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时事兴替-走进青铜峡

明代:时事兴替-走进青铜峡

时间:2024-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明代——时事兴替一、军政合一的地方建置宁夏地理位置优越,“黄河绕其东,贺兰耸其西。西北以山为固,东南以河为险”,“背山面河,四塞险固”,“左距丰、胜,右带兰、会”,“关中之屏蔽,河陇之噤喉”,“中国有之足以御外夷,外夷窃之足以抗中国”,战略地位重要。堡以明代副将军叶升的名字命名。其得名与汉延渠水利设施有关。明洪武初设堡,堡以屯长名字命名。1949年建乡,属一区人民政府管辖。现又属青铜峡市管辖。

明代:时事兴替-走进青铜峡

第一节 明代——时事兴替

一、军政合一的地方建置

宁夏地理位置优越,“黄河绕其东,贺兰耸其西。西北以山为固,东南以河为险”,“背山面河,四塞险固”,“左距丰、胜,右带兰、会”,“关中之屏蔽,河陇之噤喉”,“中国有之足以御外夷,外夷窃之足以抗中国”(《嘉靖宁夏新志·形胜》),战略地位重要。

明朝初年,基本上承袭元制,在全国各地分设行省,行省之下设府、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在边疆地区,不设府、县建制,而是以卫、所军事官员兼理地方民政。银川平原于洪武三年(1370年)置宁夏府和县级政权,后因残元势力不断侵扰,于洪武五年(1372年)“废府”,并将官民迁往内地。洪武九年(1376年)创建军卫,直接由军事系统的卫、所建制取代了地方的府、县行政建制,既管军事,又兼理民政,即“屯田戍边”。平原农业区由军队来屯田耕种,屯田的戍卒称为“屯军”,他们同军士一样,编入军籍,三成人守城,七成人耕作,平时耕种,战时打仗。每个屯卒耕地50亩,粮食全部上交。屯田的基层组织是屯,若干垦户为一屯,屯户筑堡以居,修建土城,围以壕堑,士卒固守,就像一座军营。

朱元璋时期,推行“以同姓治异姓”的基本国策,分封藩王镇守全国要地。明成祖朱棣通过政变上台以后,为防止各地藩王效法自己的做法,便将其父的治国政策改为“以异姓治同姓”,推行撤藩、削藩,封边的藩王不再参与边地军事管理,边地的军事改由朝廷派遣的总兵官来执行,并派心腹太监到各地“监军”。明代建文四年(1402年)设立宁夏镇,首任总兵官由左都督何福担任,镇守宁夏,节制山西、陕西、河南,统一指挥西北全境。

明代宁夏有七卫、四所:卫有宁夏卫、宁夏前卫、左屯卫、右屯卫、中屯卫、宁夏中卫、宁夏后卫;所有宁夏灵州千户所、兴武营守御千户所、平虏守御千户所、韦州群牧千户所等。

1.宁夏卫,领有叶升堡、汉坝堡等两堡及烽堠

叶升堡。叶升堡在小坝东北13公里,建于明洪武九年。堡以明代副将军叶升的名字命名。叶升堡处在公路、渡口要道,素有“雄鸡一鸣听四县”之说,古有“贡米之乡”之美誉。清代属宁夏府宁夏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宁朔县二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为叶升乡。1949年,是二区人民政府驻地。

汉延渠小坝旧址

小坝堡。原名汉坝堡。其得名与汉延渠水利设施有关。汉延渠、大清渠、惠农渠、泰民渠四渠流经小坝,汉延渠退水入惠农渠。元代董文用、郭守敬修渠建坝,立木闸。明万历五年(1577年),改建石闸。清代属宁夏府宁朔县。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春,始为宁朔县政府驻地。1949年,为宁朔县一区人民政府驻地。

2.左屯卫,领蒋鼎堡、瞿靖堡、邵刚堡、林皋堡、陈俊堡、马站堡等六堡及烽堠

蒋鼎堡。蒋鼎堡在小坝西南5公里。明洪武初设堡,堡以屯长名字命名。蒋鼎堡西邻甘城子营,境内大小湖泊70余处。清属宁朔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四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建蒋鼎乡。1949年,属四区人民政府管辖。

瞿靖堡。瞿靖堡在小坝西北6公里。明洪武初设堡,堡以屯长名字命名。原堡内外有寺庙14处,有李俊塔的姊妹塔——永寿塔一座。历史集市繁荣、生意兴隆,尤以当铺最为出名。清属宁夏府宁朔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瞿靖为四区政府驻地。民国三十年(1941年),为瞿靖乡,同年,宁朔县政府由王洪堡迁来。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春,县政府又迁往小坝。1949年,为四区人民政府驻地。

邵刚堡。邵刚堡在小坝西北16公里,明洪武初设堡,堡以屯长名字命名。邵刚历史悠久,汉代就在境内设灵武县,西夏在境内设顺州,长城、壕堑、营垒、烽墩遍布。明嘉靖年间,宁夏总镇南路守备驻扎于此。清属宁朔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三区(李俊)。民国三十年(1941年),为邵刚乡。1952年6月,为五区人民政府驻地。

林皋堡。林皋堡在小坝北6.5公里。明洪武初设堡,堡以屯长名字命名。林皋堡是西至灵武口古道必经之地,由明朱img107《灵武秋风》诗和清胡秉正《林皋道上口占》诗可见一斑:“驱马林皋道,山河势接连。浮云临水净,落叶信风偏。雁阵喧晴日,霜花淡远天。谁家新酿熟,击鼓庆丰年。”清属宁朔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二区。1949年建乡,属一区人民政府管辖。

陈俊堡。陈俊堡在小坝南3公里。堡以屯长的名字命名。陈俊,福建莆田县人,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清属宁朔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二区。1949年,属一区人民政府管辖。

马站堡。马站堡在小坝北11公里。原名林武马站堡,嘉靖年间增设。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在此建军马站,故名马站,由此可说明历史上青铜峡在马政上的重要地理位置。清代属宁朔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三区。1949年建乡,属三区人民政府管辖。

3.右屯卫,领大坝堡及烽堠

大坝堡(大坝营)原名唐坝堡,它的得名与唐徕渠的水利设施有关。元代董文用、郭守敬修复唐徕渠,建坝立木闸;明万历四年(1576年),改建石坝。大坝地处古道要冲,是军事重镇之一。洪武初年建大坝堡,有马官军500名。清初属玉泉营,分防大坝堡。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宁朔县二区(叶升)管辖。民国三十年(1941年),建大坝乡。1949年,属宁朔县一区(汉坝)人民政府管辖。

4.中屯卫,领汉伯渠堡、马家滩、陈袁滩等及烽堠

青铜峡峡口,明正德五年(1510年)为汉伯渠堡。清代先属灵州,后属宁灵厅。民国属金积堡。1949年,为三、四、五区人民政府驻地。

马家滩,明属中屯卫。清代先属灵州,后属宁灵厅。民国属金积县。1949年为六区人民政府驻地。

陈袁滩,1949年前,陈滩属灵武县枣园乡,袁滩属左营乡。1950年1月属吴忠,同年5月置陈袁滩乡。现又属青铜峡市管辖。

5.中卫,领广武营等及烽堠

广武以“广布武德”命名,明正统九年驯服都御史金濂始奏筑城,为西路军事要冲。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中宁县,1949年属七区(渠口)人民政府管辖。1960年8月,划归青铜峡管辖。

6.明代青铜峡四大兵营

玉泉营。弘治年间,玉泉营驻有官军,设官军仓场。嘉靖年间,属南路邵刚堡。万历十五年(1587年)筑城,周回三里,址在唐徕渠西。设守备、游击,为南路玉泉营。东至黄河15公里,南至广武营分守岭30公里,西至贺兰山15公里,北至宁夏省城45公里。

明洪武年间,玉泉营所属关墩12座。清乾隆年间,玉泉营所属关墩101座。民国初年,清兵制取消,玉泉营成为民居的堡寨。

干城子营。在小坝西北,邵刚境内的戈壁滩上。干城子营遗址尚存,古城黄土夯筑,且近边墙,应是宁夏南路管辖的戍守边墙官兵驻扎的一座兵营。

广武营。广武境内长城、烽墩、驿站、驿塘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芦沟遗迹,元昊行宫历史悠久。原址在青铜峡水库淹没区。

大坝营。前大坝堡(唐坝堡)已叙,这里不再赘述。

二、长城文化

青铜峡北岔口长城

长城的缘起,是出于军事防御目的,但深层的原因却包含着文化和经济两方面的内容。历史地看,长城虽然是军事防御工程,但它不完全是中原王朝处在衰势或被侵时期的防御工程,而是中原王朝处在强大时期,有力量对付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的背景下修筑的。在长城带上的民族冲突和战争,不但没有阻隔南北之间的文化交流,反而形成了民族大融合。从汉朝在长城沿线设立“关市”,到明朝在长城沿线设立“马市”以及民间往来的“民市”、上层之间往来的“官市”等,都呈现的是贸易繁荣的景象。贺兰山长城沿线的诸多关口,实际上就是历史上南北经济贸易的榷场和集散地,发挥了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长城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对整个历史进程和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时中原先进的农业文明,促进了文化交流,甚至对世界历史也产生过重要影响。长城为什么又叫边墙呢?据说当时明政府为了缓解人们对过去修长城所造成的恐惧情绪,故而称“长城”为“边墙”。

1.西长城(边墙)

青铜峡境内的明代西边墙

宁夏古代长城修筑,早在战国时就开始了。此后直到明朝,在中国的北方先后有20多个朝代修筑过长城,而且很多朝代修筑的长城都不在一条线上。据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估算,历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有10多万公里。

长城的修筑方法,在平地为内筑高墙、外挑壕堑,高山险峻处,则劈崖削壁,再略事修筑即成。长城内外,在视野宽广的“四顾险要之处”,设有联络成网的烽火台,作为传递军情之用。长城内侧沿线,交通要道和险要山口处,筑有大小不等的城堡,供守卫长城的军兵驻扎。这些长城沿线的烽火台、兵营城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

磨石口长城烽火墩

西长城,从甘肃靖远芦沟界进入宁夏中卫,沿河东北上贺兰山,长约四五百里,明时属宁夏镇中卫与左、右屯卫管辖。据弘治宁夏新志》载:成化年间修筑了“自双山南起至广武界止,《长一百余里”的边墙。但是,到嘉靖年间,这些边墙都已经“倾圮不堪保障”。嘉靖十年(1531年),佥事齐之鸾托“万金”,修筑了南起大坝堡,北到贺兰山三关口,长达八十里的“边防西关门”。完工不一月墙堑就被风沙填平,征集民夫随挑随淤,因“不堪其苦”,不得已而弃之。嘉靖以后,宁夏镇对原有的边墙逐年进行修葺,而且亦有增筑,多为土筑,个别墙段也用石垒砌。

在青铜峡境内的西边墙,共有两段:一段是城西南墙,从双山(今青铜峡邵刚玉泉营西)向南,到广武界止,全长50多公里;另一段叫边防西关门墙,北自贺兰山三关口起,南到大坝堡,长40余公里。同时,还在边墙外40米处修沟堑一道,底宽9米,深2.6米,以阻骑兵进犯。又在边墙一侧修筑烽火墩,俗语有:“三里一小墩,五里一大墩”,用以报警。按《明火炮号令》规定:一见零贼十骑或五六骑,白日即烧烟柴一小堆,放炮一个;夜即举火一把,放炮一个,仍沿塘传火票一张。一见贼二三十骑,白日即烧烟柴二堆,放炮两个;夜即举火两把,放炮两个,仍传火票一张。一见贼一百骑以上,白日烧烟柴三堆,放炮三个;夜即举火三把,放炮三个,仍传火票一张。一见贼千骑以上,烟柴火炮相连不绝,仍传报火票一张。

青铜峡从广武到邵刚的贺兰山脚下,残存边墙遗迹,有的存留比较完好,特别是北岔口边墙。北岔口位于小坝西北的邵刚营子山上,是“边防西关门墙”的一部分,石砌和土筑均有,烽墩纵横交错,皆依山势修筑,气势十分壮观,被专家誉为“宁夏的八达岭”“长城博物馆”。边墙附近筑有土、石烽火墩,在墩上向四周远眺,西靠贺兰山,北侧2公里处为北岔沟,东边边墙向南北蜿蜒,沟堑沿边墙向南延去,烽火墩像哨兵一样屹立于边墙东侧,山下是开阔的戈壁滩。

2.长城文化

北岔口长城土筑部分

在文化方面,长城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冲突和交流就是通过长城来进行的。长城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农耕与游牧两种文化冲突、传播、交流、变迁与融合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宝贵财富。

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西汉以来,匈奴人越过长城南下中原,很快就融入汉民族之中,对中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草原民族与中原民族的“互市”或者“关市”,也是增进民族融合的主要形式之一。同时,中原的汉族也越过长城进入北方匈奴地区。在这个过程中,两种文化交融荟萃。汉族所擅长的农业技术、建筑技术、铜铁冶铸技术等都传到了匈奴地区,中原的文化艺术亦随之传入。

长城

长城由西往东的走向,与大自然的河流、山脉、高原相随相伴。古人将长城的修筑与大地和自然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同样显示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长城,使海内外炎黄子孙为之骄傲,爱长城成了爱国的一种象征。侯仁之先生说:对于长城这个问题不能以单纯的军事观点去注释,而必须从中华文化和整体时空去把握。长城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军事的,但深层原因却是文化的和经济的。今天,长城所特有的军事防御作用早已随着时空的延伸成为了历史,但蕴藏在它身上的精神却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力量。

青铜峡境内的长城文化是独具魅力的。这不但显示了青铜峡历史的悠久,文化的深厚,而且展示了其在历史上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我们应充分认识长城的历史价值,认识长城文化在青铜峡历史文化中的意义和价值,让更多的人来关注长城,体悟长城的文化内涵,发扬长城精神。

三、兵事

明代在青铜峡地区发生过不少战事,《青铜峡军事志》《青铜峡市志》《方志与宁夏》等著作中记载的重大兵事主要有以下几次。

1.灵武口之捷

明朝建立后,元顺帝退走漠北,国公叆沮脱火赤率军屯驻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西南),数次率队南攻明朝边境。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令西平侯沐英(回族)率领陕西军征讨西蒙。三月,到灵州,获悉蒙古骑兵集结于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明军由灵州过黄河,从贺兰山灵武口(今宁夏青铜峡大柳木高北侧大口子)经阿拉善旗,行军七昼夜,在敌营外20公里处将兵分为四路,沐英自率轻骑攻其中军,其他从侧翼进攻。当夜幕降临时,便发动了攻击,结果敌军败溃,擒叆沮脱火赤等,获其全部,奏凯以归。

2.大坝之捷

天顺四年(1460年),鞑靼部首领哱来毛里孩,率兵1万攻掠固原。返回时到黄河青铜峡大坝对岸扎营,想掘毁河坝放水,淹灌宁夏城。当时,宁夏精壮骑兵调援延绥。镇守都督张泰招募义勇3000余人,以残弱者拉兵车交其子张翊率领,行至青铜峡大坝和鞑靼部相遇,便背河扎营,坚壁不战。鞑靼兵求战不得,锐气稍减。天快黑时,张翊对士兵说:“我父亲嘱咐我说,今夜贼必然袭击我营,阵中有奔跑而来的骆驼,大家不要惊慌害怕,应当奋勇抵御。”众兵应允。到半夜,鞑靼兵果然来,遂被打败。第二天,张翊又密谋在河中南滩放了许多牛马,让会水的士兵在河中游泳,来往戏骂,鞑靼兵看到水深不及腰,误认为浅,便驱使大兵绕过张翊营地后过河。当前军下到河中,张翊命令拉车士兵,截其前军,然后,率队发起攻击。结果,其前军淹死水中甚多,又被杀死数百人。鞑靼兵溃逃,张翊率军追杀,直追到贺兰山外,才收兵回营。(www.xing528.com)

3.仇钺与庚午之捷

仇钺(1465~1521年),字廷威,明代大将,镇原(今甘肃平凉镇原)人。初为佣卒给事宁夏总兵府,颇受人们信爱。都指挥佥事仇理离世,因其无嗣,仇钺世袭其位,为宁夏前卫指挥同知,后因功升任都指挥佥事。正德二年(1507年),仇钺擢升宁夏游击将军。

正德五年(1510年),宦官刘瑾擅权朝廷,派大理寺少卿周东等来宁敲诈,军士怨怒。四月五日,安化王朱寘鐇命令杀掉周东等,并数刘瑾罪行,乘机起兵叛乱。都指挥何锦承命,号称“讨贼大将军”,左副将军周昂、右副将军丁广也集部助逆,杀害守臣,拥立安化王朱寘鐇为主,呼之为“老天子”。

何锦、丁广进攻青铜峡广武营。陕西总兵曹雄闻变,率兵沿河堵截。灵州守备史镛令会水的士兵夺取河西叛军之船,停泊黄河东岸,阻止其渡河。何锦闻讯惧怕,朱寘鐇派其余党、叛将魏镇等率兵亦到达广武。广武指挥孙隆命令士兵烧掉供大坝、小坝渠工卷埽的柴草,又令士兵以弓箭、神枪将叛军拒之城外。叛军无计可施,何锦、丁广又率军夜至大坝。大坝都指挥郑卿,密令指挥杨准等把守城门,率兵与之激战。何锦、丁广败逃,郑卿带骑兵数10人击杀魏镇等11人。

宁夏镇城巨变之时,仇钺正率部赴防,驻兵于南路玉泉营,叛军召其回城入伙,他恐妻儿老小被害,遂将计就计率部入城。回城后又主动交出兵权,称病卧床,但却暗将所部将士分配叛军各部,“阴结壮士”,出城告慰广大官兵说援军将至,以鼓舞士气。何锦等人对这位老上级十分信任,时时问计求教。当仇钺得到密报,知曹雄已将大坝、小坝两处粮草烧毁,又把封锁在河西的渡船夺回东岸,大有一举渡过黄河或挖大坝水淹镇城之举。何锦感到恐慌,仇钺乘机向何锦“献策”,认为河防至关重要,建议他亲率城内主力坚守河坝。何锦中计,遂与丁广一起倾营而出,城中只留周昂一支人马。这时朱寘鐇又派人召见仇钺,仇钺佯装有病不出。四月二十三日,周昂得知仇钺病重,即到仇钺家中探视,走进内室,伏兵猝起,杀了周昂。仇钺立刻披挂上马,手提周昂首级,率领亲兵、壮士百余人,直扑安化王府,生擒朱寘鐇等人,尽杀主要文武党伙,并立即假传朱寘鐇之令,命已赴河防叛军返城,先后将何锦、丁广等头目一网打尽,顺利收复镇城。在赴宁夏征讨各路大军基本上尚未到达之时,历时仅18天的宁夏事件即告平定。

宁夏事变平定以后,杨一清、张永驻宁夏镇城,首先将朱寘鐇家眷和何锦等犯家属押送京师,并收捕何锦余党58名,其余胁从者皆宽宥不咎。与此同时,张永传宣圣旨,安抚宁夏军民。杨一清、张永在宁夏处理善后事宜时,又共同策划了一桩震惊全国,影响朝野,改变明朝政治走势的大动作,即合作剪除刘瑾的密谋。

4.井沟之捷

哱拜,鞑靼族。嘉靖年间,哱拜因得罪酋长,遂归降明朝,因屡立战功,封宁夏都指挥加副总兵。后因年事已高,由儿子哱承恩承袭父职。哱拜虽已告老,但是图谋不轨,平时收罗、招结亡命之徒千余人,以备后用。万历二十年(1592年)二月十八日,哱拜纠集宁夏镇4营官军、家丁,围杀巡抚党馨及副将石继芳。叛卒刘东旸夺取总兵官印,游击土文秀、千总哱云拥兵入城,逼总兵张维忠自缢而死。刘东旸自任总兵,派哱拜之子哱承恩率兵围攻玉泉营。玉泉营游击傅桓关闭城门守御,把总陈继武暗降哱承恩,作为内应,擒绑傅桓送镇城关押,玉泉营遂陷叛军之手。哱承恩率部继续南攻,长驱直入。大坝守备赵继等退守属堡,广武游击袁尚忠弃城远逃。至此,河西47堡均被叛军控制。在哱承恩攻西路的同时,哱拜派兵进攻北路平罗,参将萧如薰率军守城,坚守不下,叛军遂率兵渡河欲取灵州。一时叛军“势甚猖獗,全陕震动”。

总督三边尚书魏学曾闻讯奉旨,速往宁夏镇擒拿叛军首恶。他一面招抚叛军,一面调兵遣将,命令副总兵李眴、王通、赵武等率兵1万多人,由广武的散逃军士做向导,从灵州渡河向西路进攻,加之外攻内应,不久西路所陷城堡广武、大坝、玉泉营等处,均被收复。七月,明军决大坝黄河水。八月,镇城外水深近3米,城墙崩30多米,明军入城。九月十八日,镇城收复,叛军首恶被擒,历时七个月的哱拜叛乱终被平定。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二月,哱拜残余势力从贺兰山后聚集起来,“勾虏内牧,蹂躏疆场”,入攻广武一带。总兵萧如薰、副总兵麻贵、游击马孔英提兵到井沟(今宁夏青铜峡大坝镇西贺兰山沟),与之展开激战,杀死哱拜军175名,其余逃散而去。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蒙古银定部又入掠广武。宁夏巡抚黄嘉善命令出兵剿灭,总兵萧如薰、督同署副总兵都司马允登,镇城游击潘国振、广武游击江应诏、玉泉营游击贺维桢等,各率精兵到井沟地方,接战之后,杀死银定部83人,其余皆向山后败逃。

5.马世龙击败虎墩兔部

崇祯六年(1633年)五月,西蒙插汉、虎墩兔率5万余骑自清水营、横城进攻宁夏,守将张向政等望风溃逃。次年三月,插汉小王子虎墩兔合兵进攻河西玉泉营,宁夏总兵官马世龙率兵前往剿杀。七月,虎墩兔又入掠广武营,马世龙再率宁夏官兵抵御,酣战之后,杀死虎墩兔部416人。

汉延渠口古老的挡水方法

四、移民屯田

明朝面对的西北地区,多为蒙元兵锋南下的通道。元顺帝退守漠北草原以后,边境的冲突又开始了。明朝在边疆地区的屯垦开发,较元代又有很大发展。明朝在北方长城沿线设九大军事重镇,在西北沿边设置了统领军务的“三边总督”,管辖数10个卫所,将士及家属40余万人。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和农业人口密切相关的。当时宁夏境内军事性质的移民在不少地方都成为当地人口的主体。除军事性质的移民之外,还有非军事移民。非军事移民是商屯和民屯。宁夏有肥沃的土地,有临边的军事防区,明代移民是特定时代的历史现象。

1.军事屯田

宁夏军事地理位置特殊,明代军事性质的移民屯田也开始得较早,是在明初洪武至永乐年间相继开始的,绝大多数是以军屯的形式迁入。明太祖朱元璋为防止北元势力卷土重来,首先分封诸子于北方各重镇,建立王府,设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多至万九千人。其次,设立卫所,集权调动兵力。受封于宁夏的明太祖第十六子朱img114,实际上成了地方权要人物,辖有边境重地,握有重兵。朱棣取得帝位后,以为皇兄皇弟边镇大权在握,同样会造成威胁,便以宦官取代明太祖时代给予诸皇子的权力,边地遂由宦官出镇监军。明代全国的军事战区基本按行政省划分,各省卫、所统归都指挥司领导。

卫所制,是朱元璋创建的明代常备军建军制度。取得政权后,他就依照前代屯田的办法,实行军屯政策,一边戍守一边屯田。卫所的士兵称“军”,军人都是世袭的,世代为军,如无子孙继承,由政府派官员到其原籍由其亲属壮丁顶补。兵营实际成为武装的集体家庭。军士及其家庭具有特殊的社会身份,有专门的军籍,不受地方行政官吏的管束。这些变相的移民,终身为军,一代一代服务于垦区。其军屯完全按照卫、所编制单位进行,实际上是把农业生产移植到军队中。

在明朝军队统一西北的过程中,出于军事需要,“屯田遍天下,九边为多”。卫所军士除戍守边地,还有屯田任务,一般是戍三屯七,或戍四屯六,也有戍、屯。各半的,这就是明代常例的军屯。依庆王朱img115的《宁夏志·屯田》看,当时是六分屯田,四分守城,说明边镇军事防御的重要,在明代屯田御边的守军中,是守军人员比例较大的边镇。屯田,是开垦荒地的重要途经。明代驻守在宁夏的军队,其粮饷供给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南粮北调;二是屯田。军屯是军饷的主要来源,规模最大。

明代宁夏屯田,是军屯、民屯、商屯齐头并进,充分利用宁夏黄灌区的水利优势,发展屯田生产,数年即大见成效。《明太祖实录》里记载:“修筑汉唐旧渠,令军士屯田,引河灌田万余顷,兵食以足。”

2.屯田的基层组织——屯堡

“屯”以百户为单位,建屯是为了加强对屯军的组织管理。“堡”,始于永乐年间,明成祖命兵部宁夏多屯所,虏卒至恐各屯先受掠,故可与四五屯内择一屯有水草者,四周浚壕,广丈五尺,深则广之半;筑土城约高二丈,开八门以便出入,旁近周围四五屯辎重粮草皆集于此。无警则各居本屯耕牧,有警则驱牛羊从八门入土城固守,以待援兵,则寇无所掠。屯堡修建都按要求进行。数年后,明成祖又命兵部、都察院派官员视察推行筑堡防御的执行情况,并再次重申前令:每小屯五七所,或四五所,择近便地筑一大堡,环以土城,高七八尺或一二丈,城门八;围以壕堑,阔一丈或四五尺,深与阔等,聚各屯粮刍于内。其小屯量存日引粮食,有警则人畜尽入大堡,并力固守。可见,设立屯堡的作用很清楚,就是“为守备计”,出于防御的需要。在这个特殊背景下,形成了当时的军事化屯堡。屯堡的设立,为屯田固边、军队足食起了重要作用。

风车

如今青铜峡仍以“堡”沿袭为地名的有20余个,就是明代军屯留下的地方文化遗产。它们是那个时代文化的缩影,沿袭了几百年,生命力极强。屯堡,在当日起到了屯田与御敌的双重效应,也由此演绎出丰富的地名文化。

3.民屯、商屯

除军事屯田外,还有民屯和商屯等。民屯,就是移民屯垦。分为移民屯田、募民屯田、徙罪屯田三类。民屯与军屯在管理隶属上不一样。民屯是由政府通过招募、迁徙等方式,将一部分民户从狭乡移往宽乡或边远荒闲之地屯垦的一种耕种形式。

商屯,是为解决军粮问题而实行的一种特殊屯田形式。通常意义上是指政府垄断食盐专卖权之后,因边防地区在战争状态下急需粮食,所实行的一种“募盐商于各边开中”的制度。即政府规定商人把粮食运到边境指定地点,交纳上仓,就可以换取国家专营盐场的盐引。“开中”,是一种鼓励商人输送粮食到指定的边地仓库换取政府盐引,以取得贩盐专利的一种制度,也称中盐法。

明代所属的产盐区即灵州盐区,是明朝政府管理的重要产盐区之一,设有盐课司管理大小盐池。盐商长途输送粮食于边地,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为了就地获取便宜粮食,省去长途运输之苦,商人往往雇人在边地开荒垦种兴建屯田,将边地生产的粮食就地输送官仓,以换取盐引,这就是商屯。

开中法与商屯是不完全一样的。开中法,是商人将当地的粮食长途运往边地;而商屯是招募人来塞上就地耕种,粮食入仓换取盐引。商屯是军屯的补充措施。

4.移民集散地——洪洞大槐树

明朝初年,由于战乱,许多地方呈现出居民逃亡、城郭为墟、田地荒芜的冷落凄凉景象。

洪洞大槐树

到了永乐初年,战争的创伤尚未愈合,紧接着又出现了较大的天灾。于是,明朝立国之初,朱元璋就决定实行“移民屯田,开垦荒地”的政策。由于山西受战争破坏较小,于是,明洪武、永乐年间,政府便大量从山西迁民。

明代移民,在山西洪洞大槐树设立移民机构,迁出的老百姓不管家在何府何州何县,都要先集中到洪洞县去。洪洞县贾村,当时有一古刹名叫广济寺,寺旁有一棵大槐树。明政府在广济寺为移民登记,发给凭照、川资,尔后再由此处编队迁送。老百姓在离开洪洞时,拖儿带女,扶老携幼,肩挑手棍;有的灌一桶泉水,有的撮一把黄土,有的藏几片槐叶,三步一回头,五步一转身,悲伤哭泣,其情景可想而知。当广济寺在视线中渐渐消失时,人们总想在最后一瞥中寻找个有纪念意义的东西,作为今后怀念故乡的标记。此时,能看见的就是耸立在广济寺旁的那株古槐。槐树苍老挺拔,枝繁叶茂,高耸入云,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翠绿的光亮。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父传子,子传孙,“问我祖先在哪里?山西洪洞大槐树”,便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

五、农田水利

明代宁夏“一方之赋,尽出于屯;屯田之恒,藉水以利”。屯田的发展仰赖于水利。洪武三年(1370年),河州卫指挥使宁正兼领宁夏卫事,率军民“修筑汉、唐旧渠,引河水溉田,开屯数万顷,兵食饶足”(《明史》卷一百三十四)。英宗时,在宁夏设立水利提举司,专管水政,兼收屯粮。朝廷又派水利御史两人为巡视官,往来巡视屯田水利。

宁夏地处“旱则赤地千里,潦则洪流万顷”“唯水利兴而后旱涝有备”(《徐尚宝集·西北水利议》卷三九八)的西北之地,要保证粮食丰收,必须发展水利事业。宁夏水利工程在洪武、永乐年间已有部分兴修,大规模的兴修则是弘治年后。由于明初封疆大吏对屯田水利的重视,使因战争造成破坏的引黄灌溉系统很快得到了修复。河西的唐徕渠、汉延渠,河东的汉伯渠、秦渠等干渠全部修浚,全长750余公里,其支流上的大小斗口都新修加固。弘治十三年(1500年),巡抚都御史王珣奏开靖虏渠,一以绝虏寇(堪称水长城),一以兴水利。渠在贺兰山东麓,原为西夏昊王渠,自唐坝堡(今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西起,至黑山营止,南北长150余公里。发太仓银两万两及灵州盐课司两年盐课为修渠费用,役军夫开挖,但“石坚不可凿,沙深不可浚,财耗力竭,竟不能成,仍为废渠”(《朔方道志》)。同年,王珣又在河东金积山(今宁夏青铜峡牛首山,汉伯渠之上),耗银6万多两,役使军夫3万多名,开凿一条长约60公里的金积渠。“注黄河水溉田三十万余亩,灵州民得田十万六千余亩,灵州千户所并中屯卫军得田九万余亩,皆膏腴田”(《弘治宁夏新志·水利》卷三)。然而,《嘉靖宁夏新志·灵武守御千户所》卷三中却有相反的记载,文中写道:金积渠是“弘治十三年,都御史王珣奏浚”,“役夫二万余名,费银六万余两,夫死者过半。遍地顽石,大皆十余丈,锤凿不能入,火醋不能裂,竟废之,今存此虚名耳。”

隆庆四年(1570年),宁夏佥事汪文辉将唐徕渠、汉延渠二渠的木制进水闸改建石闸,功未就擢任而去,巡抚罗风翱继续改建,万历四年、五年(1576年、1577年),唐徕渠、汉延渠二渠石闸先后落成,附近的渠坝也用石块包砌。万历十八年(1590年),河东的汉伯渠和秦渠的重要地段,也用石块包砌。

天启二年(1622年),黄河向东泛滥,灵州城危在旦夕。河东兵备道张九德率军夫在灵州上游5公里处投掷石块,筑成垂直于河岸的丁字坝40余丈,以分杀水势。又沿河岸垒石筑堤6000余丈,成功地保卫了灵州城。人们称这段河堤为“张公堤”,以纪念他的功绩。

在水利工程维修和灌溉管理方面,明代也有明确具体的规章。随着水利的发展,宁夏屯田效果非常明显,当时天下屯田积谷,宁夏最多。

六、庆靖王朱img118与灵武口

img119,号凝真,朱元璋第十六子,藩封宁夏,为庆亲王,被后人誉为“才子王爷”。庆王朱img120经历明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坐镇宁夏45年。晚年的庆王一再要求回乡,都被朝廷以“不违祖训”拒绝,于是积郁成疾,一病不起,于正统三年(1438年)八月初三日病逝于庆王府,享年60岁,谥“靖”,史称“庆靖王”。次年五月十三日,葬于韦州蠡山之阳。嫡长子朱秩煃继承。

明朝,太祖朱元璋广纳贤能,全国出现了相对的稳定。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为加强对边塞军事重镇的治理,朱img121就藩于宁夏。朱img122在朱元璋的儿子里是比较有才干的一个。他勤奋好学,知识面广,热衷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善于词赋。他在宁夏走了不少地方,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篇,如《汉渠春涨》《灵武秋风》《长相思·秋眺》等,语言朴素,寓意深刻,意境开阔,显示出他不凡的文思和才华。

庆靖王朱img123来到娑罗模山灵武口,正值秋季,天高气爽,大雁南飞。他触景生情,不觉浮想联翩,写下了《灵武秋风》一诗。

由在宁夏生活过45年的庆靖王——朱img124题“西夏八景诗图序”可知,明代以前早有“八景咏题”。在古八景的基础上,朱img125删修而成了“西夏八景”,其中《灵武秋风》中的灵武,就指今青铜峡市林皋堡西贺兰山、邵刚堡境内的灵武口,诗词传递了西汉灵武县至明代邵刚堡的文化渊源。

灵武秋风

朱 img126

灵武山在林皋堡西,每岁秋七八月,声如风撼

翠辇曾经此地过,时移世变奈愁何?

秋风古道闻笳鼓,落日荒郊牧马驼。

远近军屯连戍垒,模糊碑刻绕烟萝。

兴亡千古只如此,何必登临感慨多!

诗的前两句写作者来到灵武口,想到了历史。当年,君王主后的仪仗、所乘的车子从此地经过,莺歌燕舞,一派繁华景象;锦旗招展,是何等的威武和雄壮。可如今,时过境迁,这里似乎被人遗忘了,秋风中,当年的激越风云荡然无存,只听到古道上传来的发自游牧民族部落的笳鼓声,显得单薄、苍凉。放眼望去,落日时荒郊上只有放牧的牛马、骆驼和羊群。远近的古代军屯、戍边营垒连绵相接。碑刻在草树茂密、烟聚萝绕的秋风中也变得模糊不清了。诗的最后两句是作者通过对灵武古今的对比,来抒发自己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当年在这一带,军营相连,战马嘶鸣,“翠辇曾经此地过”,那是何等雄壮的气势。而今天,“秋风古道闻笳鼓,模糊碑刻绕烟萝”。随着时代的推进,已化为过眼烟云。不但人远去了,就连当年烟聚萝绕的碑刻也模糊不清了。看到这些,作者的思绪豁然开朗,发出了“兴亡千古只如此,何必登临感慨多”的慨叹。时移世变,人生自古谁无死,哪个能逃脱自然规律而不衰亡呢?朱img127是皇族中的显赫人物,能站在这样的角度看待人生,的确达到了一种不凡的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