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反思:解决物质需求

实践反思:解决物质需求

时间:2024-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来人们普遍认为,人的物质需求是无限的,物质需求无限论似乎是不容置疑的定论。一认为人类的物质需求是无限的,这种观点并非全无道理。同样没有疑问的是,人类各个世代物质需求的有限性并不是等值的。由此可见,人类物质需求的有限性是由人的内在的物质本性和外在的物质条件共同规定的。人类的物质需求受到外部世界的物质条件的制约,作为人类直接生存环境的外部自然界的有限性规定了人类物质需求的有限性。

实践反思:解决物质需求

反思物质需求:无限还是有限

人类有许多一旦形成便根深蒂固的观念都是未加反思的,这就是哲学上所说的非批判的观念。其中有些观念由于事关重大,任其延续下去,会造成认识和实践的严重误区。社会历史过程中的许多迷误、纷争和曲折,常常是在这些观念的阴影下发生的。因此,人们为推动历史进步所作的努力,理所当然地包括对那些影响深远的错误的习惯观念的批判。

立足于人类社会实践科学的发展,对流行的非批判观念加以批判的分析,通过观念的澄清来调节人们的行动,从而有可能实际地改变现实的状况。在观念的批判方面,哲学作为反思的意识形式起着核心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对旧的观念进行实事求是的批判,在这种批判中确立新的观念,有助于社会在精神上清醒和振奋起来。

本文试图要做的是对人的物质需求观念的反思,首先要讨论这种需求究竟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历来人们普遍认为,人的物质需求是无限的,物质需求无限论似乎是不容置疑的定论。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人们无休止地追求物质财富、物质享受,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和生态问题。所有这一切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问题的批判分析表明,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讲,物质需求有限论远比物质需求无限论更为可取。

认为人类的物质需求是无限的,这种观点并非全无道理。就人类世代无限延续的可能性来说,人类的物质需求确实具有无限性。就每个人主观的和可能的物质需求而言,也可以说是无限的。然而可能不等于现实。我们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必须现实地思考诸如物质需求这样的现实问题。

确实,整个人类的世代延续在我们看来几乎是无限的。但那不是因为地球上的人类真的会无限地存在下去,而是因为人类存在的终点距离我们实在太遥远,以致可以将其视为无限的。对于刚刚走过百万年历程的人类而言,以后的千万年、万万年确实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路。可是对感觉的描述不能代替对事实的陈述。现代科学在揭示人类起源的同时,也确定了人类终点的存在。自然的法则是有始即有终,用中国古人的话说就是:“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曹操《精列》)人类作为一种自然的存在不是一种无限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的物质需求也不是无限的需求。人类的存在和需求是在自然界中实现的,归根到底依赖于太阳系、地球和地球上的生命的起源与演化。

整个人类的物质存在和物质需求既然是有限的,那么,在人类世代延续中的某个特定阶段,包括我们所处的现时代,人类的物质存在和物质需求也无疑是有限的。同样没有疑问的是,人类各个世代物质需求的有限性并不是等值的。由于全球人口的增长,以往积累财富的增加,以及人类借助科学技术支配自然能力的增强,今天已经达到60亿人口的人类的物质需求当然远远高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世代。

就人类的个体而言,其物质需求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也不能由此得出个人的物质需求是无限的结论。人首先是物质性的实体的存在,作为自然的生命个体,是一个有限的存在物。人的物质需求,包括对水、空气、阳光、营养等自然物的需求,对衣被、居所、器物、工具等人工物的需求,实际上是有限的。人不过七尺之躯,在自身之内、自身之表、自身之旁的直接物质需求总是有限的。超过自身的实际需求,过多地摄取或占有物质,或者对自身肌体有害,或者造成沉重的负担,或者造成物质资源或财富的闲置和浪费。

个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使人物质需求问题变得扑朔迷离。当一个人在某个社会组织中处于决定性地位时,有些表面上似乎是个人的物质需求实际上是整个社会组织的需求,有些则仅仅是主观上或抽象可能的物质需求。在古代社会,具有最大的物质支配权的莫过于封建帝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诗经·小雅·北山》)。他可以倾全国之力,筑长城,开运河,建宫殿,修陵寝,颐指气使,穷奢极欲,而真正属于他自己的物质需求不过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在当代世界上,纵使某家大公司“富甲天下”,它的代表者的物质需求大多也是该公司在运营过程中的需求,而作为个人的物质需求即使比别人再多,毕竟还是有限的。

以上主要是侧重于需求主体来看物质需求的有限性,其实从需求客体来说更是如此。虽然人类生存的物质世界从总体上说是无限的,但生命依赖于特定的自然环境,真正适合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实际上是有限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也只有一部分地区较为适于人的生存。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是有限的,至少对于人类特定的生理条件和有限的实践能力来说是这样。

由此可见,人类物质需求的有限性是由人的内在的物质本性和外在的物质条件共同规定的。人自身作为物质的生命存在,内在地规定了他的实际的物质需求的有限性。尽管这种有限性在不同人那里的具体表现并不是某个特定的数值,而是一个可以在下限和上限之间波动的幅度。人的物质需求的满足具有相当大的伸缩余地,在这种看似不确定之中仍有某种确定性,那就是人的物质需求实际上的有限性,它不能超出正常的生命存在所要求的限度。具体生命存在作为有机系统对于物质需求的限定是符合自己物质本性的规定,对这种规定的否定就是对人的物质本性的否定,因而也就是对人的生命存在的否定。在这里,物质需求的无限性是对有限性的否定,也是对人的实际存在的否定,违背了人作为物质的生命存在的本性。

人作为生命有机体是一种相对封闭而又对外开放的系统,同其他生物有机群体一样,要从外部自然界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人类的物质需求受到外部世界的物质条件的制约,作为人类直接生存环境的外部自然界的有限性规定了人类物质需求的有限性。本来,就人类属于自然界而言,自然界的演化和生物的进化已经为人类的物质需求规定了应有的限度和自然界可能满足的最大限度。在人类的自然状态下,或在合乎自然要求的状态下,在自然生态相对平衡的条件下,人类自身的物质需求与自然界的物质条件之间是协调的,没有必要“杞人忧天”。

问题在于,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世界人口急剧膨胀,个人消费和浪费倍增,打破了原有的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在物质、能量、信息诸方面的平衡与协调。在某些领域,如淡水资源的供给,问题已经相当严重。自然界可利用的资源、能源的限度,是人类物质需求的最终界限。自然的极限不仅是人类不可逾越的,而且即使接近这一界限都是极其危险的,除非人类不想给自己和后代留下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的余地。自然界给人类物质需求规定的有限性具有外部的强制性,显示了客观必然性的严酷无情,人类不可对此掉以轻心。

既然人类的物质需求实际上是有限的,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都不会改变这个事实,何以还有讨论这个问题的必要呢?

问题的实质在于,人的意识能够影响人的行动并进而影响人的存在。人们在物质需求无限的观念支配下,在行动上追求无限的物质需求,已经和正在继续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造成严重的危害。追求无限的物质需求,必然导致物质资源的巨大浪费,减少乃至耗尽人类可利用的资源。由于开发和生产了许多并非人所必需的物质产品,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能源,减少了可用于生产人类必需品的资源。与此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降低了为人类所必需的自然物质资源——水、空气、阳光、土壤等的数量和质量。主体对象化的活动导致危害主体自身的结果,这种异化现象在人类实践能力空前提高的今天显得尤为突出。由此可见,人类实践本身确实存在着合理性的问题。我们所主张的实践唯物主义并不是唯实践主义,它同时也应当是实践批判主义或批判实践主义。

在物质需求无限的观念下,上述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必须对物质需求无限论提出质疑,批判地反思物质需求无限的观念。相比而言,人类物质需求有限论是更为合理的。当然,在肯定物质需求有限的前提下,重要的是要把握人类物质需求的合理结构。在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奢侈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应该有适当的比例,并辅以社会需求观念的正确引导和国家税收的必要调节,这是社会管理和政府干预的重要内容。

历来存在着两种对人类物质需求的限制,即客观、客体的限制和主观、主体的限制。对于主体来说,前者是外在的、被动的限制,后者是自觉的、自主的限制。不论怎样,对人们的物质需求的限制是不可避免的。在社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并非完全解除了对人的物质需求的限制,而只是放宽了这种限制的幅度而已。个人消费选择的相对自由,不能改变社会供给总量和自然资源总量的限制,也不能取消对人类消费能力的总体限制。

现代和古代不同,如果说古代主要是由于物质生产不发达而限制了需求,那么现代很可能主要是由于物质生产过于发达而限制着需求。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又从另一个侧面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昭示了自然界对于人的物质需求所能容忍的界限。人类在欢呼征服自然的胜利的同时,立刻发现了自然界对自己的报复,从而不得不认真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已不只是西方社会的问题,由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也成为我们所面对的迫切问题。(www.xing528.com)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无疑是现实的物质需求变化的晴雨表。“有效需求(需求之成为有效是因为有着购买力为后盾)只有通过市场才能表示出来。收入的增长导致有效需求的增长,从而也导致了市场规模的扩大。”(1)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认为人们的物质需求是无限的,即意味着设想存在着一个无限的市场,进而盲目地、不停地生产某种产品,其后果之危险可想而知。所谓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其实也就是以市场为限制的经济。人们只有通过市场了解社会现实的物质需求,知道自己活动所受的限制,才能找到自己活动的正确方向。

诚然,支配今天人们的生产和消费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金钱,似乎唯有金钱的多少制约着人的实际物质需求。为了发展生产需要刺激消费,但正常的消费应当是合理的、适度的消费。我们应当强调人对于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有钱并不意味着有权随意浪费资源。奢侈浪费的行为不应受到人们的羡慕,而应作为不文明的行为受到人们的鄙视。挥霍无度,坐吃山空,从来都是衰败的象征。在物欲方面与放纵相对立的节制,自古被人们视为美德,今后也不应丢掉。

道德的意义上说,人对物的关系也是人对人的关系。在一个资源有限的世界上,任何人过度的消费都是对他人的剥夺,任何一代人的挥霍和浪费都是对子孙后代的剥夺。并不是任何需求都是天然合理的。人类的理性之中应当包括对需求的理性的态度,即对需求的分析和批判的态度。

30多年前成立的著名的罗马俱乐部,以研究人类的境况为宗旨。在他们提供的第一个报告《增长的极限》中指出:“世界系统完全不够大也不够慷慨,不能为它的居民的利己主义和互相抵触的行为再提供多长时间的资源。我们距离地球的物质极限越近,解决这个问题的困难就越大。”(2)他们认为,要解决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将应付发展和环境这两个关键问题的战略作为一种联合战略来考虑。后来,在罗马俱乐部的第二个报告《人类处于转折点》中又进一步强调:“必须改变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接受关于人的新概念,即把人类看做是一个具有生命的全球系统。”为此,就需要“引导世界体系走上有机发展的道路”,并且“必须发展一种使用物质资源的新道德”。“如果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发展一种与后代休戚与共的感觉,并准备拿自己的利益去换取后代的利益。”(3)

尽管罗马俱乐部的学者们当时对于制约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极限”与“内部极限”的估计可能窄了一些,加之对于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估计不足,因而得出了较为悲观的结论,但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无疑是存在的,提出这些问题本身的重大价值远远超出了对问题的具体回答。人类不能不关注自身物质需求的极限,只有正确认识这种极限,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来规避这种极限,才不致使这种可能的极限真的成为现实的终极限制。

同物质需求相比,人的精神需求更像是无限的。然而细加思考就会发现,现实的人的精神需求同样具有有限性。人的现实的存在决定着人们的意识,因而人们的精神需求总是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人的现实的存在状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是他在自己的生活和实践中开拓出来的。在这个映照着外部世界的精神领域中,人可以有自己自由的选择乃至创造,但整个精神需求的空间无论怎样广阔,最终都不是无限的。因为人作为精神需求的主体是一个有限的存在,他的精神活动因此也是有限的活动,人对于无限的精神世界的追求正是以自身存在的有限性为前提的。

人们之所以会觉得精神需求比物质需求更具有无限性,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精神需求不像物质需求那样完全受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人在主观的精神世界中拥有更广泛的自由;第二,由于人们对物质需求给予更大的关注,因而给精神需求留下了广阔的余地。人类的精神需求远不像物质需求那样在某些方面已接近极限,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无限的。人的精神需求作为意识为存在所决定。一定的历史时代、物质条件和人本身的存在,既给了人的精神需求以巨大的选择和创造的空间,同时又规定了这种选择和创造的范围,即规定了人的精神需求事实上的有限性。

在同物质需求相比精神需求尚有极大剩余空间的情况下,我们应当鼓励人们在精神领域的追求,从而在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之间实现一种合理的结构关系。根据当代被普遍认可的需要结构—层次理论,人类的物质需求主要与人的基本需要相关联,因而多属于人类需要的较低层次,而人的精神需求则处于较高的需要层次。在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精神需求的增长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进而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主次关系也会发生变化。正如舒马赫所言:“不消说,对于任何文明世界来说,财富、教育、科研以及许多其他事物,都是必要的。但是,今天最需要的,是修正这些手段为之服务的目的。这意味着,首先要发展这样一种生活方式,给予物质的东西以应有的合理地位,即次要的而不是主要的地位。”因为“‘生产的逻辑’既不是生活的逻辑,也不是社会的逻辑。它是从属于两者的一个小的部分”(4)。虽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还必须把“生产的逻辑”放在首位,但开发和满足人们广泛的精神需求,对于调整人们的需求结构,抑制不合理的、过度的物质需求,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然,人的精神需求也有健康与病态的区别。健康的精神需求的增长,利己利人,有益于社会,而不健康的精神需求则效果正相反。某些人对于物质财富无止境的追求,近于疯狂的消费或浪费,其实已超出实际物质需求的界限,本质上也是一种精神追求,只不过是一种病态的精神追求。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不是充分满足其直接的物质欲望,而是使其病态的精神追求转化为健康的精神追求。精神需求健康的标准之一,就是达到主观与客观、可能与现实、感性与理性、思想与行动之间的平衡或一致,其中包括需求的适度和必要的节制。缺乏适度原则和节制机制的需求,不论物质需求抑或精神需求,都容易导致某种病态。

具体的有限性观念,如某种需求有限性的观念,并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抽象意识。当它同人的某种活动联系在一起时,可以成为控制人的活动的一种意识制动“装置”。如果说无限的观念有助于激励人们不断去探索和追求,那么有限的观念就可以使这种活动保持理智,使之能够在必要时调节速度或暂停下来,转向正确的方向。这是对活动主体的一种保护机制。没有制动装置或制动装置失灵的交通工具是危险的,缺乏有限性观念制约的人的活动同样内含着极大的危险。复杂的现代社会生活更需要足够的理智和自觉,而不是推崇自发和盲目。盲目性是人类生存的大敌。

荀子说:“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论》)。这个“本”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物质资源,广义地说,还包括人类社会和人自身这种物质资源以及精神资源。珍惜和保护资源,合理地、有节制地利用这些资源,人类便不会陷入困境。如果对有限的甚至已经不多的资源任意耗用,即使能够达到一时的富足,也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本”和“用”的这种矛盾古已有之,于今为烈,不可等闲视之。

总之,我们追求发展,但应当是可持续的发展。为此,必须批判物质需求无限的观念,确立科学的物质需求有限的观念。研究人的现实需求的质和量,设计合理的需求构成,是建设现代人健康的、可持续的生存方式的最重要的内容。

(原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注释】

(1)[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布鲁斯·赫里克:《经济发展》,张欣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177页。

(2)[美]D.梅多斯等:《增长的极限》,于树生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46页。

(3)[美]梅萨罗维克、佩斯特尔:《人类处于转折点》,梅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2~143页。

(4)[英]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虞鸿钧、郑关林译,刘静华校,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0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