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国时期名人的成果-走进青铜峡

民国时期名人的成果-走进青铜峡

时间:2024-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国建元后,任夏朔县议会议长。梁大均等27名学生参加了马仲英的教导队,并被任命为班长。决定攻打公安局,占领省政府,由于不慎暴露,使“银川小南门暴动”未成。游击大队下辖三个团,活动在环县一带。在抗大学习了两三个月,就去瓦窑堡,对付国民党县政府的活动。傅作义当时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

民国时期名人的成果-走进青铜峡

第三节 民国时期名人

1.吴复安

吴复安,清代青铜峡文人,字心斋,生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十月十六日,宁朔县大坝乡人。光绪十九年(1893年),参加兰州乡试考中举人,人称吴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赴京参加会试,考进士未中。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冬,兴办宁夏中学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又在宁夏中学堂附设简易师范科,任该校监督,训育士子,培养人才。民国建元后,任夏朔县议会议长。民国二年(1913年),赋闲居家,吟诗自娱。民国六年(1917年)秋,应护军使马福祥、道尹陈必淮的聘请,主修《朔方道志》,志书未成,因患痢疾,于民国九年(1920年)五月十三日,殁于银川,还葬大坝祖茔。

吴复安遗存的书籍、手稿、碑帖、乡试闱墨的木刻版等700余册,由其孙吴尚贤捐赠给宁夏图书馆。今可见的尚有残存手稿《集虚斋草编》两卷、诗140首。

2.梁大均

梁大均(1914~1999年),原名梁光富,曾用名幼青、志诚、达君等,出生在宁朔县叶升堡,祖籍山西省襄临县吴家疙瘩村。父亲梁世泰,早年来宁夏经商。民国年间,家道中落,便以做小买卖为生。

梁大均小时在叶升堡上学。1929年,梁大均高小毕业后,考入甘肃省第五中学(后改为宁夏中学)。在学习期间,结识了共产党人张德生等,受到革命思想的启蒙。是年冬天,梁大均组织了“宁夏学生同乡会”,在银川市杨家磨坊秘密召开会议,旨在反对县长刘端甫等人克扣学生津贴一事。

1930年,宁夏中学闹学潮获得胜利,促进了杜润芝和梁大均之间的政治关系。是年冬天,马仲英从天津来到宁夏,在省城办了一个训练军官的教导队。梁大均等27名学生参加了马仲英的教导队,并被任命为班长。

1931年春,省政府以共产党嫌疑罪名将杜润芝、杜立亭抓进监狱。在狱中,杜润芝做通看守所科长的工作,与梁大均、李振邦取得联系。梁大均借探监之名,和杜润芝共同分析宁夏形势,认为宁夏反马情绪高涨,应立即开展工作,在发动群众的基础上搞武装斗争。具体办法:一是通过各种关系,打入马家部队做兵变工作;二是联络地方反马势力,搞武装暴动;三是如果暴动失败,将人和枪带向陕甘苏维埃区。商定之后,以梁大均为首,又组织了几十人的骨干力量分头行动,并规定部队的起义番号“西北陆军抗日救国总司令部”。决定攻打公安局,占领省政府,由于不慎暴露,使“银川小南门暴动”未成。此后,梁大均、朱邦科等将百余人连同枪械弹药拉到甘肃环县甜水堡,在杜斌丞先生的帮助下,梁大均等到甘肃第一游击大队任职。梁大均改名幼青,任游击大队参谋长。游击大队下辖三个团,活动在环县一带。

1932年春天,梁大均到兰州,去陇南搞兵运工作。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活动在甘、宁一带。

1933年,梁大均和陕西特委负责人吴鸿宾又回到宁夏。回宁后吴以省政府秘书为掩护,梁大均回到叶升堡,在学校进行工作,继而向农村深入,发展革命力量,打好建党基础。因为当地人都知道他是半公开的共产党,所以他和群众关系好,把一批进步分子团结在周围,与李光成、张琪等人在中学一起闹学潮,搞暴动。李光成是望洪小学校长,这样,梁大均便在望洪小学当了教员。

1935年,梁大均在银川市学堂巷小学(学堂巷小学校长包寿昌,叶升堡人)任教时,指导学生办墙报,借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为题,出了个刊物《比比看》,内容是讲一个正义弱国敢于抗击非正义的强国,进一步提出我们中国这么大的国家,为什么不敢抗击日本侵略者?对学生鼓舞教育很大。除了做学生工作之外,还向学校的一些青年教师灌输爱国思想,宣传抗日。同时,也注意和校外取得联系,工作甚至做到了国民党内部。马鸿逵的屯垦办事处主任邵惠群(浙江奉化人,共产党员)和梁大均接触上后,组织了一个“新文字学会”,作为党在银川市团结教育知识分子的一种途径。以后又认识了高级法院的范推事(法官),此人思想进步,倾向中国共产党,对梁大均也很有帮助。

1936年,王幼平(化名山东老李)在学堂巷小学找到了梁大均,说红军准备打宁夏,叫他搜集情况,组织力量,迎接解放。马鸿逵害怕红军,也害怕知识分子,把学校校长、教师集中起来,在银川市办了个“暑期训练团”,梁大均也参加了进去,在教师中团结更多人,发展革命力量。一次,教育厅厅长童跃华接见一批教师,梁大均也参加,对梁大均发表的议论,童跃华很赏识。1936年,由于童跃华的提名,梁大均又当上了李俊小学校长。没过多久,有人用匿名信报告他是共产党,说他组织力量,配合红军进攻宁夏。马鸿逵便下令抓他,当他被抓到银川后,他设法逃到“尕老头”马腾蛟的保安司令部。马腾蛟1938年出兵绥西,参加抗日,对中国共产党有一定认识,是一位仗义爱国的老军官。

1937年冬,李仰南任宁夏工委(地下省委)书记。在银川实验小学,梁大均向李仰南介绍了宁夏地区的情况,把宋澄小学工作的马云泽、易宝珊介绍给李仰南,并表示自己想到陕北去。李仰南同意后,便由何广宽带梁大均到定边,经三边特委白如冰同志审查后,介绍去抗大学习。

1938年,梁大均在抗大改名达君,后来才改名大均。在抗大学习了两三个月,就去瓦窑堡,对付国民党县政府的活动。这年八月的一天,中央联络部长王若飞找梁大均谈话说:傅作义的部队在绥西是倾向抗日的,现在傅作义派他的政治部主任于纯哉到延安来要一批抗日大学生,你带十余人以公开的共产党员身份,到傅部做抗日统战工作。傅作义当时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梁大均开始在游击军军部任民运部长,还没上任,傅作义找梁说,马鸿逵有电报来,说你是共产党。后来,经过商谈,改派梁大均往大青山部队当傅的特派员。在大青山我党特委白如冰、游击队司令姚喆的指导下,梁大均集中精力,做好十四团团长王德宝的工作,策动王团长解放了旗下营,并破坏了平绥铁路,阻止日军西进。

1939年冬,梁大均又回到延安,任陕北公学学生会经济部部长和陕北公学经济建设科科长。以后,又筹办民族学院,当了一年总务处长。

1940年,梁大均到三边地委统战部,分管宁夏工作。1942年上半年,任地委副秘书长,下半年参加地委整风学习班,任副主任。这年冬天,调任盐池县常委兼统战部部长,专搞宁夏地下党的筹建工作。

1944年,成立了宁夏工作团,赵文献任团长,梁大均任副团长。后来,成立宁夏工委,孙殿才是书记,梁大均和孙璞是副书记。当时的任务一是在宁夏内部发展党员,建立组织;二是搞武装,内外都搞,还要做马鸿逵上层的工作。在宁夏工委的领导下,有三个据点,三个据点是以统战名义出现,派出人员都是单线联系。如王万元就是梁大均派往罗山去建立秘密武装工作的。1944~1945年,决定各个据点都搞武装。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动员,组织了两三百人参加,为建立回汉支队创造了条件。

1946~1947年,根据解放战争的需要,正式编成了回汉支队。第一任支队长是刘振玉(陕西吴旗人);第二任支队长是刘思孝,梁大均兼政委,副队长是金三寿。后来西北局来电让回汉支队扩充成“宁夏人民解放军”,孙殿才为司令,梁大均是副司令,配合解放军八团袭击兴武营。

1949年秋,西北局发电报让梁大均到十九兵团指挥部,随大军解放宁夏。梁大均在中宁召开的十九兵团军事会议上,介绍了宁夏的情况,并在军人动员大会上讲了话。9月23日,随总部到了银川市,宁夏解放了。梁大均曾先后任宁夏省委宣传部部长、银川地委书记、政协甘肃省副主席等职。1996年6月在兰州病逝。

3.李光成

李光成,字泽荣,原宁朔县叶升堡李家寨子人(今宁夏青铜峡市叶升镇盛庄村),新中国成立前历任小学校长、县教育科长、县副参议长等职务。1931年在宁夏中学(银川)读书时,结识同乡梁大均,敬重其为人仗义、豪爽,与之私交甚厚。同年冬天,梁大均等在银川组织武装暴动时,李光成参与其中。(www.xing528.com)

后来,梁大均在甘、宁一带坚持党的地下工作,于1933年由陇南回到家乡叶升堡,找到在宁朔县望洪小学当校长的李光成商量,想到学校工作,以教员身份为掩护,开展党的地下革命活动。不久,在县长李振国主持召集的学校人事会议上,讨论聘任梁大均为教员时,参加会议的一些学校校长因梁大均的名气太大而不敢表态,会议一时冷场。在此关键时刻,李光成站起来说:“你们不敢要,我要!”并向县长李振国表示,如果梁大均有不轨行为之处,愿以身家性命担保。就这样,梁大均当上了望洪小学教员。

1936年,梁大均调任宁朔县李俊小学校长后,其言行引起了李俊堡国民党区分部的严密监视后被捕,梁大均在押往银川时中途设法逃脱,几经奔波藏在叶升堡李光成家里。这时,当局追捕梁大均的军警已封锁了仁存渡口和叶升堡通往各地的交通要道,对过往行人严加盘查。李光成知道此时不宜让梁大均出走,而留下来又怕遭遇不测,最后决定:一方面由李家人秘密到唐滩寻找划排子(羊皮筏子)的唐二,重金雇其排子,隐藏于西河岸芦苇中,等候天黑摆渡梁大均过河;另一方面叫车把式老叶套上马车,以给西河沿边李珍家送谷草为名,装车时将梁大均藏在车厢内,上面架空堆满谷草,李光成则随车护送。傍晚,草车通过哨卡,顺利地赶往西河岸边李珍家门口。此时,夜深人静,梁大均跳下草车,登上排子与李光成等人谢别,安全地离开了叶升堡。

1940年后,梁大均相继担任党的工作,李光成仍然与其保持秘密联系,并策反家乡不愿为马鸿逵卖命的青年参加回汉支队。同时,李光成以让家人到盐池县惠安堡看望女儿或到东山卖水烟等方法,将宁夏的特种情报秘密送至梁大均手中,为解放宁夏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李光成先后在银川市中山公园、市政协等处工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其遗孀、子女受到人民政府的关照。

4.马云泽

马云泽,男,汉族,又名马思骏,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出生,陕西绥德人。民国十五年(1926年)冬,在宁朔县参加革命,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十六年(1927年)秋,到冯玉祥西北军井岳秀部做政治工作,民国十八年(1929年)转入陕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陕北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后再次来宁,在宁夏省垦殖局清丈队当雇员。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冬,经梁大均推荐到宋澄小学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三月,崔景岳在小坝组建中共宁夏工作委员会,马云泽参加了工委工作。同年4月被捕入狱,在狱中经受了酷刑折磨,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他和崔景岳等秘密组建狱中党支部,领导难友同国民党军警坚持斗争,直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宁夏解放时出狱。1950年调离宁夏到陕西工作,曾任陕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副书记等。1982年离休,1992年8月于西安病逝。

5.马学智

马学智,字水如,男,回族,经名曼苏尔,今宁夏青铜峡市峡口镇人,中国伊斯兰教哲赫忍耶门宦大阿訇、热依斯。出身伊斯兰教经师世家,幼年刻苦学习阿拉伯语、波斯语和伊斯兰教经典,稍长游学于陕西、甘肃一带,从名师学习多年后,投奔马元章学习苏菲学说,三年后穿衣毕业,在陕、甘、宁一带开学。民国九年(1920年)任哲赫忍耶门宦河东(青铜峡、灵武、吴忠)地区热依斯。民国十四年(1925年)到麦加朝觐。晚年广收门徒,从事教学和著述,研究和阐释伊斯兰教教义学及苏菲学说,留世著作有用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写成的《哲赫忍耶道统史传》,成为研究中国伊斯兰教苏菲派哲赫忍耶门宦的重要文献。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马学智归真,享年73岁。

6.胡兴庭

胡兴庭,男,汉族,宁朔县汉坝堡(今宁夏青铜峡市小坝先锋村)人。祖居金积堡,清同治年间迁至汉坝堡。

胡兴庭幼年上私塾,后到银川读书,毕业于甘肃省立第五中学(今银川一中)。曾投军冯玉祥部下。1917年后,历任宁夏学堂巷小学校长、吴忠烟膏局局长、灵武县二科科长。他亲自勘查天水渠下梢灌水不畅现场,提出方案,组织开挖,及时修复,百姓深受其益。卸任返乡后,在家务农,经营果园。对果木栽培、嫁接很有研究,能在一棵树上接5种梨(长把梨、苏木梨、冬梨、软梨、日本梨)。胡兴庭待人仁慈、宽容,无论是长工或是穷人都能和善相处,遇有家境困难者,或借或赊,总有接济,甚得乡人敬重。1943年,任宁朔县参议会议长。新中国成立后,曾参加宁朔县第一届至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任第三届、第四届常委会副主席。1954年逝世。

7.孙 俭

孙俭,字克廉,男,汉族,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生,宁朔县叶升堡(今宁夏青铜峡市叶升镇)盛庄村人。其父孙学文是宁夏辛亥革命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后被清将马麟镇压。

1917年,孙俭于宁夏第一高等模范学堂毕业,考入兰州第一中学。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西北大学学习。1928年毕业,先后任国民党西安市、北平市市党部秘书。后来,自费到日本留学,为宁夏首批留日学生之一。1933年学成归来,路过陕西,准备联合高士秀反对马鸿逵的统治,因时机尚未成熟告罢。遂在宁夏中学任教,后任灵武县县长,不久,当选为国大代表,到南京检察院任职。1949年,孙俭到台湾,终生任国大代表、国民党立法委员。1987年逝于台湾。

8.吴生桢

吴生桢,男,回族,1928年出生,原金积县峡口乡(今宁夏青铜峡市峡口镇)西滩村人。吴生桢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0年,他哥哥吴生贵奉党组织派遣返回宁夏执行任务,年仅12岁的吴生桢跟着到定边参加革命。后经吴生贵介绍,吴生桢见到了三边分区民族科科长金三寿和宁夏工委负责人孙殿才。1943年春,吴生桢被组织批准吸收为游击队战士。1946年11月,参加了回汉支队。在榆林战役中,吴生桢机智勇敢,和战友一起活捉了敌团长张舒,受到了部队首长的赞扬。同年,吴生桢加入中国共产党,返回宁夏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他扮成小商贩,赶着毛驴,驮着货物,先后到吴忠、金积、宁朔和中宁等县,搜集了国民党马鸿逵部队的许多重要情报。在中宁县城,他几经周折与在国民党八十一师特务营任司书的孙克仁(孙殿才的亲属)取得了秘密联络,并抓住有利时机,向该部一些下级军官和士兵宣传共产党的方针政策,鼓励他们弃暗投明,脱离马鸿逵部队,并通过亲朋对一些士兵进行策反工作。在吴生桢的教育启发下,一部分军官和士兵投奔解放区参加了革命。

1947年3月,吴生贵、吴生桢兄弟二人再次返回金积堡,并与大革命时期曾参加过中共组织、时任金积县县长的白虹剑取得了联系,经白虹剑多方做工作,将吴生桢安排到马鸿逵部补训二团当兵。不久他当上班长,并和连长、士兵交朋友,很快便取得了官兵们的拥护和信任。他秘密地向官兵做宣传教育工作,吴生桢的举动引起了宁夏当局的注意,被军法处逮捕并关进监狱。在狱中,吴生桢大义凛然,坚贞不屈。1947年6月25日,年仅19岁的吴生桢牺牲。

9.马子亢

马子亢,男,回族,光绪十六年(1890年)生,甘肃省河州(今临夏回族自治州)双城人。其父举人马良与同乡武举马福祥为至交。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马福祥聘马良为马鸿逵私塾教师,马子亢从此与马鸿逵同窗三年,感情颇深。由于这种特殊关系,马子亢借马鸿逵权势,于1925年任营长,1926年升团长,继而升为混成旅旅长。次年,马子亢任旅长时因贪污军饷,被马鸿逵免职。

1929年,马鸿逵又委任马子亢为河南省临颍、兰封县县长。但其任职期间对百姓敲诈勒索,引起公愤,马鸿逵无奈将其革职,送回宁夏,在宁朔县蒋鼎堡安家。1930年,马子亢又任宁夏省纸、烟、酒特管局局长,次年任豫旺县税务局局长,后又任省参议员。此人本性难改,依旧侵吞公款,官民议论纷纷,马鸿逵任宁夏省主席时,再次罢了他的官。

马子亢在宁朔县蒋鼎文家寨安家,放高利贷,巧取豪夺,大肆搜刮民财,强占田物。马子亢还乘马鸿逵抓兵成灾,百姓欲逃无路之机,收留逃兵役的壮丁长期为他无偿劳动。马子亢奸污民女多人,手段残忍。

马子亢在蒋鼎19年,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奸淫妇女,无恶不作,血债累累,罪大恶极。1951年6月28日,宁朔县人民政府进行公审,对马子亢执行枪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