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制”的基本内涵
“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在英语中译为“mechanism”。从词义的演变过程看,“机制”最初是一个机械学和物理学概念,如在蒸汽机的自动调节的研究中较早涉及“机制”概念,指机器的构造、工作原理或事物的内部原因。18世纪法国机械唯物主义者提出“动物是机器”、“人是机器”的命题之后,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借用“机制”概念以说明生物的内在结构、相互作用和变化过程,进而分析生物有机体的功能和机理,形成了生命遗传机制、人体免疫机制、人脑思维机制、认知心理机制等专业概念和原理。到了20世纪,控制论对反馈机制作了深入的研究,认为诸如恒温器、稳压器、飞机自动驾驶等自动机具有的自调节、自平衡、自追踪、目的性等性能都与反馈机制有关。
此后,人们将“机制”概念引入经济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用以研究社会事物和现象的结构、相互作用和内外影响。系统论、控制论、协同学、自组织理论等运用机制原理,将各种社会组织看做由不同部分(子系统)组成的系统,通过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机制,来分析系统的整体功能及各部分的调整和变化,以揭示复杂事物的非线性机制、自组织机制等。
经过不断拓展,“机制”概念成为各个学科领域广泛使用的专业术语,其涵义已经从原来专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引申为泛指事物之间比较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有学者认为,机制的涵义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内在规律性,与单纯的现象描述相区别”;(2)“强调整体性,注重探求研究对象各组成部分的联系和互动”;(3)“强调权威性,机制的形成可能存在自发与人为的多种根源,但机制一旦形成,就具有强大的约束力。”(1)
有学者注意到机制与事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机制“一是指事物各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即结构;二是指事物在有规律性的运动中发挥的作用、效应,即功能;三是指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2)。也有学者认为,机制是“事物内在具有的原理、规律,它自发地对事物起作用。简言之,机制是指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3)。由结构到功能,由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到作用原理,体现了对于机制的根本性质认识的深化。
有学者指出:“机制是在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基础上产生的促进、维持、制约系统运行的内在工作方式。它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第一,作为系统的内在联系,机制在系统内部自发地产生作用;第二;机制存在于系统内部,促进、维持、控制系统的运行,使系统在机制的作用下运行;第三,机制是客观的,不同的机制作用在运行中产生不同的结果。”(4)可以说,机制是系统由于诸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内在制约和因果关系。
二、机制与制度、体制、规律、方法
机制一般指事物内部组成要素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事物稳定运行的方式或程序。具体来说,机制包括存在于自然领域的自然机制和存在于社会领域的社会机制。就自然领域而言,机制就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的、稳定的因果联系,是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结合方式、整体功能及其运行的规律体系。就社会领域而言,机制是指社会机体或组织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稳定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程序。现实中,机制往往表现为一系列机构、制度和体制的联系,是保持事物内部稳定的自发起作用的规律,也是程序化了的方法。所以,为了明确机制的基本内涵,还要厘清机制与制度、体制、规律、方法之间的关系。
(一)机制与制度、体制
制度通常被理解为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同时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体系。体制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构成方式和运行方式,是其在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诸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等的总称,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领导体制等。在英语中,制度、体制、系统都可以译作同一个词“system”,说明这几个词的含义是十分接近的。
制度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形成某种制度体系。制度体系是各种相互联系的制度构成的统一整体。任何制度都有其运行和作用的方式,即包含着一定的机制,而由各个方面和层面构成的制度体系,更是包含着复杂的结构和功能,形成综合的作用机制。综合的制度体系就是我们所说的体制,这种体制带有总体性和根本性。在这个意义上,首先是体制决定制度,有什么样的体制就会有什么样的制度。同时,制度也决定体制的内容并由体制表现出来,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制度的制约。
因此,可以把制度看做构成机制的主体框架和关节点。从表面形态上看,机制是动态的系统联结,而制度则往往表现为静态的机械程序。
(二)机制与规律
机制与规律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范畴。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描述客观必然性的哲学范畴。机制和规律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事物所具有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只要存在这种相互联系,就一定会产生相应的结果。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机制则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动态作用方式。同规律相比,机制是较为外在的、具体的、特殊的,可以说普遍的规律通过特定的机制在特定的条件下获得实现。
自然机制体现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机制作为社会规律的实现形式则与人的有目的的活动有关。人类历史是人的活动创造的,社会(历史)规律即人的历史活动的必然性。社会规律实现的社会机制是人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进行人为设计的结果。在这里,规律决定着机制生成和演化的方向与趋势,是我们建构和优化机制必须遵循的原则和依据;同时,机制的建构和运行又反映着规律的要求,是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和实现条件。
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发展规律也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律。社会机制是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可以说,社会机制就是人的活动的机制,这是介于规律性和主体性之间的一种关系和状态。
(三)机制与方法
方法是完成一项任务所凭借的手段和采取的程序等。机制当然不同于方法,机制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有效的、较为固定的方式或程序。单纯的工作方式、方法可能会因主体意愿的变化而随意改变,而一旦形成相对稳定的机制,系统运行的方式或程序就不会因活动主体的变动随意变动,而会一以贯之地发挥应有的功能。这是机制表现出来的自发性,其背后是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的作用。
社会机制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的、系统化的方式或程序,是相对稳定的、在各种要素条件具备时就必然要贯彻下去的趋势;而方法往往只是做事的一种方式或思路,会因人而异,因而更为多样和多变。机制通常要依靠多种方式、方法来起作用,而单纯的工作方式、方法往往体现为个人做事的某种偏好或经验。相比较而言,机制更具有客观性、客体性,方法更具有主观性、主体性;机制更具有合规律性,方法更具有合目的性。
三、社会机制的特点
按照机制作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将机制分为自然运行中的机制和社会运行中的机制,前一类都是自发机制,而后一类多数是人为机制。社会运行中的机制具有下列基本特点:
(一)稳定性
任何机制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是系统中各种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的一定的因果关系。机制的稳定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背后规律的作用。规律的必然性就是机制因果关系的稳定性,它决定着机制作用的方向和趋势。人类对社会运行中的机制的认识和运用,就是对于社会活动的过程与结果关系的确定性的自觉把握。社会机制表现和反映了一定的规律性,体现为某种较为稳定的运作模式。
(二)自组织性(www.xing528.com)
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使得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激发、相互制约,产生联动作用和综合效应,这就是机制的作用。机制一旦形成,就是一个有机联系的运行系统,所包含的各种相互关系就会如此这般地起作用。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的、根本性的作用。在理想状态下,有了良好的机制,甚至可以使一个社会系统接近于一个自适应系统,在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能自动迅速做出反应,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实现优化目标。在这里,机制发挥着自组织的作用,良好的机制塑造了人的素质和行为。这种自适应系统使人的任何行为都自动进入一个相互作用的循环系统,通过各种方式反过来影响自己下一步的行动。在这样的系统运行机制下,人们的良性的行为会自动产生对于自身的良性的作用,而恶性的行为则会受到制约、惩罚和纠正。
(三)整体性
机制是系统的一种作用方式,系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整体性。一个机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运作系统,具有系统的固有特征:各种要素由于机制的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整合,所形成的整体功能一般而言应大于或优于整合之前单个主体功能简单相加之和。如果各个要素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没有关联,那么也就无所谓机制和新的功能的产生。因此,机制是与系统整体结构相关的整体性功能,机制论思维也就是整体性思维。社会是相对于自然而言的自组织系统,它本身是整体性的。社会运行的机制具有社会整体性,它不同于自然系统的整体性,是由社会的人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整体性,是社会共同体存在和发展的机制。
(四)择优性
社会机制研究的核心是解决它的最优化问题。一般来说,社会运行并不总是能够实现良性的状态,而是呈现为良性、中性、恶性三种性质的运行状态交互作用和不断转化的过程。社会运行的常态是中性运行状态,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平稳向前发展;理想态是良性运行状态,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而无论在良性运行状态还是中性运行状态下,都有可能在某些领域或方面存在恶性运行的情况。机制研究就是通过建构和设计社会的控制机制、整合机制、保障机制、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状态的形成,实现最佳发展效能。人们设计、建构、选择和优化社会机制,最终目的都是实现特定的目标和功能,即通过社会机制优化实现社会系统优化和效能优化。
四、社会运行机制优化的途径
(一)转变观念,确立系统、辩证的思维方式
优化社会机制首先要转变人的观念,确立系统、辩证的思维方式。人类关于社会机制的认识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经历着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人的实践活动越自觉,社会有机化程度越高,就越需要运用系统、辩证的思维方式,也就越需要对社会运行机制进行研究和探讨。
处于运动中的任何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不具有终极的意义,因而从理论上说,任何社会机制都是可以改进和优化的。事物系统的辩证运动要求我们相应地采取与其本性相符合的思维方式。我们必须抛弃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确立以现代科学技术和实践的发展为基础的新思维方式,即系统、辩证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透过局部把握整体,从整体上全面把握事物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过程。只有把握了社会运行的机制,才能科学地预见发展的趋势,运用客观规律合理调控主体的实践活动。所以,通过设计、构建、完善和优化社会运行中的机制,可以少走弯路,减少代价,提高人活动的效率,推动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
(二)建立制度,完善体制,探索方法
制度是机制的基础,是构成机制的基本框架和关节点,优化机制最根本、最基础性的工作首先是建立必要的制度。机制具有一定的目标导向,是不同主体之间的有机联结,是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模式,也是某种制度安排。
机制内在地包含着制度,也要通过一定的体制来起作用。人们靠制度制约体制与机制,同时,体制与机制又对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机制的构建和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不断改革和完善各种体制和制度的过程。各项制度和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必须相互呼应、相互交融,这样整合起来才能优缺互补,实现最佳效能。
优化机制还需要探索适合的方法和程序。一项任务可以有多种完成的方法,问题在于如何选择最优的方法。首先,对于已有的实际发生作用的社会机制要加以研究、检验和比较,选择相对较优的方法和程序。其次是对已有方法和程序的改进,包括对于方法和程序的设计,这种设计如果能够优化机制,也就是对机制本身的某种设计。这样的设计需要以反复的实践为前提,包括实践的需求、实践的实现和实践的检验。为了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尤其需要各种制度性、程序性的机制设计。
(三)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促进社会良性运行
机制优化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制度的设立、体制的完善以及方法的探索,都需要创造性的工作,都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探索、不断创新。
机制作为事物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既包含着规律性、必然性等客观性因素,同时又体现出主体的选择性、自觉性、能动性等主观性的一面。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得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非线性的复杂关系。社会机制本身不会自我调节和优化,是人作为社会主体通过改革或变革来调节和优化。可以说,社会机制研究的目的就是解决它的最优化问题。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在社会结构和功能重大转型的过程中,社会运行机制的建构和优化仍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大胆实践,并适时根据实践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机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建立适当的制度和体制,从而优化机制并促进社会良性运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科学、合理的价值规范引导下,不断探索和优化社会运行机制的过程。
(与曹延莉合作,原载《河北学刊》2009年第2期)
【注释】
(1)王杰主编:《国际机制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2)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3)李以渝:《机制论:涵义、原理与设计》,《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4)王晓林:《社会发展机制优化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