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做合格对话者
一、记者对待采访对象的视角
记者与采访对象在采访中的交往,是一种特殊的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社会交往活动。这种性质的交往,决定着无论被采访者的职位高低与否,采访中的双方都应当是平等的信息交流关系。但是,实际上记者与各类采访对象又总是处于职业、身份、社会地位或高或低的不等同关系中,因而记者在面对采访对象时不由自主地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倾向和对待采访对象的不同视角。
记者对待采访对象的视角指的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看待和处理不同采访对象的态度与情感的心理倾向、行为表现。针对不同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的采访对象,记者对待采访对象的视角大体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为仰视。对待官员、高社会地位采访对象的崇仰与攀附心理视角。
其实,记者见了名人、高级官员、外宾等采访对象,不必低三下四,阿谀奉承。自卑自贱和逢迎拍马有时不但不会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反而会招致对方心理上对记者的厌恶和不信任感,以致作出不屑一顾的心理反馈,因为人家难以相信感情虚伪或卑琐者能写出真实可信和有分量的报道。央视主持人王志在面对地位、学识比自己高的人时,依旧镇定自若,游刃有余。王志说,“关键是要摒除杂念,我又不是有求于你,你答应我采访就应该配合我。如果想得很复杂,想把你得罪了怎么办,那就必然会心虚,难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你接受我采访,我很感激,因为你配合了我的工作,除此之外不能有其他心态。”[14]
二为俯视。对待平民百姓、弱势群体或个人鄙视的采访对象的居高临下的优势心理视角。
有些记者见了基层普通群众,往往眼睛朝天,盛气凌人。在这类采访对象面前,记者越是以“无冕之王”自居,对方的自尊心就越会受到伤害,越不买你的账。这类记者往往缺乏一种公众意识、平民观念,忘记自己的身份应该是群众的耳目喉舌。
三为平视。对待一切采访对象的平等交流视角。
这是记者在处理与采访对象的关系时应该采取的视角。出于职业的需要,记者要和社会上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打交道,上至国家元首、专家名流,下至平民百姓、小商小贩,都有可能面对面。这就需要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克服“惧上心理”和“轻下心态”。
平视要求记者与采访对象保持平等的姿态、神态、语气等,与采访对象坦诚交流。在记者面前,无论是国家元首还是普通农民,都只有一种身份——采访对象。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没有上下之分、尊卑之别。如何做到平视?这就需要记者保持公众看事物的眼光。王志说:“平视不应该是记者的眼光,应该是观众的眼光。当你面对强者的时候,你要给他压下去,当你面对弱者的时候要扶他一下。”
央视记者师旭平说:“在采访心态上最重要的是不卑不亢。无论是采访那些没有名气或者名气较小的人,还是采访萨马兰奇、贝利这些著名人物,我都只把自己当做一名记者,而他们只是我的采访对象。无论是什么人,只要他坐在我的面前接受我的采访那么我们彼此双方就应该是平等的。”
如何把握这种平视的心理视角?这种心态需要培育。邵飘萍曾说:“谦恭不流于谄媚,庄严不流于傲慢,是在能体会而已。”[15]另一方面,记者应树立一种观念,就是为社会公众提供事实真相的责任意识,新闻采访本身是一种服务于公众的职业。美国传播学者唐·库什曼认为,一个人想要进入人际沟通,不需要首肯对方的每个想法,但必须把对方作为一个独特自我或一个重要的个人加以支持,积极的尊重对这种互动来说是最基本的。“新闻本身其实也是服务。”[16]
二、建立对话关系
(一)对话关系是一种默契和沟通
对话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谈达到认识上的趋同,实现相互理解的一种真诚的言语交谈活动。这种言语活动表现在双方都有自由言说的权利和机会,都有真诚地倾听他人言说的需要和义务。
(二)对话的基本因素
1.尊重对方
尊敬有礼而不是傲慢、随意。只有尊重对方,才能有深化交往、发展关系的基础。这里所说的尊重,包括方方面面。如维护他人的尊严,尊重他人的劳动以及他所敬重的人和事物,维护他人的隐私,尊重他人的习惯和喜好,尊重他人的禁忌和风俗等等。
美国俄勒冈的记者埃里·克莫腾松在接受学生记者采访时曾说过:“你知道是什么促使交谈顺利进行吗?那就是要把被访者看成是真正的人,而不是可以从中获取信息的物体。新闻出版界有一条规则:如果对方不同意,我们不能强迫任何人接受采访。我在采访时,总会让他们有受到尊重的感觉。而这一点,说实话,许多记者都做不到。但这样做的效果的确很显著。人们总是愿意告诉我关于自己的一切。”[17]尊重采访对象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包括采访接触时亲切的称呼和问候。《新闻采访艺术》一书的作者,讲了一个十分生动的例子。有一次,他采访一位青年女演员,她生性孤僻,不爱理人,当有人听说他要去采访她时,预言他准会碰壁。他看过她的演出,但她不认识他。当他轻轻叩开她的宅门,开门的正是这位演员。他微微点头:“您好!”接着,他做了自我介绍,“不用客气,请进来吧。”这次采访,他们足足交谈了六个多小时。她在谈话中透露,她从不愿接待记者采访。她说:“有人说我孤僻高傲,可我看你们记者更‘傲’,没想到您比我年龄大得多,还用‘您’来称呼我,真使我感动了。”[18]
2.乐于倾听
指的是一种乐意而不是敷衍地倾听别人说话的良好态度。听是一门艺术。在采访过程中要乐于倾听,善于倾听。有的记者在采访中只按自己的思路走,不爱倾听采访对象的回答,一旦认为采访对象已经回答了提问,就马上打断对方,提出第二个问题。个别记者还爱放“连珠炮”,根本不顾及被采访者的谈兴,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发问。被采访者往往被搞得兴味索然,导致采访难以深入。
倾听,是记者争取采访对象配合的最好方式,它会使采访对象有受重视的感觉。一般来说,只要时间允许,就不要轻易打断采访对象的话头,也不要在采访中用一些小问题来打断对方的思路。有些一时没听清的问题,可以在采访本上记下来,待采访对象讲完一段话后再提。同时,专心倾听的记者不仅能够紧跟采访对象的思路,甚至可以超过对方。他可以从对方的谈话内容、语音语调、表情动作中,判断每句话的含义,从而提出新的问题,将采访的话题引向深入。
3.敏锐应对
指的是反应灵敏、迅速适当,灵活运用眼神、姿势、手势等交流手段。记者与采访对象坐在一起时,并非只是通过言语形式作为唯一交流手段,同时展开的还有形态语言手段,通常也叫“非言语手段”。这种语言主要由表情手段构成,具体为三个方面:一是面部表情。这是人类最主要的表情动作,在采访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是体态表情,人的站、坐姿态和举手投足等,均可表达一定的信息。三是手势。这是人们在交谈中用以加强言语效果的表情动作,恰到好处的手势既可传递信息,又可产生强烈的感染力。[19]灵活运用非言语交流手段,可以激励采访对象的受访积极性。比如,或全神注视着对方,或一个会心的微笑、肯定的点头,或一个肯定的手势,或俯身在笔记本上紧记几笔,都会给对方有益的反馈,立即增强对方谈话的信心。
敏锐应对还表现在记者能够敏锐地观察到被访者的一些非言语行为,掌握被访者的心理活动。感悟力强的采访者,往往能从被访者的皱眉、耸肩、微笑或声调的高低中解读出某种意义。
三、努力做合格的对话者
成功的采访,是能与采访对象谈起来,谈出记者需要的东西,并让双方都有所获。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对话者”呢?
(一)着力培养同情心和理解力
人性中最富光彩的是同情和理解;人性中最渴望的是尊重和了解。采访对象尤其是那些弱势人群,历经坎坷、有人生教训和失误以及心灵受过伤害的人,更需要他人的关怀和理解。采访者不应把他们置于被盘问、被否定、被判决的位置上,仅仅把他们看做是实现自己狭隘目的的工具,而应同情和理解被访者的情感和动机。
尊重和理解采访对象,坦诚相待,可以赢得采访对象的信任和支持。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记者王志强调要真诚面对观众和采访对象,即使面对像胡长清这样的死刑犯,他也是将心比心,以诚相待。2000年3月5日下午,王志在江西省看守所对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进行了近三个小时的访谈。在采访的过程中,王志给胡长清递水,关心他,与他坦诚相见,给予理解。一开始胡长清并不愿意配合,说:“都这样了,我还说什么?”王志说:“这时候我对你的关注,其实就是关怀和关爱,而且即使你接受了我的采访,也不会对你有任何帮助。但是我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你应该有想留下些什么的心理诉求。”一席话打开了采访的局面,胡长清回顾了自己走过的51年跌宕起伏的人生道路,总结了自己犯罪的原因和教训,谈起了对耄耋老母的思念,历数了自己在江西做的一些有益工作,时而感慨万分,时而追悔叹息,时而潸然泪下,时而掩面而泣。[20]
(二)积累与采访对象沟通对话的资本
广博的学识是记者打开采访对象话匣的“钥匙”。记者应在平日采访中强化自己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和专业积累。记者要记录、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对的采访对象又是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行业的人士,不同的文化、人文环境、地域风情,决定了记者必须博学多识。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回忆自己的采访经历时曾说道:“我在采访中有失去资格的时候。一次采访股民,正谈得热火朝天时,股民突然提出一个词‘套牢’,我顿时接不上话茬。这一刻我已经在股民面前失去了资格,因为那时我不懂这个词,话题因此没法继续,尽管转换了话题,但那仍是难忘的尴尬时刻。”
具备从事采访领域内的专门知识。人类知识领域十分广阔,各行各业变化迅速,记者纵然博学多才,也难以涵盖全面。然而记者在某一个或几个领域做些深入的研究是完全可能的。记者应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向“专家型记者”、“复合型人才”发展。
尽可能多地了解采访对象所从事的工作及其背景。记者如果能与采访对象谈论共同关心和熟悉的话题,往往会引起对方共鸣,得到他们的接纳和认同。即使是“临阵磨枪”,突击掌握一些相关知识,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是知识贫乏,甚至连采访对象所从事行业的基本常识也全然不知,采访对象就会产生“蔑视心理”,甚至拒绝采访。美国新闻学家麦克道格尔说:“音乐家、科学家、作家、政治家及其他有名望的人,往往鄙视那些对他们活动和名声不甚了解的记者。”电影《飘》是1936年摄制的一部风靡全球、脍炙人口的美国名片。1961年,影片女主角费雯丽应邀出席为该片颁发学院奖的仪式。有一位青年记者采访费雯丽,因事先不了解费雯·丽在影片中的角色,便脱口而出:“请问,您在影片中扮演什么角色?”听到这大煞风景的提问,费雯丽便以牙还牙回击道:“我无意同一个如此无知的人交谈。”说罢,便拂袖而去。[21]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说:“记者与采访对象合格的交流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真正意义的对话。其实,真正意义的对话,需要资格,一种被采访对象从心里接受的资格。并不是手持配有台标的话筒,怀揣印有钢印的记者证就有这种资格。这种资格来自于对采访对象的了解与理解,来自于记者本人的见地,来自于记者着意营造的交流气氛,来自于记者对采访对象的把握。”
(三)信守对消息来源的承诺(www.xing528.com)
合格的对话者还以采访对象对记者的信任为基础。很多报道的信息需要消息来源提供。有的时候,记者需要对消息来源做出某种承诺才能得到他们的信赖,提供必不可少的材料。尽管这种承诺将在采访的事后兑现,但采访对象就是凭着记者的承诺而相信记者,把记者作为可信托者。因此,记者只要不是涉及原则的交换,就应该信守承诺。否则,没有这种“君子重然诺”的诚信,虽然这一次成为“合格的对话者”,以后的失信行为会使记者内心愧疚不已。
《新民周刊》记者胡展奋为揭示湘鄂赣三省湖沼地带血吸虫病重新大流行的原因,深入采访,发现“基层血防队伍”被解散,许多真相被掩盖。一位愿意说出真相的“血防站站长”在记者的再三保证“一定不会披露他的真实姓名和照片”后,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工作环境揭开了事件的真相,然而发稿时,最终还是把他暴露了,因为报社有人坚持说,重大报道必须“真名实姓”,更何况是“为民请命”,虚报姓名还有什么分量?结果消息来源者的真名就这么捅了出去。后来,那位揭黑幕的“血防站站长”带着哭腔给记者打电话:“……你可把我害苦了!上面现在天天追着审我,老婆也要和我离……你!你不是说好不公开的嘛……”胡展奋为此很痛苦:“我已经记不得我是怎么放下电话的了。他的前途也许从此就完了,我的诚信纪录也从此改写了。”[22]对类似情况,央视新闻频道知名编导梁建增反思说:“我们是不是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少牺牲呢?节目无疑要做下去,‘线人’也应该得到应有的保护,否则,‘线人’出现一个被‘消灭’一个,那么还有谁敢举报、肯提供线索?没有了‘线人’,节目的精彩又从何谈起呢?”[23]保护消息来源,信守对消息来源的承诺,也是记者在今后长远的职业生涯中成为合格的对话者的基本品格。
【本章小结】
1.记者在采访中与采访对象的交往过程,是以报道为目的,获得报道所需要的事实与材料的一种社会交往,是一种职业行为。它以人际交往的面目出现,但其实质是一种社会交往过程。由此,要确立正确的采访对象观。
2.采访对象包括作为报道中的主要人物的报道对象、作为事实与观点等材料来源的消息来源。记者要学会建立自己的消息来源网。
3.采访对象可以分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从对待记者采访的态度分,可分为积极协作型、一般配合型、消极对抗型;从采访对象在报道中的性质分,可分为肯定表扬型批评教育型、揭露批判型、“中性关系”型;按对象行业和社会层次分,有值得同情型、难以对付型、善于交际型、其他特殊型;按照记者获取信息的内容分,为事实型采访对象、观点型采访对象、新闻人物型采访对象,等等。这种分类是为了帮助记者了解各类采访对象及其特点,更好地把握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和矛盾,学会与采访对象打交道的能力。
4.由于实际存在着职业、身份、社会地位的不同关系,记者在对待不同采访对象时往往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态度倾向,带来或仰视、或俯视、或平视的三种不同视角。平视才是记者应该保持的正确视角,它要求记者与采访对象保持平等的姿态、神态、语气等,与采访对象坦诚交流。在采访中,记者要建立一种对话关系,掌握对话的基本因素,培养尊重对方、乐于倾听、敏锐应对的素质,提高理解力,并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在不同的采访对象面前,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对话者”。
【训练与指导】
1.观看老师所选择的电视采访片,分析记者采访时的表现与风格,讨论记者采访时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如何从平时注意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2.观察若干新闻调查性电视节目,分析这些节目中的采访对象都属于哪些类型。尤其注意分析节目中的事实型采访对象和观点型采访对象,指出他们在节目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如何理解“做一个合格的对话者”?搜集案例,分析目前存在于记者身上的与采访对象打交道的时候表现出的问题与毛病,讨论自己应该努力的路径与策略。
【注释】
[1]〔美〕杰克·海敦:《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中译本),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23页。
[2]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197页。
[3]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197页。
[4]〔美〕肯·梅茨勒著,李丽颖译:《创造性的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5]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250页。
[6]同上,第253页。
[7]熊高:《新闻采访》,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5页。
[8]〔美〕肯·梅茨勒著,李丽颖译:《创造性的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页。
[9]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275页。
[10]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281页。
[11]〔美〕佐治基兰贝·罗安德森《:报道之前:新闻工作者采访与传播的技巧》,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62页。
[12]〔美〕肯·梅茨勒著,李丽颖译《:创造性的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5页。
[13]靖鸣:《采访对象主体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4—175页。
[14]赵冉:《与王志面对面》,《青年时讯》2004年11月26日。
[15]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见《新闻文存》,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年版,第401页。
[16]朱文轶:《“东方时空”为什么丢失支持率?》,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3747499.html
[17]〔美〕肯·梅茨勒著,李丽颖译:《创造性的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9页。
[18]黄智敏:《新闻采访艺术》,北京学术书刊出版社1989年版,第97页。
[19]刘海贵:《新闻采访与写作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2版,第116页。
[20]《王志〈面对面〉有招套话不怕被拒绝》,北方网,http://ent.big5.enorth.com.cn/system/2004/07/02/000812717. shtml
[21]参见熊高:《新闻采访》,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22]胡展奋:《愧对“深喉”》,《南方周末》2006年3月16日。
[23]梁建增:《新闻背后》(19).http://www.cqwb.com.cn/NewsFiles/200602/11/20064211124200148265.s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