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新闻的语言
新闻是真实的故事,是迅速传播的故事,是面向大众传播的故事。因此,新闻故事讲述的语言具有自身的特点。尤其在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受众越来越倾向于花费较少的时间成本,获取更多的有价值信息。这就要求新闻语言要真实准确、通俗易懂和简洁明了。
一、真实准确
准确,准确,再准确,历来是新闻报道要遵循的首要原则。真实准确的报道需要真实准确的语言来承载。准确的语言要求选词精当、言之有物,力戒词不达意、抽象空洞。
第19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我国首开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列车》运用准确的语言,报道了中国首列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开行的生动场面和重大意义。报道的前三个段落是这样的:
本报北京8月1日电(记者和平肖培清胡艳波) 今天,国产CRH3型“和谐号”动车组,恰如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精神的奥林匹克运动员,创造了中国铁路运营速度的精彩纪录——时速350公里。
列车在不知不觉中启动。10时40分,列车驶离城市新地标北京南站,记者感觉几乎没有噪音和晃动。仅用5分钟,时速就达300公里。
10时56分,当车厢屏幕显示时速350公里时,初次感受高速铁路的旅客纷纷举起相机,记录下中国铁路这一“飞速”时刻。[11]
题目中的“首开”、第二段中的“仅用5分钟,时速就达300公里”、第三段中的“10时56分,当车厢屏幕显示时速350公里时”等词语和语句,用数字说话,真实准确地描述了中国铁路的第一速度。“列车在不知不觉中启动”、“记者感觉几乎没有噪音和晃动”、“旅客纷纷举起相机”等对动作和感受的准确描述,生动叙述了列车平稳运行的实况和旅客的积极反应。
二、通俗易懂
新闻报道的受众面广,阅读随意性大,受众往往是在不经意间接受新闻故事。因此,新闻报道应该采用通俗和生动的语言,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语言的通俗就要求尽量用明白易懂的群众语言,不用大话套话,将专业性报道中的术语转化成普通受众能理解的话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就是指写作要体现现场感,多使用恰如其分的动词展现新闻事实。同时,通过引用消息来源形象生动的引语,使报道语言通俗生动。
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也是《我国首开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列车》的一个语言特点。比如,打工妹“58元的车票比平时买一件衣服还便宜”的引语,将车票与平日衣服的价格相比,形象地告诉读者票价并不贵;将京津对开高速列车比喻成大家耳熟能详的“双城记”,经济学教授谢思全所说的“京津两市居民往来将如同串门”,通俗生动地诠释了高速列车为京津“半小时经济圈”发展提供的便捷交通基础。
三、简洁明了
新闻界一直提倡写短新闻,短小而完整是衡量新闻报道水准的重要因素。《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明确规定:“倡导短新闻,在同等条件下,短小精炼的作品优先。”新闻写作要言简意赅,多用短句子,段落也要短小精悍。
《我国首开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列车》仅仅用了600个字,简洁完整地描述了列车运行的场面,穿插引用了打工妹、前来采访北京奥运会的外国记者及天津南开大学经济学教授的话语,最后还加入了我国城际铁路的背景材料。如此丰富的信息量,不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是无法呈现的。
【本章小结】
从采访到写作是生产新闻的一个重要环节。本环节要明确报道主题、取舍采访素材、确立报道体裁。
报道主题的确立是一个动态过程,采访中的主题思考只能帮助确立暂时性主题,通过动态采访获取的事实才是报道主题最终确立的依据;而主题决定了写作中采访素材的取舍;确定了主题后,新闻报道需要进一步找到适合其传播的新闻体裁,并使用符合要求的新闻语言。(www.xing528.com)
【训练与指导】
采访一次学校的综合性会议,尽可能多地占有会议材料。按照一事一报的原则,从所获得的会议材料中确定报道的主题。
1.试着列举更多的主题,并把所列主题按你认为的重要性排序。
2.根据各个主题,取舍材料。
3.根据不同主题,完成新闻稿的写作,注意新闻语言的特点。
【注释】
[1]参见贾亦凡、陈斌:《2009年十大假新闻》,《新闻记者》2010年第1期;另见电子版,http://xwjz.eastday.com/eastday/xwjz/node385024/node385026/ula4914954.html,2010年5月30日。
[2]参见贾亦凡、陈斌:《2008年十大假新闻》,《新闻记者》2009年第1期;另见电子版,http://xwjz.eastday.com/eastday/xwjz/node309763/node309765/ula4076378.html,2010年5月30日。
[3]贾亦凡、陈斌:《2008年十大假新闻》,《新闻记者》2009年第1期;另见电子版,http://xwjz.eastday.com/eastday/xwjz/node309763/node309765/ula4076378.html,2010年5月30日。
[4]〔美〕梅尔文·门彻著,展江主译:《新闻报道与写作》,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46页。
[5]参见董广安、纪元:《中国高级记者成名作透视(消息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51-256页。
[6]参见董广安、纪元:《中国高级记者成名作透视(消息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3-166页。
[7]参见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272页。
[8]见中国记协网,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8-12/26/content_10563608.htm,2010年5月30日。
[9]详见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9-05/20/content_12341235_2.htm
[10]详见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08/11/15/014977165.shtml
[11]《人民铁道》报2008年8月2日A1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