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往成功的捷径-《我们距离成功有多远》

通往成功的捷径-《我们距离成功有多远》

时间:2024-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通往成功的捷径TONG WANG CHENG GONG DE JIE JING内容描述勤奋、捷径和成功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只有付出才有收获,所以人一定要勤奋。运用金字塔原理也可能是一种捷径,当多数人做同一件事,哪怕他们是对的,你也反做;当多数人想同一件事,哪怕他们有道理,你也反想;当多数人举手赞成某一件事,哪怕他们符合常理,你应考虑反对。

通往成功的捷径-《我们距离成功有多远》

第三章 通往成功的捷径

TONG WANG CHENG GONG DE JIE JING

内容描述

勤奋、捷径和成功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只有付出才有收获,所以人一定要勤奋。那么人应该怎样付出,付出在哪里?这一点很重要,勤奋的道理也一样。所谓走捷径或找机会就是讲这个道理。因为一个人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脑力也有限。老天爷是公平的,对每个人的时间也是一样的,你用在什么地方,或一段时间内在什么地方付出,回报就会出现在那里。

第一,做事要专心。由于人的时间、精力、脑力有限,老天对每一个人的时间是公平的,一天24小时大家都一样。所以当你在一生或一段时间内选择一、二个目标时,就应该把所有时间、精力、脑力用在这方面。社会上有一些专才或专家,他们连一般的生活常识也不清楚,但他们在某些专业方面比一般人都在行。这就是因为他节约了其他付出的时间,专心做一、二件事,他们在这一、二个方面花的时间比其他人多得多,所以成功了,在这方面有了比人家更多的回报,这也是一种捷径。我看到一些人,当你在谈论或与他讲一些与他无关的话题时,他的脸上没有一点反应,也不接一句话,好像根本没有听见,这种人很知道节约时间、精力和脑力,少与他人讨论没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一种节约,这种人很可能成为成功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一个阶段专心做一件事,其他不重要的事情放一放,完成以后再设定一个新目标。

第二,社会竞争中存在金字塔原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最终结果是少数人赢了多数人,冠军只有一个,金字塔永远是上面少下面多。股市也流行一句话,“一人赢,二人平,七人输”;做生意也是这样,少数人赚了多数人的钱。那么,在商场上就出现一个奇怪现象,当多数人做同一件事,或想同一件事的时候,他们往往成为输家,其实他们做的、想的都不错,错在他们成为金字塔的多数面,市场经济的规律就是物以稀为贵。当人们可以大量生产名牌汽车以后,你用手工生产一台100年前的老爷车肯定比名牌汽车要卖得贵。发财致富是人人的梦想,不过只有那些不断制造新产品、设计新服务的人,才能成为新一代的富人,所以现在流行的“反向思维”“众人皆醉我独醒”等等都是讲这个道理。运用金字塔原理也可能是一种捷径,当多数人做同一件事,哪怕他们是对的,你也反做;当多数人想同一件事,哪怕他们有道理,你也反想;当多数人举手赞成某一件事,哪怕他们符合常理,你应考虑反对。但是这种思维方式尽可能用在商场,因为如果在生活和社会中采用,你会很痛苦,你会与大家不能相处。何必呢,人也应该放弃一些非原则的东西,随大流而生活,有得就应该有失,关键你要什么。

第三,抓住一切机会。带着中国走进富裕的邓小平曾经不断地提出机遇理论,不断要求中国人抓住机遇,在他眼里,机遇比什么都重要。当我们不断与外国人交往以后,又发现他们讲机会比讲钱讲得多,机会在他们眼里比什么都重要。在我们生活工作环境中,有些人很有才干,但是就是没有给他们发挥的机会,没有给他们合适的岗位,有人称这是命运,又有人说这是机会。可见机会确实很重要。许多人一生都在学习,读了大学研究生,读了研究生再读博士,这些人水平和专业素质确实很高,但是一生没有机会发挥水平。其实机会也很公平,人人都有过机会,但是许多人错过了机会,没有抓住机会。就拿数数来说,一般人只会顺着数数,从一数到十。如果其中四和八暂时没有,他们就数不下去,只会等待,等出现四再数五,数出现八再数九,最后结果是数十。只有少数人会跳跃数数,在没有四和八在情况下,继续数到九,等四和八出现后加进去,结果是十。这种思维方式的人很少,多数人会等待条件都具备以后再去做某件事情,去争取机会,这样往往会失去机会,因为机会不会等你,机会往往一闪而过,许多人就错过了机会。

第四,跟成功者学习。跟着成功者走,这样就少走弯路。但是不同的人,优点和特长不一样,人的运气也不一样。有些人官运好,他的优势会做官。如果你想做官,那么你就跟着他,总结他的成功经验,学习他的优点,那你也会成功的。有些人读书好,你如果能够多和他接触,学习他在学习方面的方法,避免走弯路,借鉴他成功的经验,你的成绩自然也会好。根据这一条道理,你可以走捷径。选择一个真正的成功者很重要,对成功的判断要准确,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那么成功的标准也不一样。先要观察谁是成功者,不是一次二次的成功,也不是样样东西都成功。

第五,要勤快。脚勤不如手勤,手勤不如口勤,口勤不如耳勤,耳勤不如眼勤,眼勤不如脑子勤,勤动脑子最重要。世界上确有些看似不合理的地方,有些人一生拼搏、一生勤奋,就是回报很少;而有些人坐坐办公室,接接电话,吃吃饭就能赚大钱,于是有人称它为命。“三分命,七分拼搏。”命确实存在,但同样拼搏,拼搏方式却不同。手勤的人能有一技之长,比白跑要好一点。会问会学的人,比盲目动手的更好,可以学人家一技之长。但是生活中有本事的人往往不肯把本事交给你,要付学费。有一句话叫听话听音。所以会听音比问更重要。在人类事物中,观察的功能又比听更广泛,习惯观察的人一般来讲,成功的机率必不可少的。然而所有这一切都不如自己多动脑筋。俗话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或许也是讲这个道理。其实劳心者比劳力者更辛苦,劳心者时时要付出,没有上班时间的限制,特别在竞争压力很大的今天。而劳力者就是工作时间付出。用眼睛看东西只能看到一面或二面,用脑子看东西就能够看到六面,上下左右前后。同样用脑子,有人只有想一步两步,有人能够想五步六步,而且能够成为习惯。所以一个成功者的习惯就是在开口问的时候,先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自己有了答案以后再问,问人仅仅是与人家确定一下,头脑长在自己的肩膀上,而不是人家的肩膀上。

第六,挫折是一种财富,失败是一种机会。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就更少,因为人人讨厌挫折和失败。在角斗场上,那些打不倒的人是真正的勇士,他们一直战到死,他们目标明确,目的只有胜利,所以他们争取发挥自己全部的能量打败对方,所以他们成功的机会比人家多。同样在商场上那些成功者,一次又一次经历失败和困难,但是这些挫折打不倒他们,这样的人总有一天会成功,老天很公平,总会给他们机会。美国人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创业失败后还不断尝试,这是美国经济动力的源泉。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企业文化如果在失败和挫折时候,不去讲理由、不讲人家的不是、不埋怨天和地,而是埋头去奋斗,那么这个人、国家和企业就是成功者。在天地之间,没有人做什么事情不会遇到失败和挫折的。哪个伟大人物没有经过失败和挫折,起起落落?哪个富翁没有经过失败和挫折?所以成功者把失败和挫折作为是汽车必须经过的加油站,在达到终点站之前必须经过失败和挫折的充实。勇敢者把挫折当成财富,失败当作机会,他们认为要想成功就一定要有挫折和失败的经历,这些经历是通往成功的宝贵经验和必不可少的成功积累。所以成功者应该经常要讲一句话:没有人能够打败你,只有你自己,失败是暂时的,除非你放弃,否则你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成功。

重点透视

良好的性格是成功的基础

《顾客只买赢家的东西》一书的作者汉斯·奥尔特曼说:“你需要自律能力、老板的信任和自信心。”

关键就是,你怎样自律,赢得老板信任,并消除他的顾虑,如果事事都不顺,你如何保持对自己的信心?

这一问题的研究专家奥尔特曼认为:有许多自我激励的好方法,关键是你自己的态度。

你应该赏识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来树立积极的心境,没有必要去上费用昂贵的激励课或者尝试一种新的疗法。奥尔特曼建议:有时,仅仅读一本好书就会帮助你保持一种积极的心境。你还可以尝试一项适度的体育健美计划,以恢复良好的心情德国人力资源开发专家斯普林格在其所著的《激励的神话》一书中写道:“人生中重要的事情不是感到惬意,而是感到充沛的活力。”“强烈的自我激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斯普林格如是说。

心理学观点认为:性格决定人的命运,一个人能力再强,但性格有问题,就会影响他能力的发挥。

神经官能症是大脑神经系统功能的失调,没有器质性病变,不是什么可怕的疾病,但是,患者心理上感到十分痛苦。它的产生除了与遗传有关外,还与患者的性格有关。要想走出痛苦,重要的是患者应该从调整自己的性格入手,铲除神经官能症发生发展的土壤。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不良的性格组合是造成神经官能症的重要原因,例如:敏感、多疑、固执、自卑、内向、急躁、完美主义、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等。所以,患者在调整自己的性格时,应该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学会将注意力转向外界,不要对自己的内心感受太过敏感。例如,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对自己与陌生人交往时出现的紧张、心跳、脸红、出汗等症状特别敏感,一到社交场合就拼命控制自己,生怕别人看到自己的窘态,结果把自己原本要谈的内容忘得一干二净。其实,患者如果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今天要谈什么话题,对方的反应、周围的环境等问题上,情况就要好得多。

其次,培养自己广泛的业余爱好,多参加户外活动,不要一天到晚老想着自己的症状。许多神经症患者以前业余爱好很多,患病后整日愁眉不展,根本无心参加任何活动,这样更会造成恶性循环。患者应该强迫自己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参加之前你可能觉得没兴趣,但活动之后你的感觉会大不一样。运动能使大脑产生抗抑郁的物质。

第三,增强自信心,不要用别人的评价作为行动标准。有些人特别在意别人怎么看待自己,结果行动畏首畏尾,把自己搞得很紧张,总好像为别人活着似的。例如害怕别人发现自己紧张脸红,其实,别人更注意你对他说什么,而不是脸色,再说,你又不是演员,目的是与人交往,而不是表演,所以即使脸红也不要在乎。这样想开了,做起来也会轻松一些。

第四,学会满足。知足者常乐,如果你对自己要求过高,总不知足,当然很难感到愉快。人在许多时候都需要自然激励,对自己肯定一下。必要的自我满足是进步的基础。(www.xing528.com)

大约40多年前,福建某贫穷的乡村里,有兄弟两人。他们抵受不了穷困的环境,便决定离开家乡,到海外去谋发展。大哥好像幸运些,被奴隶主卖到了富庶的旧金山,弟弟被卖到比中国更穷困的菲律宾。

40多年后,兄弟俩又幸运地聚在一起。今日的他们,已今非昔比了。做哥哥的,当了旧金山的侨领,拥有两间餐馆,两间洗衣店和一间杂货铺,而且子孙满堂,有些承继衣钵,有些成为杰出的工程师或电脑工程师等科技专业的人才。

弟弟呢?居然成了一位享誉世界的银行家,拥有东南亚相当分量的山林、橡胶园和银行。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们都成功了。但为什么兄弟两人在事业上的成就,却有如此的差别呢?

兄弟聚首,不免会谈论些分别以来的遭遇。哥哥说,我们中国人到白人的社会,既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干,唯有用一双手煮饭给白人吃,为他们洗衣服。总之,白人不肯做的工作,我们华人统统顶上了,生活是没有问题的,但事业却不敢奢望了。例如我的子孙,书虽然读得不少,也不敢妄想,唯有安安分分地去担当一些中层的技术性工作来谋生。

做哥哥的看见弟弟这般成功,不免有些羡慕。弟弟却说,幸运是没有的。初来菲律宾的时候,担任些低贱的工作,但发现当地的人有些是比较愚蠢和懒惰的,于是便顶下他们放弃的事业,慢慢地不断收购和扩张,生意便逐渐做大了。

这就是海外华人奋斗的真实历史。它告诉我们: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心态控制了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自己的视野、事业和成就。

温馨提示

成功就是要有百倍的耐心去重复做一件事

那一天,城中最大的体育馆座无虚席,全国著名的推销大师将在这里做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大幕徐徐拉开,舞台上搭着高大的铁架,铁架上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一位老者走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今天的目标就是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

一位青年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那吊球动也没动。他就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就气喘吁吁。另一个人也不甘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

渐渐地,台下没有了呐喊声,观众好像认定那是没用的,就等着老人做出什么解释。

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认真地对铁球“咚”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一次用小锤“咚”敲了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就那样“咚”敲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就这样持续的做。

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老人仍然用小锤不停地敲打着,他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人们在喊叫什么。

大概在老人持续敲打到40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会场立即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铁球以很小的摆渡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老人仍旧有节奏的认真的一小锤一小锤的敲着,吊球在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老人开口讲话了,他只说了一句话:“我成功的秘诀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认真做,以百倍的恒心和耐心等待着成功的到来。”

相关链接

陈逸飞的成功

20世纪80年代初,国门刚刚打开,陈逸飞揣上38美元,只身踏上了闯荡美国的人生旅程。在大洋彼岸,他没有任何经济、人文背景。此行,他带着梦想,也冒着风险。

勇敢、富有冒险的精神是他的天性。小时候,他曾将太阳伞当作降落伞,在众目睽睽之下,从二楼阳台跳下,侥幸没有出事,却着实让他的父母虚惊一场。陈逸飞的父亲是位化学工程师,他期待着儿子长大后能如同自己一样,以技术立足于社会,但陈逸飞受到的却是来自母亲的影响,自幼爱上了绘画。陈逸飞的母亲是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当他随着母亲到教堂时,那管风琴浑厚的共鸣,少年歌手和谐的歌声,慈祥善良的圣母塑像和镶嵌在门顶及墙面上的玻璃彩画,这是艺术给他的最初启蒙。进入中学后,他参加了课余美术班,窘迫的家境使他难以走进画室,周末就从母亲的菜篮中掏出蔬菜、水果甚至酱油瓶、醋瓶摆弄,练习实物写生。初中毕业后,他考取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尽管父亲对他的选择不以为然,但当一个画家,是他梦寐以求的追求。毕业后的几年间,他创作出带有英雄主义色彩的大型油画《黄河颂》《开路先锋》《红旗颂》等作品,在全国美展中屡获好评。1976年他与魏景山合作创作的油画《占领总统府》,曾获全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评选一等奖,后陈列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内。陈逸飞在画坊声誉鹊起之时,也被一些人冠以“形式主义倾向”,因为他对于色彩感性的过于讲究,与当时特定的环境相去甚远。在对自由奔放的艺术境界的渴望中,他把眼光投向了外面的世界。

初到美国时,陈逸飞曾在博物馆打工修画,从中接触了大量西方名画,加深了对西方油画制作的认识。但修补匠并非他的志向所在。于是,他倾其所有买了一张通用火车票作欧洲的自助旅游,遍访十余个国家的美术馆,尽情吸收大师们的养分。为节省开支,晚上,就蜷缩在火车上。生活是清苦的,而对艺术的精妙的感受却日臻丰富起来,他终于在浓郁的东方韵味与娴熟的西方技法的结合点上,找到了自己的坐标。那些温馨弥漫的水乡风景,那些粗犷豪放的高原风情,那些吹箫拨弦的江南女子,那些奏笛抚琴的西洋姑娘,无不以杰出的“浪漫写实主义”画风,被国际美术界所称道。

有一次,陈逸飞路过纽约哈默画廊,面对着它的富丽堂皇,他不敢贸然跨进门去。但不出三年,他便与这家美国颇具实力的画廊签约并在此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之后,又先后举办过五次,每一次的展出作品都全部售罄。欧美不少收藏家争相收藏陈逸飞的画作。1991年,他以油画《浔阳遗韵》首次参加佳士得香港秋季拍卖会,以137万港元成交,破在世华人油画拍卖的最高纪录。1994年,他以西藏为题材的油画《山地风》,在北京嘉德秋季拍卖会上,又以286万元成交。1995年,陈逸飞与当今世界最具权威的英国玛勃洛画廊签约,成为第一位与之签约的亚洲画家。1996年底,玛勃洛画廊为他主办世界巡回画展,第一站选在生他养他的上海,然后是北京,如潮的观众在欣赏他独具魅力的画作的同时,也领略了他作为一个成功者的风采。

陈逸飞虽然在事业上经历了荣辱与沉浮,在感情上也伴随过孤独与挫折,但人们在他的脸上,看到的总是乐观与自信。他把生命比作一个球体,上面的光折射下来并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光线不同,球体就有明有暗,不可能是通体明亮的。人的一生如果光亮照得多一些,那么球体的明亮部分就多些,暗部就少些。活着,就是要努力让光亮照得多一些。在这种积极的人生信念支撑下,他成为“勇敢的冒险家”,不断地在寻求新的起跑点。当人们沉醉于他笔下低吟浅唱的江南水乡时,他已把笔触转向了浓烈淳厚的西藏民风;当他的画拍价最好时,他又去拍电影,圆他少年时代向往电影的梦。一个梦想,就是一次飞跃。

“我有一个梦想!我一定要实现它!”你对自己这样大声呼喊过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