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放·探索·实践

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放·探索·实践

时间:2024-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解放·探索·实践也许是因为对近期发生的事情感受较深,人们总是倾向于对刚刚完成的业绩给予更高的估价。这是思想上解放、探索和实践的十年,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中国哲学界不仅以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讨论为这次思想解放潮流开启了闸门,而且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深入反思这一思想解放本身。这种以人为最高目的的思想解放,对于中国现实的社会发展无疑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放·探索·实践

解放·探索·实践

也许是因为对近期发生的事情感受较深,人们总是倾向于对刚刚完成的业绩给予更高的估价。即使考虑到这种因素并打些折扣,还是应该承认,过去的十年(1978—1988),无论对我们国家、民族,抑或对我国理论界、特别是哲学界,都是非常重要和值得回顾的。这是思想上解放、探索和实践的十年,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的作用并不限于这个时期,由于这十年正值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转折关头而不能不具有开创的性质。如此影响深远的历史意义,只有在时间继续推移中形成纵向的历史比较时才能充分显示出来。

十年前,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生活一个新时期的开端。这个开端的特征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思想解放。在实践面前,一切凝固的、似乎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和原则都重新受到审查、检验,然后决定取舍。对于政治问题和思想问题,人们不再拘泥于原有词句的规定,而是力图立足于现实,把握其实质,实事求是,依据我们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做出新的明智的决断。不管那时讨论问题的起点怎样低,许多问题不得不从ABC开始,以及仍难免带着许多昔日思维和表述方式的痕迹,但最可宝贵的就是其中所洋溢着的解放的气息。

解放,意味着摆脱束缚而获得自由。然而人作为主体乃是具体的、历史的存在,与相应的客体的关系也是具体的、历史的关系;因之,所谓解放不可能是抽象的、绝对的状态,而只能是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对某种束缚的挣脱或对某种限制的超越。即是说,解放是人的历史性的活动,是通过主体的努力实现的主客体关系的变化,是人的主体性层次的跃迁。十年前的“第二次解放”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第一次解放”一样,都是我们党和人民在实践和思想领域里不断艰苦奋斗的结果。

从整体上、发展上看,解放是一个全面的过程。马克思在谈到德国革命与法国革命的区别时曾说过:“在法国,部分解放是普遍解放的基础。在德国,普遍解放是任何部分解放的必要条件。”(1)而从其共同之处可见,不论在哪个国家都存在着普遍解放与部分解放的关系。这一关系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方面,如果侧重于人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那就是个人解放、群体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问题;另一方面,如果侧重于社会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则是个别领域的解放、主要社会领域的解放和整个社会解放的关系问题。十年前那个历史时刻开始的解放固然不可能一下子包容上述全部解放的含义,但它在发展中远远超出了个别人、个别群体和个别领域的范围,无疑是多方面的、广泛的社会解放。在当代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中,我们这个星球上的人类日益成为休戚相关的整体,因而普遍解放和部分解放的辩证联系更加明显。人的普遍解放和部分解放、社会的普遍解放和部分解放,都是互为前提、互相制约的。重要的是无论何种解放都需要主体的能动的努力,普遍解放的因素与部分解放的因素应当形成互相推动的机制,而不是消极地互相等待。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兴旺,要求有适宜的政治和经济条件,但作为精神领域发展的首要前提是思想的解放。解放思想既是思想理论界本身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思想理论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心理环境的要求。对于思想的主体说来,这两个方面分别反映了其内部世界的状态和外部世界的状态,可称之为思想的内在解放与外在解放。思想的内在解放无疑受到外在解放的影响和制约,但缺乏内在解放的外在解放也会是软弱无力的。社会由一个个现实的人构成,思维着的个人才是现实的思想主体,唯有较充分的内在解放才能造成足够的外在解放的社会精神气氛。所以思想解放的直接能源就在人的思想本身,在于人在社会中、在主客体的现实关系中发展起来的理性的、批判的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性上是批判的、革命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的使命首先是解放人的思想,引导人们以批判的态度对待旧事物、旧世界,进而自觉地改变事物、改变世界。十年来,这种思想的解放所走过的道路尽管并不平坦,还说不上十分彻底,但它所释放的能量和起到的作用之巨大,早已为世人所公认。

中国哲学界不仅以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讨论为这次思想解放潮流开启了闸门,而且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深入反思这一思想解放本身。这种努力有助于推动人们的认识由表层进入深层,巩固了思想解放的成果,使之更加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思想作为活生生的存在乃是人的思想,是人的世界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世界。思想的解放是人的解放的先导,是人的全面解放的一部分。人要实现自己的解放,首先要以主体的姿态挺立起来,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在主体与客体的现实关系中寻找实现人的主体性的现实道路。哲学界对于主体问题、主客体关系问题、异化问题、人道主义问题、主体性问题、人的个性和全面发展问题、思想自由问题、人的能动性与历史规律问题、人和自然及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等等的研究,始终都未离开人的解放这个主题。就人类历史而言,除了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不能设想还有其他什么外在的历史目的。这种以人为最高目的的思想解放,对于中国现实的社会发展无疑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思想的解放带来了较之以往更多的自由,开阔了思想驰骋的天地,为思想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但它毕竟还不是思想发展本身。解放了的思想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中把艰苦的精神劳作凝聚为建设性的成果,才能实现有价值的哲学、科学和艺术的创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种在思想解放的前提下进行的精神劳作,是思想者在把握已知的基础上对未知的无穷的探索,是对真、善、美的不懈的追求。

在解放了的思想面前,千古不变的信条受到质疑,人为设定的“禁区”被冲破,流行的非批判的时髦观念遇到理性的批判。这种情形很像恩格斯笔下的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夕的思想启蒙运动:“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2)所不同的是,我们不是从抽象的、永恒的理性出发,而是以立足于社会实践的现实的理性来进行判断的。但是,所有这一切不只是为了说出“不要什么”和“不该怎样”,而且是为了明确“要什么”和“应该怎样”。为此就需要思想的进取,需要哲学、科学和艺术的探索。如果说解放是针对过去的清理,是对已知的审视、批判或扬弃,那么探索就是面向未来的努力,是对未知的搜寻、选择和创新。以现在为立足点,可以说解放使我们摆脱因袭的重担和枷锁,以便超越过去;探索则使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途径和方法,因而更接近未来。

十年来,我国理论界在思想解放的形势下多方面的、大量的理论探索,为我们中华民族腾飞于当今世界所做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从对近四十年来我国理论界的历史作纵向比较可见,这十年间理论探索的成果超过了此前三十年的总和。当然,人们现在很少听见对理论界的称赞,毋宁说更多的倒是对理论界现状的不满。指出理论的贫困和幼稚,表达了对理论界现状的批判态度,包含着对理论的更高的要求。对于清醒的理论工作者来说,坦率的批评比称赞有更强烈的激励作用。只有承认现实、批判现实,才能改变现实、超越现实。

总结以往的经验,我们看到,理论的探索有一些比较突出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对于理解和习惯于思想理论探索这种思维方式或活动方式很有必要。

自由的特点。任何探索都不能不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探索本来就是在条件中的探索,也是对条件的探索,离开条件的探索是不可能的。然而思想的探索又应当是自由的,没有自由的、预先规定好路线的思维过程,只是按固定程序进行的思想操作,不能称之为探索。思想自由既是理论探索的前提条件,也是这种探索的特定方式。前者是思想探索对外部环境的自由要求,后者是指这种活动方式本身,是这种探索得以实现的内在的自由要求。对思想自由的否定就是对思想探索的否定,对思想自由的压抑就是对思想探索的压抑。凡是进行过真正的理论探索的人,都深知这种自由的可贵。人们不会忘记,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登上社会的理论舞台之初,首先奋力争取的正是出版自由,而出版自由则不过是思想表达的自由,是思想自由的外部实现。自由的思想不仅仅是思维个体内部的精神状态,“它不断从现实世界中涌出,又作为越来越丰富的精神唤起新的生机,流回现实世界”(3)。自由是探索的天性,谁也无权剥夺它。

选择和创造。当探索面临着多种可能性时,必然要进行选择。选择是在发散式的思想探索之后的收敛、综合或取舍,是对多中之一的集中的、深入的探索。要能够选择,必得有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对象,这些对象是已有的或已被创造出来的。在探索中所做的选择往往不是对现成的完成品的比较和取舍,而是对某种方向、方法、思路、构想、框架之类半成品的斟酌,必须经过创造性的努力才能把它完成。所以选择总是伴之以创造,创造能够增加新的内容和形式,使选择得以开始和贯彻下去。没有创造性的探索只是重复性的、简单的择取,只能被动地使自己依附于某种外在的程序,严格说来并不是探索。人的思想具有巨大的创造潜能,可以通过解放和探索而释放出来。积极的探索意味着创新,人类文明的每一显著进步都是其创造力的结晶。

试错权。探索的目标是追求真、善、美的东西,但在探索过程中不能完全避免出现或掺杂相反的成分。由于探索是面向未知和未来的,谁也不能保证每一步探索都是正确的。思想的探索具有试验的性质,如同涉足未知的水域,不免深一脚浅一脚,甚至失足落水。探索的意图虽然是自觉的,但具体的探索过程难免带上某种盲目性、偶然性,常常是在一次次的试错中接近以至达到正确的结论。因之,探索不仅必须允许犯错误,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说,犯错误恰恰是探索的正常方式。不准出错误,一有错误就立即刹车,无异于取消探索。如果因为在某个具体问题的探索中出现错误就怀疑、否定思想自由的原则,甚至用强制的方式禁止思想自由探索,那就是为了克服小错误而犯大错误,为了消除局部错误而犯整体错误,为了避免个别性的错误而犯普遍性的错误。其实,只要继续探索下去,错误、失败就能成为正确、成功的先导。探索是选择和创造。假如我们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那么为什么不能在进一步的探索中再做出正确的选择呢?假如我们创造了一个不好的东西,那么为什么不能在尔后的探索中创造更好的东西呢?创造性的探索不同于重复性的特定操作,应当有自己的试错权,这也是从它的自由本性必然引申出来的。

相对性。有成效的理论探索形成一定的成果。这些成果不能加以固定化、绝对化,它们既没有结束自己的探索,也无法阻止别人的探索。对于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所做的理论探索也应如此,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长青的原因。人类理性的精神探求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每一代人的思想探索都是作为其中的环节而存在,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中才能将这一链条连贯起来。因此,每一特定的探索都带有相对的性质,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做的有限的探索,既是过程又是结果,既是主体又是对象,既是超越者又将被超越。肯定探索的相对性特点,有助于对前人和今人、自己和他人的探索采取比较明智而不偏狭的态度。(www.xing528.com)

这十年来我国哲学界所进行的理论探索,除了前面讲到的围绕人的解放这个中心展开的研究,进一步还指向社会的解放问题,亦即社会的发展问题。社会的人的解放和人的社会的解放,实际上同属一个主题,后者是前者的深化、普遍化和整体化的表现。这里所说的社会发展、社会解放并非抽象意义上的思辨范畴,它在现实中具体化为社会的现代化,特别是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哲学界对于现代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审美方式、行为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管理方式等等的探讨,对于改革、开放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等问题的研究,都同现实的社会解放有关,而探索现实的社会解放的途径归根到底也是探索现实的人的解放的途径。不管人们在具体的探索中由于观点和方法的差异而发出多么不同的声响,然而所有这些理论探索的总和毕竟汇成了呼唤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现代化的激动人心的交响乐

在思想解放和探索的基础上,最重要的自然莫过于实践。实践作为行动的过程虽然已经越出了理论的范围,可是理论并不终止于实践的临界点。在实践的理论之后,接踵而来的是理论的实践,是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检验和发展。思想的解放和探索得到的理想模式,凭借实践实现由主体的观念向客观现实的转化。“……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4)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近十年来我们实际上走过的,正是这样一条实践的唯物主义之路。

思想的解放和探索并非终极目标,人的一切活动的最高目的只在于人本身,在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的这种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唯有在现实的实践中才能实现。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5)。从思想的解放开始,经过思想的探索。进入思想的实践,实现了认识运动和人的现实活动的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在第三个环节即实践这个环节上,前两个环节即解放和探索的思想成果被综合、检验和物化,因而既与前面的环节紧密联系、衔接,又具有全新的质的内涵和特征。

解放、探索和实践,是我们十年来所经历的实际的历史,又不是寻常的随时间流逝而消失的过程。这一贯穿着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的历史,内含着某种逻辑即规律,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如前所述,这一历史和逻辑的前提是实践。以往实践的过程、结果及其对以往的思想的检验,引起思想的解放和探索,然后进入在新的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新的实践的过程、结果及其对新的思想的检验,又会引出思想的再解放、再探索和再实践。如此“实践——解放——探索——实践”,形成了一个历史和逻辑进程中的辩证循环。这既是认识发展的规律,也是实践运动的规律。我们过去从认识论的意义上对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运动规律做过许多探讨,现在也需要侧重于实践观方面研究有认识参与的实践运动规律。考虑到认识与实践紧密结合、难以剥离的特点,也不妨在人的活动这一概念抽象的层次上来研究、把握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

由此可见,解放、探索和实践不只是对我们走过的十年历史过程的概括,而且是这种有规律的历史过程凝结而成的一系列逻辑原则。分开来讲,这就是解放的原则、探索的原则和实践的原则;联在一起就是解放、探索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这是刚刚告别我们的十年留下的一件宝贵的礼物,是一份丰厚的精神遗产。承认和坚持这些原则,可以使我们的活动符合作为这些原则的客观背景的实际过程和必然规律,实现主观和客观、历史和逻辑的一致。这样做对于激发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自觉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肯定是非常有益、非常必要的。

解放、探索和实践的原则,是积极的、动态的、不间断的、向前进的原则。第一,这是积极的原则。它不是立足于消极地保持固有的阵地,而是在开拓、创新和发展中求生存。在现代世界上,面对激烈的竞争,只有采取积极的态势才有成功的希望,才有远大的前途。而解放、探索和实践正是符合这种时代特点的思想原则。第二,这是动态的原则。它在认识和实践的运动中显示其活力,代表着对原有的静态或稳态否定的发展趋向,但也不是排斥任何稳定性。解放、探索和实践都是人的活动,是在动态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有序的、稳定的联系。第三,这是不间断的原则。解放、探索、实践、再解放、再探索、再实践,是一个不间断的川流不息的过程。必须不断地解放、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无论在哪个环节上停下来,都是对整个原则的否定。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也只有在这种辩证循环的不断继续中才能解决。第四,这是向前进的原则。总的说来,它是面向未来、创造未来的,具有向前看的特征。“实践——解放——探索——实践”的循环并非简单的重复或回归,而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将过程推向前进。在我们这个奋发进取的时代里,无疑需要这种进取的原则。

总之,我们过去十年所经历的是解放、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今后所要走向的仍将是这样一条道路。这里面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思想原则。坚持解放、探索和实践的原则,将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并继续作为我们行动的理论旗帜而发挥其社会功能。在这个总的趋势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仍然会大有作为,条件是必须跟上当今时代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都有较大的长进。

(原载《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5期)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5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9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5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