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革发展稳定和谐机制:面向实践的反思

改革发展稳定和谐机制:面向实践的反思

时间:2024-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成就辉煌,关键是实现了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互动,并在其中贯穿着方向引导机制。

改革发展稳定和谐机制:面向实践的反思

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方向引导机制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3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成就辉煌,关键是实现了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互动,并在其中贯穿着方向引导机制。

一、中国的改革、发展、稳定、和谐

邓小平指出:“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在一定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1)因此,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整体性完善,其中包括社会机制的整合与创新,也贯穿着社会发展方向的不断探索和调整。

发展是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主题。这种发展的实质就在于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创新社会运行的体制和机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促进经济与政治制度、文化体制、社会机制的协调发展,并努力实现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马克思说:“……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由每一个新的一代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2)社会发展是生产的发展,但其根本方向是实现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此,中国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是在不变中求变,在变中求稳定。中国的稳定,从国际上看,主要是指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所必需的和平的、开放的、合作的国际环境国际关系。从国内来看,主要是指形成经济的开放环境,增强经济发展速度的可承受性,避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正确舆论导向,形成人心凝聚、和谐向上的社会风尚。

当代中国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历史任务所要趋向的目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构建和谐社会首先意味着要大力提高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改善人民生活;同时还要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按照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在法律、制度和社会机制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

二、新时期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互动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实践探索,打破了僵化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消除了生产力发展的各种体制性与机制性的障碍。正是这样的社会变革,实现了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巩固和完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同时,改革开放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保障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形成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治安良好的社会环境。

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是改革的必然结果,是检验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也为新一轮的改革奠定了基础。只有实现科学发展,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满意,人民才会更加拥护改革、投身改革、推进改革;改革才能在新的基础上、在更高的层次上取得新的进展。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没有发展,就没有改革。发展也为稳定创造新的条件。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稳定奠定了物质基础,制度的完善为社会稳定奠定了制度基础,文化的进步使人心凝聚成强大的精神力量。

稳定是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改革和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必须保持社会相对的稳定。从国内来说,没有必要的稳定,改革、发展就无从谈起,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从国际上说,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们要抓住历史的机遇发展自己,关键还是保持自己的稳定,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

进入新世纪以来,和谐作为党和国家制定的新的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进一步推动改革和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决策。和谐是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的可承受度结合在一起,是社会整体运行的良性状态。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3)

三、改革、发展、稳定、和谐互动中的方向引导及其机制

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互动,作为社会的人的活动及其结果是有方向性的历史过程。整个社会的发展是有方向的,这是在社会历史规律作用下客观的社会运动趋向。但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人在社会发展方向上具有主体的选择性。社会发展过程充满了各种偶然性,必然性总是借助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历史的必然性要通过作为主体的人自觉的认识和实践来实现。因此,必须重视社会发展的方向引导。任何社会系统都会形成自己的方向引导机制。

中国社会的方向引导机制,建立在社会发展的目标趋向和实现途径的互动关系基础上。目前,中国社会的方向引导机制大体包括探索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纠偏机制等几个方面。

邓小平提出要“摸着石头过河”,这是对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探索机制的形象比喻。现实的社会主义并没有现成的模式,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人们不断探索和开拓。在社会发展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总体上的、大的方向的把握,不能代替局部的、具体的行动方向的确定,人们随时都需要进行具体实践活动方向的探索。

方向的探索离不开方向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纠偏机制。对与错,不是以本本教条、领导人的意志为检验标准,而是要看实际,以实践为检验标准。凡是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增强国家实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改革、发展、稳定,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人民的支持和政府的鼓励;凡是破坏生产力发展,拉大社会贫富差距,削弱和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行为,都将被人民唾弃,受到历史的否定。

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着总体方向与阶段方向、整体方向与部分方向、宏观方向与微观方向的关系,需要辩证统一地加以解决。坚持宏观方向的实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体现在微观上常常会存在着方向的微调和变动,为的是最终实现社会发展的宏观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存在阶段方向、部分方向、微观方向与总体方向、整体方向、宏观方向既相一致又不一致的矛盾关系。贯彻其中的方向引导机制在于,不论具体过程多么曲折,不论特定阶段、部分、微观的方向如何变化,最终阶段方向、部分方向、微观方向要服从和服务于总体方向、整体方向、宏观方向。

四、社会主义改革方向的全面探索

邓小平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4)要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发展社会生产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此,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概括地说,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基础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5)列宁也强调:“人类从资本主义只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即过渡到生产资料公有和按每个人的劳动量分配产品。”(6)1956年,我国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但是,由于我国的公有制的基础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社会,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极为落后,所以,“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7)。要发展“不合格”的社会主义,巩固和扩大公有制经济基础,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什么是解放生产力的有效经济手段?前苏联的经验和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都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画等号,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画等号,这成为阻碍改革深入发展的最大的教条。在总结国内外的改革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果断论定:“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8)这从根本上澄清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开始探索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结合。不言而喻,市场经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政治体制改革是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政治体制改革不是要改掉我们根本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政治体制,而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进行体制及机制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也开始了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方向引导。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对于整个改革的方向,对于整个改革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里内含着根本性的价值导向即方向引导,旨在形成社会主义社会的统一意志和凝聚力,使之成为整个社会和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在坚持大方向和主旋律的同时,还要努力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多样性生态环境,使各种文化成分良性互动,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文化获得大发展、大繁荣。

随着改革的全面展开和深入发展,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往的以政府为主体的单一社会结构模式,逐渐向一主多元的社会结构转变。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民间社会迅速崛起,使社会利益阶层和利益分配日趋复杂化。在社会机制的改革方向上,坚持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结合,成为现阶段需要自觉加以引导的方向。党和政府从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强调初次分配时也要兼顾公平,在医疗教育、卫生、住房、福利等社会保障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调控力度,以保证在社会建设方面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五、当代中国发展方向的科学转向

发展是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但是发展本身也是有方向的。最初我们的发展主要是以经济发展为主导方向,以GDP论英雄,全国上下、各级官员都以发展经济、招商引资作为自己的政绩。这样的方向引导,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是必要的,也是有成效的。但是,它的片面性、局限性也随之而来。单一、片面的发展导向,导致不顾国情社情、不顾各地具体条件的盲目的经济发展。盲目的经济发展没有与资源环境、政治条件、人文社情相结合,其结果是造成经济的畸形发展、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社会关系紧张等负面影响。总结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和对自己发展道路的探索,我们对发展的方向进行了调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也就是以科学发展为方向进行引导。科学发展不是以物为本,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的方向引导,首先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方向。所谓全面、协调发展,意味着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方位的发展,是这些方面协调一致的进步,更为重要的是自然与社会、自然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全面和协调的发展。只有坚持全面、协调的发展方向,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来自于人们过分注重经济发展,忽视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以致使资源枯竭、环境恶化,造成下一代乃至后代发展的障碍或危机。因此,必须重视全面、协调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样才能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科学发展方向还要求坚持发展方向的灵活性,即注意处理好发展方向问题上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使发展方向的具体性与变动性统一起来。科学发展是我们所坚持的发展的总体方向,但在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部分,即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发展的方向又是具体的、可变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发展方向。这种发展方向的总体性、具体性与变动性的统一,就是科学发展的科学性之所在。科学的实质在于实事求是,一切以时间、空间条件为转移,正是科学的本质要求。(www.xing528.com)

科学发展方向最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就是以人为本。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发展的主体和承担者、实践者、推动者都是现实的人。马克思说:“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9)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在发展着自身。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价值取向,就是实现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里所说的人是每天从事着现实的、感性的劳动和理性的思考的活生生的历史主体,他们通过自己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关系生产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并使自身与自然和社会融为一体。

六、注重社会稳定的价值取向

社会稳定是任何理想社会的基本条件和发展基础。没有哪一个民族或国家不希望拥有长久和平稳定的生存环境。只有社会稳定,人们才能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历史上的战争和动乱总是短期的、暂时的。如果社会长期处于对抗、动荡、破坏乃至瓦解的状态中,人们连起码的生存都受到威胁,更不可能获得发展。在当今世界上,一个民族或国家如果不发展,就没有出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争取一个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至关重要。可以说,稳定是改革、发展的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是保证其他价值实现的前提性价值。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表明,30年来的稳定局面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成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稳定作为价值取向,首先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稳定意味着相对不变,而改革和发展则是明显的变化,甚至是一种质的意义上的变革。稳定是指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不变,社会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以及政策的持续和连贯。在这个基本稳定的制度框架内,逐步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提高社会生产力,丰富和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群众更加拥护和支持社会主义制度,从而巩固社会的稳定和稳定基础上的发展。

稳定作为价值取向,还是内部包含着活力的动态的稳定,而不是静态的稳定。我们要求保持社会的稳定,并不是说要使社会成为一潭死水。“一潭死水”式的稳定缺乏活力,最终会导致发展停滞,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稳定,也是不能长久的稳定。我们所坚持的稳定方向,是一种包含多种因素协调发展的稳定,是一种坚持敢闯、敢试、敢改、敢变的稳定。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的要做工作,边做工作边试验,一旦取得成果,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稳定地发展下去。要使稳定在动态中得以实现,而不是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在新的改革、发展的基础上,巩固稳定局面;在新的稳定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改革和发展。

社会的稳定作为价值取向,其方向是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的价值取向只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基本要求。以这种社会存在的基础状态为前提,社会还要实现更高的价值目标,达到更理想的社会状态,这就是自古以来人们不懈追求的和谐社会。因此,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仅仅保持社会的稳定是不够的,还要在稳定的基础上向和谐迈进。和谐是更为理想的社会状态。

七、社会和谐方向的确立与进展

社会和谐是人类千百年来不断追求的社会理想。中国古代的《礼记·礼运》里曾提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西方思想家们从柏拉图、康帕内拉到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都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但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仅仅停留于设想,即使有人积极进行某种实践,最终也因其空想性而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社会主义,在理论上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提供了科学的论证,在实践上为社会指明了超越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社会和谐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为人类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梦想奠定了现实的基础,积累了正反两个方面的宝贵经验,揭示了人类走向社会和谐、世界和谐的发展方向。

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为实现社会和谐开辟了现实途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积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中共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2005年,胡锦涛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深刻内涵和主要任务,强调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共十七大上,社会和谐被看做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特征,并确立了社会和谐的奋斗目标,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重大的战略决策写入党章和宪法

社会和谐的价值取向,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调整,已经在实践中逐步实施和落实。我国“十一五”规划的突出特点就是注重和谐社会建设。在经济发展上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转变粗放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在社会建设方面,更加注重倾听民意,注重民生建设,大力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这种和谐方向的价值导向不仅引导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而且对当代世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国的和谐价值观对世界的重要意义,正在越来越清晰地显示出来。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理论与方向引导

在新时期中国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互动中,始终贯穿着方向引导机制的作用。这不是一种自发的作用,而是我们社会生活的主体自觉实践、不断开拓的过程。这场伟大的实践,不是靠本本主义的教条来引导,也不是仅凭改革者的主观设想来推动,而是在反复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方法的过程中实现的。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既有某种确定性,又有难以预料的不确定性。理论的任务是把握历史的逻辑,只能从具体的历史实际出发,不能从理论家的预测、想象出发。

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引导是从实践出发的,由于面向未知的领域而必然具有探索性。既然是探索性的实践,就理所当然地应该允许试、允许错,允许在试错的过程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和道路,这是邓小平制定的改革和发展的策略。在实践中摸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一步一步地确定改革的方向、发展的方向以及稳定与和谐的价值取向。这样,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既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沿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又不固守本本,在实践中大胆尝试,闯出一条新路。这条新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这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一方面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发展方向的探索和引导,一方面又十分重视实践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不断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才能由中国经验概括为中国模式,进而上升为中国理论,使之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总结概括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在实践中提出并经受了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新时期新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分别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什么是发展、怎样科学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一系列理论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之一脉相承并且与时俱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进一步的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互动中,从理论的高度起到重要的方向引导作用。以此为理论依据全面制定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战略和策略,为进一步的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互动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方向引导。它全面体现和落实了科学发展观,是推动中国改革和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同时,它继续强调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努力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而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现阶段乃至长远的奋斗目标提出来,明确了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及其所要求的社会条件,为进一步的改革、发展、稳定明确了方向,并将其奠定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

总之,通过改革开放,我们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这条道路,坚持这个理论,就是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导向,只要高举这面旗帜,我们就会沿着正确的方向把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与王锦刚合作,原载《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6期)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4页。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3页。

(6)《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5页。

(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8~11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