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计算机学科基础课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机学科基础课教学方法研讨

时间:2024-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根据目前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与能力,使得计算机基础教学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实效性进行了深入探索与思考,供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实践参考。区别于计算机专业教学,非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需要分层、分类规划与实施。

计算机学科基础课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方法研讨

武汉东湖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 刘春燕 吴保珍

随着计算机在各行业的逐渐普及,各岗位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日渐增多,而各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层次又参差不齐,因此,提高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水平,是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根据目前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与能力,使得计算机基础教学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实效性进行了深入探索与思考,供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实践参考。

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在其不断发展的20余年中,教育部先后成立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发布了多份有关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和其他学术团体也开展了大量教学研究活动,对推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公共课基础教学是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以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区别于计算机专业教学,非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需要分层、分类规划与实施。目前,分类、分层次还不够到位,特别是专业大类的特色在计算机教学内容中反映不够,各专业大类间教学内容区分度差,计算机教学内容游离于专业知识之外,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更别提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同时,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的计算机课程门数少,学时大幅度减少,教学内容浅,学生动手能力差,学习兴趣不浓,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特别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定位不准确,缺乏科学的规划,学习目的不够明确,特别是对学习计算机有何用处还不是非常清楚,尤其是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对学习计算机能否解决该专业的问题存在疑惑,导致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要求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缺少计划性、主观能动性,实践课上趁老师不注意就玩游戏、网聊等。同时,由于受家庭环境、学习环境的影响,学生层次水平不一,使得从事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依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精心组织教学,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承,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手段,应用是目的的课程。下面提出几点教学改革的建议。

1.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计算机公共课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外,应更注重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在实践中获取和增强实际操作能力,达到熟练应用计算机的目的。因此,上机实践课是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必须要制定一套完整的、目的明确、内容具体的实践教学大纲,以此作为学生上机实践的指导,学生通过反复练习,体会操作的技能技巧,将单个知识点的应用上升至全面综合运用。上机实践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对当次上机实践操作进行回顾总结,进一步增强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对于上机实践过程中玩游戏的现象,教师也应理性对待。比如在打字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使用金山打字通中的打字游戏,引发学生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打字速度与准确率,掌握正确的指法,为实现盲打奠定良好的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技术应用教程》、《多媒体技术》、《网页设计》及《计算机网络》等都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结构的更新加快,计算机教学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突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集中教学和分散辅导相结合

集中教学和分散辅导体现的是因材施教,也就是分层教学。在高等院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都是大班集中教学,要如何分散辅导呢?要如何在不降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呢?分层次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和能力水平,让其分步走。那些能力较强、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走快一点,走远一点;能力弱一些、基础差一些的学生可以走慢一点,走近一点。但同样必须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这是分层次要求的最低标准。对基础差的学生,教师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揠苗助长,应让他们稳步前进,只要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略有进步,就应该鼓励和引导,这样才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课内教学和课外学习相结合

教师课内教学,在教学中要从“教会学生计算机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计算机学科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认真观察操作步骤,理清操作步骤,严格按操作规则操作,但又不是对知识的简单复制,而应该创造性地解决操作问题。(www.xing528.com)

现在很多大学生在课外时间,都喜欢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上网聊天、打游戏上。其实,计算机课外活动对于大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学生课外学习不仅仅是对课内学习知识的复习,还可以多参加与计算机相关的竞赛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等,比如说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计算机程序竞赛、office办公室软件操作大赛等,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获得相关的经验,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4.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目前,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具体案例,主要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习者引入到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学会应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研究是教师将自己的科研项目及成果,结合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课程进行教学,比如人事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在《数据库应用技术》上进行演示并带领学生进行深度的研究和改进。《网页设计》课程中,教师可以将自己做的学校网站或者学院网站进行项目内容分解,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教学,例如针对外语学院的学生,可以将网站设置为双语网站,用双语进行教学,进而让科研教学变得简单、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5.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相结合

随着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制作过程中将文字、图形、图像、视频、音频融为一体,使得课堂讲授过程中板书时间减少,可加大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菜单、窗口、操作步骤等这些无法通过黑板板书出来的元素,多媒体课件充分体现出其优势。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将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直观呈现,动静结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若能将多媒体教学与实际操作演示结合起来,将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造了便利条件。但凡事皆有“度”,适“度”才有可能收到好的效果,过“度”则会适得其反。因此,在多媒体使用的过程中也不能缺少板书教学,板书的书写不仅可以将重点突出,同时也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黑板上,在PPT中转化到板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力,还可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做课堂笔记。特别是信息量超大的教学内容,一定要将重点内容板书,这样可以让学生清楚课程的重点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6.根据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在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如我院经济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从事金融行业,学生对经济金融信息的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计划中增加经济金融信息以及计算机在金融业中的应用。特别是对经济专业的学生,在讲到计算机数据库的应用时,应要求学生掌握Access、Excel、统计软件以及会计模拟软件,以适应将来专业课的学习。而新闻学院就可以开设多媒体制作、网页设计及计算机网络等课程,以满足新闻专业的市场需求,这样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就会激发同学们学习计算机的热情,为学生以后学习专业课及从事相应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教学中综合性比较强的计算机入门课程,但同时又是一门内容不断更新的课程,这在其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Office办公软件、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知识等方面体现得尤为显著。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探索和改进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活学活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突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学生日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董爱民.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反思[J].科技教育创新,2006(11).

[2]武戎.计算机文化基础公共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21(2):197.

[3]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Z].2008(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