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报道的整体目标在《新闻采访报道教程》

新闻报道的整体目标在《新闻采访报道教程》

时间:2024-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真实、不准确的报道引起了在美中国留学生的极大愤慨。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要求反映与报道的新闻事实必须如实、客观。新闻报道的整体目标,应该寻求对社会和谐发展、增进稳定的良好效果。

新闻报道的整体目标在《新闻采访报道教程》

第三节 新闻报道的整体目标

一、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新闻报道来源于记者在现场或生活中采集的新闻事实,目的是向社会公众传播。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也来源于生活,也向受众传播,它们的区别何在?这就在于新闻报道的基本属性:真实准确、客观公正。

(一)真实准确

真实是新闻的根本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报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本质特征。如果新闻报道失去了真实性,媒体也就失去了公信力,就失去了对受众的影响力和存在的价值。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报道中,美国《芝加哥太阳报》记者麦克·斯尼德仅凭该校一名中国留学生江伟恩博客上喜欢枪支的照片和感情受挫的自述,就妄称枪击案的凶手可能是这名中国留学生。不真实、不准确的报道引起了在美中国留学生的极大愤慨。

新闻报道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新闻事实真实准确,另一方面指新闻传播者对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它体现在两个层次,一是具体真实,二是总体真实。这两个层次是统一的,要求既反映事物真实的现状,又符合事物发展的趋势。

(二)客观公正

客观指的是新闻报道必须以客观事实为本源,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反映事物,不把记者的主观感受硬塞给读者;公正是指以客观的角度记录人与事,平衡地采访与报道涉事各方的当事人,平衡地给予表达意见的机会。公正是一种价值追求,不坚持这种原则,记者在报道中就有可能任意扭曲事实,为一己之私或集团利益服务,成为利益的合谋者,最终受损害的是媒体的公信力。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要求反映与报道的新闻事实必须如实、客观。现在社教类、专题类电视节目中大量运用的“情境再现”手法,曾引起人们的争议。其实,情景再现作为一种电视表现手段,只要它再现的事实是客观发生和客观存在的,就没有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运用在社教类、专题类电视节目中是可以的。但是,在新闻采访中,因为不能实际地拍摄到新闻事实画面而采取事后补拍,甚至想当然地“再现”情景拍摄,并作为新闻材料去报道,就违反了新闻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事实的客观性对新闻采访手法的制约。

李肇星帮记者揉冻僵的脸 外交家风采折服记者

本报讯(记者刘薇) 昨天(2007年3月5日)清晨,敬业的记者们顶着5级大风早早地守候在人民大会堂的北门。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一出现,大家立刻围了上去。面对不“安分”的人群,李外长没有一丝不耐烦,还帮一位脸部僵硬说话不利索的记者抚摸脸。

当时,一个记者提问时说话结结巴巴。他解释说,天儿冷脸冻僵了。“是么?让我看看。”李外长马上微笑着伸出手抚摸了两下记者的脸。这一亲切举动引起记者们的赞叹声。

随后,在谈到中日关系问题时,李肇星说:“我觉得中日关系会好的。”他介绍,今年他去日本时对方很客气,给予的接待规格高过一般国家的高级领导人。李外长强调,两国有共同的实际利益,这决定了中日关系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本报记者 张斌摄)

不料,两天后,新加坡联合早报网出现了这样的报道:

两会花絮 摸女记者小脸 李肇星美名扬

http://www.zaobao.com2007年3月9日

(联合早报网讯)据《台湾联合报》报道,中国外长李肇星日前出席人大开幕式,传出抚摸女记者脸颊的“场外一章”。

3月5日上午,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当天,两千多位代表陆续进入人民大会堂。李肇星从东门走进大会堂,在广场上,有一名女记者冲过重重人墙,向他提问,声音一直发抖。李肇星问“:怎么声音抖成这样?”女记者说“:因为天气很冷。”

当天北京气温只有摄氏零下三度,真的很冷。李肇星向女记者说“:来,我摸摸看。”就伸出双手摸了女记者的脸颊。这个突如其来的举动,引起现场记者一阵惊呼。

次日,隶属大陆官方《人民日报》的《京华时报》报道此事,标题是“李肇星帮记者揉冻僵的脸”,副题是“慈祥幽默的外交家风采折服记者”,大赞李肇星如何慈祥,不但亲切回答提问,还帮女记者揉脸。报道说:“这一亲切举动引起记者们的赞叹声。”

不过,不少外国记者对李肇星此举不以为然。有记者说,这在西方国家已是接近“性骚扰”的举动,在大陆竟被视为是“慈祥”、“幽默”,令人不解。

联合早报网转载的新闻,有意扭曲原来的事实。对比《京华时报》文字和照片发现,李肇星左手拿着材料,抚摸的恰是一位男记者的脸。《台湾联合报》的报道用词“伸出双手摸了女记者的脸颊”、“帮女记者揉脸”,这表面客观的细节,却在扭曲事实,进行人格侮辱。同时也没有交代“外国记者”新闻来源,有意隐去新闻照片,意在对读者造成误导。

二、防止不良的新闻价值取向

新闻价值取向,指的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价值判断过程中对某些价值要素的突出和强调而形成的新闻价值指向或倾向。

西方新闻学教材中,对新闻价值多做出这样的分类:时效性、接近性、反常性、显著性人情味、冲突性、影响性、有用性、娱乐性、激励性、特殊兴趣、社区问题或难题趋向性。所有的报道中,至少有3/4属于具备冲击力、重要性和异常性特质的范畴之列。“越是新奇反常的新闻事实或事件,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迅速在社会中传播开来,形成轰动效应,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而且往往是负面的影响。”[10]盲目追求新闻新奇性,体现在新闻标题上的夸大渲染。仅仅一则个案,《长沙进入狂犬病高发期 爱犬“吻死”8岁小主人》的标题让人误以为长沙地区流行狂犬病而心情紧张,而原始标题却是《狂犬病是罪魁祸首长沙一家犬“吻”死8岁男孩》。一则标题《19岁少女成北京狗年第一贼 被反扒政委抓获》(《京华时报》2006年1月31日),有意放大“19岁少女”(能吊起人们幻想欲望的字眼)和“第一案”(有意扩大其新闻价值),来吸引读者眼球。这样做的结果,会让当事人额外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影响到她重新做人。

三、确立新闻报道整体目标的观念(www.xing528.com)

在新闻价值观之外,还应有新闻本身的价值观念,这就是新闻报道整体的价值目标。新闻报道的整体目标,应该寻求对社会和谐发展、增进稳定的良好效果。这反映着一种观念,我们称之为“新闻观”。它决定着记者对社会事件性质、价值、效果的认识,决定着新闻事实的选择、新闻信息加工和新闻作品的表达。

名记者有强烈的事业心,有明确的民族责任感,总是在一定新闻观的指导下,使他成为战士、斗士、探险者,成为正义事业的真相的披露者。正因为此,才能在不同的意识形态支配下,报道真实的世界和事件的真相。如法拉奇对邓小平的采访;年逾80的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装着心脏起搏器,采写出了《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国内外新闻界对于传统新闻价值标准有很多反思。普遍认为传统新闻价值的弊病表现在:过分的消极性;狭隘的地域性;极端的时效性。传统新闻价值标准在一些媒体上逐渐发生变化,就是把新闻报道的注意力从片面追求新闻事件的表面冲突性、奇异性、爆炸性转移到注重新闻事件的内在社会影响和接近性上来,对事件的反映更全面、更深入、更真实。其中,发展性新闻的价值标准、建设性的价值要求、关注社会发展、公共利益事件的取向等大大不同于传统价值标准的内容被纳入新闻价值标准视野中,以弥补传统的价值标准。一些“生活方式报道”、调查性报道,为受众提供知识与服务,成为新闻报道在新的价值标准指导下的新趋势。新闻报道通过传播新信息与新知识,交代新闻的来龙去脉,或者直接提供公众日常生活需要的资讯服务,如近年来我国倡导的“民生新闻”报道,就是这样的实践。

当前,在特定的社会条件和环境背景下,媒体为了应对激烈竞争,出现了偏差,导致报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对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报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个记者都想搜肠刮肚地挖新闻,准确性在很多情况下都难以保证,而且,这种不严谨的现象有越演越烈的趋势。”[11]因此,强调记者对社会责任的新闻观念、促进和谐发展的建设性新闻观念,是极为重要的。米博华曾说:“当新闻工作者拥有采访报道权的时候,必须同时履行自己的责任;……这是新闻记者和新闻媒体职业道德的底线。”[12]

【本章小结】

1.本章从新闻作品文本的层面来破解对报道的认识,认为新闻报道是一个系统,它由新闻事实、记者主体认识、表现形式三个子系统构成。其中,事实是报道的来源,记者的认识是事实“转化”为新闻事实加以报道的关键;表现形式可以丰富多样。在对事实的认识中,新闻定义与新闻价值成为记者衡量新闻的专业尺度,记者应该学会运用新闻价值尺度来判断、发现新闻。

2.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报道具有两层不同的含义,既指作为传播新闻的活动,也指传播的新闻本身。多数时候作为传播新闻的结果来使用,在这方面报道即指新闻、消息。

3.报道也好,新闻也罢,都是记者对新闻事实的认识的结果。需要把握对事实的认识,事实是新闻的来源;事实转化为新闻事实的判断尺度是包括新闻价值在内的各种判断标准。记者需要把握这些价值尺度,用来作为发现和判别新闻事实的标准。传统的新闻价值要素在媒体与公众中发生了偏移,需要新的价值要素予以补充。重要的是,应确立新闻报道以寻求对社会和谐发展、增进稳定的良好效果作为报道的整体价值目标。这往往反映着不同的“新闻观”。

4.在采访中,记者获得事实必须通过材料;各类材料的来源不同,其价值也不一样,要区别不同类别的材料,判断事实与材料的关系,解决记者对于事实客体认识的矛盾,确立正确的事实与材料观念。

【训练与指导】

1.请分析《镇江八座宋元粮仓惨遭强拆》消息的结构,指出其采用的材料有哪些,分析这些材料在报道中有何不同用途,又是如何为报道主题服务的。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去采访这篇报道的记者,请他谈谈这篇报道采写的经过,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从采访到报道的过程中,记者对事实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于事实的认识是怎样深化的。

2.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举例说明材料与事实的不同,说明记者在采访中发生混淆材料与事实的不良后果。

3.选择过去一年中媒体报道的假新闻,分析该假新闻出笼的过程,指出记者对该事件在核实与考证上出现的具体问题,讨论假设如果是我们,应该怎么做。

【注释】

[1]冯健总主编:《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2]卡斯柏·约斯特:《新闻学原理》,转引自王益民;《系统新闻学理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4页。

[3]曾晓渊:《“新闻定义”的新议》,《新闻记者》2007年第2期。该文提出,对“事实”的外延应当确定为“新近发生、变动的事实”。也就是说,对“事实”还应有一个范围的限制,使其外延更加明确。

[4]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5]雷跃捷:《新闻理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65页。

[6]张威:《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173页。

[7]〔美〕埃德温·埃默里、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中译本),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第146页。

[8]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9]http://www.sina.com.cn,2007年4月17日11:15。

[10]董天策:《该矫正的新闻价值取向》,《网络传播》2005年第6期。

[11]潘知常:《从“兔唇小菲女”看新闻道德》,《南京晨报》2006年8月10日。

[12]米博华:《慎用话语权》,《今传媒》2007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