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观察的重要功能
一、记者“观察”的性质
观察,主要是用眼睛看,但绝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观察和看,既有联系,又有很大区别:看,一般只停留在事物的表象,而观察则包含察看和思考。从字面上看,“观”是通过眼睛来看;“察”是通过感官系统来感受从而获取信息,可谓眼、耳、口、鼻、手五管齐下。但这只是观察的第一步,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对事物的认识,还要转化为理性认识,即思考。所以观察的过程,除了依赖各种感官,还要依靠大脑对感官获得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综合。
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笔下的大侦探福尔摩斯和他的伙伴华生争辩谁的眼睛更敏锐,华生承认自己缺少心眼,却更相信自己的眼睛。请看下面这段精彩的对话:
华生说:“但我还是觉得我的眼力不比你的差。”
“的确如此”,他点燃一支香烟,全身舒展地靠在扶手椅上,回答道,“你是在看而不是在观察。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很清楚的。比如说,你常看到从下面大厅到这间房子的梯级吧?”
“经常看到的。”
“多少次了?”
“嗯,不下于几百次吧。”“那么有多少梯级?”
“多少梯级?我不知道。”
“那就对啦!因为你没有观察,而只是看嘛。这恰恰是我要指出的要害所在。你瞧,我知道共有16个梯级。因为我不但是在看而且观察了。”[1]
这场对话生动地告诉我们观察和看的区别。这也说明了同在一个现场、同一次采访,为什么有的记者能写出生动、形象、丰满的报道,而有的记者的报道却干瘪、空洞、枯燥、乏味。记者“用眼睛采访”,不仅要看到事物的表面,更要透过现象看到隐藏在背后的新闻,这就需要考察、思考、鉴别,了解真实情况,搞清楚事实的“色、香、味、形”的由来,获得有价值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而不应满足于浅层次的“看”。
二、观察的重要性
被评为第九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报道《四百壮士抗洪魔》,全篇事实细节几乎都是记者在抗洪现场通过观察得来的:“洪水在几分钟内急速上涨近50公分”、“话没说完,一排几层楼高的巨浪就呼啸着打来,把他乘坐的延安牌重型牵引车打得连翻几个跟头,一车人全部身陷洪流旋涡”、“吴永成毫不犹豫地把坐垫给了母女俩,自己随即被一排巨浪打出十几米远”。记者通过细致的现场观察,将之转化为一个个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勾勒出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生死场面,为读者再现了中国抗洪史上最悲壮的激情一幕。
显而易见,观察能力对新闻工作者是多么重要。可以说,不懂得观察就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记者观察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直接获得第一手材料
第一手材料,是指记者不经过任何转手环节,直接从新闻事实那里获取的材料。第二、第三手材料则不是直接取自事实来源,而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有的经过了一道甚至几道环节。第一手材料最真实、可靠。一篇报道中,第一手材料越多,报道的真实性就越能得到保证;反之,报道失实的可能性就越大。
记者的现场观察是帮助记者直接获得第一手材料的重要途径。在采访过程中,深入现场、细心观察,往往能捕捉到最新鲜、最有意义的主题,猎取到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第一手材料。
谁观察得越细致、越透彻,谁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越深刻、越真切,采写的新闻报道就越能体现其新闻价值。在新闻作品《不教黄土过阴山》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记者来到黑山嘴乡,去看“著名的”流沙把房子埋没的情景:农舍的后山墙已经在黄沙中消失,人们可以直接踩着沙原走到房顶。农舍正面的沙堆略小,还可容人们出进房屋。
农舍女主人一脸无奈地对记者说:“沙子把我们的田都毁了,我们在坡上种点东西都干死了。羊也没地方吃草了,孩子他爸只能去外地打工,我和孩子放两只羊,孩子也上不起学。凑合活吧。”她的两个肮脏的孩子簇拥着她,屋子不远扔着死猫和垃圾。[2]
这段文字来自记者的现场观察和访问,字里行间有一种强烈的视觉感:被流沙埋没的房子、簇拥着两个肮脏孩子的无奈的女主人、死猫和垃圾等画面一一展现在读者眼前,让人读后久久不能平静。要在新闻报道中让读者感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记者必须亲临现场,获得第一手资料。
(二)直接获取鲜活的细节材料
细节是构成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在有线电视、卫星直播和网络媒体的滚动报道时代,新闻报道对文字的要求更高。现场观察中,记者要不放过任何有意义的细节,要善于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捕捉那些具有重要新闻价值、生动感人的细节;在新闻报道中,记者才能生动地进行场景描写和故事细节的勾勒,最终唤起读者的想象,在读者头脑里产生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www.xing528.com)
2006年1月30日23点47分37秒,网友“老旗”在《大众网》的论坛上发表了一个帖子,题为《温总理相隔10年后来山东农村,还穿着那件冬装!》。该帖随后通过各种媒体传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成为当年新闻的一个热点。这篇帖文仅两百余字:
2005年除夕,温总理在济宁、菏泽与农民一起过春节。看《大众日报》报道,感动于总理的亲民情怀。细看照片,似曾相识——10年了,总理还穿着那件冬装!……10年前,即1995年冬天,我随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的温家宝前往寿光,在蔬菜批发市场留下了这张照片。左边是时任省长的李春亭,右边是时任寿光市委书记,现任临沂市委书记的李群。这是今年除夕温总理在菏泽的照片,身上穿的似乎还是10年前的那件羽绒服。仔细看了又看,应该是同一件。……总理啊总理![3]
帖子的后边登载了两张时隔10年的照片。2010年6月2日,用百度搜索“温家宝一件棉衣穿10年”,可以找到相关文章76800篇,可见此帖传播面之广,影响力之大。这篇帖文为何引起这么广泛、持久的关注,完全是因为“温总理一件棉衣穿10年”这个细节展示了温家宝总理的高尚情操,深深打动了受众的心。而这个细节材料正是来自作者细致的观察。
(三)能够激发创作灵感
有经验的记者都有深切体会,有没有亲自到现场采访,效果大不一样。亲临现场,就进入了新闻事实发生的特定环境,不仅可以观察到事实发生的现状,还能感受到周围的环境和气氛。常言道“触景生情”,在新闻采访中,记者身临其境,可以感受到特有的现场气氛和现场情景,加深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理解,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激发报道的灵感,产生报道的激情和独到见解。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在1958年采写、获得普策利新闻奖的新闻名作。奥斯维辛早就因那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受众已经知晓了很多,对于追求新闻时新性的记者来说已经不再新鲜了,罗森塔尔也写道:“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在貌似没有新闻的表象下,罗森塔尔通过现场观察,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作品中没有直接描写纳粹刑罚的惨无人道,却处处让读者感受到法西斯的残酷,充满对法西斯残暴行为的愤怒控诉及对遇难者的哀悼。罗森塔尔正是通过观察参观者的感受和反应来完成这篇报道的:
……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上的不朽名篇。
(四)观察有时是获取素材的唯一渠道
在某些特殊场合下,比如重大的政治活动、外事活动、法庭庭审的采访中,不允许记者提问,或者无人可问时,或者采访活动受到一定限制时,记者的眼睛仍然可以不受束缚。此时,观察便成为唯一可行的采访手段。
1945年9月16日,美国试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纽约时报》记者威廉·劳伦斯是获准进入试爆现场采访的唯一记者。但只许看,不许提问。劳伦斯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充分调动听觉、触觉、感觉等辅助手段,获得了大量生动的素材。时隔半个多世纪,我们还能从他那精确、细致、生动传神的《“末日即将来临”》的报道中如临其境地感受到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现场的特殊气氛。[4]
还有一些采访,往往当记者得到线索赶到现场时,事情已经结束,要想还原事实,记者的观察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个女人向自己的男友开枪,她的男友逃到附近的商店求救,两个小时后死于医院。美国《里诺公报》的刑侦记者马莎·米勒不满足于了解到的这些情况。她又来到现场,注意到地上的血斑。最初,马莎用一角银币去比量血斑,发现血斑比硬币要大一些,于是她用大一点的五分镍币再试,大小刚好合适。接着,她又数了数血斑的数量。她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布朗被数次击中后,摇摇晃晃地走出了公寓,经过两个房子后到了维吉尼亚街上的“路站”便利店。在他经过的人行道上,可以清楚地看到41个五分镍币大小的血斑。
为什么要这么费事地去量血斑的数量和大小呢?马莎说:“我看见了那些血斑,并且想知道它们通向什么地方,我想展示那个男子逃离现场的过程,并让读者注意到他当时正在流血。我希望读者看到报道之后,头脑中能留下一幅图画。”[5]
(五)能够提高新闻的时效性
记者直接到新闻现场观察,能够迅速而准确地获取新闻素材,把握主动权。这是保证新闻实效、提高新闻价值的最好方法。
2003年开罗时间3月20日凌晨,新华社驻巴格达特约记者贾迈勒·哈希姆及时发回“伊拉克战争打响”的消息,使新华社抢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0秒钟,成为全球第一家报道“开战”消息的媒体。贾迈勒说:“那天晚上,我和妻子把孩子们哄睡了以后,就一直等着,没敢睡。后来听到美军的飞机声和空袭警报,我就马上冲到楼下,抓起海事卫星电话,拨通了新华社中东分社的电话:‘巴格达响起空袭警报。’约过了10分钟,我又听到爆炸声,看到了大火球。于是,我又拿起电话喊道:‘巴格达城响起巨大的爆炸声。”“中国记者在3月17日撤离之前就叮嘱我说:‘不管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把消息发回去。’所以他们走后,我的神经就一直处在紧绷状态中。”[6]正是因为贾迈勒在第一时间把看到的、听到的消息发出去,才使得新华社领先了宝贵的10秒钟。
因为身在现场,在保证时效性的同时也确保了新闻的真实性。有些记者觉得到现场去会耽误时间,宁愿坐在办公室打打电话、查查资料,其实这是做记者的大忌。因为这样做不仅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新闻素材,还往往因为是道听途说,而不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百闻不如一见,只要条件许可,记者就应当争取赶赴现场采访;配合先进的通讯手段,就能最大限度地在最短时间内发回最多的新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