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调适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调适

时间:2024-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高职学生应该客观、理智地对待社会现象,对待择业、就业的成功与失败,不要被个人情绪左右,要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三)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高职学生是社会中的人。这一现象对在校高职学生的择业倾向造成很大影响,因此他们更喜欢以市场为媒介的双向选择。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调适

第三节 高职学生择业心理调适

高职学生择业心理的调适,顾名思义,就是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社会)的需要。高职学生的择业是在交织着多种冲突与障碍的状态下进行的,要缓解冲突、解除障碍,就必须从个人与社会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自我调节和完善,努力使自己的愿望与社会需要相互协调,达到和谐统一。

一、寻找自我与社会的最佳结合点

(一)正确认识社会

当今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每一位处于择业阶段的高职学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同时也将面临比以前更多的就业机会。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使毕业生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接受选择,展现才华。但要正确地认识社会并非易事。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一,社会是复杂的,要想正确的认识社会有一定的难度。其二,学生阅历浅,社会心理不够成熟,往往只会用比较简单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基于此,毕业生认识社会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地看待社会就业问题。毕业生涉世不深,思想单纯,特别是就业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能从主、客观两方面辩证地分析原因,而是怨天尤人,感叹生不逢时。其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发展,关键靠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才,靠关系谋职的现象只是局部的、暂时的,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种现象将会逐步减少,直至消亡。据了解,就业、创业的成功者中,虽然社会原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绝大多数并非是社会原因,而主要是靠自身的努力。而就业、创业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自身的素质、能力不足所至。

2.避免情绪化。情绪对认识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如果认识完全被情绪支配,那么,就有可能削弱理智的判断力,看不清、看不透社会的本质。其具体表现为:如果遇到事遂人愿的情形,就异常兴奋,感到眼前一片光明;一旦遇到麻烦,就满腹牢骚,顿觉前程渺茫。高职学生应该客观、理智地对待社会现象,对待择业、就业的成功与失败,不要被个人情绪左右,要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要做到这一点,主要的方法就是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3.避免消极的人生态度。部分学生因为感到社会纷繁,就认为社会深不可测,因而就不去认识社会、关心社会,把自己与社会截然分开,用局外人的眼光去看待社会。应当看到,个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社会发展了,个人的境遇也会好起来;社会状况不佳,个人的发展也将受到制约。当今社会是催人奋进的社会,我们应关心时事,关心社会的发展,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就业观念。在就业之前,高职学生应当对社会欢迎什么样的人、不欢迎什么样的人有所了解,以便用社会需求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能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站稳脚跟。

(二)正确认识自我

这是心理准备的重要内容,也是心理调适的重要途径。对自己有个明确、切实的认识是避免理想与现实出现过大反差的一条重要原则。正确认识自我,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才能找到进一步走向社会、深入社会的出发点。择业中的大学生,应当认真仔细且深层次地认识自己的思想品质、价值目标、适应力、知识结构、个性特征等,对自己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职业选择意愿,才具有现实可能性,这样的自我期待才能达到与现实的契合。

要做到正确认识自己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自我剖析。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要从气质、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方面进行自我剖析,也可以通过科学的心理测量等方式来进行。此外,在求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到自己性别、年龄、身体健康状况、胖瘦、高矮等生理方面的因素。例如,体质较差,难以从事繁重体力的劳动;有些工作,女同志(或男同志)不能胜任等等。这是在求职前必须明确认识到的。

另外,还要经常对自己的心理、行为进行分析,使自我评价逐步接近客观实际。自负者要经常作自我批评,通过不懈努力,弥补自身的不足;自卑者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心

2.通过比较来认识自己。有比较才有鉴别,事实上,人们往往是通过与别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的。就高职学生来说,一是通过与同学比较来认识自己,不仅比考试分数,更应注重比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比较,可以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认清自己在人群中所处的位置,以便扬长避短。二是通过别人的态度来认识自己,当然,别人的态度不一定能全面评价一个人,但大多数人的态度总是能说明某些问题的。一个求职者如果不注意与共同竞争者相比较,就很难判断出自己的成功概率。

3.通过咨询来了解自己。可向就业指导老师和辅导员咨询,也可征求同学、家长和熟悉自己的人的意见。长期学习、工作、生活在一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印象很深,对自己的评价会更公正、更客观。

(三)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高职学生是社会中的人。作为个体,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说是互为目的又互为手段的。那种脱离社会现实,突出和强调个人价值,只希望通过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达到自我实现的择业者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有效地把握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确立起适合社会需要的主体意识。

有了上述三种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在可能的社会环境里,根据社会期待修正自己的行动方案,扎扎实实地实现每一个步骤,不放弃一切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这样才能在择业中找到自己与社会的结合点。

二、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坦然承受毕业的心理压力

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和高校毕业分配体制的转变,大学生们总体上已在观念上积极地接受了这种转变。但要注意的是,目前这种转变虽是市场经济的大势所趋,其中也还存在一些盲目的因素。例如,从现有情况看,前些年服从国家需要分配的大学生,大都被分配到普遍不景气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或“老少边穷”地区,而同期在“三资”企业、私营公司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的经济收入高出他们许多。这一现象对在校高职学生的择业倾向造成很大影响,因此他们更喜欢以市场为媒介的双向选择。但是,“市场”对在校大学生来说,基本上还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他们只是怀着盲目的“好感”,未曾经历过其中“残酷”的一面,因而真正面对择业的竞争与就业的风险时,容易惊慌失措,显得信心不足。因此,只有在头脑中真正具备了自主择业的意识,才可能坦然承受来自于方方面面的心理压力。其中很多道理是不言自明的:自主择业在带来机会和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择业是自主的,但又是双向的,择业的自主正表现在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之中;毕业已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一锤定终生”的分配,在未来的职业之路上,可能还会面临很多次的“择业”,如此等等。

长期以来,人类社会强调职业对生存需求的满足,而今发现职业的意义扩展了,它不但能满足个人生存需求,亦能满足生存以外的需求;不但具有个人意义,也具有社会意义。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以另外一个名词来取代“职业”,那就是“生涯”。职业选择就成了生涯选择,职业发展成了生涯发展,职业规划成了生涯规划。职业教育成了生涯教育,以生涯观来替代或补充原先较狭隘的职业观。生涯发展涵盖比过去更多更重要的课题,包括如何生活,如何学习,如何谋生,以及如何爱,等等。其范围较大,层次也较高,它并非将传统的职业观抛弃,而是基于社会的演进及个人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加以扩展。(www.xing528.com)

生涯发展能力的内涵及其培养,可从下列七大方面加以探讨:①自我经营的能力;②计划与行动的能力;③时间管理的能力;④人际交往的能力;⑤适应环境的能力;⑥创新的能力;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作为大学生,若能在学业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上述七种生涯发展能力,必能有助于创造事业成功、生活美满的成功人生。总之,生涯发展强调自我实现,从工作中发挥潜能、实现理想,以获得价值;将人生的价值融入工作价值中。生涯发展是一生的过程,生涯能力的培养与增进是永不间断的活动。多姿多彩又有意义的人生,是靠爱心、智慧与努力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它不是任何人的专利品,但也不是唾手可得的,人生的成败、荣辱,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于你自己!

三、端正自我意识,增进职业适应性

“择业过程也是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这是许多高职学生的共识。在双向选择这种大气候下,认识自我、调整自我,是在就业竞争的求职之路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常见的情况是,不少毕业生缺乏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客观评价,或者因估计过高而盲目自信,或者因估计过低而信心不足,结果都容易导致择业就业过程中的挫折。更多的毕业生不了解自己的真正需要,因而在择业就业问题上显得迟疑、彷徨和烦恼。这些在心理学上均属职业适应的问题。所谓职业适应,从消极方面说,是指个人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兴趣、能力、需求、愿望等条件相符的情形;从积极方面说,则是指个人自愿配合职业上的限制或要求,肯主动学习,从而加强能力,培养兴趣,克服困难,并最终在职业活动中获得满足的适应历程。显然,无论消极的还是积极的职业适应,其共同的重要前提就是对自己方方面面恰如其分的认识。究竟如何才能获得这种认识,本书第五章已作了讨论,此处不拟赘述。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在求职过程中,条件方便的话,还可以求助于职业咨询机构,完成一些职业兴趣与职业取向方面的测验,从而使自己的职业期待更切合自己的实际,或者找到改进自己的方向。

就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而言,其竞争对手不仅仅是应届毕业生本身,还有往届毕业大学生、有实践经验的人员等。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取决于社会与个人两方面的诸多因素,但若控制社会结构与机制等外在变项,有两大类个人因素直接影响其就业竞争力:一类是当前的实际能力,另一类是未来的潜在能力。显然,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竞争中的相对优势主要表现在潜在能力,而非实际能力方面。据此,有研究分析比较了男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差异,得出结论的认为:影响男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两类个人因素中,就当前实际能力而言,在校男女大学生之间未见多少差异;但就未来潜在能力而言,女大学生低于男大学生,这也是造成她们就业竞争力较弱的基本原因。而在构成未来潜在能力的诸多因素中,女生的职业期望和成就动机也弱于男生。正是这两点降低了女生的潜在能力。造成女生的职业期望和成就动机较弱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显然受到了传统价值取向,尤其是婚姻家庭观念的影响。因此,作为女大学生,要认识到,女性在职业之路上确实比男性更为艰辛,但最大的障碍还是自己;只有淡化性别意识,才可能积极面对择业竞争,并最终获得成功。

四、掌握择业心理调适的方法

(一)学会调控情绪

稳定而良好的情绪使人心情舒畅、精力充沛,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降低人的理智水平,导致心理失衡和心理危机。在择业过程中,大学生难免会遇到不良刺激而出现情绪反应。为防止产生情绪障碍,必须学会控制情绪。如:告诫和提醒自己制怒;及时离开现场;接受他人的劝解,让自己试着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找朋友、同学、老师、亲人倾诉;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等等。这些做法对焦虑心理、自卑心理、畏惧心理、不满心理等都可以起到一定的疏泄的作用,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

(二)学会自我鼓舞、自我激励

一个瓶子装了一半的水,乐观的人认为还有半瓶就要满了,有希望;悲观的人则认为才只有一半,何时能满呢?这表明,事物的本身没有改变,是人的态度在起作用。大学毕业生不能因为暂时遇到困难或处于不利境地就悲观失望,而要在遇到挫折时,通过自我鼓舞、自我激励,重振精神、增强信心,在选定的合适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坚信总会有所收获。在择业将要产生或已经产生自我挫败感时,可以用自我鼓励的办法来校正,也就是用生活中的哲理或某些明智的思想来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如:在择业忧愁时劝说自己“愁也没有用”;在焦虑、畏惧时,给自己壮胆:“没什么要紧,不用怕!”在担心择业挫败时激励自己:“吃一堑、长一智,挫折和失败能使人成熟!”“失败算什么,可从头再来,我一定能成功!”还可以把焦虑、畏惧、烦恼的表现写出来,再找原因,调整思想和行为,寻找解决办法,使心理的焦虑、畏惧、烦恼情绪化为书面语言,从而使心情逐渐平静,重树自信。

(三)学会放松,静心养气

择业过程中精神紧张的心理反映出来就是烦乱,干什么事都不能集中注意力。这时你可以采取一种简单易行的缓解方法——放松疗法。放松是通过积极的休息达到静心的目的。在择业中遇到挫折引致心理冲突时,不妨运用放松疗法自我治疗一下,暂时抛开择业的烦恼。静心是避免不良心境困扰的有效方法。只有静心才能静思,然后冷静分析,调整心态和行为,为下一步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寻找职业心理咨询

咨询的实质就是一种职业性的帮助关系,即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为求询者提供帮助。在就业制度进行重大改革的今天,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被不同程度地释放出来,择业行为日益频繁,择业心理问题也接踵而来。因此,主动地寻找心理帮助,进行职业心理咨询,是当代大学生释放心理冲突、调适不良心理的有效途径。

案例思考题

1.高职学生主要的择业心理特征有哪些?

2.影响高职学生择业心理的因素有哪些?

3.如何寻找自我与社会的最佳结合点?

4.简述择业心理调适的方法。

5.列出自己的每一条优点,每天以赞赏的眼光去看它们,坚持一个月,争取养成积极暗示的思维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