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经济学:教育投资对国民收入的重要性

教育经济学:教育投资对国民收入的重要性

时间:2024-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章教育投资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我国忽视教育投资,而过分注重经济投资,结果造成严重后果。日本从教育投资中得到了极大的好处,如1930—1950年的25年间,约有25%的国民收入是由教育投资获得的。表5-3部分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续表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如日本在1971年教育投资竟占公共总支出的29%,列世界第一位。

教育经济学:教育投资对国民收入的重要性

第五章 教育投资

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我国忽视教育投资,而过分注重经济投资,结果造成严重后果。我国人口众多,本来我们的人力资源应该极为丰富,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们在教育方面的落后,使我们的人力资源的层次和质量不高,即出现了人口资源丰富而人才缺乏这一极不正常的现象。由于人才缺乏,尽管比较重视经济投资,但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不高、经济效益极差,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质量很难与发达国家相比拟。

如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的机床数量排在世界第三位,排名在日本德国之前,但我们生产的产品数量不及日本或德国的一半,产品的质量更是不能与人家相提并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极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们的教育投资与经济投资的比例严重失调,结果造成有厂房、有工人,而缺乏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局面,使我们的经济始终在低水平运作和发展,而且效率低、浪费严重。

正如宁夏大学段延平老师所指出的,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到1979年,我国基建总投资增加了33.6倍,而教育基建投资只增加了19倍;“一五”期间内教育基建投资只占基建总投资的5.5%;“二五”时期占2.6%;三年调整时期(1962—1964)为3.2%;“三五”期间为1.9%;“四五”期间为2.3%等。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则高达10%以上,有的国家(如日本)达到15%。日本在1905—1960年的55年时间内,教育投资增加了23倍,而物力投资只增加了7倍。日本从教育投资中得到了极大的好处,如1930—1950年的25年间,约有25%的国民收入是由教育投资获得的。而我国在1951—1979年,物力投资与人力投资的增长比率为2.83∶1,物力投资的增长速度远比人力投资快。在同时期,我国的固定资产增长了24倍,而工程技术人员只增长了8.3倍。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大城市的工厂当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不到工人总数的20%,而日本同时期达到96.3%。从职业结构来看,农业从业人员比例仍然偏高。现在我们的农业从业人员与其他各行业相比,构成比例为3∶1,即全国大约有4亿从业人员,农业就占了3亿人。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具有大专文化水平的人数,仅占全国总人口的万分之六,具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占总人口的22%”[1]。目前,我国现有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或半文盲占68%(80年代初为72%)。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共有1800万专业人员(日本和前苏联均在2500万以上),其中自然科学技术人员不足860万(其他为文科人员)[2],而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技术人员仅占农业劳动人口的万分之一。有些地区和行业,技术人员几乎为空白,如海南省在建省前一年,总共只有5名高级技术人员。文化水平的低下,导致我们的许多工人看不懂图纸和产品说明书;在机械故障面前束手无策;对自己生产的产品,是好是坏,一无所知。因此,更谈不上进行技术革新或进行高效率地操作机器了。

因此,笔者以为,我们应该大幅度地提高教育投资比重,至少应该提高到比较发达国家的水平。从表5-1可见,我国1965—1995年教育投资占国民总产值比重在1.25%~2.69%之间,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在4.16%~19.52%,而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在6%~7%(我国1981—1995年教育经费变化情况见图5-1,其中的数据可参考本书第九章第六节有关内容)。从表5-2和表5-3可见,在发达国家中,教育投资占国民总产值的比例在3.5%(法国)到6.7%(美国),世界平均为5.0%~5.1%,占国家预算总支出的13.9%(联邦德国)到20.4%(日本),而我国在同时期,这两个数字分别是1.16%和5.9%,就连前苏联、印度也比我们高得多(印度这两个数字分别为2.7%和20.0%)。那么,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以多大才比较合适呢?笔者以为,教育经费投入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5%,可能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比例。

表5-1 我国教育经费情况

续 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及《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图5-1 1981—1995年中国教育经费情况图(www.xing528.com)

表5-2 部分国家教育投资比例

资料来源:蒲心文编著,《教育经济学初步》,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3页。

表5-3 部分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续 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

笔者以为,我国教育投资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应逐步提高,在今后10年内,至少应该提高到15%,达到比较发达国家的水平。应该看到,这一比例,对于我们家底薄、经济总量较低而又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还是不算高的,其原因:

一是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教育投资比例过低,使我们的教育基础太差,这种“债”应该逐年还上,切切实实地把我们的教育提高一个层次,这不仅是从质量上讲如此,在数量上更是如此。

二是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已不能与80年代前同日而语,我们现在完全有实力在教育上多投资一些,而在经济投资上减少一些。因为我们必须看到,缺乏人才或人才的层次不高,最终还是要拖经济的后腿,长痛不如短痛,先降低经济投资比例,全力把教育搞上去,从长远看是对国家有利的。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历届政府都极为重视教育,其结果是使日本迅速走向富强。如日本在1971年教育投资竟占公共总支出的29%,列世界第一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国内外的处境都极为困难,人民怨声载道,国际舆论四方谴责。为了迅速摆脱困境,日本政府提出的口号就是:“振兴国家的是人,教育是立国之本”。而且历届日本首相均兼任文部相,这也说明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其结果是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末就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现在已经普及了十二年高中教育。

从我国国情来看,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大力发展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全国应强制性地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十年之后实施十二年制义务教育。因为,只有普及了较低层次的教育,要发展较高层次的教育才有坚实的基础,最后,才谈得上真正大规模发展高等教育。这是讲发展教育的规模方面。就质量方面而言,目前政府大力提倡全民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确非常重要,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但是,不管是扩大教育规模,还是提高教育质量,根本的手段就是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这是最为实际和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