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苏建设:乡村风貌提升行动!

江苏建设:乡村风貌提升行动!

时间:2024-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提升乡村风貌,已成为摆在建设者面前的又一课题。其实近年来我国开展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就是乡村形象提升的尝试,而许多地方所做的“农业生态园”则也可看做是其具体的实践。各地涌现的“农业生态园”乡村存在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就是为社会提供人们生存所必需的食物来源。

江苏建设:乡村风貌提升行动!

乡村风貌提升初探

雍振华

作者简介

雍振华,苏州科技学院建筑城规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摘 要 乡村与城市一样是人们生活与生产的场所,但与日新月异的城市相比,部分乡村的衰落却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提升乡村风貌,已成为摆在建设者面前的又一课题。本文试从乡村风貌的形成、乡村特色的转变、乡村形象的提升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乡村的存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食物,也有保障城市环境的作用;历史积淀和产业结构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今天所见的乡村风貌;为让乡村能有可持续的发展,风貌提升应着眼于整体的地区经济并结合乡村发展制定规划,而不能局限于仅做一些建筑修葺、环境塑造的工作。

关键词 乡村;风貌;特色;提升

1 引言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乡村应该是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广袤的原野上生长着葱郁的禾苗与新鲜的蔬果;场边、村头时而可见家禽、家畜健硕的身影,给宁静的乡村增添了无限生机;村中小巷曲折、民家错落,虽说造型简朴但不失亲切之感;若能与村民做一番交谈,他们淳朴的语言中时而会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哲理……或许这样的描述会被认为带上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其实诗人的语言会更为动人,比如“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等[1]

有待修缮的传统民居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地方这样的景色已经不再,少数村落甚至呈现出田园荒芜、河道淤塞、民宅破败、垃圾成堆的现象。尽管这只是极少数个案,但与日新月异的城市相比,部分乡村的衰落却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考虑,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改善乡村环境、提升村落形象、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等问题。

2 乡村风貌的形成

山村风貌

乡村风貌形成于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在为生存而迁徙的过程中,发现某处环境适宜、土地肥沃的地方,就开始了定居生活。他们转变了生产方式,改狩猎为养殖、变采集为耕种,其生活居住形态也随之出现了根本的改变,村落开始形成。

虽说乡村风貌的形成源于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由此重新确立了其生产方式,并因环境条件和生产方式决定了生存的形式,即村落形态[2],但后来看到的乡村风貌特色绝非原始自然和最初的聚落形象。因为聚落空间植物界遵循的是“适者生存”的法则,人类为生存而希望从中获取的并不完全是那些具有强大“生长优势”的作物,因此改良土地、兴修水利、驯化作物等活动逐渐改变了乡野的风貌;而“舒适原则”和“便捷原则”则让居住在其中的人不断地优化村落的环境、完善自己的居宅;在逐渐强化的社会礼仪制度下,这种乡村的形象就被当地固化下来,成为今天我们常说的传统乡村风貌。

3 乡村特色的转变

乡村形象在它形成之日起其实就时刻发生着变化,只是这样的演变极为缓慢,所以当我们今天见到一些未受当代文明太大冲击的传统村落,常常会以为它们依然保持着原始的生态,其实这业已是次生乃至次次生生态。

进入近代社会,新建筑材料的出现和普及使村落中的农舍开始在形象上发生改变;过去对民居的种种限定随着社会制度的变迁也渐渐式微,打破了村落延续的文脉;耕作、养殖方式的发展令过去曾经被充分利用的饲料、肥料变成了毫无用处的垃圾;改革开放初期乡村企业的兴起在大大提升当地经济的同时,也改变了乡村的风貌,但旋即出现的产业结构转型却使那些原本有点简陋的厂房因遭遗弃而迅速破败;近年来人们择业观念的转变令无数乡村劳力投奔城市,村落出现了“空心化”趋势。凡此种种似给人一种印象就是:乡村没落了。

村落中的餐饮

当然,从宏观上讲,乡村风貌的转变并非全都如此不堪。比如,原本由于交通不便而发展滞后的村落,其风韵犹存的传统建筑、里巷格局渐渐成为当今日益普及的旅游业中人气颇高的景点;一些距城不远,山水景色、田园风光尚属清明的村庄,一些不乏经济头脑的村民感觉到发展餐饮业可能带来的商机,从而打造成了以餐饮为特色的乡村;即使是保留了传统种植业农村,也有因当地的蔬果而形成观花、赏果的特色。

综观当代村落的变迁,可以发现,其转变的根本动因就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村民生活观念的改变。

4 乡村形象的提升

面对着乡村的种种转变,若能有规划和设计的介入,促使其朝着结构更为合理、风貌更为优越、村民生活更为舒适与便利的方向发展,不仅是必需的,而且在国民经济已经有了大幅度提高的今天也是完全可能的。其实近年来我国开展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就是乡村形象提升的尝试,而许多地方所做的“农业生态园”则也可看做是其具体的实践。当然在这其中还有许多值得商榷和探讨的地方,也有有待提高的地方。

4.1 乡村存在的意义

探讨乡村形象的提升需要首先了解乡村存在的意义,如果以为乡村只是一种古老的孑遗,它的存在已与今天的时代相去甚远,或许只是当做城市居民消闲的景点,那么,将“提升”改为“改造”就更为妥当。其实不仅是今天,就是到遥远的未来,乡村还是有其存在的必要,因为它的存在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知道,自从城市的出现,因社会分工和阶级分化,城乡差异就此产生,乡村的弱势也日益显现。尤其是进入工业时代,工业产品的价格优势、商业活动的高额利润冲击着自给自足的乡村经济,致使城乡间的差别加剧,于是乡村的剩余劳力大量涌向城市,乡村的弱势更为突出。而为了城市自身的发展以及解决不断加剧的人口压力,也需要不断向农村扩张,劳力、土地等资源则向效益更高的城市流动。但事实上城乡之间的这种转变给城市带来的并非全都是获益,因为随着人口激增,城市扩大必然会造成污染、拥挤、出行困难、能耗剧增等问题。其实早在近代城市兴起不久,就有不少人对于类似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推动了城市规划理论的诞生,如将乡村的农田、林地视为保障城市良好环境的措施之一的城市绿地系统和区域绿地系统理论等。虽说这些理论形成的年代已经久远,但其中依然有许多值得今天借鉴的地方,尤其是在城市生态不断受到关注的今天,近郊、乡村的存在对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仍具有相当的帮助。

各地涌现的“农业生态园”(www.xing528.com)

乡村存在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就是为社会提供人们生存所必需的食物来源。虽然与城市的工作相比,农业生产更为辛苦,且效益较低,以致不少人希望放弃农村,但人们的生存对于农产品的依赖却并未改变。或许有人以为经济发展之后,可以去其他地方购买,可是且不说产地一旦发生自然或人为的灾难而无法保障供应时将会难以应对,就是在供应充裕的平时,不少人已经厌倦那些了无特色的“普通食品”,开始怀念当地曾经十分常见的时令蔬果、水产,正因如此,如今各地“农家乐”广受欢迎。

仅从上述两个方面来看,乡村存在的重要意义已经十分明显,基于粮食安全,国务院提出了“耕地红线”的概念[3],事实上所谓的“红线”是指乡村存在的最低标准,为了让人们的生活具有更高的质量,对于乡村的需求量还应远高于此。

4.2 特色风貌的构成

既然人类的生存需要乡村,乡村的存在还将长期延续,那么提高乡村的品质就不仅重要而且显得相当有必要了。乡村风貌的优化与提升,对其本身特征的把握极为重要,这不仅可以保持原有的特色,而且也有利于乡村经济朝着更为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前面已经提到,乡村风貌的形成缘于当地的自然、气候,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产方式;而乡村特征的转变则是因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因此全面、深入了解将予以优化乡村的历史、特征、变化的原因就是乡村风貌提升的前提。

江南地区为例,总体上这里属于水乡平原,气候情况也不存在太大的差异,为方便用水和通行,民居临水布置。按理这些村落应该基本相同,但事实上由于河道的走向、交叉以及村落的规模、经济状况会造成彼此间的不同;更何况临河的村落与面湖的村落在空间结构上具有较大区别;而在这水乡平原中还存在不少低山丘陵,其中的村落既有坐落在山坞之中的聚形空间,也有坐落在两山之间谷地中的带状空间。凡此种种构成了各自的特色。

江南古镇建筑的立面整治

进入现代社会,曾经的大规模农田整治和水利建设,其实已经将不少村落予以重新整合,瓦屋替代了草房,之后又将平房翻建为楼房,传统木构建筑被改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在乡村企业兴起的年代,不同形式的厂房、车间被引进村落,成为一种新的要素。这虽然打破了原有的村落格局,改变了原有的风貌,但也可以认为它使用新的特色替换了旧有的特色。如果撇开建筑师审美情结,至少在当地村民看来他们是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对于这样的乡村风貌构成,若能予以必要的关注,将现有的特色予以把握,适当地予以协调,而不是凭着自己的好恶做一些“标准”设计,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3 风貌提升的策略

与城市甚至是小城镇相比,乡村是一个规模极小的单位,但是对乡村风貌提升所涉及的问题并不比城镇规划少。就村落本体而言,要考虑其空间结构、建筑形态、街巷格局、河道水系等,在其周边还需对农地、果园、生产性水体作出综合性的安排。

乡村的空间结构是由长期的发展积淀而成的,希望在风貌提升过程中予以改变的可能并不太大。但这并不意味可以无视其存在,因为分析乡村的空间结构不仅可以把握村落特征所在,更可为日后建筑的更替、乡村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引导和限定。

对于乡村的建筑形态,常常被概括为杂乱和形象不佳,主要原因是限定的缺失。传统村落之所以建筑形态统一,是长久以来受到了礼仪制度、等级制度的限定。自古代社会解体,这种限定就不复存在,而对于城市新建筑的无序模仿就出现了许多与村落原有风貌不相吻合的新民居。乡村风貌提升规划作为一种法规就是需要重新建立一种符合村民生活追求的限定,这种限定未必就是建筑外观的统一修饰和包装,这虽在保持传统风貌的古村中已被普遍采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成本太高,在那些普通村落中难以推广。其实,能对村落民居具有深刻的理解,采用协调的对策替代同一,对于一般村落更为合适,而对传统古村也有尝试的必要。

亟待整治的河道

街巷是村落的骨架,由此撑起了村落的空间结构,同时也反映了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的需求。一般来说原有的街巷不宜轻易大幅调整,主要是一种完善,即整治其脏乱,在一些节点用绿化提升其形象。需注意的是不应追求所有的时尚,而应用简洁的处理以保持村落的淳朴形象。

水乡的河道环境恶化主要由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引起,因为淤泥的积聚和水生植物的生长属于自然中的必然,过去在千百年的时间里水体始终保持洁净,是由于村民不断地打捞,将水生植物充作禽畜的饲料,把淤泥当做农田的肥料。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之后的今天,商品饲料和肥料的方便使用,已使人觉得无需再十分费力地进行打捞,更何况水体已经不再是用水的主要源泉,河道的交通作用也已消退,淤积就在所难免。简单的加砌驳岸,突击清理淤积,可能一时会有明显改善,时间一久必然反弹。所以要想进行根治,还得从生产和生活方式上面予以考虑。

对于乡村,回归种植、饲养业还应是风貌整治的根本。这并不意味希望它回复到过去,如果能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同样也是前景远大的乡村发展之路。对于已经成为特色旅游景点的古村,若能在周边拥有景色优美的农田、果园,不仅能给古村增色,而且还能扩大游憩场地,让游客在尽览村落古色古香的民居之后,也能领略周边的自然风光,这就大大提高了游憩容量;对于已形成餐饮特色的村庄,特色农副产品更是其生存的基础,试想,城市居民不顾车马劳顿,希望前往品味的绝非高超的厨艺,而是无污染的时鲜。如果发现这里的菜肴也是从市场采购,其郁闷就可想而知。何况江苏农村过去就以精细农业著称,曾经有过无数优质的农副产品品种,恢复这些品种的自然生产方法,恢复利用如今已视为灾害的淤泥、水生植物等作为肥料和饲料,所形成的就将是如今具有高附加值绿色食品。对于那些大量性的普通乡村,若也能将传统方法生产的农副产品投入城市市场,其收益未必会比大众产品低。从目前市场看,被标注为生态或绿色的农副产品的价格远高于普通产品,在已经渡过追求温饱年代的今天,人们更关注品质,所以高价格足以弥补产量较低,生长周期较长带来的缺陷。

可供游赏的山林

5 结语

乡村风貌提升其实是一项涉及领域较广的系统工程,不能简单地看做建筑修葺、环境整治之类的工程。如果造成乡村衰落的原因不能根本解决,即便投入之后乡村风貌获得暂时改善,仍是不可持续的。比如村落民宅的颓坏是因年久失修引起,若村落“空心化”现象不能及时扭转,修缮后的建筑无人使用,其颓坏仍将再度发生。所以了解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纲要或计划,了解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了解当地政府如何吸引村民回归的相关政策就应该是乡村风貌提升上一层级的规划依据。

乡村风貌提升也是一项细致的科学,要让乡村具有特色,必须要了解对象的方方面面,用科学的规划原则作出个性化的设计。因为所谓“特色”就是与众不同,如果满足于套用模式,特色也就荡然无存了。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参考文献

[1]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转引自周汝昌选注.范成大诗选[M]. 2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 曾昭璇.人文地理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 国务院.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Z],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