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
所谓经济增长,简单地说,就是一国或一地区本时期的国民总产出相对于上一个时期的总产出所增加的百分比,这主要是从量上加以说明的。而经济发展却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仅指数量上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它还包括经济产业结构的改善、经济各主要质量指标的提升以及经济环境的优化等。其实,要精确衡量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增长是做不到的,因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如有报酬和无报酬的劳动、产品质量、教育水平、福利水平、人类健康与寿命、环境等等,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些是显性的,而相当一部分却是隐性的。但在传统上,人们在衡量经济增长时,并不会考虑这么多因素。衡量经济增长的最常用指标有以下五个。
一、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
根据《辞海》[1]对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的定义为:一国或一地区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如一季度、一年等)内新创造的价值。而国民收入增长率就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一地区本时期的国民收入与上一时期的国民收入相比时,所得到的变化速率。这里的关键是“新创造的价值”,它是指全体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出来的全部产品的价值中,扣除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就是国民收入。其实物形式是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作扩大再生产和增加后备等的生产资料。从实物形式看,国民收入因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人数的增加而增长,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总指标。在社会主义社会,国民收入的分配是从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出发,根据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来进行的,经过分配和再分配,归结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两大部分:前者用于进行扩大再生产、从事非生产性基本建设以及增加国家和企业的物资后备;而后者则用于满足劳动者共同的和个人的物质与文化生活需要。这两大基金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进劳动者的福利的。因此,就可用国民经济增长率来衡量经济增长,通常是将某一年的国民收入与它的上一年国民收入相比,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之后计算出它的百分率。用下列数学公式表示可能更为直观些:
其中,R为国民收入增长率;a为某一年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实际国民收入值;B为上一年的国民收入总值;A为该年未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国民收入总值;δ为该年与它上一年相比的物价综合上涨率,δ为负值时为通货减缩率,δ为正值时即为通常所说的通货膨胀率。
从国民收入的定义可知,用国民收入来衡量一国在某一时期内的经济总量,并不是没有缺陷的。因为国民收入反映的仅仅是有报酬的劳动,即仅是参与市场经济运行体系中的那部分劳动的反映,而其他一些劳动(如家务劳动、一些不计报酬的服务性劳动等)却并未考虑进去。此外,产品质量、人类的健康与福利水平、环境污染等因素也被忽略了。产品的质量因素,应该说,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比如我们假设一台计算机的价格今年与去年相同,但今年其质量提高了,那么,产品的价格实际上是下降了。或者假设一台计算机质量今年与去年相同,但其价格下降了,那么,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反映,也是下降的。所以,在没有考虑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国民收入指标并不一定能真实反映国家经济的增长情况,更不能准确反映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这是很显然的。其他因素的影响也是如此,如我国的烟草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很大,但烟草工业越发达,说明吸烟的烟民也可能越多,同时对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的危害也越大,在这种以人民的健康受损为代价的经济贡献,就违背了发展经济的最高目的——增进人民的福利与健康,因而,这种经济增长的好处就值得怀疑了。
二、人均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
顾名思义,人均国民收入就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一地区的上述国民收入除以本国或本地区的总人口数所得的商。而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就是本时期的人均国民收入与上一时期的人均国民收入相比时,所得到的变化速率。目前,人们认为,更精确衡量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增长的指标,应该是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因为在国民收入增长可能很大的情形下,由于人口数量过于庞大和增速过快,实际人均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却可能极小和缓慢,甚至负增长,从而使人民的实际所得福利可能并没有多大改善。或者说,国民经济增长被人口增长所抵消了。我们可用简单例子来说明这一道理。假设一个2口之家,其年收入为2万元,则其人均收入为1万元;第二年该家庭的人口增加到3口,年收入也从2万增加到2.5万元,其年收入增长率为((2.5-2)/2)×100%=25%,而人均收入为0.833万元;第三年人口增加到5口,年收入增加到4万元,则与上一年相比,其家庭年收入增长率为((4-2.5)/2.5)×100%=60%,而其人均年收入仅为0.8万元。可见,尽管第三年家庭年收入增长率高达60%,比第二年高得多,但其人均年收入却下降了,说明该家庭的生活质量却可能不如往年。(www.xing528.com)
三、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根据《辞海》[2]的定义,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或一季度),以货币表现的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它是综合反映一国经济活动成果的重要指标。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就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在本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与上一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相比时,所得到的变化速率。国民生产总值,通常指国民经济各物质生产部门的净产值、固定资产折旧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纯收入三部分组成。其计算方法一般有三种:①生产法——指整个国民经济增加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所以该法也被称为“部门法”;[3]收入法——指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所有者得到各种收入的总和,它也被称为“成本法”;[4]支出法——个人、企业和政府,为了消费和积累购买产品和劳务支出的总和,也被称为“最终产品法”。
四、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根据《辞海》②的定义,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指以货币表现的一国领土范围内的居民,于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或一季度)内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顾名思义,它是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国外要素净收入后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国外要素净收入指本国居民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等收入与外国居民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等收入的差额。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则是某一时期与其上一时期相比较时,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速率。
五、国民生产净值及其增长率
同样根据《辞海》③的定义,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NNP)指以货币表现的一国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净值。它是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而国民生产净值增长率,是指某一时期与其上一时期相比较时,国民生产净值的变化速率。
在教育经济学领域,迄今,研究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时,所使用的经济增长指标,一般都是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还没有考虑到其他指标。笔者以为,用其他指标来尝试,或许也是一种思路,尤其不妨用人均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指标来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问题,其结果可能更具说服力,其原因正如前述,在此不赘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