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发展分析报告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发展分析报告

时间:2024-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发展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是成都理工大学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在“产、学、研”全面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创建,2000年建校,前身为“成都理工学院乐山分院”,是一所二级学院,属公办性质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04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为独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和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联合是工程技术学院坚实的坚强后盾。工程技术学院学科定位于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发展分析报告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发展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是成都理工大学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在“产、学、研”全面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创建,2000年建校,前身为“成都理工学乐山分院”,是一所二级学院,属公办性质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04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为独立学院。

学院位于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郭沫若故乡——乐山,与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隔江相望,与天下名山峨眉山遥相呼应,集人文自然景观为一体。校园依山傍水、树木葱郁、翠竹成林、鸟语花香,是学习、深造的理想之地。

成都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以地质矿产、能源环境、基础工程、电子信息等学科为优势与特色,名列国内高校百强,在国内外有一定声誉和影响,以理、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哲、农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在校生2300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400多人,学校设有工学、理学2个博士科学流动站,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9个硕士点,7个工程硕士领域,53个本科专业。1992年以来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教学奖励26项,有26部教材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奖励。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创建于1965年,是中国最大的从事受控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及等离子体应用研究基地,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大型研究院,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江泽民同志来院视察时亲笔题词:“开发核聚变能源造福子孙后代”。温家宝吴邦国等国家领导人曾先后来院视察。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知识密集、人才荟萃,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研究员105名,高级工程师和副研究员278名,是国家首批博士、硕士授予点,与美国维斯康星大学、马里兰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院、日本九州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技术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工程技术学院引进国外专家来校讲学及毕业生出国留学深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成都理工大学和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联合是工程技术学院坚实的坚强后盾。国防科工委、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学院的创办,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把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科研基地无偿划拨给学院办学,并明确表示不上交一分钱,其中:土地1350亩,科研用房15余万平方米,图书馆5000余平方米,藏书20余万册,标准运动场和非标准运动场各一个;电影院、文化中心、标准游泳池、医院、涉外宾馆、派出所、银行办事处、超市、邮局等用房和设施,全部划拨学院,价值2.6亿,并派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前任院长、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受控核聚变研究奠基人之一、中科院院士李正武教授和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现任院长、中国核聚变理事会理事、博士生导师潘传红教授到学院担任名誉院长。同时派出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副院长赵成荣教授担任学院董事长兼院长。

学院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研究生和专科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目前在校生达6300人。学院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学院在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诸多博士生导师、硕士导师、研究员、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中聘任专业教师,会同成都理工大学派出的专家、教授以及学院接收分配来的博士、硕士、优秀大学毕业生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加之完善和先进的教学设施,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理想摇篮。学院现有7系1部12个本科专业和16个专科专业,面向全国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广开就业渠道,2003年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1%,2004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3.6%,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及好评,为学院赢得了声誉。2004年我院首次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家一等奖(乙组)的优异成绩。

二、学院发展

学院十分重视办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走教育创新之路,逐渐形成“依托优势、坚持质量、主动适应、办出特色、自主发展”的办学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立以人为本,全面提高素质教育,以质量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

1)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以赵成荣院长为首的学院领导班子,确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工作原则,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形成了一个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务实的领导集体,团结和带领全院教职工奋力拼搏,依法治校,严谨治学,一年上一级台阶,四年实现了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目标。

2)准确把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学院办学定位基于以下6大要素:

目标定位。学院为四川和西部地区培养人才,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从四川高校的分布、结构和体制特点;自身办学条件和现状三大基点考虑,提出创建国家级一流独立学院的目标。

层次定位。基于学院及四川省的实际,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办成技术应用教学型大学,适度发展专科、研究生教育和成人教育

人才定位。培养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即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各类技术应用型人才,力求在人才实践能力方面显现特色,在“应用型”上反映特色。

学科定位。工程技术学院学科定位于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即以工为主,积极发展经、管类学科,大力扶持人文社科的多学科性大学。在工科学科中,依托核工业系统的优势打造核工程与技术专业为品牌专业,重点建设机械电气类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形成学院的学科特色。

服务定位。工程技术学院的社会服务面向定位于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

规模定位。在未来5年内,办学规模定位于:本科专业达18~20个,专科专业12~14个,在校生达1.2万以上的教学型独立学院。

3)教学实践和创新

学院始终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

稳步推进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

从2001年11月初起,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全面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正确处理教育规模扩大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矛盾,积极稳妥地推进教学改革及教学基本建设。

狠抓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建设,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①主要通过2个系列,2个层次,3个重点和7个系统的建设工作,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2个系列:基础课程改革与建设工程;专业基础课(含部分专业课)课程改革与建设工程。

2个层次:标准(合格)课程;优秀课程。

3个重点:教学大纲;课程考核;质量评估体系。

7个系统:教学基础设施系统;教学内容和教材系统;现代化教学手段系统;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系统;教学效果和质量评价系统;课程教学管理系统;师资队伍系统。(www.xing528.com)

②加强实践教学建设

认真制订实验室建设规划,构建优化的实验室体系;建立规范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注重加强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③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出20字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即:充实数量,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稳定骨干,加强管理。建立规范的用人制度和科学的评价制度。

④健全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反馈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

⑤积极推进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三、保障机制

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思路、新途径,切实实施“质量工程”,构建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谋划改革和发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工程技术学院。

1.扎实推进“人才兴校、人才强校”战略。核心是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含实验教学)和管理队伍(含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学院为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制订了“人才工程计划”,实施“高素质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工程”。

2.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一是创造条件,增设本科专业,把本科专业增至18~20个,初步实现学科专业结构性优化和调整。二是大力加强对现有工科专业建设,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形成优势特色专业。三是对经管和人文社科类专业大力扶持,加大建设力度,形成办学新亮点。

3.加强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学院以专业和专业群为体系,按照课程实践、课程设计、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4个模块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快实验室建设的进度,调整和优化实验室的资源配置。积极探索和筹划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满足学生社会实践、综合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需要。

4.加强校风建设。校风包括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教风、学风、管理作风等。教风建设,重点加强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的培养,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学风建设,重点抓行为规范,抓考风考纪,抓素质拓展,通过严格管理和有效的激励措施,增强学生自律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管理作风建设,重点抓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服务承诺,强化管理人员为教学服务的意识。

四、管理模式

四年来,学院十分重视探索新的管理模式。积极推行教学体制、管理体制的创新和完善。学院在建校时就实行院长负责制。经过几年的实践,特别是2003年9月,在申报独立学院的过程中,为了全面贯彻教育部(2003)8号文件精神,按照新的《合作办学协议书》有关规定,制订了《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章程(草案)》和《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董(监)事会章程(草案)》,正式成立了院董事会。董事会的职权是:(1)修改学院章程;(2)任免学院院长、副院长;(3)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审定学院发展规划;(4)听取院长的工作报告;(5)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学院创办伊始就坚持规范办学,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目前按新的机制运行。实行院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持实行院、系(部)两级管理体制。设立了院长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科研处、就业指导中心、招生办公室、网络中心、人事处、财务处、后勤处、保卫处等职能机构以及电子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自动化工程系、核工程与核技术系、经济系、管理系、人文社科系和基础教学部的教学管理机构。教学工作由院长全面负责,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主持日常工作;院级教学管理机构是教务处;系(部)主任全面负责系(部)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等工作,从而建立了现行的较为完善、合理的内部管理体制机构和管理运行体系。

四年来,学院多方筹措办学经费,共计投入了7686余万元资金(主要渠道:国防科工委、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核工业西物工程公司、四川联通电信有限公司等单位)。2004年~2006年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计划在民品开发创收中投入6000余万元,用于学院的建设。

学院按照国家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财务管理规定制定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其基本原则是:依据《财务通则》、《会计准则》、《会计法》以及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制度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学院财务管理制度,执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并结合学院教学、科研的实际情况,制定学院财务管理办法;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以公历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会计年度;会计处理采用权责发生制和复式记账法,并以手续完备、内容完整、真实的原始凭据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在院长领导下,负责全院的会计核算与资金管理。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

按照高校基本建设布局的要求,在进行一期工程建设(二期工程已于2003年6月启动)过程中,坚持“着眼长远、策划当前,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范运作、整合有序,渐进投入”的决策原则。

四年来,实践证明学院办学理念、目标定位、学科专业设置是符合大众化教育市场需求,一直保持着出口畅、入口旺的良好发展态势。2003年,首届毕业生(大专)就业率达到93.6%,居四川省高校之首,而当年全国专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仅为58.6%;2004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1%,部分专业就业率高达100%,其中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获得了较好的岗位,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2002~2004年间,学院以平均年招生2000多人的速度发展,现已遍及18个省、市招生,其中按第一志愿生源录取占78.3%,2004年秋季招生执行计划为2175名,仅川内填报第一志愿的考生高达7950多人,部分省份录取线高于该省控线100多分录取,正式录取2100人都是按第一志愿录取。四年办学实践说明“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走向全国”的办学目标定位是正确的。

五、几点建议

学院的创办和发展,顺应了时代潮流,它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创建和几年的办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并取得丰硕成果的新生事物。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扩大本科办学规模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看到,独立学院目前尚处在初级阶段,对于它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这就需要给它一个科学、准确的定义,使广大人民群众对它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独立学院并不仅仅是私人或者其他机构所开办的学校,也并非是完全脱离母体的另一个学校,而是充分利用申办者的优质教育资源,吸引社会资金,由教育部审批成立的、在新的机制、新的模式下运行的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这有利于独立学院的健康成长。

独立学院由二级学院发展而来,是一个新生事物,相对于国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而言,在师资、管理、资金、招生等教育资源方面,处于弱势群体。国家在独立学院的办学、招生、专业设置、就业等方面应采取特殊的政策,加以扶持和支持,应得到教育界的认同和帮助。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对独立学院管理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规范和加强对独立学院的审批和管理,使其能够科学、规范、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切忌一哄而上,盲目扩展,导致教育质量的滑坡,从而影响独立学院的社会声誉。

独立学院在办学中,应做到科学定位,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为: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为出发点,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素质高,有较强的创新精神”的要求,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做到“会学习”、“会创新”、“会做人”。在知识构建上把握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学生的知识结构宜宽不宜窄,不能把专业看得太重。要鼓励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掌握不同专业的相关知识,努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人才观、质量观、人才培养模式也应多样化,不能用“精英教育”的质量标准来衡量大众化教育的学生。在大众化教育阶段,作为新生事物的独立学院,应该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由于学生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个性特征等不同,对学习、研究的理解、掌握程度和进度会有差异,他们达到共性要求的时间、途径会有差异,因而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培养,评价标准,也要因人而异,切实做到因材施教。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应鼓励学生获得“多种证书”,即:毕业证+学位证(本科)+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各种职业资格证书。

独立学院应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将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务。建立相对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和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做好的工作。

独立学院要大力加强学风校风建设,一方面加强教师的教风,要求教师做到从严治学、从严治教,提高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责任感,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独立学院的发展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状况,纯粹的公办高校完全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这就给独立学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抓住这个机遇,实现独立学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极具挑战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