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中的改革、发展、稳定和谐

实践中的改革、发展、稳定和谐

时间:2024-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动力机制改革、发展、稳定及其关系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于是,阐明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辩证关系,探究四者内在关联和互动的机制,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机制”一词应用更加广泛,如利益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动力机制、协调机制、合作机制、创新机制等。这种动力机制是使推动社会系统前进的力量得以激发、作用和协调的机制。

实践中的改革、发展、稳定和谐

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动力机制

改革、发展、稳定及其关系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社会各界包括学术界对此论述颇多,已基本达成共识: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三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自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改革、发展、稳定一样,“和谐”也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被提出并加以阐释。于是,阐明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辩证关系,探究四者内在关联和互动的机制,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重点探讨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动力机制。

一、“机制”和“动力机制”的内涵

“机制”(mechanism)一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由古希腊语中的“机器”和“结构”或“装置”构成,过去主要用来描述产生某种现象的物理过程或机械运动,一般被理解为物理学和机械工程学中的机械装置或机械构造。

后来,“机制”概念被用于生理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等学科中,如生理学中的生理机制和机理、心理学中的心理机制、哲学中的机械论和经济学中的运行机制等术语都来源于同一个词。在社会科学领域,“机制”泛指一个系统中诸元素、部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功能。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机制”一词应用更加广泛,如利益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动力机制、协调机制、合作机制、创新机制等。同一般意义上的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相比,所谓“机制”偏重的是对事物运行的关键起制衡或协调作用的结构和功能。

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因此,“机制”在哲学上有两层内涵:其一,指事物内部诸要素、部分、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规定的辩证的因果关系,这种关系形成后会对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起主导作用。其二,指事物内部要素作为整合后的整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辩证的因果关系,这种关系形成后会对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起制约作用。唯物辩证法认为,前者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后者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在认识事物“机制”时,应该考虑到内在根据和外在条件这两方面的内涵。

社会机制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但它是通过现实的政策、法律、制度和人的活动等等来实现的。社会机制一旦形成,就会内在地作用于组织系统自身,使组织机能处于一定的状态,按照一定的规律影响、支配着组织的生存与变化。

社会的发展需要动力的支撑,需要有相应的动力机制。所谓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简言之,就是推动社会系统运动、变化、发展的内外部力量的作用方式,是使系统诸要素、部分、环节在互动中形成整体良性运行的结构和功能。这种动力机制是使推动社会系统前进的力量得以激发、作用和协调的机制。动力机制的稳定存在和发挥作用,可以使社会系统的整体的运行从自发走向自觉、从被动走向主动。

就当代中国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在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互动中把握推动中国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这个动力机制可以使这四个方面结成辩证统一起来,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在经济领域,衡量动力机制效果的最重要的尺度是效益,即经济在质和量上的提高。良好的动力机制有助于提高个人、企业及社会的效益。要能够使社会或个人获得持续的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找到使社会或个人行动起来的动力机制。动力机制缺失或失范是影响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根本原因。国家和政府制定的各种政策、规范、法律、制度,归根到底都是从形成和启动动力机制入手的。同样,政策、规范、法律、制度的调整和发展,其根本出发点也在于动力机制问题。

二、系统动态关系由三维到四维的过渡

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特征是在改革、发展、稳定三维框架下的社会运行,核心是一心一意谋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和“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并把它置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若干重大关系的首位。中共十五大报告强调:“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1)

这一时期,我们是在辩证统一中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三维互动关系的。江泽民曾形象地说:“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2)这是一种三维互动的关系,我们只能以稳定保改革和发展,以改革和发展求稳定。改革、发展、稳定作为内在关联的三个方面,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进程中。

在中共十六大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和谐的理想目标。概括说来,就是既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社会系统运行从改革、发展、稳定三维互动开始向改革、发展、稳定、和谐四维互动关系过渡。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制,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3)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幕式的讲话中,具体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三、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互动关系

从改革、发展、稳定三维互动到改革、发展、稳定、和谐四维互动的转变,是当代中国社会演进过程中系统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表现,是社会系统优化的结果。如何在社会运行中把握这四个维度的辩证关系,在更为复杂的互动关系中把握其动力机制,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就是探索和完善改革、发展、稳定、和谐互动关系中的动力机制。在这种复杂系统中,起作用的往往不是单一的动力机制,而是一个动力机制群,即是说,系统的动力机制本身就是一个系统。

当代中国的改革、发展、稳定、和谐不是平行或并列的四个要素或环节,而是以“改革→发展”为主轴的。(见示意图)在这里,改革不应是粗放式的或照搬别人的改革,而应是积极稳妥并具有自主创新的改革;发展也不应是片面的、没有反思的盲目的发展,而应是自觉的、科学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改革推动发展,发展又内在地要求配套和深化的改革,新的改革又推动新的发展。

改革、发展、稳定、和谐互动关系示意图

如果说“改革→发展”是系统过程,那么“稳定→和谐”就是由“改革→发展”造成的系统状态。稳定是保持系统质的基本状态和基本条件,与改革、发展处于相互作用即互动之中。在以往的改革、发展、稳定三维框架下,形成的就是这样一种互动关系模式。稳定对于系统是一个起码的要求,作为系统状态更高的要求是和谐。和谐建立在稳定的基础上,又在本质上高于一般意义上的稳定。和谐作为一维的加入,使这种社会系统的运行有了更高远的目标、更强劲的动力和更可靠的保障。不仅“改革→发展”促进了“稳定→和谐”,“稳定→和谐”反过来也成为继续“改革→发展”的社会前提。

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互动,形成了系统过程和系统状态的动态统一,使这种四维关系比原先的三维关系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内在的张力,构成了一种滚动前进的运行模式。伴随“改革1→发展1→改革2…n→发展2…n”的,是“稳定1→和谐1→稳定2…n→和谐2…n”。在这种不断的滚动前进中,每一个要素或环节都成为前进的动力,而在整体上则形成了系统运行的动力机制。“改革→发展”是社会稳定和和谐的根本原因。以“改革→发展”为主轴包括“稳定→和谐”的动力机制,就在这一系统自身而不在系统之外。

四、中国社会运行中的三个动力机制

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动力机制,存在于全部构成要素的动态关联和相互作用之中,集中表现为以下三个动力机制:

(一)改革创新的基础动力机制(www.xing528.com)

改革本身就蕴含着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一种破旧立新的变化。它要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那些体制、关系和制度,代之以有利于调动社会各个层面、各个方面积极性的体制、关系和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4),把人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因此,改革的重点是解决社会发展动力问题。而从动力角度来说,改革就是要建立长远有效的基础动力机制,统筹各个层面、各个方面的关系,全方位地解放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改革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有改革到了位,真正解决了制约社会发展的基础动力问题,构建了合理的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把一切社会生产要素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中国社会才会不断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通过持续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打破了体制上的限制,社会整体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实践证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主要途径。只有通过改革,才能真正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革决不能停留在已有成就上,而应该把改革引向深入。改革的深化意味着要通过不断的调整和革新,使经济、政治、文化的体制及政策能全面反映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不断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所有制实现形式、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都是新时期实现改革新突破的主要任务。改革本身就是带有全局性、决定性与根本性的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手段。

改革必须与创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改革创新即具有创新性的改革,作为一种基础动力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要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为此,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改革创新的基础动力机制作用。

(二)科学发展的主导动力机制

当代中国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科学的、合理的发展作为动力机制主导社会前进的方向。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是科学发展观意义上的发展。发展的具体内涵是随历史进程的变化而变化的。虽然经济增长是评价社会发展程度最重要的尺度,但发展却有更为丰富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1)强调社会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或方面的发展,是在不断解决各种矛盾的过程中为发展开辟道路的;(2)发展应当具有协调性与可持续性,主张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3)关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

中国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关系中,发展作为主导动力机制的作用更加突出。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5)在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作用下,中国社会的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动发展是第一要务,这是社会进步的主导动力机制。当然,这种发展应当是科学的发展、内涵式的发展。我国必须坚定地贯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战略,把科学发展作为主导动力机制贯穿在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互动关系中。在这种互动的关系中确定科学发展的主导性,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

(三)稳定和谐的目标动力机制

社会发展离不开目标动力机制,合理的目标会转变为前进的动力。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中,稳定和和谐是最重要的目标动力机制。目标动力机制存在于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关系之中,是贯彻其中的价值导向机制。在前述改革、发展、稳定三维动态互动关系中,稳定也是作为一种目标动力机制起作用的。而在转变为改革、发展、稳定、和谐四维动态互动关系后,原来的稳定的目标动力机制进一步演化为稳定和谐的目标动力机制,使这种动力机制的重要性得以凸显。

“稳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要放在具体的社会语境和文本语境中来理解。“稳定”是一个中性概念,它的一个极端是静态的稳定,即表现为僵化、死板、停滞;另一个极端是动态的稳定,即表现为流动、交融、和谐。“和谐”的原意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可以看做“稳定”范畴发展的比较高级的阶段。

与稳定一样,和谐也是相对的、动态的。同“稳定”相比,“和谐”更多地强调系统内部要素的动态统一关系。消除了旧的不和谐,又会产生新的不和谐,所以又应解决新的不和谐的问题。追求美好的社会状态,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合理的目标动力机制是推动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方式。立足社会现实,维护社会的相对稳定,实现社会的动态和谐,并把稳定和谐内在融合为目标动力机制,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国的改革、发展、稳定、和谐处于动态的、辩证的关系之中。作为一个整体,它承载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趋向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革、发展、稳定、和谐形成一种多维互动的复杂关系结构。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期间,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逐步进行了改革。改革促进了发展,在发展中深化了改革。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社会的稳定。国际国内环境的基本稳定,为我们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保证。当然,稳定是相对的,改革和发展的更高要求是和谐。和谐是改革、发展、稳定所要求的,也是改革、发展、稳定所创造的。

改革、发展、稳定、和谐构成了动态的四维互动关系,四者相互关联、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在这种滚动的相互作用中,这四者中的每一方面都具有动力的作用,集中汇合成改革创新的基础动力机制、科学发展的主导动力机制和稳定和谐的目标动力机制。中国社会每前进一步,都与我们对这种动力机制的理解和把握有关。

(与王洪波合作,原载《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注释】

(1)《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18页。

(2)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2日。

(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4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5、第37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