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进行实地采访?-新闻采访报道教程

如何进行实地采访?-新闻采访报道教程

时间:2024-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看”不等于观察。这需要记者在新闻现场依靠自身特有的观察力,对所采访的人物、事件及其环境、气氛,进行认真、细致、深入的看和思考。有粗看,也有细察,以细为主。主要分为个别访问和集体访问两种。采访过程中,提问应围绕主题,言简意赅。

如何进行实地采访?-新闻采访报道教程

第三节 采集访问

一、熟练运用多种采访方法

新闻采访的方式方法丰富多样,且各有各的作用和特点。记者应根据不同的采访任务、不同的采访对象和不同的采访场合,在采访中因地制宜,“因器而用”,熟练掌握不同的方法,提高采访的成功率。

(一)观察采访

观察作为一种新闻采访方法,是记者亲临新闻事件的现场,依据采访任务,通过眼睛、大脑等感官,观察事件的发展进程、事件所处的特定环境以及事件引出的结果,抓住新闻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而获得丰富的一手材料的信息采集活动。

观察具有直接性、综合性、客观性、敏感性等特点,能够起到辨别真伪、生动再现、获得具体认识、深化认识等作用。尤其是电视新闻报道,现场观察采录更重要,不仅直接提供形象的画面素材,还可以通过记者观察来辨别真伪,获得判断事实的依据,增强新闻的实证性和报道的感染力。

“看”不等于观察。西方有句俗语:“看的人不少,看见的人不多。”观察,是一种技巧,一门学问。它需要有明确的目的、高度的注意力和扎实的基本功。这需要记者在新闻现场依靠自身特有的观察力,对所采访的人物、事件及其环境、气氛,进行认真、细致、深入的看和思考。特有的观察力是指记者在有限时间内能敏锐捕捉到有新闻价值的关键信息,对于客观事物有精细的识别能力。掌握观察的基本规律:观察人或事态,一般秩序是先动后静、先大后小、先近后远、先上后下。有粗看,也有细察,以细为主。

观察在采访中要注意的问题:

(1)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以利于观察得清晰、准确和全面。在可能的情况下,可变换观察位置,多角度、全方位地把握对象及其变化的准确信息。

(2)开拓观察的视野,灵活调动注意力,避免按照固有的思维和观察模式观察和采录。

(3)确定恰当的角色定位。一般情况下,记者以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和记录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和采录,某些情况下,记者也可以以参与者的角色介入新闻现场,获得和传播体验性信息。

(4)将观察与思考相结合。记者在现场观察的同时,要迅速通过思考分析和判断信息内容和传播价值。

(5)把握好开机时间。要有一定的预见性,把握事件发展的脉络,采录下关键的内容。

(6)注意记录过程,强调过程性和动态性,展现事件发展的情节或记者采访调查的经过。

(二)口头采访

口头采访是采集新闻材料最普遍、最常使用的方法。主要分为个别访问和集体访问两种。

1.个别访问

个别访问法是通过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面对面交谈而搜集调查资料的一种方法。个别访问的特点是记者通过口头提问,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了解客观情况,搜集新闻素材。采用这种采访方式,记者可以随时提问,让采访对象把事件、问题、细节谈深谈透,能够直接而迅速地获取更多的新闻材料。个别访问时,记者要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由于传播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交流渠道的多样化,个别访问有时也可以不与采访对象见面,可利用电话采访、传真采访、信函采访、网上采访、手机短信采访等等。

2.集体访问

集体访问是记者有目的地组织或有关方面邀约多个采访对象,进行集中访谈的一种方法,包括座谈会和记者招待会两种形式。集体访谈法类似于公众座谈会收集信息的方法,优点是了解情况快、工作效率高、经费投入少。但它对记者组织会议能力要求很高,不适用于调查某些涉及保密、隐私、敏感性的问题。

开座谈会是指记者就某一主题,邀请几个相关的人来座谈。这适合于一些比较重要的事件和人物的典型报道。座谈会的采访方式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节省时间。记者把有代表性的知情人召集到一起,同时进行采访,不用逐个去问。二是采访对象之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把很多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得更清楚,使记者能够获得详细、全面、完整的新闻素材。三是多名知情人一起谈情况,如有人记忆有误,谈的情况不准确、不真实,其他人当场就可给予更正、补充,从而确保新闻素材的真实准确。运用这种方法,记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广泛地了解情况,大量地搜集素材,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应该怎样开好座谈会呢?

(1)慎重选择参加座谈会的对象。记者应选择有代表性、最了解情况的当事人,只有他们才能提供真实、具体、权威的材料。人数以3—5人为宜。

(2)明确座谈的主要内容。座谈会上,要有明确的报道思想和采访目的,记者不但自己要心中有数,还要告知采访对象,最好能在座谈会前做到预先告知,便于采访对象发言时有的放矢,提供有价值的新闻素材。记者的问题也要简练准确,紧紧围绕报道思想提问。

(3)善于引导、调控现场。由于集体采访在采访时间上有限制,要求记者善于引导采访对象积极发言,避免出现冷场。当采访对象情绪热烈、发言离题时,记者要学会调控,在不影响采访对象谈话兴致的前提下,将话题引导回座谈的主题上来。

(三)电话采访

电话采访是指记者通过电话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沟通、获取信息的一种采访方式。电话采访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收集和传递信息。特别是在广播电视中,电话采访直接在广播、电视里播出,几乎与新闻事件的发生和进展同步报道,大大增强了新闻的时效性

电话采访主要用于两种情况:一是作为现场采访的补充手段,用电话了解、核实某一事实、某个细节等;二是全部采访通过电话来完成。主要包括三种情况:突发性事件,记者来不及赶到现场采访;或路程遥远、艰险,记者无法进入采访现场;采访对象不在本地,记者无法进行现场面对面的交谈等。

在电话采访中,记者要注意的问题有:

(1)提前准备好明确的采访提纲。(www.xing528.com)

(2)通话后记者要自报家门,交代采访目的,征得采访对象同意。

(3)采访过程中,提问应围绕主题,言简意赅。记者要调控谈话内容,当对方跑题时,要及时把问题拉回来。同时,记者态度要平和亲切,通过语调和谈吐给对方以信任感。

(4)认真做好记录,如能征得采访对象同意,进行同步录音就更好,以防记者听漏、听错而有所闪失。

(5)当场进行核实。对于在电话里没有听清或有歧义的话语,要当即核对,最好请采访对象重复一遍,以确保采访内容真实无误。

一般说来,我们提倡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现场进行面对面的采访,凡是能够亲自到达的新闻现场,尽量不要用电话采访。

(四)电子邮件采访

网络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拓展了新闻记者的触及范围,许多记者利用网络的快捷和海量信息,拓宽采访渠道。

一方面,记者可以利用互联网寻找新闻线索和新闻素材,将其作为最初的消息来源。但要注意,记者应慎重使用网络信息。由于网络信息鱼目混杂,真伪难辨;网络特有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得任何人都能在其中随意发布信息。记者应按照新闻出版总署所规定的去做“:尽管网上新闻内容丰富,表达手法多种多样,但转载前必须经过认真核实。”

另一方面,记者可利用网络交互性、迅捷性等特点,将其作为与消息来源沟通的渠道,进行“电子邮件采访”。其好处是,当采访对象没时间或身在异地不方便面对面接受访问时,通过电子邮件提问可以尽快获得相关资料。需要注意的是,电子邮件采访时,记者要将采访目的和采访问题写清楚;同时,要说明发稿时间和刊登媒体等。信息透明,对方就会打消对你的猜测和疑虑,增加信任感,采访也就会比较顺利。另外,电子邮件采访后,记者要把成稿及时用电子邮件回发给采访对象,便于其核实。

电子邮件采访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对方不打开记者的邮件、不看记者的问题、不回复记者的提问或是采访请示。这时,记者要通过其他采访方法与对方取得联系,如想法取得电话联系,增进对方对记者的了解和信任,从而配合记者完成采访。

(五)抽样调查法采集信息

新闻采访的过程就是一个调查研究的过程,其采访方式还可以利用社会科学的抽样调查方法。抽样调查方法是采取科学的样本采集与数据处理手段,精确地判断和分析采访事实的一种方法。在采访中,使用较多的是“精确新闻报道”,其核心就是强调搜集和处理新闻素材的手段完全科学化,采用数据的精确分析来体现客观性。我国在新闻实践中引进抽样调查方法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其主要形式有三种:一是对媒介受众情况的调查。二是调查结果被引用于传统的报道形式中,以加强说服力。如199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在对湖北省石首市救灾物资发放问题的采访和报道中,记者先在大堤上访问灾民,询问救灾物资发放的情况,然后发了50份问卷,提了5个问题,按居住帐篷的顺序请50户灾民回答。三是用在具体的报道材料搜集中。如要采写交通安全意识的报道,可以把大人和小孩过马路的抽样调查作为切入点,以收到小中见大、由小及大的效果。

一般说来,抽样调查法的大致实施过程是:第一,确定调查主题,分析其可行性和现实意义;第二,根据调查的目的、要求以及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客观条件,确定调查计划和实施方案;第三,界定调查总体,抽取样本,拟写问卷;第四,实施调查,通过人员访问、邮寄访问或电话访问等方式完成对问卷上的问题的回答,在此过程中要进行督导和复查;第五,资料汇总分析和撰写报告。其中的实施调查,用电话访问的方式更适合新闻工作快速的特点,但问题不宜过多,一般三五个问题即可。[2]

抽样调查方法作为一种专门的调查统计方法,涉及概率、数理统计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于文科背景的记者来说,需要花力气去学。另外,抽样调查方法的运用,一般需记者之间团结协作才能共同完成。

在采访方式上,记者要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各种采访方式,获得真实、丰富的新闻信息。总体上,我们提倡记者到新闻事件现场去,到新闻人物中间去,到生活一线去,多运用观察采访、口头采访等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不要满足于打电话、看材料、开座谈会等简单、表层甚至可能片面的采访方式。

二、充分掌握多层次材料信息

记者熟练运用各种采访方法的目的在于获得多种多样、多层次的新闻报道的素材信息,因此,在采集访问的过程中,运用方法是手段,获取材料是目的。记者对素材与信息的掌握和利用程度不同,新闻报道的内容和价值就不同。美国哥伦比亚新闻研究生院在教程中谈到新闻报道的层次时,曾提出“三层报道”的理念,对于我们在采集访问的环节把握好材料、及时获得最佳材料与关键信息,从而提高后期写作与报道的质量,以防“采访返工”,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第一层次:表层事实信息

第一层次的信息是指记者直接采录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记者对消息来源提供的事实信息进行直截了当的报道,又被称为“第一层次的报道”。这些表层客观事实的信息几乎完全依赖于消息来源。许多记者局限于社会公共机构、事件当事人主动提供的事实,简单核对时间、地址、姓名等要素后,就进行新闻报道。

由于第一层次的报道信息是表层的,停留在消息源主动提供的信息层面,尤其是当消息源公开的内容有自我意图、自我取舍的时候,记者的直接报道就可能会成为消息源的“传声筒”。记者做第一层次的表层信息的报道,往往难以认识隐藏起来的事实真相。如某些机构公开的宣传性信息,某些企业法人发布有广告效益的“软新闻”,某些当事人为一己私利而做的情况说明等等,记者应该认识到,这些有针对性的信息,是与新闻专业主义相违背的;有些机构故意在媒体截稿日期临近时召开记者招待会,发布为一己利益服务的信息,使记者难以有时间核实信息,试图操纵记者的报道。这是记者需要防备的。

(二)第二层次:调查性信息

第二层次的信息,是指记者发掘表象信息背后的因素而获得的更深层次的实质材料;依据第二层次的信息所做的报道称为“第二层次报道”,这一层次的报道往往是有一定深度的调查性报道。从广义上来讲,记者主动收集信息、寻找多种权威消息来源,如机构性消息来源,以核实或补充表层信息时,就是在做第二层的报道工作。尤其是深度报道必须要加强第二层次信息的采集。第一层次与第二层次的区别,可举例来说。如一名记者写一则新闻,内容是政府采购部门与当地一家推销商签订汽车购买合同,并据此报道,这就是第一层次的信息采集与报道;如果有位记者察觉疑点,深入查阅记录,发现该合同是在未经竞标的情况下签署的,并以此进行报道,这就是第二层次的信息采集与报道。

记者不能仅仅满足于采访对象提供的浅层事实信息,而应主动寻求深层次的调查性信息,包括通过采访提问,补充事实,解释复杂细节;扩展信息容量,增加背景信息,挖掘深层次信息;质疑权威,进行电脑数据分析;提供否认与谴责的事实信息等等。

(三)第三层次:解析性信息

第三层次的信息,是指在事实性和调查性的基础上所做的解释性和分析性的意见与报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深度报道。对于某些新闻价值大的重要新闻事实,受众不满足于知道发生了什么,还需知道如何发生、为何发生、有何影响及接下来还可能发生什么以及背景、原因与结果。在这一层次上所做的采集访问工作,就上升到了第三层次,即解析性深度采访。有人提出新闻评论也需要采访,显然,新闻评论采访所涉及的就是第三层次的解析性信息。

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方式”。[3]若要对重大事件或现象与问题进行解析性深度采访,全面把握该对象,通常需要采集如下12项具体指标的部分或全部:事件、背景、有关资料、说明、原因、意义、过程、分析、前景、时效、时态和建设性意见。

解析性深度采访的题材是有选择性的,应选择较重大的事件、在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和牵涉人数较多的事件。这样的事件,因其出现原因较复杂,受众较关注,才有挖掘的必要,同时也才有可能挖掘出较深层次的东西来。

(四)三个层次融合起来

总之,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根据具体题材、新闻价值、事实复杂程度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将表层事实信息、调查性信息、解析性信息三个层次融合起来,从而增加信息采集的深度和广度。

一般说来,在采访中记者对信息的收集要多而细,尤其要多侧面、多角度地对主体材料加以补充、证明、印证。记者采访时应有目的地去挖掘题材的内涵、思考新闻的主题、发现视角的亮点。采集素材信息时以十当一,写作时才能“以一当十”。记者要学会深度挖掘,寻找蛛丝马迹。要知道,几乎每个蹊跷事件背后都有可能隐藏着有价值的故事。比如对在华盛顿一幢大厦内的一桩小盗窃案的深度挖掘,牵连出了震惊世界的“水门事件”,导致一位总统辞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