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建立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

如何建立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

时间:2024-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最主要、最经常、最本质、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还是记者同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消息来源作为事实与观点的材料来源而成为采访对象。这里引用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一书中分析的三个矛盾,来阐述记者应该如何处理好与采访对象的关系。(一)摆正取与予的关系记者与采访对象都处在一个特定的人际关系之中。

如何建立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

第二节 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

记者的采访过程就是社会交往的过程。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是多种多样的,有同编辑部内部人的交往,有同读者、听众、观众、网民的交往,有同采访中辅助人员(例如提供交通、住宿、技术条件的人员)的交往,还有记者之间的交往,等等。但是,最主要、最经常、最本质、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还是记者同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2]采访因采访对象而存在,采访工作大多数时候要围绕采访对象来展开。可以说,无采访对象就无所谓采访。

一、采访对象的含义与范围

(一)采访对象的含义与构成

“采访对象”的所指很宽泛,只要某人掌握一定的情况,便可进入记者的采访视野,并在一定条件下成为记者的采访对象。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中指出:“凡是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向之索取情况和意见,或者那些以各种方式(不只是语言)向记者提供情况和意见的人,都可以称之为采访对象。”[3]这里包括记者主动向之索取情况和意见的人以及那些以各种方式主动向记者提供情况或意见的人。后者如首脑人物或者新闻发布人员,他们召开记者招待会,主动向记者发表声明或提供某些情况。又如社区通讯员,他们的身份或许是警察,或许是大学生,或许是居委会干事,他们会向记者定期提供新闻线索,同样也是记者的采访对象。西方新闻界习惯把这一类人称为“消息来源”,我们通常称为新闻线索提供者,或干脆叫他们“新闻线人”。

采访对象中有一种人很特殊,他们将因作为记者报道中的主要人物而被采访。这类对象如新闻人物、某一政策的制定者与解释者、权威人士等。他们被称为报道对象。

图3-1 采访对象范围示意图

采访对象的范围可以用图3—1表示。其中,如新闻人物等报道对象作为报道中的主要人物而成为采访对象,包括个人报道对象和集体报道对象两种类型。消息来源作为事实与观点的材料来源而成为采访对象。消息来源和报道对象会发生一定的交集。很多时候,采访对象既是被采访者,也是多数新闻的来源,尤其是在事件新闻的报道过程当中。

消息来源对于记者来说非常重要。绝大多数时候,记者是通过别人通报而去采访的。记者的采访能力虽然主要取决于他本人的思想和业务水平,但记者的工作水平很大一部分也取决于他的“情报系统”消息来源网的情况。这就是为什么如今报纸、电视都会反复公布自己的新闻热线电话、邮箱地址的原因,媒体还会给予提供新闻线索者以丰厚的酬金。

江苏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就聘请了36名特约通讯员(均自备DV数字摄像机),还有注册信息员1000名,他们有偿为台里提供信息。有了这支队伍,栏目保证了一批经常性的、非常有生命力的消息来源,《南京零距离》创办第一年,就有2800条来自社会的新闻信息。政府发言人是专职向记者提供消息的,他们是记者的经常性消息来源。

还有临时性消息来源。如一名在街头目睹大楼失火,用手机拍下全过程并通报给媒体的普通市民。临时性消息来源包括某事件知情者、相关分析人士、随机性受访人员等。

(二)发现、培养与使用新闻来源

消息来源的多寡,是衡量记者业务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梅尔文·门彻说:“记者报道的质量取决于消息来源的质量。”不少记者都有一个“通讯录”,记载着消息来源者的姓名、单位、职务、地址和电话等,成为记者消息来源的“档案”。许多新记者都暗羡一些老记者的本事,有什么紧急报道任务需要线索了,有什么传闻需要证实了,有什么情况和精神需要摸一摸了,翻查“消息来源档案”,一个电话又一个电话,很快就可以解决。

其实,有经验的记者总是在每一次社交活动或每一次采访活动中,记下结交的人的联系方式、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QQ号、MSN等。这是积聚“人脉”的重要机会。有的人也许从此不再联系,而另一些人会成为他今后采访活动的重要消息来源的提供者。有没有丰富的人脉资源,常常决定了一名记者职业生涯的辉煌或黯淡。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有着源源不断新闻来源的记者,那么从走向职业生涯的第一天开始,就不要放过任何结交各行各业朋友的机会,记录他们的联系方式,从中发现、培养消息来源,建立自己的消息来源网络,使之伴随着自己走上记者生涯的成功之路。

二、处理好与采访对象的关系

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是在新闻采访活动中发生的关系,二者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对立。正确理解新闻记者与采访对象的矛盾统一关系,并进一步了解各种类型的采访对象及其特点,将有助于实现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有效理解与沟通。

这里引用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一书中分析的三个矛盾,来阐述记者应该如何处理好与采访对象的关系。

(一)摆正取与予的关系

记者与采访对象都处在一个特定的人际关系之中。从收集信息的角度看,记者是采访主体,采访对象是被访主体,记者处于采访中的主导位置,向采访对象“取得”材料;而从提供信息的角度看,采访对象是提供信息的主体,记者是接受信息的主体,采访对象处于掌握事实材料的主导位置,记者材料的“获得”是以采访对象的“给予”为前提条件的。这就是“取”和“予”的矛盾关系。要取得采访的成果,就需要摆正这个关系,解决这对矛盾。

要处理好取与予的矛盾,首先要选择好采访对象。从记者处于“获取”的地位来看,记者选择的采访对象应该是:(1)具有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情况或材料;(2)愿意谈出这些情况或材料;(3)善于表达或传达这些情况或材料。

从采访对象来看,同样对记者(取方)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分两种情况:一是主动供应信息,他希望记者“有需求”、“愿意听”、“善于问”;二是被动接受采访,然后考虑如何提供信息,这时,他希望记者了解信息时必须“要求明”、“反应灵”、“交底清”,能平等“给条件”。

取与予矛盾解决的关键在于记者。所以,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既要选择好采访对象,又要根据采访对象对记者的内在要求,发挥主动性,适时调整自己的采访策略,把握好与采访对象的互动关系。

(二)转化生与熟的距离

社会学角度看,采访首先是一种人际交往。但与一般人际交往不同的是,记者总是要主动地与陌生的对象交往,而且不论在什么地方、面对什么人,都要在短时间内叫别人开口说真话,说心里话。实际上,每次采访过程,都是记者和采访对象由生疏转化为熟悉的过程。

记者与采访对象达成的熟悉最好是相互的。也就是说,这种熟悉不仅限于记者去了解采访对象,停留在“了解情况”的层面上,而是与采访对象建立一种彼此信任、默契的关系;如果可以,最好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采访对象才会向记者敞开心扉,做到自然交谈,这是采访的最佳境界。记者应该具有容易接近人也容易为人接近的态度和作风。新闻采访实践积累了很多和采访对象之间由“生”向“熟”关系转化的经验与要求,如:

1.营造和谐的谈话氛围

谈话应该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尤其是在采访开头,可以采用社交中打破僵局的技巧。营造一个和谐自然的采访氛围有利于引导采访对象接受采访。

刚担任《圣何塞新闻信使报》(San Jose Mercury News)娱乐记者的年轻女士娜拉·维拉格兰将要开始她的第一次采访。要采访的是一位歌手琼·贝兹(Joan Baez)。那天早上她穿上白色套装,套上长筒袜,踩上高跟鞋匆匆赶往和要采访的明星商量好的约会地点。去采访的路上,她从一连串台阶上跌了下来。她的白色套装被血浸红了,长筒袜也破了。怎么办呢?回去换衣服?没时间了。取消这次采访?下次可能就没机会了。最后她毅然决定前往。她衣着不整地出现在了琼·贝兹的门前。歌手是光着脚来开门的,一看到维拉格兰,就惊叫起来“:怎么回事儿?你是遭车祸了,还是被抢劫了?”她给贝兹讲了事情的经过,于是贝兹把她让进自己的洗手间整理衣服和处理伤口,甚至还为她肿起来的脚踝准备了冰袋。贝兹还建议维拉格兰脱掉鞋子和破口的长筒袜。采访还是算了吧,贝兹对维拉格兰说,如果非做不可的话,拿贝兹的话来说“:只不过是两个赤脚女人在聊天。”后来,维拉格兰总结说,这是她所经历的最出色的采访之一,双方坦诚地投入到采访和被访中,她亲眼目睹了一位明星赤脚所展现的不同寻常的坦诚。而这一切竟然源于自己的“衣冠不整”。[4]

2.善于寻找共同点,化异为同

人们往往对熟悉的人或事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在人际交往中,共同点往往成为双方倾心相谈的重要因素。如果能向采访对象展示某些共同点,则更容易拉近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距离。共同点的“同”,包含着极其广泛的意义,共同的经历、共同的观点、共同的年龄(不仅是同岁,还包括同为青年、老年、壮年等)、共同的家乡、共同的学历、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口音等等,凡是某一事物能把记者和采访对象联系起来的,统统都是我们所说的共同点。[5]谈话要尽量从寻求共同点开始。如采访一位小学教师,记者谈话可以有这样三种开头:[6]

(1)请问您,小学教师一般都是什么文化程度啊?

(2)小学教师给人的印象很深,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个小学一年级的老师,她……

(3)我的妈妈也是小学教师,小学教师的甘苦我虽说没有亲身体会,却也亲眼目睹……

显然,(2)、(3)要比(1)的开头好得多。

(三)化解说与做的差距

说与做的差距,是指记者与采访对象二者之间由看问题的“位差”引出的矛盾。“位”,即位置,指人或社会组织在社会生活中充当的角色和承担的职责。记者的“位”,是“说者”的角色,即记者是将别人做的事情加以传播和宣传的职业工作者;采访对象的“位”,是“做者”的角色,多为实践者。“说者”的职责是评论(指肯定、表扬的报道和否定、批评的报道)、品头论足“做者”的工作;“做者”是具体工作的实践者,也就是“说者”看的对象,评论的“靶子”。[7]“做者”希望得到“说者”的理解、社会的支持。但由于二者所处的“位置”不同,社会分工不同和代表的利益不同,因而容易发生矛盾,产生分歧。

说与做的矛盾关系到记者能否理解采访对象。这里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能理解采访对象工作、生活、学习乃至人生的艰辛。记者从说者的角度考虑,往往希望事情越复杂、越具有传奇性越好。因为一般来说,这种事实的新闻价值总是要大一些。而采访对象作为实践者总是希望工作越简单、矛盾冲突越少越好。这种差异性往往产生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时候需要记者能够换位思考,理解采访对象工作、生活的艰辛。

第二,理解采访对象的信仰、追求、生活习惯和志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追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禁忌,每个地域的人也都有自己的语言和行为生活习性。记者身处局外,有可能造成误会和冲突。这也是说者和做者矛盾的一个表现。这就需要记者在采访前做好充分准备,对采访对象给予充分尊重,增进对他们的了解。

第三,理解并感谢采访对象对采访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对多数采访对象来说,记者前来采访是一项突然的、意外的、附加的任务。采访对象在安排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的时候,不可能把接待记者采访预先纳入计划当中。而记者绝大部分的采访任务和对采访对象的选择,也是临时决定的。记者所要找的重要的、权威信息来源的采访对象,常常是那些工作最忙、时间最紧、实际工作最离不开的人物。记者必须注意到这一点,在访前、访中、访后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激,而不能一味地只想着自己的采访任务。这样做,能有效地确立、强化、延续采访对象的受访动机。

三、分析与把握各类采访对象(www.xing528.com)

上面说的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矛盾,是采访中存在的普遍矛盾。记者在频繁的社会交往中,接触的采访对象涉及社会各阶层,由于生活经历、职业特点、道德修养、性格习惯等不同,既有群体心理特征,又有个体心理特征。所谓群体心理,就是某些身份、处境、工作相同的人群的共同心理及其表现。例如,领导一般善于归纳分析,谈话较有条理;教师善于言谈,语言流畅,热情耐心;科技人员态度严谨认真,说话讲究分寸,等等。所谓个体心理,就是每个人在特定条件下的特有心理,那是千差万别的。

这种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特征构成了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特殊矛盾。从采访实践来看,这种特殊矛盾可能更具本质意义。要读懂自己的采访对象,还需要分类加以把握。

这里根据对采访对象的不同的认识标准,将之划分成四类13种。

(一)从对待记者采访的态度分

1.积极协作型

即采访对象积极为记者提供情况,有问必答,热情洋溢。采访对象主动配合记者采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出于对党的新闻事业的热爱,认为新闻记者是上级党和政府派来检查指导工作的;有的是出于对新闻记者的信赖,认为新闻记者是公正、客观和正义的化身;有的是出于一种心理满足感、一种自我价值的认同感;有的出于自己的责任,认为自己有责任把事实真相告诉记者;还有的则是出于礼节、礼貌……

作为记者应当珍惜采访对象的这份“厚待”。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恪守职业道德,更加客观、公正地采写、报道新闻。当然,也不排除少数采访对象怀有个人目的而积极提供信息。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记者应当警惕采访对象的“过分热情”。

2.一般配合型

即采访对象不冷不热,公事公办,以礼相待,采访活动平静无高潮。这种类型占采访对象的大多数。大多数人是事件的旁观者,冷静对待记者采访,基本上不会主动提供情况。这类采访对象的心理,一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二是胆小怕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三是情绪不好,没有兴致与记者交谈。记者采访这类对象,要极富耐心才行。

但是请注意,在埋怨采访对象枯燥乏味的同时,也许有些时候问题就出在记者身上,可能记者自身就是一个乏味的人。曾经有一个编辑说过,每个人的心中都埋藏着很多伟大的故事。我们缺少的不是故事,而是发掘故事的好记者。[8]

3.消极对抗型

即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或者态度冷漠生硬,拒不回答或故意讲错,甚至和记者唇枪舌剑,挖苦讽刺记者。这类采访对象与记者是对立的关系。这是采访对象的主体意识的自觉,当他意识到没有必要接受采访,或接受采访于己、于单位、于工作不利,会带来负面影响甚至杀身之祸的时候,出于自身安全与生存考虑,他便会采取消极对抗的态度。消极对抗型采访对象最常表现出的受访行为是寻找各种托词回避记者。即使与记者见面,对记者所提的问题,轻则沉默不语,拒不回答,支吾搪塞,避重就轻,转移目标,制造假象,无中生有,扰乱记者思维;重则公开对抗,或威胁记者。采访这类采访对象难度最大,风险最大,也最能锻炼和考验记者。这类采访对象也应是记者采访中要研究的重点。

(二)从采访对象在报道中的性质分

1.肯定表扬型

此类采访对象一般为先进人物、模范、道德楷模,一般说来,这种关系是非常有利于记者采访活动的,其道理不言自明。但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中也指出了记者在这种情况下容易犯的毛病:以情感代替理智,使自己的认识失去了客观性。人物事迹写得越好,记者的报道也就越容易生动。这种“一致”常常是记者犯夸大、拔高错误的直接体现[9],很容易引起采访对象的不满。

2.批评教育型

一般为有缺点、错误的人。一般此类采访对象也可视为“不愿接受采访”的人。他们是媒体所批评的对象。但是这类采访对象由于同记者在一些问题上的立场、观点、利益不一致,记者的报道将是对他们的批评,所以往往有抵触心理和行为,给采访带来困难。记者采访时务必要注意讲清道理,深入调查,弄清事实;有时可将采访稿件让采访对象过目,一方面起到核实事实的作用,另一方面听取申辩,有利于把握报道的用语和分寸。当然,有时候,采访对象的拒绝、抵制采访的行为会造成报道的被动甚至流产,这时,如果记者确有把握,亦可直接报道。

3.揭露批判型

这类采访对象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拥有一定力量的、正在进行活动的敌对国家、阶级、营垒、势力的人物,如敌对国家的领导人,在谈判会议上的敌方代表等。一种是已被俘获或消除抵抗力量的敌对分子,如被俘获的敌军将领、被抓获的罪犯,等等。[10]此外,还应包括某些玩弄手腕的政客与坑蒙拐骗的企业主。这类采访对象的立场往往是与记者根本对立的。采访对象会采取敌对的态度与方式来应对采访。所以记者根本不要奢望简单的交谈就能迫使那些骗人的政治家或干非法勾当的企业主说出事实真相。记者更倾向于从暗地里做一些工作,例如搜集文献和采访其他人士,然后在“对抗性采访”中提及这些证据,让他一一证实、否认、解释。在这一过程中甚至还可能获得新的信息。

令人吃惊的是,有时某些采访对象会主动承认自己的过错,似乎还以此为荣。这是一种供认冲动,当然这个需要用犯罪心理分析的理论去解释了。

4.“中性关系”型

这类采访对象与记者本次的采访报道活动没有利害冲突,他们或是目击者、知情者或是专家学者(提供观点),属于提供信息的消息来源;或者是记者在报道中性的、有趣味的人物新闻时所涉及的采访对象,一般指有着普通生活与情感的人,如《中国青年报》“冰点”版、央视“生活空间”栏目的人物。

(三)按对象行业和社会层次分

1.值得同情型

指流浪者、孤儿、失去亲人者、身体残疾者等处在社会底层、缺乏基本生活保障的弱势群体一类。这一类采访对象心理比较敏感和脆弱,尤其需要得到记者的尊重和关心。美国著名记者约瑟夫·P.布兰克曾写过一组身遭劫难者的真切感人的报道。他深有感触地说“:要使你报道的当事人对你有信任感,觉得你真正地关心他们,决不会伤害他们……”

事实上,在许多场合,记者如能设身处地置身其中,都会对采访对象的命运和遭遇深感同情。央视《新闻调查》记者柴静采访过很多这类型的采访对象。一次,柴静采访甘肃武威双城镇一起小学生集体自杀事件的最后一个镜头,接受采访的小孩一下子就跑开了,柴静只是静静地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很久很久……有的人也许会硬拽着追回小孩以完成他的工作,不顾及对方的感受。柴静没有这样,而是给予了极大的同情与理解。

2.难以对付型

西方采访者认为政客、警察等处在社会上层、决策层的人往往属于这一类采访对象。他们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是工作繁忙、时间紧张,习惯于处在主动地位。这种类型的采访对象不会轻易答应记者的采访请求,即使他们同意接受采访,也会有其他问题接踵而来——态度充满敌意,讲话闪烁其词,甚至有时还表现出想操纵整个采访的企图。美国新闻学者佐治基兰贝·罗安德森列举了美国这样一些“难以采访的人”:名人、警务人员、军队人员、政治人物和政府官员、运动员、商界行政人员。[11]面对难以对付型的采访对象,记者需要保持一种平视交流的视角(平视视角将在下一节阐述)。有时候,面对难以对付型的采访对象,记者可表现出比他“更难对付”,反而会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非典”期间,央视记者王志采访时任北京市代市长王岐山,采访前被告知只能问三个问题,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王志说《,面对面》是一个时长45分钟的栏目,只采访15分钟是绝对不能制作成一期节目的。正式采访时,王志手里一直拿着一份稿子,有人说他的架势像是要打人,其实这是他紧张的表现。王志非常怕问着问着王岐山就起身走了,但是再紧张王志也不能在脸上表现出来。后来,王岐山告诉王志,在他问第一个问题时,就感觉出来王志不是一个好对付的记者,所以就格外认真对待他了。(《京华时报》2004年2月22日)

3.善于交际型

善于交际的采访对象经常采用一些——回避的手段来应对记者的采访。一般有如下几种:(1)转移法。采访对象巧妙地使用一些过渡语,将令他窘迫的问题转移到较为安全的话题上去。例如,记者就公司的污染问题提问,而他却责怪政府的无所作为。(2)追问记者的采访动机。“你问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有什么想法?为什么不说出来,我们一起讨论?”(3)外交辞令。“其实我觉得工资的话,只是个人价值的一个小小的符号,但是具体根据我公司规则的话,公司的所有员工都不可以透露公司的工资。各个媒体都有自己不同的猜测,50万是他们所做的推测吧。”(4)幽默法。幽默的言语或笑话经常会使谈话偏离正题。(5)恐吓。使用各种手段来恐吓记者,比如贬低记者的提问,举止粗暴傲慢,言语喋喋不休甚至含沙射影、暗示威胁。(6)故意让采访变得抽象而高深。“你怎么给污染下定义?”“可接受的污染物的标准是什么?”(7)假装记不清了。[12]面对这一类型的采访对象,记者的准备一定要充分,提防采访跑题;其次,认真倾听采访对象的回答。如果对回答不满意,可以追问或者直截了当地质问采访对象为什么不回答刚才的问题。在广播电视采访中,一旦发现采访对象故意拖延时间或者转移话题,要立刻打断他们。

4.其他特殊型

有特殊政治、宗教信仰的人士,如台湾绿色阵营、穆斯林、基督教徒等。这需要记者在采访前做好充分准备,了解采访对象的政治与信仰背景。

(四)按照记者获取信息的内容分类

1.事实型采访对象

他们是记者所要报道事件或问题的知情人士,或是当事人,或是目击者,也可能是对事实提供看法的人,以前者为主。这类采访对象直接或间接与事件相关,了解内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消息来源。事实型采访对象在采访中占大多数。接触这类采访对象,就要充分从他们那里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材料。

2.观点型采访对象

这类采访对象通常是各级领导、社会名流、专家学者或事件的关键人物,也有极少部分是普通群众。他们是左右舆论的力量,是社会观念、是非评价、社会舆论的导航者。媒体通常很重视对他们的采访。一旦事实需要分析、引导,他们立即成为媒体采访的人物。提供新闻观点的采访对象往往以新闻评价者或节目中的嘉宾身份出现,主要向媒体提供自己对事件、问题、时政的观点和主张,阐述自己或机构的立场和态度。在复杂事件或现象的采访中,记者一定要选择好观点型采访对象,让他们在镜头前直接说话,或在文字报道中准确引用他们的语言。

3.新闻人物型采访对象

新闻人物型采访对象是指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新闻性,成为媒体要报道的新闻人物。这类采访对象是最具有动态性的报道对象,有关他本人及其相关问题都可能成为报道内容。新闻人物主要由以下这些组成:一是重大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或重大事端挑起者“、制造者”;二是科学领域中突出成就、重大成果的获得者;三是政治、经济领域中某些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新举措的提出和实施中的核心人物;四是文化艺术领域中取得辉煌成就、获得国际国内认可、拿到大奖的人物;五是体育活动中创造国际、国内新纪录的人物;六是做出平常人难以想象的、令世人惊讶、赞叹的特别的事迹的人。[13]记者要掌握各类采访对象的不同心理,配备多种打开心扉的“钥匙”——采访方法,以达到采访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