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提问的要求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题为《我们的提问你无法删掉》的文章中写道:“对于记者、主持人来说,制作新闻节目时,我的提问你无法删掉——这种意识是天天外出采访时应该注意的。只有这样,才有记者、主持人存在的必要。”[12]要访问,就得提问。提的问题怎样,可以判断一个记者采访水平的高低。记者在采访中不是一个简单的问话机器,而是代表其背后的社会公众向采访对象进行发问。因此,记者提问不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毫无条理;也不可泛泛发问,使采访对象无所适从;更切忌违背常识常理,令采访对象反感。
一、提问要合理
提问的目的是要得到答案,要采访对象作答才能达到采访目的。如果采访对象不愿回答或不知如何回答记者的提问,记者就难以获取所需的材料。这表明,记者问题的设计要合乎情理,懂得什么情况下提什么问题合适。
2007年5月,在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曾发生这么一段插曲。31位电影大师出席为电影节60周年而拍摄的祝寿短片《每人一部电影》新闻发布会,不料,不少记者偏离新闻发布会的主题,反复纠缠于数字时代的影院如何发展。一开始,波兰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还有耐心与记者辩论几句,坚持认为影院不会被新媒体湮没。可是,一些记者还是翻来覆去,做肤浅空洞、无关痛痒的提问,最后导致波兰斯基当众发飙:“这么多重要的导演聚在一起,这是千载难逢的宝贵机会,你们的提问却如此贫乏差劲、毫无意义,真让人丢脸。我认为,正是现代电脑让你们记者的素质降低,只剩下这么点水平。你们的兴趣根本不在电影本身。”随后摔下话筒,拂袖而去。[13]波兰斯基愤然离开,原因是记者的提问不是采访对象所感兴趣的,也不符合采访的环境,偏离了这次采访活动的主题。可见,问题是否合情合理,对采访的成功很关键。
二、提问要具体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对记者而言,提问的过程就是寻找和再现事实的过程。但是,并不是采访对象所提供的都是记者所需的新闻事实。因此,需要记者所提的问题具体、明了。一些刚出道的记者,恨不得用一个问题一网打尽所有的材料,指望采访对象一下子就说透自己所需要的,其实,这是不现实的。
问题提得具体,采访对象才能回答得具体。有了具体的东西,才能深入认识事物。凡是写新闻的人,都有这种体会,事实越具体越好写,写出的作品最生动、最感人。因此,记者采访提问时要具体,提问要清晰明白,有条有理,对方回答起来才顺理成章,明白晓畅;要抓住关节点不放,对方想敷衍都不行,这样才便于记者收集写作素材。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数据,若全是一般性的材料是难以写出好新闻的。因此记者提问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大而不当,不能只是用一个通行无阻的、以不变应万变的老套问题:“你有什么感想?你当时是怎么想的?”这样的提问是最生硬、最死板,也是最难以回答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对方往往不知从何答起,只能说“我太高兴”、“太激动”之类的概括性很强的话语。大问题、空问题常常是导致记者采访失败的一个原因。
问题具体才能使采访对象回答得生动,才能获得生动的材料。现在很多媒体上能看到、听到许多大话、空话、套话,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记者提问不当引起的。
中央电视台著名记者敬一丹曾经有过这么一次采访经历:
有一次我采访北京一个重点中学的高中生。
我对一帮小女生说“:你们怎么看中国的电影啊?”一个女生就说:“我觉得,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必须走民族化的道路。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我想,这个孩子昨天看了哪篇电影评论文章啊,怎么比我都能说啊。你说这能怪她吗?你怎么引起这话,怎么问的这话?我就检讨我自己,你问的这个问题像是对中学生问的吗?你怎么看中国电影?这话你可以问张艺谋,可是你问中学生,她只能用一句别人的、语录式的话来对付你。……
我就又问“:哎,你们在中国电影里能看到你们中学生自己吗?”
这个时候,那个小女生就说了:“我们中国根本就没有青春片,你看人家那《成长的烦恼》,我就喜欢看那样的片子,我就特希望中国有那样的片子。现在的中国电影,一说到我们中学生,就说我们早恋,我们哪儿有工夫早恋啊?我们课业负担那么重。”
这话怎么这么生动啊!……我在编辑的时候,就用了这段。后期编辑我就把开始问的那个傻问题删掉了。但是这个教训我记住了。[14]
三、提问要有特点
所谓特点,是人或物所具有的特殊之处。人们要感知一个事物,必须从其特点入手。记者的提问也是如此。记者的问题要有特点,有个性,有新意。有特点的提问,往往是抓住问题的关键与要领的提问;有特点的提问,也是受众心里想问的问题。而没有特点的问题,则让受众厌烦,甚至怀疑记者的水平。请看下面几种情形:
在体育比赛采访中,记者问获得金牌的运动员:“你此时一定很激动吧?”
对有实力夺冠而未能夺冠的运动员又这样问:“你是不是感到很遗憾?”
在党代会或“两会”采访中,有记者问来自基层的代表:“你能出席这次大会很高兴吧?”
这类“没问题找问题”的提问,在媒体采访中反复出现,不仅体现了记者的低水平,也反映了记者对采访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公众知情权与受众智商的不尊重。还有的记者不管采访什么人,也不管在什么场合,总是提出千篇一律的开放式提问:“你有什么感想?”、“你今后有什么打算?”。这样的提问得到的只不过是采访对象几句应景式的套话,怎么能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如何摒弃这类废话式的提问,提出有分量、有特点的问题?有特点的提问,也是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智力较量,结果是双方的共赢而不是“零和”。因此,需要记者精心准备,用心设计。其方法多种多样。广受提倡的中央电视台记者师旭平的“四不问”就颇具有启发意义。
1997年10月14日,中央电视台记者师旭平中午得到通知:下午5点可以采访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但只允许采访10分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怎样才能采访到有价值的新闻呢?所要提的问题至关重要。他和编辑紧急协商之后,决定“四不问”:[15]
纯粹礼节性的问题不问;
观众能够预先猜出答案的问题不问;
过于宽泛的“大”问题不问;
别的记者问过的问题不问。
这“四不问”中很有学问:一不问,可节约时间;二不问,可防止倒观众的胃口;三不问,既可防止被问者不知从哪儿说起,又可避免观众讨厌的大话、空话、套话;四不问,可杜绝把旧闻当新闻。
要做到“四不问”,记者先要做调查,了解别人提过的问题;同时,要认真研究,明确哪些问题有新闻价值,应当问。因此,记者在否决了“您对开幕式印象如何”、“您如何评价中国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作用”之类的问题后,与编辑商量,定下了4个小问题:
第一个问题,您今天下午特意赶到嘉定看邓亚萍的比赛,您还两次邀请她访问国际奥委会总部,在奥运会和世乒赛上,您每次都要到场为邓亚萍颁奖,您为什么对这名中国运动员如此偏爱?
第二个问题,您自己认为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17年来,最大的成功是什么?(www.xing528.com)
第三个问题,您再一次连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将带领奥林匹克运动进入下个世纪。作为跨世纪的奥林匹克领导人,您在新的任期内的目标是什么?
第四个问题,中国的全运会共设有28项赛事,其中27项是奥运会项目,唯一的非奥运会项目是中国的传统项目——武术。之所以设这个项目,当然是希望武术能够有朝一日进入奥运大家庭。您对武术成为奥运项目的前景如何看?
这四个问题都很有特点,既新鲜又具体。特别是第一个,让萨翁回答得极富人情味。就像记者事后说的“:这个问题让他觉得很轻松,谈的是一个老爷爷为什么要喜欢一个小孙女,就像聊家常,他不必搜索外交辞令,而是怎么想就怎么说。”
对于第一个问题,萨马兰奇回答说“:我非常喜欢邓亚萍这个中国女孩儿,因为我认为她是当今中国青年人的代表。她勇于进取,待人和善,我认为她在中国的体育史上也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像邓亚萍一样勇于进取、待人和善,代表自己的国家在体育史上取得了非凡成就的青年人大有人在,您为什么只把殊荣给予邓亚萍一个人呢?”记者紧接着追问。萨马兰奇显然没有想到还会有“追问”,他稍一犹豫,脱口而出的是“:我说不清楚(I don't know)。”但紧接着补充说“:她不仅代表她本人,而且还代表着中国的体育精神。我们相处得非常好,正如你所说,她到过国际奥委会总部多次,而且我邀请她明年一月再来。”[16]
在这一问题面前,一个卓越的大外交家、大体育家、大政治家展示了他普通人的一面。
要提出有特点的问题,关键是要有强烈的求新意识。新闻采访的起点,就是要有“与别人不一样”的追求。新闻报道最忌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要力争有自己的新视角、新思路、新见解、新发现、新反映,给受众以新的见闻、新的感受、新的启示、新的收获。总之,采访提问要出“新”。
【本章小结】
访问是新闻采访最基本的手段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与人打交道,具有明显的人际交往特征。记者在采访中不是一个简单的问话机器,而是代表公众向采访对象发问。
提问是访问的核心。记者提问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访问活动的开展。因此记者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掌握提问的方式方法。从所提的问题可以判断一名记者采访水平的高低。
因此,采访的提问要合理,提问的目的是要让采访对象作答;提问要具体,要清晰明白,让采访对象回答得具体透彻;提问要有特点,抓住问题的关键与要领,摒弃废话式的提问。
【训练与指导】
1.设计一系列问题作为采访时融洽气氛的“破冰船”,采访对象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同学。
2.从新闻中选择任何一个线索,把自己想象成报道该事件的记者,设计10个问题。
【注释】
[1]转引自〔美〕杰克·海敦:《怎样当好新闻记者》,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119页。
[2]转引自土豆网《无牌司机当街暴打女记者》,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1DpFbt5D74/
[3]转引自方芳、乔申颖主编:《名记者清华演讲录》,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346页。
[4]转引自〔美〕卡罗尔·里奇:《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6页。
[5]《央视主持柴静:人提问是记者的天职(3)》,http://media.people.com.cn/GB/6690123.html
[6]转引自〔美〕麦尔文·曼切尔:《新闻报道与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1年版,第257页。
[7]引自《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4-348页。
[8]转引自《为新闻而问——记者如何在新闻发布会上提问的案例分析》,http://www.xici.net/u3570655/d19395112.htm
[9]转引自《新闻调查·繁峙矿难》,2003年8月11日。
[10]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第211—212页。
[11]〔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0—11页。
[12]吕广军、胡彬吕小嫒:《现场报道对记者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浅议》,《新闻传播》2008年第8期。
[13]严瑶:《“大师”何以拂袖而去》,《新闻记者》2007年第7期。
[14]转引自方芳、乔申颖主编:《名记者清华演讲录》,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168—169页。
[15]转引自高峡:《提倡“四不问”》,《中国记者》1997年第12期。
[16]网易体育,http://jssq.vnet.cn/sport/all/all/240717.s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