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活向岛制片厂与导演群像
颇有权威的摄影师大洞元吾曾经说过,当时沟口是一个诚实肯干的好青年。沟口最早是给小口忠导演当助手。小口在日本电影界算得上是资格最老的导演之一。根据沟口在上述对话中谈到的情况来看,他原是新剧的作家,详细的经历不甚了了。1908年,吉泽商店在目黑行人坡建起制片厂,第二年举办了故事征文,并设立了培养专属演员的机构——研究部,小口进入该部后,在情节剧的作家佐藤红绿部长的指导下工作。1913年,日本活动照相股份公司(简称日活)在东京向岛建立起一座屋顶全用玻璃、可以利用阳光进行摄影的所谓玻璃摄影棚。小口作为编剧兼导演转到那里工作。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作品以新派悲剧题材为主,1918年拍摄了《被遗弃的母亲》、《泪雨》等二十部作品,1919年拍了十八部,1920年沟口给他当助手,拍了十三部。
评论家岸松雄向日活向岛制片厂当时的演员衣笠贞之助了解情况后,写了如下一段有关小口的文字:
小口导演积极性极高,严格遵守拍摄一部影片的限定天数:棚内两天,外景三天。对电影抱有浓厚兴趣而参加演出的衣笠贞之助和曾给小口当过一段助理导演的田中荣三,都对如此短促的拍片时限颇有抱怨……那时拍片只是大声朗读剧本,无所谓演技指导,一切任凭摄影师安排。(电影旬报社编纂《日本电影导演全集》)
当然,不是所有导演都像小口忠那样。即使是当时,也有像铃木谦作这样的导演,他的作品一旦进入拍摄就无法估计何日可以完成,他有着一股钻劲,是日本电影界最早热衷于拍摄现实主义作品的导演之一。他在拍《人间苦》(1923)这部代表作时,有一个演员需要扮演瘦骨嶙峋的饥民形象,铃木便命令他绝食一段时间。尽管这只是一个过往行人的群众角色,这位演员还是忠实地执行了导演的命令,把一个瘦弱不堪、步履蹒跚的形象演得惟妙惟肖。但是,当这个形象在银幕上出现时,之前的蹒跚却变成蹦蹦跳跳滑稽可笑的步态,这大概是由于摄影师将准备拍摄的速度搞错所致。这位演员看到这一情况后大为恼火,在制片厂里追着导演大喊道:“铃木这家伙该杀!”这是我从当时在这个厂充当少年演员、后来拍了《不守法的阿松的一生》(1958)而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大奖的导演稻垣浩那里直接听到的一段回忆。
田中荣三因新剧运动受到挫折才来到这个制片厂,给小口忠当了几个月助手后终于成为导演,他可以说是为该厂拍出了最富有艺术性作品的一位导演。他的作品宛如一幅幅充满日本风格的绘画,对演员的表演悉心加以指导,特别注重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沟口健二先后给小口忠和田中荣三当助手。可以想象,沟口从田中荣三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沟口早期代表作之一《纸人春天私语》(1926)就是根据田中荣三的剧本拍成的。但是,像铃木谦作、田中荣三、衣笠贞之助这样一些具有艺术家雄心的导演和演员,可算是例外的。
今天的电影助理导演,乃是立志成为艺术家的必由之路。在电影产业最兴旺时期,它的大门只是打开一条狭缝,即使是以优秀成绩毕业于一流大学的高材生,也很难挤进这个大门。但是,沟口进入电影界那阵子,助理导演不外乎是干杂务。纵然当上导演之职,也从不指导表演,对技巧方面的工作也不闻不问,唯一关心的就是掌握摄影进度。摄影机放在一定的位置上不动,每场戏任凭演员自己随意表演,导演只是站在摄影机旁朗读脚本,最多告诉一下演员在摄影机能够拍到的范围内大致活动的要求。这样的工作确实无须有什么特殊的才能,难怪小学毕业的人就可以被录用为助理导演。而且经过两年尽职的工作,便可顺利地晋升为导演。
当然,当时像沟口一样当上导演的人,不都是只有小学毕业的资格。介绍沟口进日活制片厂的是若山治导演,此人生于1886年,比沟口大十二岁,是中学毕业。上面提到的在剧作学习上成为沟口的良师益友的铃木谦作导演,比他大十三岁,是商业学校毕业。同在一个制片厂、与沟口是师徒关系的田中荣三导演,也比沟口大十二岁,专门学校毕业后,又进演员学校学习,是一个肯于吃苦耐劳的知识分子。(www.xing528.com)
再看一看与沟口同时代的某些人的情况吧。无声电影末期,同在日活制片厂、且被看做是沟口的有力竞争对手的村田实导演,是个有钱人家的少爷。他从名牌学校东京高等师范附中毕业后,由家里出钱投身于新剧运动,先是成为舞台演员,而后在电影界成为一位崭露头角的导演。他比沟口大四岁。
长沟口两岁的衣笠贞之助,出身于富裕家庭,小学毕业后进修英语数年,十五岁离家出走,当了一名新派演员。沟口参加日活向岛制片厂工作时,衣笠正是该厂红极一时的男扮女角的明星。不久,他感到男扮女角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便转而从事导演工作。衣笠在当演员阶段,就对电影的导演方法过于原始深感不满,他暗自想,一旦他当导演,就要拍出镜头分割更细的具有电影魅力的作品来。
当时,大部分日本电影都是在导演只管掌握进度的情况下拍出来的。尽管如此,铃木谦作导演却已开始致力于追求堪称为现实主义萌芽的导演方法;田中荣三导演也已开始将新派戏剧的唯美主义移植到电影中来。此外,虽然日本电影大部分都不讲求电影的艺术性和技巧性,但外国影坛上却已出现了诸如美国的格里菲斯、斯特劳亨和卓别林这样一些活跃的人物。同时,德国影片《卡里加里博士》也给全世界以极大的冲击。在这些外国电影的冲击下,与沟口同一时代的人中,无论有学历的知识分子,还是只有小学毕业程度的人,都为了想当电影导演而拥入制片厂。比沟口大一岁的牛原虚彦,是第一个毕业于东大而又想当导演的人。像他这样一位从最高学府出来的佼佼者,竟然想混迹电影界,那非得获得给予他奖学金的熊本高层人物的特批不可。
与沟口同龄的伊藤大辅,也是中学毕业后来到东京,在明治大学听课,并在小山内薰的指导下进修戏剧,由剧作家转为导演的。同龄的内田吐梦是中学二年级肄业,经过一段钢琴调音的学徒生活后进入电影界。给阪东妻三郎早期的剑戟片注入新的表现手法的二川文太郎比沟口小一岁,是中央大学肄业。田阪具隆是旧制第三中学高中肄业,五所平之助是相当于旧制高中的庆应商工学校毕业,山本嘉次郎则是庆应大学毕业,他们都比沟口小四岁。
由此可见,沟口的那个时代,只有小学学历的电影导演为数不少,同时,旧制中学毕业的人也不少。不久,旧制高中和大学毕业者也对电影趋之若鹜。换句话说,当时的电影界已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具有实力地位的世界。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生于1905年的稻垣浩,由于长期是童星,所以小学都未上完,完全是靠自学而成为大师的。还有1912年出生的新藤兼人,是沟口的弟子,高小毕业,至今一直活跃在电影第一线。
不过,仅有小学学历,能够在第一线与拥有更高学历的同行们不断展开竞争的这些人,毕竟只是少数,他们都是个性刚强、努力不懈的汉子。他们进入电影界时,电影基本不讲求水准,大多是拍完了事。但是,当他们以学徒的方式亲身体验到影片的创作情况后,日本电影每年都在向更高的水准发展。那些跟不上形势发展的守旧的匠人式导演,便一个个地被淘汰了。在与新参加进来的高学历者展开竞争的过程中,低学历者仅仅满足于技术性的从师习艺,那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必须要有压倒年轻人,甚至把他们制服的那种气概,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