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国剧作家席勒的创作之路

德国剧作家席勒的创作之路

时间:2024-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027德国剧作家席勒的创作道路1776年某个晚上,德国一家剧院正在上演一出悲剧,主人公维尔德,一个热情、悲愤的年轻人,在舞台中央大声疾呼:“让我们发狂大闹,使感情冲动,好像狂风中屋顶上的风标。”1779年,名满天下的歌德应邀到这个学校给优等生颁奖,席勒正是其中的一个。在剧院,席勒感到不适,第二天病倒,5月9日,作家辞世,年仅46岁。

德国剧作家席勒的创作之路

027 德国作家席勒的创作道路

1776年某个晚上,德国一家剧院正在上演一出悲剧,主人公维尔德,一个热情、悲愤的年轻人,在舞台中央大声疾呼:“让我们发狂大闹,使感情冲动,好像狂风中屋顶上的风标。”正是这一声登高而呼,揭开了德国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这部剧名叫《狂飙与突进》,因此,文学史家把这一时期——18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德国——称作“狂飙突进”时期。

今天这些声名赫赫的德国文学家,当时风华正茂:被称为狂飙突进理论家的赫尔德,大概30多岁;写了这出为时代命名的戏剧的克林格尔,还不到30岁;而两位最伟大的旗手,也是德国文学的骄子,歌德和席勒,也不过二三十岁;卷入这场运动的还有瓦格纳、伦茨等人,年龄也与歌德等人相仿。这一拨年轻人刚刚度过躁动的青春期,血气方刚、踌躇满志,而他们面对的,又是怎样的社会现实呢?那时,德国正像一盘散沙,小小德意志土地上大小邦国林立,数以百计,诸侯腐败好战,贵族穷奢极欲,经济落后凋敝,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歌德和席勒纪念像

现实是如此黑暗,空气是如此沉闷,即使像歌德这样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的人也难以在实质上施展政治抱负,更不用说像席勒那样的平民子弟了。年轻人只能把创造力投入到文学艺术领域,走一条“曲线救国”的道路。他们接过莱辛等人的启蒙大旗,继续反对封建专制、为民族的觉醒而高呼。这些人崇尚情感、自由、个性和自然,甚至带着狂热和傲慢,大肆宣扬天才,荷马莎士比亚卢梭是他们的偶像,民间歌谣和古代希腊是他们的土壤。

1773–1774年,歌德连续写出了戏剧《葛兹·冯·伯里欣根》和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掀起了狂飙突进运动的第一轮高潮。前者塑造了一个反抗残暴统治的铁手骑士,后者刻画了一个忧郁、苦闷、伤感、走投无路的年轻人。这一年,歌德刚刚二十出头,他创造的这两个形象,尤其是维特,一个追求美好理想,幻想纯洁爱情,要求个性解放,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敏感青年,他的不幸而伤感的爱情经历,打动了那个时代每一个年轻人的心,也包括一个正在一所被称为“奴隶培养所”的军事学院就读的十四五岁的少年。他,就是席勒。

席勒

席勒(Schiller,1759–1805)比歌德整整小10岁,他是符腾堡一个穷军医的儿子,父亲是为当时最臭名昭著、荒淫无耻的欧根公爵服务的,这个公爵开办了一所军事学校,强行把很多手下的儿子拉入学堂,以培养下一代奴才。在这所严格冷酷、充满了暴力和思想控制的学校里,席勒学习医学,公爵要他也做一个军医。然而,席勒偷偷组织了诗歌俱乐部,一有机会就阅读古希腊文学、莎翁的作品,当然也阅读歌德的的作品。1779年,名满天下的歌德应邀到这个学校给优等生颁奖,席勒正是其中的一个。这是两位文学巨匠的第一次见面,不过歌德可能毫无印象。席勒离开学校,被公爵指派到一个汇集了老弱病残的斯图加特步兵团做军医。(www.xing528.com)

早在1778年,席勒就已经着手创作第一部戏剧《强盗》,并于1781年自费出版。1782年1月13日,这部戏终于有机会出现在德国观众面前。《强盗》一经上演,反响强烈,有位观众说:“整个剧场等于一座疯人院。全体观众都睁大眼睛,紧握拳头,不断跺脚,发出沙哑的声音!素不相识的人拥抱在一起妇女们踉跄地挣扎到门口,快晕倒了。”

席勒一举成名。不过除了名声,他什么也没有得到,甚至可以说他的境况更差了。因为自费出版,他欠了一屁股债——此后,他一生都在为钱财拼命写作,公爵又对他的创作活动大动肝火,关了他14天禁闭。席勒再也不能忍受这样的生活,他选择一个深夜,逃跑了。此后,席勒居无定所,生活困顿,靠朋友接济,才不至于饿死。在这样的境况下,他又创作了两部戏剧《斐斯柯》和《阴谋与爱情》。前者根据当时一个真实历史人物的生平创作而成,后者则代表了狂飙突进的第二个高峰。关于这部戏,我们留待下一篇介绍。

1787年,席勒应邀来到魏玛。他是带着希望来的,可是起初并不顺利。歌德当时远游意大利;邀请他的贵族对他的热情也不是很高;他去看望德高望众的赫尔德,而赫尔德当时并不熟悉他的作品。他靠了一本历史著作,在耶拿大学得到一个教职,不过生活依然困顿,甚至开始都不敢结婚,虽然他跟贵族出身的绿蒂小姐悄悄订婚了。他们是1790年结婚的,婚后,席勒不得不终日工作,养家糊口。他病倒了,一度濒临死亡,幸亏一个朋友帮助,他得到丹麦贵族提供的3年资助,才得以暂时安心疗养和写作。

席勒和歌德的交往,无论就两位作家本人的生活、创作和思想来看,还是就德国文学发展来看,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开始并不顺利。歌德从意大利归来,思想发生了变化,像《强盗》这样思想激进、情绪高昂的作品难以满足他的思想,故而两人虽然同在魏玛小城,甚至有着某些共同的交际圈,但差不多形同陌路。1794年,他们共同参加一次自然科学报告会,在出门时相遇,出于礼貌,他们打了招呼,交流看法,边走边说,歌德滔滔不绝,席勒耐心倾听,到了席勒家门口,席勒邀请歌德进屋坐坐,这是歌德第一次造访席勒家,进屋后,谈的仍旧是植物学。一个星期后,受歌德邀请,席勒在歌德家住了两个星期,他们天天促膝长谈,有时到深夜。两个大人物之间心灵相通,一段文坛上难得的友谊从此开始了。

在此后10年里,他们交往频繁,相互影响,共同将德国文学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文学史上,称之为“古典主义时期”。随着年岁的增长、思想的成熟,“狂飙突进”的激情逐渐消退,诗人们开始弘扬人道主义理想,思考如何建立一个和谐统一的社会。歌德焕发新的创作激情,写出了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诗篇《赫尔曼和窦绿苔》以及着手著名诗剧《浮士德》的创作。席勒也不逊色,在歌德的影响下,他重新投入文学创作,尤以戏剧上的成就为高,著名的有《华伦斯坦三部曲》、《玛丽娅·斯图亚特》、《奥尔良的姑娘》、《威廉·退尔》等。

1805年4月30日,席勒要去剧院。前一天他就旧病复发了,歌德到他家劝阻,没有成功,他忧心忡忡地和席勒告别。这一次告别,竟成为他们的永诀。在剧院,席勒感到不适,第二天病倒,5月9日,作家辞世,年仅46岁。

席勒死后,遗体先存放于一所教堂公墓的藏骸室内。1825年,歌德找到设计师给他和席勒设计了一个共同的墓穴。1827年9月16日,席勒遗骨迁葬魏玛公侯墓园。1832年3月22日,歌德逝世。遵照他的遗愿,人们把他和席勒并排安葬,两个伟大的人物长眠在一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