通高校申办、社会力量投资的办学机构,既有公办成分,又有民办成分,是一种较为典型的股份制办学形式,普通高校投入的是品牌,社会力量投入的是资金。目前,由于普通高校和社会力量二者的权重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规定,普通高校从独立学院的办学中所获取利益与其品牌效应极不相称,由此导致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因此,在制定独立学院的相关法规时,有必要对独立学院进行新的界定,对普通高校和社会力量的权重按投资额度进行梯级规定。
(2)整合独立学院的政策法规
现有的独立学院绝大多数是在政府尚未出台相关政策法规的情况下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方面独立学院的发展缺少政策参照和法律保障,另一方面政府对独立学院也缺乏有效的监管。教育部8号文件将独立学院划归民办教育的范畴,而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又没有一个“独立学院”的概念。除了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以外,独立学院的法律地位可以说是尴尬的。虽然周济部长多次指示对独立学院要给予规范、扶持和鼓励,但在具体工作上没有一个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以致政府行政部门和社会对独立学院都缺乏一个准确、全面的认识,如有的省实行地方保护政策,拒绝外地独立学院到本地区招生等。因此,有必要在相关法规中增补独立学院的章节或条款,或制定独立学院管理办法,使独立学院的有关政策系统化、规范化、法律化。
(3)全面加强独立学院的宣传
由于教育部8号文件对独立学院界定的较为模糊,加之相关法规没有独立学院的明文条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社会对独立学院还缺少全面的认同。因此,加强独立学院的宣传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网等主流教育媒体应加大独立学院的宣传力度,强化有关独立学院的舆论引导。
(4)广泛开展独立学院的研究
在现阶段,由高等教育研究的权威机构组织成立独立学院研究会、联合独立学院成立联谊会,举办独立学院论坛与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是推进独立学院研究,促进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