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高职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重庆某专科学校电力工程系毕业生小张在校读书期间刻苦努力学习,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两次代表学校参加市级工程制图和机械设计竞赛均获得一等奖。毕业后,在一家国内大型核电站工作,在众多的毕业生中脱颖而出,成为技术骨干,在重要的技术岗位上做出了成绩。
启示:专业能力的培养为今后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社会对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力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强烈呼唤高素质的高职毕业生。而各高职院校也都在努力围绕市场需要开设专业,每个专业都有一定的专业培养方向,以适应毕业生从事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的需要。因此,专业技能素质是高职学生素质的核心部分,也是高级实用型人才的特色所在。
一、专业素质的内涵
专业素质包括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和与专业有关的实用知识和技能。具体内容如下。
(一)专业基础理论
专业的基础理论课学习是为了为今后学习专业课打下理论基础。学生一开始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每节课老师讲的内容都很多,不再像中学时,每一句每一点上都很详细地进行分析。这是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使学生在逻辑推理、思维方式上能有所提高。在大学课堂上,教师的授课是提纲挈领式的,学生的思路要紧紧围绕这个主线,把握学习的基本内容和关键点。课后的复习主要是对教师讲的主线进行理解和充实。学生可以带着在课堂上许多没有完全理解的问题,返回书本中去探讨知识间的联系,寻找彻底的理解。复习的另外一个方向是扩大必要的知识面,在理解的基础上有选择地阅读一些参考书是必需的,这些书应有助于自己进一步理解课本知识的内涵,对其外延也有一定的深广度理解,对以后的学习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如工程类的学生可读一些与本专业有关的书籍,并想一想它的实际应用问题,这样越学越会感觉有意义、有价值。完成作业是将所理解的知识初步用于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自我检查对知识理解程度的过程,因此,对作业千万不能采取“拿来主义”的草率敷衍态度。课后与其他同学之间的经常交流是至关重要的,每个同学的思路都会对你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在相互的交流中,思路会更开阔,知识会更丰富和全面,对学好专业基础理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是指完成学习活动、专业训练和生产实践项目所需要的各种具体的动手能力,是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的手段,是应用型人力资源所必备的一种实践技能。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看得很重。实践技能操作能使理论假设得以验证,使科学思想得以具体显现,使书本知识得以转化为现实成果。专业技能的最主要特征是要动手去做。在现实生活中,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其作用的发挥。比如,作为一名财会人员,只懂得会计原理不行,没有操作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可能连一般的账目都不会处理。作为一名营销人员,仅仅掌握营销理论知识和营销技巧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实践中磨炼,否则,就可能会在实际工作中到处碰壁。社会上往往将动手能力差的高职学生形象地比喻为“眼高手低”,原因就在于此。所以必须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指导和培养。
一个人的实际操作能力水平主要体现在操作的速度、准确性和灵活性三个方面。那么,如何培养动手能力呢?主要还是在于多看、多练,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认识实习、实验、课程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训、社会实践等。也可以利用节假日到相应的生产第一线去打工或职业体验。比如学商业的可以到公司去做营销,学建筑的可以到工地去砌砖、抹屋面、绑扎钢筋,学机械的可以到工厂对车、镗、铣、刨、磨等机床进行实际操作,学会计的可以去看看如何做账,学法律的可以去看看如何取证、审判,学新闻的可以去实地采访,学文秘的可以到基层去看看如何起草各种文件等。另外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今后职业发展的方向、生活需要,学一些与专业无关的操作技能技巧,比如驾驶、烹调、家电维修、投资理财、家庭保健等。这些对高职学生今后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高职院校为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一代新人,在培养的模式上已经做了相应的调整,专业课程均结合教学进度安排有一定的实践环节,有的在学院实训室进行,有的在生产现场进行,旨在培养有动手能力的实用人力资源。实训室一般都拥有所开专业的较先进的实验设备,一条规律的证明、一些数据的测定都需要在实验室里进行。实训室是学生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校外的实习场所,更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大舞台。在这里,一方面便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专业理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实习场所还易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实训室和实习现场是学生实践的基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摇篮,广大学生应该抓住有限的宝贵时间,充分利用好学院的实验室和实习现场,努力培养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
一个人的实践技能的高低,将决定其求职的层次与自由度,而实践技能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也不是靠毕业前的突击就能做到的,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求学生要转变观念、增强就业意识,在整个学习期间,按照就业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地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逐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力争成为未来社会竞争的强手。
(三)与专业技能有关的实用知识和技能
高职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有与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关的实用知识和能力,如外语知识及能力、计算机知识及操作能力、自学能力等。这些也是高职学生走向社会的有效通行证。
1.外语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全球性的互助协作与共同发展成为各专业领域的普遍现象,在经济和科技各方面,各国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了解日益普遍,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交际工具的外语也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
2.运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现在互联网已成为最快捷、最丰富的信息传播渠道,所以高职学生必须学会从网络中获得与专业有关的或自己需要的信息。网络信息资源有着各种各样的类型,如电子图书馆、电子书刊、网络参考工具书、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等。面对大量的网络信息,关键是要明确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信息,然后利用网络引擎、检索工具搜寻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现代网络信息来源很多,其中难免存在一些不真实的内容,高职学生要学会提高自己信息识别能力。很多大学生迷恋网上游戏、网上聊天,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对身心健康非常不利。不少学生迷恋于泡网吧、打游戏,致使课程考试不及格,甚至被学校开除,应引以为戒。要养成良好的上网规律,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并学会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选择积极向上的知识。
3.有选择地考取专业技能证书。由于企业在招聘中越来越看重经验和实际能力,高职学生有时需要考证来证明自己的实力。现在,考证的种类已由外语、计算机、驾驶等向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方向发展。随着劳动力市场越来越规范化,“持证上岗”已是大势所趋,但需要注意以下误区。
误区一:盲目报考证书。各种证书种类繁多,不可能都考取,要依据职业生涯规划理性选择。但关键的是首先要明确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职业,然后确定到底该考哪个证。可以向朋友、亲戚当中考过类似证书的人请教证书的“含金量”、考试情况等,绝对不能盲目从众。
误区二:证书代替文凭。要认清文凭与职业证书的区别,文凭是学历的证明,职业证书则是职业能力的证明。结合专业和兴趣考几张证书,就业时能起到增加砝码的作用。但前提要是有文凭,要在保证能获取文凭的基础上再去把精力放在考证书上,如果忽略了学业去追求专业技能证书,那就本末倒置了。
证书的选择,最好与专业相近。要理性选择考什么样的职业资格证书,充分考虑到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考取电子商务员、软件程序员等证书,金融财务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考取注册会计师等证书,中文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文秘、办公管理、公关、人力资源管理等,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考取注册结构工程师、施工员、预算员、设计员等证书,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考取车工证、钳工证、电工证、焊工操作证、各级技工证等证书。
还有一些证书属于通用性证书,如大学英语四、六级(CET4、CET6)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等。在选择了与自己专业相近的资格证书考试后,也不妨选择考取一两个通用资格证书,这些证书将来在工作中也会用上。
二、高职学生提高专业素质的意义
对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说,这可能是最后一次系统地、全面地、专心地学习一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这方面素质,对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具体而言,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自身生存的需要
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就要独立地工作和生活,所以首先要解决的是个人的生存问题。为了生存得更好、更有意义,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学习生存的本领、学习生产劳动的技能,以便于竞争就业,去获取生存的必需品。
学校的学习不仅能满足于让自己生存,关键的还要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来为社会、为企业作出贡献。人为了能够生存下来,就需要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这些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经过人们的劳动生产出来。参加生产劳动,必须学习生产劳动的本领,这就是说,人们为了生存,生产劳动技能是一种本质性的需要。企业为了发展也需要其新成员的生产劳动技能更强、更高、更精。
(二)个人发展的需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高职学生对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会有更高的要求。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专业技能从何而来呢?来源于在校期间的学习。高职三年的时间里,有专业的教学计划、严谨的教学组织,有理论教学课程安排、实践教学计划,有理论考试、实践操作测试等。尤其是职业技能的培养,重在实践。这些实践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需要,把实践性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等紧密结合起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更切合实际地培养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术人才,高职的实践教学环节占有很大的比重。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把所学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才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否则,只能纸上谈兵,就没有多少实用价值。可以说,注重实践教学,是高职学习的一大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就高职的培养目标而言,学生毕业后都必须是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专门人力资源。这对高职学生来讲,应该说是难得的机遇。在高职教育的大发展中,有幸作为高职学生进入高等学府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学习一门终生受益的专业,不仅可以发展自己,同时也可以推动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发展。这是个人与社会的双赢之举,我们应当为此而高兴。
(三)为企业发展作贡献的需要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最重要的是国家之间企业的竞争。日本有一句话:“我们整个国家一张脸,一半是丰田,一半是松下。”以两个典型企业代表一个国家,足见企业对于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性。职业教育是直接为企业服务的,主要是为企业不断输送大量的人力资源。目前,我国的企业迅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假如说企业从高校招来的员工马上能够上岗,那么这个企业在其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就会突显出来。假如说招来的员工还要再经过一两年的培训才能上岗,这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就可能被淘汰,这是很多企业都想招聘成熟人力资源的一个原因。什么是成熟人力资源呢?成熟人力资源除了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以外,还必须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企业招录的人才应该是能为企业带来效益、能够创新的人才。在高职院校里,有良好的实习实训环境,这使学生完全有条件进行实训操作。这样就既改变了过去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定位更实在。不少用人单位表示,之所以愿意大老远到某某高职院校来招聘毕业生,就是冲着这所学院学生的心态好和技能强这两大优势。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理论基础和思维能力稍逊一筹,但是动手能力却很强,也更能吃苦耐劳,岗位稳定性也更强。从现实考虑,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应当看到自身发展的前景和需要,只要学好自己的专业技能,有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就能为在社会作贡献的同时,去实现自身应有的价值。
三、高职学生提高专业素质的途径
提高专业素质是高职学生发展的基础和主要任务。要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就要从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有关信息与情况三个方面入手。
(一)端正学习动机
1.造成大学新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1)上学前后的“动机落差”。在高中阶段,一些学生以考上大学为唯一的学习目标,一旦目标实现,容易造成松懈心理,以致不能及时地树立起进一步的学习目标,造成了考上大学前后的“动机落差”。此外,高中阶段许多学生兴趣狭窄、爱好很少,一门心思考大学,没有形成特长,一旦进入大学,就迫切地想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把主要精力放在“玩这玩那”、“练这练那”上,对学习却逐渐失去了兴趣。
(2)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别人影响。高职新生一般生源广泛,每个人的爱好都不一样。“大一”学生很想融入新生活,经常到其他学校的老同学那里去串门,一起逛街、游玩等,以至于慢慢地就把学习放在一边。(www.xing528.com)
2.小测试:你为什么而学。
人们总是为想得到某种东西而勤奋努力。动机就是促使你干自己想干的事情的动力,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来自知识的吸引力;②取得学习更多课程的资格;③得到文凭;④得到更好的工作;⑤父母要求自己学习;⑥其他。
①和②是属于个人因素,有动力,学习积极。③和④是因为学习很重要,自己不得不学,有动力,但学习会很枯燥。⑤和⑥是迫于压力,没有动力,厌学。
3.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1)树立优秀毕业生典型,增强学习的目标和自信心。
(2)对自己上学的投入收益进行大致估算,增强学习动机。
一般来说,高职学生在校三年期间,每年学费不低于3600元。每天就餐费用一般15元左右,那么每个月就餐费用450元,扣除寒暑假,一年就餐费是4050元。然后购买衣服、电脑乃至手机等。衣服每年假设买四套,一套150元,那么每年衣服费就是600元。电脑4000元一台,用三年。手机1000元,用三年,手机话费每月50元,那么一年下来手机话费是450元(扣除寒暑假)。由此可知,大学三年需要花费父母亲(3600+4050+600+450)*3+4000+1000=31100元。
那么按照现在高职学生就业的平均薪酬行情,以每月1800元计算,扣除每月房租、餐费、手机花费等基本开支,尤其是结识女友(男友)后,每月结余不会多于800元,一年结余9000元,大学3万元投入,需要4年才能够收回。当然工作两年左右后,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薪酬会增加,所以至少也需要三年左右才能够将大学投入完全收回。如果计算一番大学花费与毕业后收入,相信你的学习动力会大大增加。
(3)明确学习目标,循序渐进。首先要给自己制定学习目标(例如综合成绩全专业前10%),再将总目标分解为具体的若干子目标(如本学期结束要拿到奖学金,本月要学好哪几本书,本周要做好哪几件事等)。
(4)及时反馈,强化学习动机。定期将考试或自我评价的总结与所定目标相比较,看看是否到达预定的标准。没有达到的,要及时分析原因所在;超前达到的,可以给自己小小奖励,比如小吃一顿,甚至可以独自站在无人的地方大声表扬自己等。要知道学习效果能激励学习动机,如看完一章并将课后题做完,比一味看书不做题更有效、更有趣,因为你知道了哪些你学会了,哪些你没有学会。
(5)抽出一些时间参加各种竞赛,激发内在学习动机。不要认为这些活动是浪费时间,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可以引导你阅读很多书,也可以锻炼你的实践能力,扩大交际圈子。
(6)适度改变学习内容。当对某些内容产生厌倦感时,可以选择其他学习内容。
(二)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采用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和完成学习任务的关键。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高职学生仍然采取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以死记硬背为主要特征。这不仅影响个人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而且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灵活的、富有创造性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习缺乏计划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是取得优良成绩、达到学习目的的重要前提。在目前的高职学生中,有计划并能严格按计划去做的仅占20%左右,80%左右的学生还不能很好地制订计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一些学生被一些表面的现象所迷惑,短期行为思想较严重,只看到眼前,看不到长远,学习缺乏动力;二是受环境因素的负面影响,又得不到好的引导;三是厌学现象,主要表现在高职学生对自己的培养目标和方向不清,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2)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效果不佳。大学学习的内容较高中学习的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从知识的数量和深度、广度上说,有了明显的增加。再加上专业技能的训练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一味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远远不能完成高职学生的学习任务。
(3)课堂学习和自学不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都是经过多次的实践和论证之后所确立的,高职学生应当在学好本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再去学习其他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如果本末倒置,放着专业课不学或不认真学,只去学习其他的东西,就会迷失上学的目的。所以一定要摆正课堂学习与自学的位置。
(4)平时积累与突击学习仍没有得到充分地认识。学习活动只有在量变的基础上,才能出现质变。常言道“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学习要靠长期的积累,只有涓涓溪流才能汇集成江海。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有一些人平时不努力,总是抱着侥幸心理,临近考试才进行突击学习,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这样做,即使侥幸通过考试关,学得的知识也如过眼烟云,很快就会忘掉,这样的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
那么,如何克服上述这些现象呢?首先要从认识上解决这一问题,然后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2.正确的学习方法。
(1)制定完整、可行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的制订首先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切实际的。过低容易得到满足,从而导致轻视困难、轻视学习。过高则容易脱离实际,难以实现。所以必须在自己智力、时间、环境、学习内容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恰当地制订学习计划。制订学习计划时要考虑整体性、可行性、合理性、灵活性。
(2)掌握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索源学习方法。索源学习方法是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要求学习者不论遇到什么问题,一定要弄清楚问题的来源、发生、发展以及以后的影响。二是循序渐进学习法。循序渐进学习法也是学习中最常用的学习方法。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就对这种学习方法作了较深刻的论述,他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意思是:要在适当的时候,对学过的知识重复练习,对做过的实验反复训练,并且要把它当成一件愉快的事情去做。这样下去不仅能使学得的知识更加牢固,而且还可以“温故而知新”,获得新的体会和发展。
(3)自学和实践要有计划。学生时期的自学和实践主要用于解决实训中不全不精的问题,补充课堂学习的不足,通过自学自练,使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更全面、更完善、更系统。
(4)注意平时积累。知识主要是靠平时的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正所谓“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断积累知识,才能运用自如、游刃有余。
(三)了解和学习有关的信息和情况
通过前面的阐述,我们了解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接下来对于如何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关的情况也要了解。
1.了解自己的专业。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学生进校后认为自己选错了专业,感到学习没劲。这是十分有害的。必须明白,无论考上那个专业,都不能以“不喜欢”或“以后改行”等为由混日子。与其如此浪费光阴和父母的金钱,不如选修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专业课程,扩大自己的适应面。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给在校学生提供转专业的机会。
2.了解大学里有关机构设置。大学生入学后首先应搞清以下机构的相关职能。
(1)院系教务、学生管理办公室。一般高校的院系教务办公室、学生管理办公室对学生具有三种职能: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就业指导。
(2)学生工作部门和学生社团组织。包括学生处、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团委、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等。校园的各种学生社团组织是为了丰富学生生活和提高学生各种活动能力而设立的,高职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参与或组织一定的团体活动很有必要。
(3)学校教务部门。教务部门的职能是制定并实施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管理和研究,是规划和宏观指导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部门。
(4)图书馆。要搞清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和时间安排等信息,以便以后充分利用。
(5)实验实训部门。要培养自己的动手技能,就要经常到实训中心去练、去做,或者到工厂企业参加工学结合,提高自己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了解考核方式。高校的学业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两种。作为学生,首先应弄清本期所学课程是考试课还是考查课,考试课需要多花些精力,熟记知识点。大学课程考试不及格者准予补考,但要在成绩单上注明“补考”字样。补考时间一般安排在下学期初,如果补考还不及格,可在毕业前申请参加该门课的第二次补考。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都实行学分制,补考的说法会越来越少,而代之以“重修学分”。
考试时不能作弊。一般来说,只要按照正常程度学习、复习,应该都能通过考试。冒险作弊一旦被发现,学校就会严肃处理,并在档案里记下处分,严重影响到以后的就业和工作发展机会。因此作弊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失远大于得。
4.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选修课。对选修课要有主见,要根据自己能力培养的需要来选择。要注意两个“误区”:一是盲目从众,听别人说某位老师和某种课好学就选,没有自己的打算,主要表现为选“热门”课;二是为凑学分而选课,自己没有兴趣,往往什么也没有学到。选修课的选择应当依据以下三点:一是符合自己的兴趣,二是要围绕专业选学,三是侧重学习自己尚不具备而自己认为很重要的某项知识或技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