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记者的由来与责任-教程手册

新闻记者的由来与责任-教程手册

时间:2024-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新闻记者的由来与责任一、记者的由来与发展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绵延久远,当劳动使得猿向人演变时,信息的传递活动便随之产生了。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富士康的跳楼案是当今社会打工者生存状态的一个写照。

新闻记者的由来与责任-教程手册

第一节 新闻记者的由来与责任

一、记者的由来与发展

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绵延久远,当劳动使得猿向人演变时,信息的传递活动便随之产生了。原始人类通过结绳、图画、号叫、肢体动作等方式传递和分享劳动经验。但是,人类的新闻传播事业诞生在此之后很久。虽然,中国的邸报可以追溯到唐朝,西方的《每日纪闻》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古罗马,这些原始的传播介质已经具备了报纸的某些特征,但人类历史上的这些信息传播活动与近现代的新闻传播事业还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专门的信息采集、制作和传播人员,即记者没有诞生。

在16世纪,地中海北岸的意大利港口城市威尼斯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造船纺织、玻璃等行业相当发达,那里的商人和手工业者急需了解商品原料产地、销售市场以及有关政治军事交通等情况,有些人看到了其中的商业价值,就专门打听和采集政治、宗教、商业行情、航船行期等信息,然后手抄之后出售,成为早期记者的雏形。

进入17世纪,世界历史进入资本主义革命时代。随着社会政治斗争的加剧,社会对信息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原来的手抄小报逐渐改为印刷出版,不定期的新闻书逐步定期化,邮政事业的发展使得报刊的定期发行成为可能,于是,近代报纸产生。但是,各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都经历了一个斗争激烈的政党报刊时期。这些报纸有明显的政治倾向,读者多为政界和上层人士,发行量很少。因此,这一时期的新闻从业人员大都是各党派的领导人或者拥护者,他们并不以向普通大众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现代意义上的记者并没有产生。

18世纪后期,欧美主要资产阶级国家相继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的巨大进步,近代报业开始进入廉价报纸时期,也就是大众传播时期。这些报纸政治上独立;读者对象为平民大众;使用专业化印刷机器大量生产;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采用各种方式扩大发行。通过专业化的职业操作办报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事业。普利策、赫斯特等人成为早期通过办报致富的代表人物。在当时,进入媒体成为专业的信息传播人员,也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梦想,记者这一职业随着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正式形成。

随着近代报业向现代报业的发展,报纸的新闻信息传播功能日益成熟,记者的职业要求日益标准化。20世纪初,广播、电视媒介依次出现后,听众与观众对信息的需求与读者不同,时效性、现场感、视觉真实性要求强烈,广播电视记者根据受众对象的变化而出现了报道业务的转变。在滚滚的时代洪流与急剧的社会变迁中,一批批新闻记者以其特殊的职业使命,记录着历史:爱德华·默罗、罗伯特·卡帕、埃德加·斯诺范长江邹韬奋等知名记者在时代的星空中闪耀着光芒。

二、新闻记者的基本责任

美国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曾经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1]这样的判断,指向着记者对环境的监视。梁启超说:“报馆者,国家之耳目也,喉舌也。”[2]报馆由记者构成,记者承担了沟通的工作。记者既是社会人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所做的事情复杂多样,但归纳起来,记者所做之事无外乎新闻报道、反映情况和做好群众工作。

(一)从事新闻报道

记者之所以能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而存在,就是基于社会对新闻信息的强烈需求。记者的安身立命之本是新闻报道能力。新闻记者的首要任务是新闻报道工作,即采集新闻信息、筛选新闻事实、解释新闻事件、制作新闻作品。

新闻事件客观存在,但新闻事件未必自动地呈现在每个人眼前,人们能够看到的只是那些眼前的、表面的新闻事件,即使能够捕捉、关注,却也未必能清晰了解。这时,需要记者以专业的观察和判断,依据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对信息进行采集,梳理层出不穷、纷繁复杂的信息,让人们得到所需的信息、所需的议程,对社会有一个全面而精确的认识。在采集信息的过程中,记者承担了第一重把关的角色,他们决定了哪些信息可以流向公众,决定了哪些信息是重要的议程。

采集信息之后,记者需要做的是筛选新闻事实。新闻不是文学,不能天马行空般地想象;新闻是信息的报道,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写作基本原则。用事实说话不是有闻必录,新闻记者没有能力将所见所闻全部记录下来;新闻记者也不可能在有闻必录中说话,必须用事实说话,这要求记者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而且要想说话还需要使用能够说明主题的事实,这就意味着选择的存在——只有那些对新闻报道有用的新闻事实才会被选用。这个筛选是对新闻主题的接近,是新闻主题统摄下的材料选择,这个筛选也是新闻角度的寻找,只有有了新闻角度才能明白筛选的标准。

有时,新闻不是简明扼要地介绍新闻要素那么简单,新闻事件背后可能隐藏着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时,记者所做的采访就不仅是新闻的消息类的报道,记者还应对新闻背后的背景和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释,让读者知道事情是怎样发生的,事情发生的背景是什么。以《南方周末》对富士康企业员工连续跳楼案的报道为例,当出现第七起跳楼案时,《南方周末》的实习记者潜伏富士康去做暗访,其目的就在于挖掘跳楼事件背后的打工者的生存环境和状态。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富士康的跳楼案是当今社会打工者生存状态的一个写照。[3]采访的后续工作要做的就是写出规范的新闻作品。所谓规范有几重含义:符合报道题材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体裁;符合新闻表达的规范,体现记者的表达与认识;符合版面(或节目)的需要,与传播渠道的定位相一致。规范的基础是新闻作品应具有相应的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一个成熟的记者,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及特殊的条件下,采写出高质量的新闻作品。(www.xing528.com)

(二)积极反映情况

记者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记者是“信息流动的动力”和“意见交流的桥梁”。[4]除了公开的报道和发言评论之外,记者还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去反映情况——内参报道。

内参报道是新闻媒体和记者反映社情民意、社会状况、焦点问题,承担党和政府耳目和“参谋”的一种有效途径。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会接触很多问题和矛盾,面对有严重影响的情况。由于这样的问题可能会带来较大的社会影响,若公开报道,在较广的范围内传播,会让有关部门难以把握解决问题的时机和分寸,容易造成舆论混乱与社会的不稳定。因此,适用于以内参报道的方式进行反映。

新闻记者反映情况具有较大的优势。首先,记者的采访离不开深入的调查,记者能够在新闻事件的第一线对真实情况直接调研去伪存真,揭示真实情形;其次,记者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和问题意识,他们在发现问题后能够对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抓住问题与矛盾的最集中点;最后,记者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和大局意识,对所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判断,从而决定是否需要以内参的形式进行报道。

内参报道应强调选题的针对性,紧抓热点。2000年12月份,新华社记者张曙光采写了《利辛县新任县委书记谈基层盛行买官之风》的内参,通过报道安徽省利辛县县委书记拒收礼金的事件,向中央反映了基层普遍存在着买官、卖官等腐败现象。内参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家广电总局按照中央领导的指示,指派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根据新华社内参,对此事跟踪采访,向全国做公开报道。作者在谈起采写体会时,将内参的影响力归结为:“内参报道要针砭时弊,就要把握时代脉搏。”[5]

(三)做好群众工作

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记者“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满腔热情地做好群众工作,密切联系群众,重视群众来稿,妥善处理群众有关建议、批评、申诉和检举的来信、来访,开展多种多样为群众服务的活动。”[6]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是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坚持群众办报是让报纸成为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即使在今天,密切联系群众依然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

记者的群众工作有三大基本任务:

第一,建立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与群众联系的方式可以是通过成立群众工作部门,开放相应的版面和节目,让群众的意见得以在媒体上表达出来。也可以在各行业新闻的易发地、问题的多发地,在基层的群众工作岗位上大力培养通讯员队伍,让他们成为传递基层声音的通道,成为记者与群众联系的纽带。

第二,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记者服务群众,主要是通过新闻报道的方式,反映群众的意见、诉求,以帮助解决群众的问题。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就是要求记者充分注意新闻媒体在引导舆论方面的作用,对群众所关注、所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报道,让群众的困难得到重视和解决。如同刘少奇同志提出的,“要采取忠实的态度,把人民的要求、困难、呼声、趋势、动态,真实地、全面地、精彩地反映出来。”[7]

第三,密切党和政府同群众的联系。群众意见的传递与党和政府的政策的传达,都需要载体。记者承担着这样的载体功能:他们在解读政策时,将政策的含义和影响,以群众能够接受和理解的表达方式传播出去;他们在反映民情时,把基层的群众意见,以新闻的视角和问题意识进行提炼并反映给上级领导。记者应在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起到纽带的作用。

在不同时期,记者的群众工作有不同的举措。2011年开展的“走、转、改”活动,就是群众工作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