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核实材料信息-新闻报道教程

核实材料信息-新闻报道教程

时间:2024-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复核材料信息西方新闻界曾流行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的母亲说她爱你,请予以核实。”可见复核采访材料有多重要。核实新闻来源,就是调查消息来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即新闻事实提供者本身的可信度和在报道该新闻中的权威性。一般来说,权威机关发布的信息把关较严,值得信赖。西方新闻界在验证材料时,主张“三角定位法”,即要通过三个信息来源进行核准。

核实材料信息-新闻报道教程

第五节 复核材料信息

西方新闻界曾流行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的母亲说她爱你,请予以核实。”清华大学新闻采访学教授李希光同样认为,新闻报道首要的就是准确性——“对事实的核实、再核实,确保报道的每一个事实都是准确的。”可见复核采访材料有多重要。在采访阶段就需要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复核,去伪存真,能够从新闻源头上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从这种意义上讲,新闻采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寻找、核实、认定事实真相的过程。

那么,记者应该怎样复核信息呢?

一、培养负责态度和质疑精神

质疑是记者的基本素质之一,记者要对信息中的任何细枝末节都要提出质疑。也就是说,记者在采写过程中要时刻保持理智和戒心,养成质疑的习惯和反复核对事实的技能。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消息源提供给记者的不一定是真相:

有的采访对象为利用媒体达到自我推销、商业利益或其他各种目的,主观上故意提供假信息;大多采访对象有利己的本能,会有选择性地提供对自身有利的信息,而不利的内容多被敷衍带过;有的采访对象本身对事实认识不清,提供的是自己主观臆断的不确切信息。例如:记者去采访某“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时,却发现是某新产品的推介会,这“软文”就不能作为新闻来传播;采访某位“神童”时才知道,是“神童”的家长希望孩子出名而主动夸大孩子的智商;深入提问发现,明星为了增加曝光率,故意向媒体提供绯闻、丑闻之类捕风捉影的假信息。总之,采访对象自我目的性越强,信息可靠性越低,越需仔细复核。

记者对于采访对象所提供的材料提出质疑,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质疑有利害关系的采访对象的说辞;

(2)质疑出处不明的有争议的说法;

(3)质疑有重大影响的事实或言论;

(4)质疑模糊、不具体的信息;

(5)质疑反常;

(6)质疑所有假设……

二、选择与核证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消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核实新闻来源,就是调查消息来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即新闻事实提供者本身的可信度和在报道该新闻中的权威性。

(一)选择权威消息来源

选择权威消息来源可以有以下途径:

一是记者的亲眼所见。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一般说来,记者在现场亲历事件发展所得到的信息是最权威的消息来源。但是,由于记者受价值观、感性思维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选取信息时,往往带有个人主观判断,难以做到完全的客观中立。复核资料时,记者要克服先入为主的判断,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态度,采访其他消息源,核实自己见闻的准确性。

二是新闻事件当事人。指与新闻事件直接有关的人物,尤其是新闻事件的直接参与人本身就是新闻事实的组成部分,是记者采访的重要对象,也是获取第一手材料的新闻来源之一。新闻事件当事人虽然是对新闻事实最清楚的人,却不能就此认为其所言为实。由于其为“事件中人”,其主观状态和客观环境因素,都对其叙说的真实性产生影响,使其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立场阐释事实。因而,对其提供的资料,记者也要认真核实。

三是权威机关和专家。一般来说,权威机关发布的信息把关较严,值得信赖。如采访某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要到知识产权部门核实其是否经过国家权威部门鉴定。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迷信权威,有时候头衔和地位并不代表真相。如2009年上海钓鱼执法事件”,事发后浦东新区有关权威部门立即公开发布调查结果,声称依法执行任务,几天后却被证实所言为虚。

同时“,权威”采访对象具有不确定性。采访对象是否“权威”要视情况而定。某新华社记者采访北京市政府部门后播发了消息《北京饮食业降低部分食品售价》,但4天后《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北京市降低食品售价了吗?》的读者来信,6位工人用亲身经历的事实提出质疑,称价格不仅没降反而涨了。新闻事实本身表明,食品是否降价的基本事实是市场的实际情况。显然,在这一报道中,对事实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消费者。如果说,记者要报道的是市政府降低物价的决策过程,那“权威”就是政府及其负责人而非消费者了。[4]

(二)慎用匿名消息源

200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公开承认在报道英国政府处理伊拉克违禁武器情报时错误引用了凯利的话,并以此为据对政府在伊拉克战争中的情报决策进行了严厉的指责,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有关报道完全建立在凯利这一消息来源之上,且在报道中对消息来源的匿名处理掩饰了凯利不具备“权威消息来源”的资格,从而造成对新闻事实的夸大和臆造,也使BBC百年声誉毁于一旦。[5]

评论、判断、估价和对事件的描述都要有来源,并且在报道中要明确指出消息来源,尽量不要用“可靠人士”、“圈内人士”等匿名消息来源。当然,为揭露真相和保护采访对象,可以考虑使用匿名。但是,对匿名消息源提供的信息,要多方求证,审慎使用。不要打着保护匿名消息源的旗号,滋长不负责、不核实的态度。

水门事件”报道中,匿名消息源尤其是代号为“深喉”的人提供了最有新闻价值的消息。事实证明所有报道都是基本属实的。这是因为记者秉承执行主编要求的对采访的内容都“彻底核实”、“一定找一两个其他来源进行互核”,从而做到了“诚实而全面的新闻报道”,对匿名消息源进行了有节制、合理的运用。

美国《纽约时报》关于“匿名消息来源”的规范,值得我们借鉴:

尽可能交代读者关于消息来源的情况及其动机;

只有在不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就无法刊发其认为有新闻价值和可靠的消息之情况下,才允许使用匿名消息来源;

在承诺消息来源匿名之前,永远要质问一下消息来源的动机。[6]

(三)选择多个消息源互证

记者在选择采访对象时,要尽量选择多方或多个采访对象,以多侧面多角度地核实、补充信息的真实性或准确性。尤其是对于复杂新闻事实、争议性事件、舆论监督报道更应如此。

第一,消息源数量要多。要有两个以上独立的、权威的消息来源,一般是三个相互验证。如果一篇报道只有一个消息来源且无法进一步证实,这个消息来源必须绝对可信。西方新闻界在验证材料时,主张“三角定位法”,即要通过三个信息来源进行核准。譬如,记者若是采写一篇关于经济犯罪的报道,仅得到罪犯本人亲口承认的事实还不行,还得去找警察或检察、司法部门,要求他们提供第一手的侦察材料予以佐证。此外,记者还得访问专门从事经济工作的人员,请他们协助验证这些犯罪事实的可能性和可信性。上述三个方面获取的事实若是一致的,这个经济犯罪事实方可予以确定,若是缺一只“角”,即缺一个信息来源,就不予以确定。[7]

第二,消息源要全面、辩证。多个消息源不能是一方利益的代表,至少要来自事件利害关系双方当事人。记者不能做一方的代言人和传声筒,要采访第三方信息源佐证当事人双方的意见,如采访法制新闻事件,不仅要采访原告、被告,还要通过咨询律师法官、专家等方式获取第三方信息,以使信息尽量全面和辩证。

【案例】

2007年5月厦门某家电视台报道说:厦门湖里马垅的谭先生自称用手机拍到厦门上空首段“不明飞行物”的影像记录,并发布了长达20多秒的视频,引发许多市民的关注。记者还采访厦门气象专家来解释不明飞行物现象是怎么一回事。[8]

真相:该电视台新闻随后被证实“,不明飞行物”的视频跟一年前腾讯网发布的视频节目《不明飞行物8月17日南京上空现身》一模一样。之后厦门《海峡导报》刊登消息《一段视频忽悠了一城百姓》,澄清了厦门上空出现不明飞行物的谎言。爆料者谭先生是为个人某种企图而故意造假。(www.xing528.com)

对策:核实此事并非难事。首先,可以到爆料人自称看到不明飞行物的“现场”查看,因为如果视频呈现的(南京)景物不能跟(厦门)“现场”景物一致,显然就存在疑点;其次,可以采访现场其他住户是否也亲眼看见;最后,可以向天文气象专家了解厦门出现过不明飞行物的记录。如果以上三个步骤还不足以证实这位爆料人所言真假,还可以借助观众和网友的智慧,以系列报道的方式来追踪这件事情。比如第一篇报道可先披露有人自称看到“疑似不明飞行物”的事件,告知记者通过现场察看无法判定真假,欢迎广大市民提供线索。一旦观众和网友们提供确凿的证据,便可以追踪报道,揭开假线索的骗局。

三、善用智力检验

智力检验,就是调动记者的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能力,凭借知识与经验积累,对相关信息材料做合乎规律、常理的检验。新闻记者应该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与阅历;知识与见识越丰富,越不容易受骗。

我们来看被媒体推为2011年十大假新闻之一的《玉溪将发生8.6级大地震》是如何出笼的。名叫“冷血”的网友率先在“高古楼”网站发布“听闻玉溪将发生8.6级大地震,震中为通海九街,时间是11月6日,求证”的帖子,联想到玉溪红塔区最近给城镇和农村居民免费发放防灾应急包,许多网友及网络媒体竟信以为真,不断转载传播,导致市民慌乱甚至纷纷出逃。这一传闻有其社会背景与心理动因。汶川地震后,“为什么地震发生前不能预报出来”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对此,丁学仁研究员地震预报专家早已明确解答:地震发生前难以做出预报,地震预报成为世界上公认的科学难题。凡“预报”的地震震级很精确,发震时间、地点很具体的传闻应该质疑为谣言。

这样一则包含着错误信息的求证帖子竟通过媒体演变成一场风波,新闻工作者确实值得反思。作家慕容雪村在《中国,少了一味药》中写道,“有一种社会之病久治不愈,原因也是少了一味药,这味药就是常识。”在现代社会,各种新科技成果层出不穷,具有基本的科学常识和理性思维,是记者必备的素质。尤其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行业报刊、栏目的记者,更要对本行业的基本知识、发展水平等有一定的了解。如“外国人在中国的司法案件在某区基层法院审理”的信息肯定有误,因为我国涉外案件只能在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审理,基层人民法院没有审判权,常跑司法口的法制记者就须对此专业常识有所了解。如果基本常识和专业知识基础薄弱,记者就丧失了最基本的把关能力。

四、请采访对象核实把关

采访结束时,记者可就部分重要问题,做复述并征求采访对象的意见,一方面获得确认,另一方面看是否有遗漏,便于采访对象补充。同时,要拿到采访对象的电话、通信地址、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以利于后期补充核实相关信息。

成稿后,要把完成的采访稿发回给采访对象,请其过目并适当修改,在审阅后请其签字,这些资料最好保留存档,便于责任到人。

此外,记者在采集信息时还必须注意细节资料的核实,确保电话号码、城市名、地址、人物姓名、具体数据等内容无误。

五、处理好时效和准确的矛盾

报道速度和准确度之间是存在着矛盾的。比如一场灾难事故的报道,受伤人数和遇难人数会随着时间进程而不断变化,记者很难完全准确地报道具体人数。

对此,美国斯坦福大学新闻学教授吴惠连认为,记者“所要做的是:首先,尽你所能做到准确,就你目前掌握的材料而言,一定要核实它们。如果实在不能肯定,那就最好暂时避开,因为比赛(事实的变动)在进行,你有机会更新和校正。”在记者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应做到准确,至于在时间紧迫等客观条件下出现失误,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消息来源不清或不准确,首先应求准而不求快,不要为了新闻发稿量而降低质量标准。

为了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记者在采访中要始终保持质疑态度,认真检查笔记,对采集的所有信息进行多方面复核;核实工作要严密,可以通过实地采访求证、查阅资料、请教权威部门及专家、发动市民参与贡献智慧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多管齐下,互相印证,合理判断真伪。信息真实性未得到证实前不要采用。

【本章小结】

一次新闻采访的完整过程,是由若干个主要环节组成的。从感知新闻线索,到确定采访选题,再到采访活动的实施,需要记者做好充分的采访准备,对各种采访方法能够做到“因器适用”,采集到充分的材料,并充分照应主题酝酿、材料复核的环节,保证采访材料的真实、准确,从而保证新闻报道作品的高质量。

在每个环节,都有需注意的具体知识与技巧,初学采访者要用心体会,通过采访实践反复磨炼,加以掌握。

【训练与指导】

1.分析以下几个新闻标题,理解新闻价值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并说出该条新闻的新闻价值包含哪些因素?

(1)南京储户被杀案:悬赏总额升至15万元

(2)经济专家预测2012年中国房价有望下跌

(3)小猫神奇预测死亡

(4)全国考研人数连续3年增幅超10万

2.假定你是社会新闻部记者,设定一项关涉市政管理问题的采访任务,请写出要准备的材料。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等查询本市已经做出的报道,使报道准备工作更充分。

3.2012年1月6日上午,南京一家银行前发生枪击抢劫案,一男子头部中枪身亡,20万元现金遭劫。南京警方随后证实,该案劫匪与长沙、重庆系列枪击案凶手系同一人。嫌犯自2004年在重庆犯下第一案至今,先后造成7人死亡2人重伤。长沙、昆明等地均悬赏通缉,赏金已超百万。针对这一事件,现在假定你是记者,将要采访侦办此案的南京警方,请写出你确定好的采访角度、拟定的采访提纲,并写出适用的采访方法。

4.每年我国新闻界都会产生很多假新闻,造成非常不良的社会影响,请思考记者应如何在采访中做好核实工作,以避免新闻失实。

【注释】

[1]杜荣进:《中外新闻采访写作借鉴集成》,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07页。

[2]参见蓝鸿文:《抽样调查——新闻采访方法讲座之五》,《新闻爱好者》2000年第12期。

[3]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徐晓波:《论采访对象选择的基本规则》,《传媒观察》2009年第4期。

[5]高嘉嗣:《消息来源使用的现状》,《当代传播》2004年第2期。

[6]张宸:《外国传媒有关“消息来源”的使用规范》,《中国记者》2005年第8期。

[7]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7页。

[8]陈颖《:假线索背后的真问题》《,中国广播》2009年第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