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热点”现象
在社会生活中,包括在学术研究中,常常形成某些“热点”,引起学者和公众的普遍关注,推动着人们的认识和实践。这种“热点”现象本身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一、何谓“热点”
万千事物、事件构成现实的世界,在众多的事物或事件中有冷有热,时冷时热。热点是相对于不热点或冷点而言的,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或背景中凸显出来的事物或事件。那么,在社会生活中,什么才是热点呢?这里所谓的“热点”是与公众的兴趣指向分不开的,只有当公众的兴趣集中指向某个事物或事件,引发相当大的社会反响和共同关注,才会出现热点。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热点的前提是公众的兴趣,热点的后果是产生公众的反应和一系列的社会影响。
社会生活中随时可能出现热点,比如在思想观念上,一个时期以来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就是热点。为什么它们可以成为热点,就是因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关系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切身的、根本的利益,是党和政府及社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工作的核心所在,人们自然而然就将眼光投射到这上面来。因而关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的各种报道便成为媒体的热点,随后引发的是大家对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的深入讨论和理解。由此可以感受到一些重大的社会热点的形成和持续。
二、“我们”关注的热点
热点不是纯然对象性的,而与主体——“我们”的关注有关。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热点,我们关注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中便可以有热点。比如媒体炒作央视拍金庸武侠剧,引发社会大众对于这一举动的关注也可以成为当时的一大热门话题,进而又引起了对于央视拍摄金庸武侠剧的质疑和与港台拍摄武侠剧的比较,等等。这是以现代媒体为媒介的文化生活中的一个热点。
没有什么比人本身受到的关注更多了。人的健康,包括生理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问题涉及每一个人,时不时地从某个方面、层面或由于某个事件汇聚升温而成为热点问题。如中国人的营养问题、运动问题、“青春期综合症”问题等等,都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文学是以写人为中心的,故有文学即人学之说。文学如何写人,用什么写作?直观说是用手写,深刻点说是用心写,玄虚点说是用“意识流”写,特殊情况下可以说是用眼睛写、用嘴写、用脚写,现在忽然又说用“身体”写。“用身体写作”的网上文学一度十分流行和时尚,自然就成为当时相关学术讨论的一个热点。
在学术界,学者们针对某一学术议题或者现象的深度关注,也能形成学术上的热点。例如,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国有经济改革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当代中国文化产业”、“转型期的中国和社会安全”等等,长时间成为相关学术研究的一系列热点。哲学是学术中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给哲学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给哲学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研究课题,对于一些重要课题的深入探讨也造成了哲学上一系列热点的出现。如“人的全面发展”、“全球化时代的哲学理念”、“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等等。由于这类问题的现实基础具有较大的时空跨度,因而作为热点一旦形成往往能够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这些不同领域的热点也是互相渗透和联系的。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反映到思想观念上,成为思想观念中的热点。思想观念中的热点问题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进而可能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学术活动是思想观念领域的一部分,思想观念领域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影响深远的学术热点也可能成为思想观念中的热点,有的思想观念中的热点也可能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热点。
三、热点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所谓“热点”事物、事件或问题的特点主要不在于其特殊性,而在于其普遍性。能够成为热点的事物、事件或问题必然关涉广泛,因而才得到广泛的关注。也即是说,只有本身具有明显的普遍性的事物、事件或问题,才能得到普遍性的关注和参与,成为热点事物、事件或问题。但我们看到,本身内在具有普遍性的事物并不总是成为热点的。此一“点”与整体的普遍性的联系常常是潜在的、不明显的,只是在特定条件下,由于某种原因得以“激活”,转化为现实的普遍性的表现,才可能实际地成为热点。
然而每个热点确实又是特殊的,其普遍性即存在于特殊性之中。正是由于各个热点的特殊性,才使之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使不同的热点相互区别,不可替代。如果看似不同的热点本质上是相同的,甚至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是雷同的,事实上是同样的东西反复出现,那么前面出现的可能是热点,后面出现的只能是前面热点的余波,其本身并不构成新的热点。许多缺乏创造力的社会运作或媒体炒作试图人为制造“热点”,之所以难以成功,就是因为这种运作或炒作的对象缺乏独到的深刻的内涵。
四、热点的时空属性(www.xing528.com)
自然界中的热点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物质、能量、信息高度集中的突出之点,其地位、作用、影响显著高于其它诸点。随着时空的变化,热点可能持续,也可能改变。冷热本是相对的概念,热点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是相对于特定的时空范围和物质、能量、信息的分布而言的。
在社会生活中,热点总是与一定时空范围内的重要事物、重大事件、关键问题等等有关,实际上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公众的利益、兴趣和趋向的集中反映和表现。随着公众的利益、兴趣和趋向的变化,社会关注的焦点转移了,热点自然也会发生变化和转移。没有不变的公众利益、兴趣和趋向,没有不变的社会状况和关注焦点,因而也就没有永远的热点。热点是相对而言的,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首先是它的时空属性。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的热点,在这一时空条件之外就不再表现为热点。
五、热点的动态演化
每个热点作为“热点”都有一个生灭的过程,是动态的演化着的。一般来说,一个热点有这样几个阶段的演化过程:(1)潜热点;(2)准热点;(3)正热点;(4)余热点;(5)不热点。在某一点还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还没有演变成真正的热点的时候,要经过潜热点和准热点的阶段。从一般的抽象可能性上讲,任何具备一定条件的事物、事件或问题都是潜热点,即潜在的热点。但我们这里所说的,应当是现实意义上而非可能意义上的潜热点。具有现实性的潜热点在具备更充分的条件时会“升温”,成为准热点。准热点是热点的候选者,是酝酿热点的阶段,有可能受到部分关注但还没有引起广泛关注。某个准热点由于条件的进一步成熟或某种关键性条件的具备,一下子吸引了众多的目光,仿佛无数光线聚焦于一处,立即成为无可争议的热点。为了区别于潜热点和准热点,我们称真正意义上的热点为正热点。通常人们所说的热点就是正热点,潜热点和准热点是不被考虑在内的。正热点是热点演化中的高潮,是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热力十足的热点。正热点作为热点演化的高潮阶段可长可短,但总会过去,虽余热犹在,毕竟渐渐消退,故称之为余热点。这个阶段尽管作为正热点的余波不再热闹和红火,却是热点更成熟的状态。正像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一样,热点演化中社会、思想和学术的大量成果要到余热点这个阶段才能完成。当余热亦已散尽,热点慢慢走进历史和记忆时,热点也就演化为不热点。不热点作为热点演化的一个阶段并非毫无意义,它不同于未热点,而是热点之不热或终结阶段。
以网络文学为例。在网络文学的萌芽阶段,这一新生事物是潜热点,因为它具备了新生事物的条件和发展的潜力,有可能成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其开始壮大,引起某些学者或大众的关注时,它便成为准热点,有成为热点的趋势。而当网络文学成为冲击正统文学的力量,引起广大网民和学者的关注,并引发了对于网络文学的多方面讨论的时候,它便正式成为文学界的正热点。此时,对于网络文学的各种讨论纷至沓来,如火如荼。当人们开始取得某种一致,对于网络文学的利弊有所定论的时候,网络文学之热渐渐过去,成为余热点,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入到更新的领域和更新的事物上去。等到新一轮的热点形成,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不热点,因为关于网络文学的各种界定已经大体上为大家所接受。
六、社会、思想、学术热点与哲学热点
热点的产生和演化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总体上说,社会中的经济、政治、学术、娱乐等等中,各有热时。“文革”中政治热,改革后的经济热,市场化后的法律热,脱贫后的文化、科技热,信息时代的信息热、知识热,消费中的时尚热,休闲中的娱乐热等等。在同一时期里,不同的领域也会涌出自己领域的热点。现实社会发展中的风云际会造就了各种各样的热点。
社会现代化的核心是理性和科学主导地位的确立。由社会热点引出思想热点、学术热点,使社会问题在理论层面的理解促进在实践层面的解决,这是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机制。人们不满足于盲目行动,追求自觉、认识、理解,标志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如果说艺术是社会感性(想象)的镜子,那么学术就是社会理性(思维)的镜子。在经济热的社会中,学术中的经济学热点多;在社会中的法律热时,学术中的法学热点多,等等。
然而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就是哲学在社会上不热,在学术中也说不上热,却不乏热点。同其他许多规模相仿佛的学科相比,哲学所拥有的热点和这些热点问题对社会和学界的影响显然处于领先地位。这是由哲学对象的整体性和哲学方法的概括性决定的。哲学作为思维方式虽然较为抽象,但也更为注重本质或根本,更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哲学的热点是社会热点、思想热点、学术热点更集中的反映。
哲学热过吗?历史上有过几次,但并不都是正常的。今后,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全社会的“哲学热”恐怕不会再出现了。更多的可能是,在社会热点、思想热点、学术热点与哲学热点重叠“共振”时,会有社会性的某种程度的哲学热。其实,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间,哲学热点始终是与思想热点、学术热点、社会热点共生、共振、共热的。社会、思想、学术、哲学息息相关,如“真理标准”大讨论,认识论热、实践论(以及实践唯物主义)热、主体性热、人学热、文化热等等,都与整个社会、思想、学术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所以,哲学热点问题常常不是局部的学科问题,而是关系全局、整体和根本的普遍性的问题,因而理所当然地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一个哲学热点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实践的和理论的内涵。我们也需要反思哲学热点现象,从哲学热点演化和变化中探究哲学研究的方法。热点中的研究成果数量多而又相对集中,不同观点的争论较为充分和深入,在这些成果的比较中可以了解多种方法及其互补关系。从哲学的高度反思“热点”本身,可以使我们的“热点”热得更加自觉,更加有理性。从研究的角度说,我们不仅要关心正热点,更要关注或把握准热点,甚至潜热点。研究需要时间,瞄准需要提前量。当下的研究固然以正热点为宜,可以迅速、直接参与之。近期研究应以准热点为宜,长期研究应以潜热点为宜。面对热点的历史变化,我们需要自觉地选择、确定自己研究的方向和主攻的问题,不致在扑朔迷离的“热点”变换中不知所从。
(与韩娜娜合作,原载《学术界》2005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