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早期的新闻写作深受传统章回小说写作的影响,不重时效、追求故事性、习惯长篇写作。这些特征使得在新闻写作领域呈现从文学写作到新闻通讯的自然过渡,加上中国幅员辽阔和早期技术限制、对新闻时效性认识不足,在电讯技术带来新闻消息发达之前,通讯一直是中国报刊史上的主流。在“中国新闻奖”与“中国广播奖”的评奖活动中,也将通讯作品归入“新闻专稿类”或“专稿类节目”。
第十章 通讯(专稿)、专访、特写的写作
本章学习目标:掌握通讯(专稿)、人物专访、特写这几种文体的特征与基本的写作方法及技巧;掌握人物类通讯、专访或特写的采访、沟通技巧。
本章内容要点:通讯(专稿)与消息、评论、报告文学的区别;通讯的文体特征;通讯的写作常见技巧;采访之前的策划;人物特稿和特写的写作;人物专访的提问。
本章教学提示:在讲解清楚通讯等新闻体裁的概念知识的同时,重点推荐阅读通讯名作,介绍当下报刊通讯写作的新趋势;指导较短的通讯文体的采写并进行比较点评。(www.xing528.com)
通讯是我国的本土文体,在西方与之对应的概念是特稿。中国早期的新闻写作深受传统章回小说写作的影响,不重时效、追求故事性、习惯长篇写作。这些特征使得在新闻写作领域呈现从文学写作到新闻通讯的自然过渡,加上中国幅员辽阔和早期技术限制、对新闻时效性认识不足,在电讯技术带来新闻消息发达之前,通讯一直是中国报刊史上的主流。民国时期著名的记者邵飘萍、黄远生等都是以他们过人的通讯写作才能闻名于世。新中国成立后,诞生过一大批经典的通讯作品,像《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它们彰显出的时代精神和艺术魅力,感动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直到今天,通讯仍然是报纸上最常见和重要的新闻体裁,被誉为“报纸的明珠”。掌握必要的通讯知识和写作技巧,是每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必备的才能。
近年来,国内新闻界开始将“通讯”这种新闻体裁纳入“新闻专稿”(简称专稿)的范畴。在“中国新闻奖”与“中国广播奖”的评奖活动中,也将通讯作品归入“新闻专稿类”或“专稿类节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