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申论:分析的具体方法

申论:分析的具体方法

时间:2024-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采取平衡分析法,在于及时发现不平衡因素,采取措施,组织新的平衡,或者打破旧的平衡,寻求新的平衡。

申论:分析的具体方法

第三节 分析的具体方法

一、单项分析法

所谓单项分析法,即对分析对象的某一属性、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研讨,并揭示这一特征或规律的普遍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方法。在文章鉴赏中,往往只就文章主题、语言、结构、某一技巧手法、场面、细节、某一艺术形象进行细致入微的研究探讨,以突出评论者的真知灼见,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印象,为写作同类文章提供借鉴。

二、相关分析法

社会现象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此现象和彼现象或众多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除我们所关心的影响因素之外,同时还会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相关因素,都应纳入我们的分析视野。如农业收获率的高低,除受耕作技术程度的影响外,还有肥料、种子、土壤、病虫害以及气候条件、水利条件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研究某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规格、预期效益,就要分析旅游者支付能力、游客兴趣与爱好、旅游市场、旅游价格、旅游产品和供给、旅游诸要素的比例关系及影响这些要素的外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旅游活动产生的正负效应等相关因素。

三、分类分析法

所谓分类分析法,是指把同质总体中具有不同特点的单位区分开,注意保持各类内单位的同质性和类与类之间的差别性对材料能否进行科学分类,关系到能否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及结论的正确程度。

如美国曾把全社会各阶级人员的工资单纯地按数量等级分类,然后加以平均,并以此来考查工资的增长情况,因而混淆了不同阶级之间的工资差别。

文艺评论领域,对不同文艺流派、不同创作方法的划分与分析,也属分类分析法。如对涅克拉索夫等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纯艺术派诗人费特、迈科夫等的划分与分析等。

掌握分类分析的关键,是分类标准的确定,即按什么质分类。如对文章进行分类,是按功能和作用分类,还是按表现方式分类,还是按语体分类,应视分析目的及要求加以确定。

四、构成分析法

所谓构成分析法,是在分类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出各类的比重,从而分析研究对象的结构特点。构成分析可以观察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如通过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分配比例的变化,可以反映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发展过程。构成分析可以揭示事物的实质和结构特点。如在社会学研究统计中的人口的阶级构成,财产在各阶级间的分配等。

国民总收入在各阶层间的分配的构成状况,可以揭示出社会经济的结构特征和社会经济关系的实质。构成分析还可揭示事物量变的原因,如从市场物价涨跌构成的分析可看出市场物价总水平的变动,究竟是由于哪些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所致。

五、条件分析法

在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于某一因素的存在或发生,就会促成另一情况的存在或发生;反之亦然。事物之间的这种联系,就是条件联系。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复合判断,就是假言判断的形式。假言判断所表达的关系,有时是事物因果关系,有时表现为理由和推断的关系,有时则表现为条件和因果的关系。条件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充分认识条件在实现预期结果方面的重要意义和已实现结果的经验与规律。

六、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可以分为单因素分析(分析某种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和多因素分析(分析各种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程度的方法)。事物总量的变动,必然是组成总量的各因素变动引起的。因素分析法可以在测定一种或多种因素变化状况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预测。

七、参照对比分析法

所谓参照对比分析法,是指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原理,按照矛盾对立统一法则,将近似的或不同的事物加以比较,以求得期望值。可比性公理认为,任何两个事物都是可以比较的。工程决策可以在两个方案之间选择一个。比较的结果只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某一方案优于另一方案;另一种是两种方案是等价的、带来的效益是无差异的。如了解评价一个企业的产值,就必须把原材料消耗量、劳动生产率、成本、利润与计划数对比,与历史同时期对比,与同等条件的同类企业对比,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对比,然后才能做出正确评估。

八、平衡分析法

哲学角度看,平衡即是矛盾的相对的暂时统一。采取平衡分析法,在于及时发现不平衡因素,采取措施,组织新的平衡,或者打破旧的平衡,寻求新的平衡。平衡分析首先研究矛盾对立双方量的平衡关系,从对比中发现平衡或不平衡的具体程度。如探讨一个国家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就需分析相关及对立因素,研究包括就业实力、增加财富实力、个人福利、健康长寿、文化知识、福利总和、寿命总和、居民人数等特定目标,以求得合理的、科学的、进取的平衡关系,并以此为根据,制定科学的人口政策。再如,我们要分析农贸市场上蔬菜供求状况,可选几种所谓的“大路菜”,观察其价格变动情况。一个时期内如价格基本稳定,说明供求基本平衡;如持续升高,就是供不应求的不平衡,应在具体分析造成这种不平衡的诸多因素(上市量减少还是采购量增加,还是其他蔬菜量减少了)之后,采取对应措施,实现新的平衡。(www.xing528.com)

九、趋势分析法

所谓趋势,是指事物发展的动向。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种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趋势分析法的任务,就是要揭示客观规律,并以其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对十分丰富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规律。

如对人口日益增长的趋势、土地日益减少的趋势、人类需求日益提高的趋势、资源日益枯竭的趋势等的分析,认识到这些趋势,对预测未来、制定正确国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信息资源的开发、评价、利用,也是建立在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十、综合分析法

所谓综合分析法,就是指把研究对象各个方面的属性、特征、标志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以便做出全面的评价。

气象学上应用多种气象要素,综合表示气候特征,将温度、湿度、风、云、降水等气象要素,按一定指标进行分析,归纳成不同天气类型,然后将一地区的气候材料依照所订出的各种天气类型分析出该地区的气候特点。这里所运用的,就是综合分析法。

再如,我们欲对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作出总评价,就必须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十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既是一种逻辑原则,也是一种分析方法。在分析研究中揭示事物质的规定性的,称作定性分析;揭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的,称作定量分析。分析研究首要且最终的目标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因此,定性分析是调查研究、分析判断的首要程序。马克思分析商品,就是通过分析商品的各种属性,包括物质性、生产性、可用性、可交换性等,从而揭示出商品的实质是物化了的劳动。

把握事物的质,离不开量的分析,因此,定量分析是认识过程的必要步骤。这是因为:首先,要想在更精确的意义上给事物定性,就必须正确地掌握事物的数量关系;其次,只有把握了事物的数量关系,才能恰当估计这一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人们说的“胸中有数”,就是指对情况和问题的分析一定要注意到其数量方面,即有基本的数量分析。

把握事物数量关系,并不是简单罗列数量标志、主次不分,而是主要把握表现事物本质的数量关系,特别是标志事物矛盾质变的数量界限(度)。这种度的确定,必须在大量定性分析中才能实现。

在定性分析中确定定量分析中的“度”,再以“度”为定性的标准进行数量分析,定性和定量互相交叉、融合,是认识事物的必经途径,也是调查、分析研究的基本方法。

十二、因果分析法

世界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事物是在普遍联系中存在和发展的。事物有起因必有结果、有结果必有起因,事物的因果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对事物进行因果联系的分析,可以洞察其发展变化的来龙去脉,获得本质的认识,可以预测未来。“鉴诸往而知来者”,正在于强调分析事物因果联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十三、求同存异法

逻辑学中有名的穆勒五法: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法、共变法和剩余法,都是探求事物发展变化因果关系的分析方法。

如“怪洞”之谜,就是用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法揭开的,并逐层强化了其认识的可靠性。原来在某山区有一个“怪洞”,狗、猫、鼠进洞则死,人、马、牛、骡则安然无恙。这是因为岩洞地下冒出许多二氧化碳,其比重比空气大,洞内又不通风,所以二氧化碳沉积在下面,鼻子贴近地面的小动物因缺氧窒息死亡,而鼻子离地面高的则安然无恙。求同法先考查某一现象发生的许多事例,如其中只有一个情况是相同的,则可认为这一共同情况就是产生某一现象的原因。头部靠近地面,就是导致猫、狗、鼠死亡的原因。为加强判断的可靠性,还可用求异法。求异法是从两个事物的差异中来寻找原因的方法,即分别考查某种现象出现的场合和不出现的场合,在这两种场合中,其他情况都是相同的,只有一个情况不同。这个不同情况不出现,某现象也就不出现;这个不同情况出现了,某现象也就出现。可以认定,这个差异情况,就是产生某现象的原因,如猫、狗、鼠走进洞内就死亡,猫、狗、鼠被抱在人的怀里在洞内就不会死亡。求异法从原因存在与不存在两个方面来进行考查,所以比求同法所得的结论要可靠些。

求同求异法是求同法和求异法的联合运用。它两次运用求同法,一次运用求异法。由于是经过正反两个方面的考查和比较得出的认识,因而结论更为可靠。共变法的思维过程是:考查某一现象发生某种方式的变化时,另一现象便也随之发生一定方式的变化。通过两种现象共同发生变化的情况,就可以推出结论:前一现象是后一现象的原因。如上海市开凿深井量、抽水量与地面沉降的共变关系,深刻说明大量抽取地下水是造成上海地面沉降的原因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剩余法分析的思维过程是:先考查某个复合现象,并找出引起这个复合现象的复合原因,而其中有的具体现象的具体原因已经确定,另一些具体现象还没有确定具体原因。然后把已经确定了原因的某些具体现象一一除去,那么剩余的部分也就有因果联系。如在海王星发现以前,人们曾认为天王星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远的大行星,后经观察,发现天王星运行轨道有四个地方发生倾斜。这四处倾斜就是天王星运行中的复合现象。又经观察,倾斜原因是由于受到附近星球的吸引,这就是引起这个复合现象的原因。但天文学家仅找到前三处倾斜有三个星球对它吸引,而第四处倾斜还未找到吸引的星球。这时,根据剩余法就可以推出结论:天王星外面还有一颗大行星。终于,1846年,天文学家用望远镜发现了这颗新的行星,这就是海王星。

其他如概率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损益分析法、风险性分析法等等,这里不再一一细述。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选用分析方法,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反映客观事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