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采访中的特写形式及特点

新闻采访中的特写形式及特点

时间:2024-02-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特写的形式与特点特写,最初是电影艺术领域中的一个术语。特写镜头呈现在银幕上,可以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清晰的视觉形象,获得突出和强调的效果。目前我国新闻界提到的“特写”是一种独特的新闻体裁,也有人自然地将之称为新闻特写。

新闻采访中的特写形式及特点

第五节 特写的形式与特点

特写,最初是电影艺术领域中的一个术语。本义是指电影中突出地拍摄人的面部或其他局部,一个物品或其局部的镜头。特写镜头呈现在银幕上,可以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清晰的视觉形象,获得突出和强调的效果。

作为新闻报道文体的特写,正是借鉴了电影特写镜头的表现手法,通过形象描绘来再现现实生活中富有特征的片段,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目前我国新闻界提到的“特写”是一种独特的新闻体裁,也有人自然地将之称为新闻特写。它以强烈的新闻性、时效性区别于报告文学;又以选材的片段截取和生动、再现的立体感区别于消息和专稿。

一、特写的种类

按篇幅长短来划分,特写可分为特写性消息和特写性通讯两类。

按报道对象来划分,特写可分为人物特写和事件特写两类。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习惯于这类划分法。

(一)人物特写

人物特写以人物为特写对象,要求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或行动,并透视其思想境界;或者是通过对人物活动的展示,揭示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以此来解释人物行为的时代依据,折射出整个时代的特征。

请看《差生韩寒》:[10]

南方周末记者陈鸣发自上海、北京 出道逾十年,名满天下、谤满天下。但如果回到十多年前的起点,韩寒的出场更像是一个笑话

1998年9月份,秋季开学的那天,如果你在上海松江二中的校园里头,刚好路过高一(7)班,就有机会看到这样一幕——

一个又黑又瘦、头发蓬乱的高一新生站起来,轮到他向全班作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韩寒。韩是韩寒的韩,寒是韩寒的寒。”底下笑成一团。接着,他又郑重其事地说:“从今往后,松江二中写文章的,我称第二,就没有人敢称第一。”

教室里一片欢腾,笑声中有嘲弄的味道。

他的确不像个“写文章的”。来自金山区的少年韩寒,晒得黝黑,像刚从难民营走出来,他入学是以体育特招生的身份,这意味着在这所知名重点中学,韩寒的“地位”相当地不高;这也意味着一整个夏天,他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跟着田径队在炎炎烈日下一圈一圈地跑。

听到韩寒自我介绍的时候,新同桌陆乐,还有隔两排远的沈宏伟也都笑起来,他们不清楚这小子凭什么这么狂;那时候是三好学生的陆乐回忆“:一般来说体育特招生成绩都不会好,谁相信他会写‘作文’?”

但接下来沈宏伟和陆乐很快就相信了,在短暂的同校时间里韩寒迅速证明了自己。但如今,沈宏伟、陆乐,以及当年那些同样被信服的同学们发现,韩寒再一次需要向更多的人证明自己——十多年时间中,韩寒一直在做着同样的一件事,但至今似乎仍未完成。一夜之间,韩寒就像又回到了那个笑话一般的起点。

……

在很长时间里韩寒被视作两面:写作上的令人惊喜和传统意义上的坏榜样。这条人物特写,焦点对准以差生形象出场的韩寒,展现他天才和成名背后的落寞与压力,挖掘他十余年来努力证明自己,同时引发更多质疑批评的人生戏码。

(二)事件特写

事件特写以写事为主,重在摄取新闻事件中最典型、最集中、最感人的场面,运用文学笔法进行描写,完成对整个事件或社会风貌的把握,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解放军报》的现场特写《英雄携手飞天——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出征记》,获得第1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专家是这样评价这篇特写的:作者以军事记者特有的视角,全景式记录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出征太空这一举世瞩目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写法上,记者采用了零距离第一现场目击的“镜头组合”式笔调,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笔触细腻、流畅生动,文中还穿插了对杨利伟当年出征太空的回顾,使全文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这篇只有1700来字的现场特写,是用“小兵器”打“大战役”,用“小切口”破“大主题”,用“小道具”写“大情怀”。可见,重大事件包括重大典型的报道,值得尝试多种写法,未必一成不变地用长篇报道,轻骑兵也能打胜仗,小特写也能反映大主题。

二、特写的主要特点

(一)现场感

特写在报道新闻事实时,特别强调用描写的手法去再现报道对象。通过精心的描绘,渲染气氛,使其达到情景交融,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特写的现场感特别强调记者的现场观察,强调第一手材料的获取。没有现场观察,记者是无法写出特写来的。所以,在不少的特写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记者观察活动的存在。

梅尔文·门彻曾经提出有关特稿写作的几条指南:[11]

展示正在做事情的人。

让他们说话。

朴实无华。让动作和对话构成全篇。

保证文章具有动感。

这需要一双有辨别能力的眼睛去观察所要讲述的行为,需要有识别力的耳朵来捕捉有启发的引语。比如《华盛顿邮报》北京分社社长孙晓凡在《让孩子守规矩》一文中带领她的读者来到一个幼儿园,表现了中国儿童如何变成遵守规矩的公民:

北京电 现在正是同仁幼儿园的玩耍时间,当操场上3岁的孩子在进行接力赛跑时,一个老师突然把一个女童叫出来。

“你没有在画好的跑道内跑,”老师不赞成地说。这个女童——她的马尾辫来回摆动着——立刻退回到画在水泥地上的褪色的跑道线上。老师笑着点头,再没有其他人犯同样的错误[12]

“展示正在做事的人”,强烈的现场感是孙晓凡的导语的力道所在。

(二)局部化

特写就是要对报道的某些局部作突出的、重点的描绘,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之笔。从空间上来说,局部化意味着选取那些最有特征、最富表现力的细节。从时间上来说,局部化意味着选取那种最具包孕性的片断,动中取静,以静写动,让人们通过一个典型的镜头、一个画面,获得对其前前后后经过的了解。这种片断,通常是能反映事物特征的片断或事件发展的高潮部分。

(三)可视性

特写借鉴了影视手法,将对象镜头化,所以能产生很强的可视性,人们常把它称为“视觉新闻”。穆青在《学会写视觉新闻》中说:“所谓视觉新闻,无非是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这样,我们的新闻就可以克服枯燥和概念化的缺陷,更好地适应今天这个电视发达的时代。”通过描绘,让读者将文字的内容转换为可视的画面。这其中,关键在于描写必须写形传神。这个“神”,就是报道对象的个性、它的特色、它的本质特征。

三、特写的写作

(一)加强描写的生动性

特写是一种描绘性的新闻报道。写作中应以生动、准确而富有动作感、立体感的描写为基础。要做到这一点,要求记者在描写中能准确地抓住对象的关键点并成功地表现这个关键点。加强描写的生动性,还要努力把握对象的神韵和动感,以加强特写的可视性,造成叙事如画的效果。《南方周末》记者徐楠采写的一篇80岁农民常文付的特写,令人难忘:[13]

常文付老得太明显了。

去年,他比老伴明显高出一截,今年脊背佝偻了起来,和老伴一般高了。

一头黄牛是老两口的宝贝,一年为他们挣来“千把两千块”,维持着全部的生活。现在,他缩得跟黄牛差不多高了,几乎拉不动这老牛了。(www.xing528.com)

……

中午带他在小饭店里吃饭,吃完出门,一遍遍地回头看,我知道他几乎从没吃过这样美味的东西,想努力地记住这家饭馆,尽管几乎再也不可能来此吃饭。

我只是带他去县医院拍了片子、买了药和一些其他东西,区区这么一点事情,就让他一直攥着我的手,不肯松开。我坐在县医院的走廊里,一个老太太看着我问他“:这是媳妇儿还是闺女啊?”我们俩异口同声地说:“闺女!”每次告别,我都走出几百米了,他还站在那儿看着,弓着身子。

……

他这一生,要钱就给钱,要力就出力。如今风烛残年,与黄牛住在一起,只是能吃口饱饭。即使全世界过得都比他好,他还是笑着,守着他病了60年的老伴,在严寒中的破屋里笼着手跟邻居聊天:“你说那神舟六号得有多快?那可比火车快多了!”眼睛里是孩童般的好奇。

正是靠这些生动的描写,一位知足、善意、宽和、感恩的“蚁民”常文付就像站在我们面前,栩栩如生,真实可感。

(二)力求特写的透视力

力求特写的透视力,实际上就是要求记者看问题的眼光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要透过表面看实质,深入挖掘报道的主题。优秀的特写不仅再现报道对象,而且要帮助读者透过画面的“形”去把握时代、社会的“神”。

比如《南方周末》2008年5月1日刊载的事件特写《小镇猪事》中,一个被偷猪贼扫过的村庄,陕西省蓝田县曳湖镇崔家坪村,村民们为了护猪纷纷睡进猪圈。这一事件触发了编辑记者对高昂猪价之后的大势联想。报道由此事切入,呈现了国内农户分散养殖状况的尴尬:养猪,从未像现在这样意味着巨大的风险。被价格、病害、成本、剧烈的市场波动、如今又加上偷猪贼所绑架的单家独户的养猪人,一个广泛的农户群体,过的日子是:“为猪狂,为猪伤,为猪打吊瓶,为猪找对象,愿供你高价小猪同鸳帐,为你叠被铺床”。

(三)情景交融,在生动的描绘中着上作者的感情色彩

注意情景交融,这是描写尤其是场景描写时一个重要要求。情景交融,即记者的主观情感与报道对象情感的沟通。记者在思想情感上要和人民群众息息相通,爱人民之所爱,恨人民之所恨,感情充沛,爱憎分明。特写要以生动的画面去感染读者,记者自己不动感情是不行的。

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幸福的明黄色》是以下面这段描绘结束的:[14]

9月19日这天中午12点,是大西岔镇中学放假的日子。校车司机们早早吃过了午饭,把车开到了学校的操场上。

张连明依旧开着他的“辽F72640”。今天这趟车上的孩子们,大多数住在大西岔镇沿江村。以前没有校车,他们要先搭上一个多小时的客车鸭绿江边,然后坐着载客的铁皮船溯江而上,20分钟后靠岸,再走上半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回家

现在有了校车,孩子们花在路上的时间缩短了一大半。12点钟,校车从大西岔镇学校出发,用了20多分钟,就到了上船的地方。

虽然回家的路途依然遥远,但上了一周课,好不容易能回家了,车上的学生们都很高兴。等船的时候,有年长的学生大声喊道“:我们一起来唱首歌吧。”

不远处,几艘铁皮船正匀速驶来,清澈的江水被划出道道浅痕,然后缓缓合拢。远方的水天连成一线,在这个天然的舞台上,响起了孩子们《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清亮歌声

回头望去,在数十米外的江岸上,明黄色的校车静静地守候着,张连明斜靠在车身上,抽着烟,笑眯眯地望着孩子们,水面上还有着他和校车清晰的倒影。

在这一刻,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黄车,仿佛构成了这张油画上最为温馨的画面。

所以,好的特写不但能造成强烈的可视效果,更重要的是还撼动着读者的心灵

【本章小结】

通讯(专稿)是“报纸的明珠”,要求更丰富、更深刻的信息内涵。专稿成功的关键主要靠两条:一是提炼主题;二是表现主题。

正确、深刻、新颖的新闻主题要求记者“吃透两头”:既要了解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方针政策,又要关心受众普遍关注的事实。

通讯写作的表达方式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同时也需要各种表达方式灵活运用、有机配合。初习者需要积极实践,不断总结,多研读通讯名作,了解当下报纸杂志通讯写作的新趋势。

【训练与指导】

1.选取方便接触的某一场所,如食堂、饭馆、公共汽车站、地铁站、超市、运动场等,写一段场景描写(不得超过200字)。

2.选取教授、记者、大学生、出租司机、小偷、厨师等你感兴趣的一个人物,模仿朱丽叶·沙利文的风格写一篇人物速写,要求在500字以内,富含细节,展示人物动作。

3.给下列5个采访主题各设计5个采访人物,并简要叙述选择该采访对象的理由。(1)南京青奥会;(2)大学生“考研热”和“公务员热”;(3)大学生心理健康;(4)201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5)大学生村官。

4.给下列5个采访对象各设计5个问题:(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谭跃;(3)中国传媒大学刘继南教授;(4)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5)《金陵十三钗》演员倪妮。

【注释】

[1]《解放军报》2010年11月16日。

[2]《北京青年报》2005年6月16日。

[3]新华社,北京,1997年3月2日。

[4]《北京日报》2010年1月28日第12版。

[5]〔美〕梅尔文·门彻著,展江主译:《新闻报道与写作(第9版)》,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223页。

[6]孙秀秋、吴锡山:《应用写作教程(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30回,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

[8]〔美〕卡罗尔·里奇著,钟新译:《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13页。

[9]〔美〕卡罗尔·里奇著,钟新译:《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13页。

[10]《南方周末》2012年2月16日A版。

[11]梅尔文·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第9版,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218页。

[12]同上,第219页。

[13]《南方周末》2008年1月3日。

[14]《中国青年报》2009年10月1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