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媒介技术进步:从媒介技术看微博兴起

媒介技术进步:从媒介技术看微博兴起

时间:2024-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媒介技术进步的哲学之思——从媒介技术看微博的兴起武汉东湖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胡蕾媒介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给人类带来一次全新的交流模式的构型。

媒介技术进步:从媒介技术看微博兴起

媒介技术进步的哲学之思——从媒介技术看微博的兴起

武汉东湖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 胡 蕾

媒介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给人类带来一次全新的交流模式的构型。从印刷术到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每一次的技术进步都浸透着人类关于交流的渴望。本文从媒介技术演进的角度,运用“补救性媒介”理论分析了微博与传统媒体和其他网络交流方式的区别,试图探究这种新兴的媒介形式的特点,让我们更科学地认识新的媒介技术的演进,而不是盲目地信奉和推崇。

当今社会,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媒介技术的发展更是如此,人类迅速从印刷时代跨入电子时代,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网络电子媒体不仅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仅仅是加速了人类历史的文明进程,它也用光电的形式改写了人们在印刷时代的思维方式。

媒介的每一次发展都将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哈罗德·伊尼斯说:“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

一、微博媒介技术的兴起

2009年,随着“新浪微博”的推出,中国开始进入微博时代。截止2010年10月,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规模已达12521.7万人,累计活跃注册账户数突破6500万人。到了2011年上半年,中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500万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达208.9%,比例也从2010年末的15.5%上升至34%。

微博,即微型博客,是一个集信息发布和交流于一体的网络平台,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的新产物。2006年,埃文·廉姆开办的Twitter标志着微博的诞生。在中国,微博出现于2007年,主要集中于饭否、同学网、腾讯滔滔等专业型网站。2009年7月,因技术和网站管理方面的原因,国内微博的代表网站相继出现故障,用户无法登陆,国内Twitter用户对Twitter的访问也受到了限制,微博在国内的发展势头减弱了下来。2009年 8月,新浪涉足微博领域,开始内测。新浪微博借鉴其博客的扩张模式,以名人微博为切入口,上线后得到了快速发展。随后,搜狐网易、人民网等门户网站相继推出了微博服务,微博成了各大门户网站的标配服务。

二、微博媒介技术的“补救性”探讨

保罗·莱文森在《数字麦克卢汉》一书中,提出了“补救性媒介”理论和“人性化趋势”的演化理论。一切媒介都是“补救性媒介”,补救过去媒介之不足,使媒介人性化,因个人有能动性,能够主动去进行选择和改进媒介。同时他认为,在媒介演化中,人有两个目的或动机。一是满足渴望和幻想。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借助发明媒介来拓展传播,使之超越耳闻目睹的生物极限,以此满足我们幻想中的渴求。因此,埃及的圣书文字、希腊的拼音文字和电报,都按自己的方式,使词语延伸了千万年、千万里”。二是弥补失去的东西。“整个的媒介演化进程都可以看成是补救措施。因此,因特网可以看成是补救性媒介的补救性媒介,因为他是对报纸、书籍、电台和电话等等媒介的改进。”

1.与其他网络交流方式的比较:微博的使用与满足——人人都在织“围脖”

在微博之前,网络上的交流方式主要有这样四类:电子邮件;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BBS等网络论坛;博客。这四类网络交流方式中,电子邮件注重的是私人间的信件交流,针对具体的交流个体,是一个点对点的传播方式;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私人性的即时通讯,它满足了人与人之间跨越时空的即时交流欲望;BBS等网上论坛是一个跨越时空的网络社群,满足了人们关于某个共同的兴趣点与多数人一起交流的欲望,也可以说它是自由形成的小讨论组;博客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文章的网站。微博和博客有相似之处,但是微博有字数限制,且传播速度更快。

即时通讯、电子邮件和BBS论坛的交流情境都是直接针对他人的,在表达方式上,观点的表述是即兴和散乱的。那么,在网络世界中,微博究竟弥补了哪些缺憾,满足了人的哪些欲望呢?

(1)微博的人际关系是通过“关注”构建的,这种“关注”不需要像传统QQ那样彼此“请求”与“通过”,只需按“加关注”就好。微博更像是一个陌生人社会,即使很熟悉的人,在匿名状态下也会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较之于传统的网络平台,微博隐去了“身份”外衣,受众可以在微博的虚拟世界中畅所欲言。

(2)微博不仅与电脑技术相连接,而且与手机技术相连接,可以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织围脖”。140字,只需移动拇指就可实现编辑和发送。在微博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惊人的流通速度、庞大的粉丝群体,可以在瞬间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这就为微博信息传播效果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微博平台的互动性和开放性可以让不同的声音得到表达,增加了新鲜的观点、加深了信息的深度,为微博信息传播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3)微博为受众提供了自由表达和信息共享的公共空间。在这个公共空间里,受众可形成人际交往,满足社会归属需求。因此,微博成为了拓展人际网络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受众根据同嗜性,选取与自身具有共同兴趣的关注对象,建立联系,形成社会环。受众一旦遇到问题,就能够从社会环中获得支持 。

(4)微博页面上设有“关注”和“粉丝”的计数,在自由发布信息的过程中,受众能获得关注与粉丝,而关注度越高,受众发布的信息就能被放在显著的位置,更加能为传播者增添人气,这样,受众所能感觉到的“虚拟权力”也就越强。这种所谓的“虚拟权力”无疑能使人获得极大的被尊重感,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求。

2.与传统媒体的比较:微博的舆论监督——人民的战争

据《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统计,2010年舆情热度靠前的50起重大舆情案例中,微博首发的有11起,占22%。2011年以来,从故宫错字到中石化天价酒,从局长调情到郭美美炫富,无不彰显着微博在舆论监督中的新力量,考验着我国官员对于新媒体形势下舆论监督的应对能力。这一方面是社会的更加开放使然,另一方面还是拜新技术借力舆论监督之赐。微博,这一网络驱动型的公民参与,让滥用权力的人更加难以藏身,在推进整个社会信息公开的同时,消除信息不对称和暗箱操作,有可能会发展成为一种常态的舆论监督。(www.xing528.com)

微博实现了人们将自己的言论在网络中整理出版的愿望,让我们的观点和想法有了驻足和培育的空间。搜索技术的运用,让人们更容易捕捉到这微光一闪的流萤,一些知名微博的言论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公共言论,备受人们的关注。因为微博,传统的“把关人”往往大权旁落;因为微博,我们都可能成为记者,甚至发行人;“拟态环境”可能被建构得更加多元,更加接近于现实。

微博的勃兴,代表了媒介越来越尊重个人的趋向,迎合了人们的需要,这是媒介技术人性化的又一次进步。同样,我们也应该看到,微博不可能代替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大众社会中的媒介生产已经是一种工业化的操作,个人英雄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承担如此的重任,传统媒体也不会因为微博的兴起而衰落。

人民日报》在2011年6月30日发文反思《微博之力如何撬动现实》。文章称,面对公众通过微博介入公共事务、表达个人观点的“不可逆转现象”,社会管理者的媒介素养尤显重要。新华社在题为《把群众路线“传家宝”运用于虚拟世界》的文章中表示,微博打开了官民沟通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正在将“群众路线”这个“传家宝”运用于虚拟世界。

三、媒介技术进步的哲学反思

科技进步与人类发展的关系一直是西方哲学家力图阐明的问题。法国哲学家葛兰格尔认为,科学技术革命既能促进人的自身发展和完善,同时又能给人类带来种种非人性的社会后果。恩格斯认为,人类的科技进步基本上遵循着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规律。

技术进步的脚步伴随着人类从刀耕火种来到了现代信息社会,从雕版印刷到电子出版,从飞鸽传书到卫星通信,人类解决交流困境的努力从未停歇。媒介技术的进步满足了人类一个又一个关于交流的欲望,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让知识从特权中解放出来,让我们可以了解几千年前的文明;电话的发明解决了人们远距离沟通的问题;广播和电视延伸了我们的耳朵和眼睛;互联网的诞生更是让人们在跨时空的交流中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弥补了以前的不足,满足了人不断升张的渴望,同样也为下一次的追求和努力埋下了伏笔。微博作为媒介技术的一种也概莫能外。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技术,无论是对于其他网上交流方式或是传统媒介而言,都只是一个补充,它不可能解决人类关于交流的终极问题,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的问题。

在消费主义的社会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微博已经像汽车智能手机一样,成为一种地位化的商品。形而上一点说,微博在某种程度上正体现了波德莱尔所说的,“现代性就是短暂、瞬间即逝、偶然”,它短小、快速、能给人一种新的体验,看起来能让人面对无限的碎片化信息,所谓的“永恒”只存在于短暂之中。微博的碎片化,让个人精力和注意力无法由自己控制——当你拥有微博的时候,微博也拥有了你。

参考文献

[1]刘兴亮.微博的传播机制及未来发展思考[J].传媒观察,2010(1).

[2][加拿大]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方兴东,王俊秀.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4]宋双峰.什么是“博客”[EB/OL].《中国记者》网络版http://203.192.6.68/2004/10/10-81.htm.

[5]葛文君,李丹丹.微博与传统博客的比较[J].青年记者,2010(2).

[6]孟波.新浪微博:一场正在发生的信息传播变革[EB/OL].http://Hblog.sina.tom.cn/S/blog 4734304f0lOOhlVd htm.

[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8]孙卫华,张庆永.微博客传播形态解析[J].传媒观察,2008(l0).

[9]单学刚.微博之力如何撬动现实[N].人民日报,2011-06-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