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观察的方式
要观察,就必须到现场去。新闻现场是指新闻事实已经或正在发生(发展)的地点或场所,也可以说是新闻的发源地。而现场观察要求记者深入新闻现场,当新闻事实的目击者甚至参加者,直接进行目击采访。
观察也是千差万别的,善于现场观察的记者,往往满载而归;不善于现场观察的记者,可能空手而回。这与记者现场观察的能力和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根据采访的实际情况,观察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旁观性观察
记者表明身份,直接在现场进行目击采访,从观察者的角度来审视现场情景和事件的发展,是最常用、最普遍的方式。最常见的形式是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片,只需出采访对象的图像和声音,用典型事实说话。如央视《东方时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种观察方式的特点在于记者不参与现场活动,只是双眼像摄像机那样,灵活而客观地“摄取”现场情景。
但旁观性观察容易使采访对象产生紧张心理,出现异常状态,以致做作、不自然。所以采用这种观察方式,注意不要干扰现场人物自身的活动;从心理上与现场人物打成一片;不要以“居高临下”的目光去看待采访对象。
《新闻调查》记者柴静在《双城的创伤》采访中,善于观察孩子们的情绪,在采访对象不愿开口的情况下通过记者的眼睛向观众传递了引人深思的信息。片子结尾部分让人难忘:几经波折,饱受心灵创伤、始终不肯露面的小孙终于答应了柴静的采访,我们看到柴静赤脚爬上一个土坡高台。爬上高台后,柴静面对的仍然是不愿意开口的孩子,她没有硬行提问,而是和他并排坐着,一起遥望远处开阔的群山和天空……
记者:你喜欢这儿啊?……别人看不见你,但你什么都能看见。
记者:这儿刻的什么呀?疼吗?(抚摸着孩子胳膊上的刀伤)
小孙:不疼。
记者:已经退了……是刻的5月19吗?
小孙:是。
记者:什么时间刻的呀?几号刻的?
小孙:20号。
记者:拿什么刻的呀?
小孙:刀刀。
记者:刀刀啊,刻的时候出血了吗,流血了吗?
小孙:流血了。(www.xing528.com)
记者:如果妈妈打你,但是苗苗没出事,你会有这个念头吗?
小孙:没有。
记者:你把那个药都吃了,身体难受吗?
小孙:难受。
记者:哪儿难受啊?
这时的小孙没有回答,而是突然跳下高台离开。镜头一直追随孩子离开的背影,直到孩子完全消失在画面中。这时镜头突然拉回到柴静的身上,柴静默然地坐着,目光望着远方。数秒之后,她面对镜头作了现场的串场……
镜头顺着柴静望向远方的目光移动,摇向远处天空的空镜,全片结束。[7]
记者柴静在这场介入与旁观互移的采访中,把自己的情感与孩子的心灵融为一体。从柴静奋不顾身地跟随采访对象爬上高台的动作中,从她与小孙交谈的轻微而和缓的语气中,从她发现小孙手上刀伤后怜惜的问话中,从看到小孙离开后怅然的表情中,我们能深刻地体会到旁观性观察中记者对于采访对象的尊重以及由此带来的空灵与深邃。
二、参与性观察
参与性观察是记者既公开身份,又参与采访对象的一些活动,同时随时随地观察现场情景的一种观察方式。
参与性观察的特点是能较快地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记者置身于被观察事物中,容易获得真情实感。无论事件持续时间长短与否,该种方式都适用。此时的观察与采访同时进行,甚至将写作和报道一并发出。融入在稿件或者报道中的真情实感,使读者能真正地感同身受。
著名记者郭梅尼说:“在采访中,只要能到现场的,我尽可能到现场,亲眼看,亲耳听,亲身感受。这首先能对新闻事实作亲自调查、核实;同时,能体验到一些独特的感受。”郭梅尼在采写通讯《曹雁的追求》中,不仅和曹雁深入交流,还参与曹雁的活动,同她一起到孤儿家和孩子们一起打扫卫生、做饭过元宵节。“我把这些亲眼看见、亲身参加的材料都写在稿子里。稿子登出来后,许多人都感动得流泪,给曹雁寄来书、寄来钱……中央领导同志几次接见她。……这件事深深教育了我。如果我不是亲自和她去小赵家,对她品德的了解,也不可能那样深切,写出的稿件也不可能那样生动、细致、感人。”[8]
三、隐匿性观察
隐匿性观察也称微服暗察,指记者不公开身份深入现场进行观察或混入被观察的群体中,从而获取第一手素材,也是一种隐性采访的方式。
这种方式往往用于采访批评性报道或揭露社会阴暗面,使记者能获得其他采访方式难以获得的新闻事实,突出采访环境的原生态和幕后的真实情况,往往能最大限度地逼近事件真相,揭示出事件的本质,增强新闻的真实感、现场感。
1880年,纽约《世界报》记者的勒丽·蓓蕾为揭露疯人院虐待患者的现象,乔装成“疯子”潜入疯人院当了几个月的“疯子”,经历了一次又一次难以忍受的虐待,亲眼目睹、感受了疯人患者的非人生活后,设法逃出了疯人院,写出了引起社会极大轰动的独家新闻。这是隐匿性观察采访成功的经典案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