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典型与意境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典型与意境

时间:2024-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典型与意境及其文化精神典型这个词在希腊文是Tupos,原意是铸造用的模子,与Idea同义,Idea也是模子和原型,又由此派生出Ideal,即理想。[1]典型就意味着最接近理想之型的具体之型。审美对象的特质在其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滋味,这是与老子的不可道之道,与孔子知其难语而不语的天道相一致的东西,在滋味说里,艺术精神与文化精神浑然一体了。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典型与意境

第一节 典型与意境及其文化精神

典型这个词在希腊文是Tupos,原意是铸造用的模子,与Idea同义,Idea也是模子和原型,又由此派生出Ideal,即理想。[1]典型就意味着最接近理想之型的具体之型。西方文化是重实体,重形式的,对审美个体也主要是重“型”,宇宙中最根本的东西也是实体的,是理式,因此具体之型要获得较深的存在意义就必须同时又是理式的典范性显现,仿佛它是由理式的模子一样不差地铸造出来似的。典型理论的核心,可以说是由一个三角形构成的(如图)。西人面对形象时,注重的是形象中较稳固的形式,而何以具有这样而非别样的形式,又是由理想决定的。不管西方文化在各个历史阶段有怎样的差异,典型的这个基本核心一直未变,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只是它的具体形貌。

中国意境理论的奠基者是钟嵘。中国文化气的宇宙是重功能的,但从先秦两汉起在审美对象上却一直以实体为主。孔子的文质彬彬、有德有言,质、德皆偏于实体。扬雄的事辞相称,事,还是实体味重。到魏晋,随着中国美学结构趋于形成,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气、情已转为功能性,但意境的特色尚不明晰。钟嵘提出“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滋味”,就把意境的特色点出来了。审美对象的特质在其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滋味,这是与老子的不可道之道,与孔子知其难语而不语的天道相一致的东西,在滋味说里,艺术精神与文化精神浑然一体了。

然而,艺术作为审美对象又有自己的特色,用西人的话讲,有形象(image)。不过,在中国古人的眼中,形和象是有区别的。《周易》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形是实体的,象是虚体的。因此,在一个统一的形象中,西人重“形”(body),因为它要通向“式”(form),中人重“象”,因为实体的“式”并不重要,而虚性的“象”才通向宇宙之气。所以可以澄怀味象,味象与观道相通,而不能澄怀味形(形和式都一目了然,不用去味)。以象为主,艺术形象要用一个范畴来准确地表达,就是境。境,是唐人的发现,唐以前主要是重在“文”、“辞”、“言”、“采”,唐人在文辞与情意之间发现了境: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王昌龄《诗格》)

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

夫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皎然《诗式》)(www.xing528.com)

诗者其文章之蕴耶?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上人心冥空无而迹寄文字,故语甚夷易,如不出常境……(权德舆《送灵澈上人庐山回归沃州序》)

唐代繁荣的诗歌创作,使境的层次很容易被人注意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杜甫)这些诗都使你但见境象,不睹文字。

境使艺术作为审美对象有了坚实的基础:1.境乃审美之境,区别于现实之景,所谓“身与事接而境生”(祝允明)。2.境不同于文,不必“词必穷力而追新”,“争价一字之奇”(刘勰),而应“但见性情,不睹文字”(皎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3.境有自己的标准,不管外在的标准:“境界有大有小,不以是分优劣。”(王国维)4.境以象为主,与宇宙之气相通,是滋味之所在。境使滋味、神韵有了艺术的安顿处,形成了意境。

中国文化之道不变,意与境皆不变,然而各时代侧重的意境又是有所不同的,意境的具体形态又随着时代而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