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的过程是男女双方相互了解和适应的过程。循序渐进的异性交往方式有助于造就健康、巩固、成熟而完美的爱情。然而,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与生理已趋成熟的矛盾,使许多大学生在恋爱中出现诸多问题与矛盾。正确处理恋爱中的这些问题和矛盾,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恋爱存在的问题
(一)重外表,轻内在
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往往容易被一些人漂亮的容貌、迷人的风度、潇洒的舞姿和雄辩的口才等外在因素所吸引而产生倾慕之心。并且,他们也往往把这些外在的因素作为自己选择恋爱对象的第一层次要求,注重异性的身高、脸型等外貌特征而忽视人品、个性、修养等心灵内在的美。面貌的美丽是爱情的一个因素,但心灵与思想的美丽才是崇高爱情的牢固基础。对于爱情来说,因色而爱是悲哀的,心灵与外在的统一才是最理想的搭配。
(二)草率恋爱
一些大学生为了寻找感情的寄托或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在缺乏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就匆匆坠入爱河。由于许多大学生不懂得恋爱的真正目的,缺乏必要的爱的知识、爱的艺术和责任,又无法处理好恋爱中的各种矛盾和纠纷,因而他们的恋爱常常以失败告终。
(三)沉溺于爱情而荒废学业
有些大学生信奉“爱情至上”的观念,把爱情看做人生的全部,一心扑在谈情说爱上,把学业丢在一边,甚至有的人不顾学校的校纪校规,或旷课,或与恋人结伴出游,整天和恋人厮守在一起,一日不见,就坐立不安,茶饭不思,夜不成眠甚至精神恍惚,根本无心学习和钻研什么业务,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培根曾说过:“过度的爱情追求,必然会降低人本身的价值。”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和专业水平,因为爱而荒废了学业是得不偿失的。再说,大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的过程,心理发展不够成熟,也不够稳定,还没有能完全驾驭自己感情的能力,这时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没有完全确立,恋爱观仅仅处于朦胧之中,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配偶,自己也未必十分清楚,因而无法正确处理恋爱中的各种问题。这种荒废学业的爱情,其结果常常是思想退步,同学疏远,生活纪律松懈,甚至难以毕业,把“美酒”酿成了“苦酒”。作家张洁在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中有一段话值得大学生们去思考,“人在年轻的时候,并不一定了解自己追求的、需要的是什么,甚至别人的起哄也会促成一桩婚事。等你再长大一些的时候,你会明白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可那时,你已经干了许多悔恨得让你感到锥心的蠢事。”
(四)不文明的恋爱方式
热恋中的青年男女,恋情激越奔放如野马出笼。一些大学生由于控制不住感情,过早或过度表现自己的亲昵,有的放纵情欲,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旁若无人,勾肩搭背,做出不文明、不雅观的亲昵动作。还有的学生在教室、图书馆、集体宿舍等处拥抱、接吻。更有甚者,一旦恋爱就想着发生性关系,以满足积压在内心的肉欲,不能得逞就恼羞成怒。恋爱中的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这种不文明的恋爱方式所带来的后果,它不仅会造成爱情的庸俗化、下流化,而且有伤社会风气和大学生的美好形象。应该学会通过加强修养,丰富自己的生活,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等摆脱性冲动,消除不文明的恋爱方式。
(五)恋爱中的超前性行为
“60年代前后走,70年代并排走,80年代手拉手,90年代搂着走,21世纪吻着走。”这是形容恋爱人群的一段顺口溜。随着时代的变迁,恋爱中的性行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尤其在大学校园里,恋爱中的超前性行为非常普遍。
性行为是指个体企图实现性欲望、满足性需要、获得性快感的一种性动作或性活动方式。一般可将性行为分为三种:①距离性性行为,如谈情说爱。有人把跳交谊舞也称为距离性性行为。②边缘性性行为,如拥抱、接吻和抚摸等。③核心性性行为,即主要指男女双方的性交活动。这里所指的是核心性性行为。
生理的成熟、对性的好奇、自制力的不强、受西方“性思潮”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宽容度在逐步扩大,贞操观的重要性也有所下降,很多人在恋爱时,面对性冲动,常常是情感战胜了理智,随意发生婚前性行为。这种婚前性行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日后的生活将带来极大的影响。
(1)大学生激情过后,会在舆论、道德、校风的多重重压下后悔、痛苦、焦虑,双方更容易争吵,当事人并不知道性行为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女生有了亲密行为后,由于心理上的优势转化为了劣势,她们还要承担着被男友抛弃的危险,整天忧心忡忡,心理负担极重,影响她们的学习和心理健康。而男生一旦失恋或发现对方不再爱自己时,也会陷入无休止的纠缠、报复和焦虑之中,有的甚至“看破红尘”而轻生。
(2)由于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具有突发性、非理性等特点,而且常常伴随着内心的恐惧、紧张及羞愧感和罪恶感等不良情绪,容易引起性反应抑制和性焦虑的产生,导致男性阳痿早泄和心理性性功能障碍;而女性会因为怀孕而流产。流产对女生的心理和身体会产生极大的伤害:身体不能得到很好的恢复,又担心会被老师和同学发现,同时还要应付繁重的课业负担;容易损伤外生殖器,发生意外事故,特别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
(3)大学生在恋爱时随便发生婚前性行为,表面上看,受害者多为女性,男性又何尝不是受害者?据有关材料反映,大学生中真正以婚姻为目标的恋爱大约7个人中才有1人。大学生的爱情并不一定都会引向婚姻,日后面对自己的新郎或新娘时,有过性体验和不曾有性体验的心理是大不一样的。一些研究表明:有婚前性行为的人婚姻满意度普遍低于没有婚前性行为者,而且婚前性行为还直接影响婚姻质量。因此,大学生应该严肃对待婚前性行为,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随便发生婚前性行为,以免遗留无穷的后患。
(六)三角、多角恋爱
近年来,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对待爱情的态度很随意,漠视爱情的忠贞与专一,同时与两个或多个异性相恋。陶行知先生说:“爱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本如醋。随便喝,毒中毒。”爱情是严肃的、专一的,三角、多角恋爱势必引来纷争、不幸和灾难,也极易引发恋人们的冲突,甚至酿成悲剧;这种三角、多角恋爱本身也是社会规范所不容的,由于总担心被发现而时刻挖空心思地搪塞,谨小慎微地行动,它不会给恋爱者带来真正的甜蜜感、幸福感和归宿感。因此,恋爱时,大学生应该注意选择属于自己的唯一,忠于恋人,善始善终。
(七)与已婚者恋爱(www.xing528.com)
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女大学生身上。一些女大学生夸大爱情的排他性,借口“爱情是自私的”,与一些已婚男人相恋。这些女大学生与已婚男人相恋,大多是出于仰慕、好感、怜悯,或者想借其一臂之力达到某种目的。与已婚者恋爱的女大学生要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因为中国传统的文化道德观念对第三者是持否定态度,与已婚男人相恋的女大学生由于害怕来自各方面的指责,整天只能生活在小心翼翼和恐惧紧张之中,这样既影响大学的生活与学习,也不利于她们恋爱心理的正常健康的发展。
二、大学生的恋爱挫折及调适
(一)单恋
有人把单恋分为两种:一种是无感单恋,又叫暗恋,即在心中暗暗地爱上一个人,自己也从不轻易表露;另一种是有感单恋,即一方一相情愿地爱另一方,即使对方不作回应也无怨无悔。随着生理的成熟和心理的发展,青年男女开始喜欢异性,原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当一个人喜欢上另一个人而这个人并不知道,或者虽有觉察但却无动于衷,这种情况被称为是单恋,或叫单相思。单相思是一种不正常的恋爱心理,它会使大学生患得患失,一方面喜欢对方,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会遭到拒绝;每天盼望见到对方,但又害怕见到对方,因为见到后又会心慌意乱,面红耳赤。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情会造成大学生心神不宁和失眠,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透视单恋者,暗恋者最大的心理误区就是过分美化自己单恋的对象,常常视他(她)为“神”。因此,总认为他(她)十全十美、没有任何缺点,从而使自己极度自卑,总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不敢去接近自己单恋的对象,更不敢向对方表明自己的爱意。于是“,爱你在心口难开”。而有感单恋者的心理误区则是过分地自作多情和自我中心。他们一旦爱上某人,就不管对方是否接受而苦苦追求,完全不顾对方的感受和反应,有的甚至丧失人格和自尊地去表达自己的爱,干扰对方的学习和生活,乃至做出伤害他人的蠢事。
单恋是一种臆想性的恋爱情结和幼稚的行为方式,它会让人沉浸在幻想的情爱中而不能自拔,也会使人产生痛苦、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大学生要学会从单恋中走出来。首先,要端正自己的认识,纠正认知偏差。“人无完人”,暗恋者不要被爱蒙上了眼睛,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方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只要创造交往的机会,定会发现原来对方也有缺点,同样是一个普通的人,从而增强自信。伊沙可夫斯基曾说过“:爱情,不是一颗心去敲打另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出火花。”爱情不能一相情愿,它是两个人共同的快乐情感,大学生要相信爱上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永远不会有幸福而言。因此,不要将爱情强加于人,爱对方就要尊重对方的选择。其次,暗恋者要勇敢地表白爱。暗恋者常常因缺乏自信而将爱藏在心里,作茧自缚。暗恋者应找个合适的机会,鼓起勇气向对方表明自己的爱,了结自己的心事。如果对方愿意,就发展恋爱关系,否则就成为同学关系,不要为此闷闷不乐。
(二)失恋
失恋是恋爱过程的中断,即恋爱挫折。恋过之后却要分手,往往使恋爱双方或其中一方深感痛苦。一些大学生在品尝了失恋的痛苦后,心理上会产生“连锁反应”。失恋引起了他们对整个自我和整个人生的怀疑和否定,从此一蹶不振。学会调整失恋后的心态,尽快摆脱消极情绪的纠缠,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1.失恋的原因
大学生失恋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于不满而分手。很多大学生在交往初期,双方并不了解,他们恋爱的基础仅仅是由于爱的需要,随着双方相互了解的加深,自然萌生不满而中断关系。
(2)因缺乏双方的爱而分手。在男女交往之初,其中一方并没有感觉到自己的爱,只是被对方强烈的追求所感动,或出于空虚,或由于虚荣心的原因而答应了对方。被追求的一方始终没有想与对方建立恋爱关系,也不会去欣赏对方的优点,因而不会产生快乐的情绪。随着不快乐情绪的积累,被追求的一方就会因不爱对方,或因发现了自己的所爱,或由于来自外部力量的反对等原因而提出分手。
(3)因缺乏对爱的执著而分手。一些大学生开始彼此相爱时,往往缺乏对未来的承诺和执著的追求。因而很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有缘相爱却无缘相守”。比如,学历水平的拉大、空间距离的变远、感情的转移、父母的反对、毕业的分配等都可能导致他们爱的交流的阻断,感情也越来越冷漠或冲突不断,最终因爱得不执著而分手。
2.如何应对失恋
不管是由于什么原因而失恋,总会让失恋者在情感上受到极大的打击,由于失去爱的对象而悲伤、愤怒、空虚和自轻自贱,严重的甚至出现伤害他人或自残的行为。另外失恋也会让失恋者产生许多非理性的推理,如认为“我的生活被他(她)毁了”、“生活对我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天下女人或男人都不可信”、“要不是第三者,我们根本不会分手”等。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影响未来的家庭生活。因此,一旦失恋,大学生要学会面对,并运用各种方法疏导和调节恋爱挫折带来的郁闷和不安。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1)学会宣泄。人的情绪是有能量的,失恋后的消极情绪如果不宣泄出来,会严重影响人的生活和心理的健康。因此,失恋后不要独自把痛苦长期郁积在心底,更不要时常独自品味痛苦,而应该学会宣泄,可以找亲朋好友倾诉心中的烦恼;也可以通过写日记等方式,倾诉心中的悲伤;还可以通过户外运动消除失恋的压力,以减轻心灵的负荷。
(2)学会行为转移。很多大学生在失恋后,不知道如何打发学习以外的时间。因此,失恋的痛苦常常纠缠着他。为了摆脱失恋的痛苦,不妨有意识地安排一些自己喜欢但又一直没有时间做的事情,如短途旅游、参加一些体育运动、看小说、学习某种技能等等。这样你一方面没有时间去回味失恋的痛苦,另一方面你也许会从这些活动中得到启发,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从失恋的痛苦中走出来。
(3)适当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心理适应性反应,它常以习惯性和潜在意识的方式,消除人的内心焦虑。使人找回失去的自尊心等。失恋后,如果总是去回想过去恋人的优点,势必越发怀念过去、否定自我而讨厌现在。这样只能使自己在失恋的痛苦中越陷越深。如果能在失恋后运用“阿Q精神”、“酸葡萄心理”就能尽快从失恋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如失恋后能用“这种人根本不值得我去爱,分手应该感到庆幸才是”、“分手了更好,我能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了”、“你不爱我,总会有人爱我的”等来安慰自己,就会大大降低痛苦的程度,使自己的心灵得以放松。
(4)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一个人失恋后,如果总是责备自己,那只能使自己越来越感到压抑、郁闷。这时应该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如用“天涯何处无芳草”、“他可能不适合我”等积极的自我暗示,有助于驱赶消极想法,从而逐渐摆脱失恋的痛苦。
(5)多参加集体活动。集体是医治心灵创伤的最有利的环境条件。失恋者往往自觉脸上无光,无颜见人,因而常常脱离集体,逃避人群,独自去品味失恋的痛苦,结果久久也难以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如果失恋后,你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与大家一起学习、生活、娱乐,则可以增强自己的温暖感和欢乐感,排除那种被抛弃的孤独感。同时,在集体活动中,友谊取代了你对旧情的眷恋,也能帮助你渡过难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